第二章(1 / 3)

第二章

後來李珍浦的論文發表出來了,洋人們見到論文一個個驚訝得目瞪口呆。從此,住在莫幹山的洋人,包括他們的避暑會,氣焰開始低落。而此時主權收回後,莫幹山來了大批國人新戶主。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不僅上海、江浙的不少富商豪門在此設房短住,而且來此遊覽避暑的國民黨要人、軍閥權貴也很多。他們紛紛在山上覓地築樓,比洋人造得更漯亮,出現了亭台樓榭如披畫圖的景象。如今的莫幹山管理局辦公樓(即94號別墅、97號別墅〉就是當年的產物。

白雲山館朝南陽台帶凹圓槽的柱身,具有希臘柱式的高貴和單純。

一、蔣介石義兄黃郛有人說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莫幹山中國別墅業主中,要算蔣介石的義兄黃郛官最大、最富有了。黃郛1927年從英國人廖平思手裏一下購得兩棟別墅,它們就是如今編號為509和515號別墅。這兩棟別墅差異很大,前者具有皇家氣派,後者卻普普通通。我對有獨特風格的別墅總是流連忘返,它們的魅力在於自身敘述的語言。所以,如果說一個域市的魅力是她建築風格的魅力,那麼一座山的魅力,便是掩映在起伏高低的樹林中別墅風格的魅力了。509號別墅被黃郛取名“白雲山館”其“白雲”就是他與夫人的名字合而為一的意思。

那天我們不知邁了多少級石階,隻覺得長長的石階沒有盡頭。我們走完台階,迎麵而來的便是一條長廊,長廊的盡頭有一個崗樓,穿過崗樓右拐彎才看見白雲山館的轉白雲山館的石門牆和大門。雖然無人,但仍然給我成備森嚴的感覺。

白雲山館是一棟二層樓房,朝南陽台帶凹圓槽的柱身,激起我內心深處一種古希臘式的”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的情感。整株別墅有數百平方米,卻顯得精致而典雅。據說黃郛非常苒歡這棟別墅,隻要複天他回莫幹山,就會住在這棟別墅裏。

我對黃郛很陌生,看了別墅就想了解他的生平。原來他一生與蔣介石密切有關,頗具悲劇性。1880年他生於上虞百官鎮,字膺白,1904年受清廷選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振武學校;而此時蔣介石也在該校讀書,他們是先後期校友,並一同創辦反清雜誌《武學》,接著黃郛與李烈鈞等人又一起發起組織”丈夫團“。這是士官學校裏中國學生的小組織。

那年頭黃郛是個熱血青年,他反清情緒非常激昂,常對眾人說:”滿洲政府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國人應起而推翻之。“又說:”富蒔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謂大丈夫,我輩既以推翻滿清為責任,必須且有不屈不撓之精神、不移不淫之毅力,革命乃克有濟。“於是眾人皆服黃郛之觀念,一舉推他為”丈夫團“團長。”丈夫團“是緊接同盟會而成立的組織,團員中有蔣介石、張群、李烈鈞等25人。

1910年黃郛轉入日本陸軍測最局地形科,畢業回國任清廷軍谘府。沒多久辛亥革命的風暴席卷全國,先後有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宣布獨立‘接著爆發了武昌起義,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潮使反動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陳其美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也是光複上海宣布上海獨立的主要人物。武昌起義之後,黃郛與蔣介石聚首上海,並且參與了陳其美主持的光複上海活動。他們在上海光複後,結拜金蘭,成為正式義兄弟。他們3人中陳其美比蔣介石大10歲,居長;黃郛比蔣介石大8歲,居次;蔣介石居三。他們結拜金蘭後相約:”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嚐。“蔣介石還將此誓言刻在兩柄寶劍上,分送給二位盟兄。此後黃郛任滬軍都督陳其美的參謀長,而蔣介石更是仗著陳其美的扶持,接近並步入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領導核心,使其共享了早年革命曆史的光榮。

1913年黃郛隨孫中山、陳其美在上海參加反袁起義失敗,流亡日本。這時候黃郛與陳其美在組織中華革命黨軍問題上產生了分歧。黃郛對形勢估計比較樂觀,勸陳其美放棄反衷活動,但陳其美不聽其勸,斷然拒絕。黃郛一氣之下就離開了日本,出走新加坡。這一走就走了七八年之久。蔣介石在他們的爭論中,支持了大哥陳其美。因此出走後的黃郛,也與蔣介石很少聯係。

新加坡是一個自由的港灣,但對黃郛來說終究不是自己的國土。1919年黃郛回國,寓居天津。他在天津休閑了4年後,入北洋政府張紹曾內閣任外交總長,後又任高淩尉、顏惠慶內閣教育總長。民國十三年(1924)還一度代理內閣總理,攝行總統職務。

1926年11月22日黃昏,黃郛正在庭院裏散步,忽然收到蔣介石邀其南下的信,頗為驚訝,也滿腹狐疑,他想三弟邀他南下幹什麼呢?黃郛沒有回信。

一個多月後,蔣介石派張群前往天津勸說。那正是個大穹紛飛的日子,黃郛看到多年不見的老友很高興,但他不想南下替蔣介石做事。後來張群巧舌如簧說得他又震驚又感動,終於答應了。於是就隨張群乘船由海道抵滬,再轉赴南昌蔣介石的北伐司令部。幾天後的一個夜晚,黃郛終於到達武昌與蔣介石會麵。

黃郛被蔣介石接到司令部後,深居簡出十分神秘。連常出入司令部的李宗仁也深為疑惑地說黃郛突為何事來南昌訪蔣,我們終不知道底蘊。”

宋美齡親自移栽的“美齡茶”實際上蔣介石此次力邀黃郛,是與他共同策劃安排戴季陶去日本的“馬彎弓”之計;也是讓黃郛在他推行的對日妥協政策中,做個主要執行者和替罪羊。

事實正是如此,黃郛隨後與蔣介石一起幾升幾降。比如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黃郛被任命為上海特別市市長;同年,武漢發生“七一五”事變,蔣介石下野,黃郛也隨同辭職。次年1月蔣介石重新登台,任命黃郛為外交部長。但好景不長,5月,日軍炮轟濟南製造“五三”慘案,黃郛引咎辭職即定居莫幹山。黃郛這—退就退了6年,這6年他在莫幹山過著隱居一般的生活。

二、蜜月之旅白雲山館與蔣介石有著密切的聯係。但誰也不知道蔣介石究竟秘密來過幾次,直到1927年12月,蔣介石與宋筆齡新婚後來莫幹山度蜜月,大家才從報紙上得知蔣介石與夫人住在白雲山館。

想當年蔣介石與宋美齡把度蜜月的地方選在莫幹山一定有他們的道理。一是莫幹山比廬山溫暖得多,二是莫幹山離蔣介石的故鄉奉化比較近。結婚是件大事,何況蔣介石拋開陳潔如娶了宋美齡這個有背景的妻子,榮歸故裏當然是件風光的事。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禮在上海豪華的大華飯店舉行,這是一次相當鋪張並帶有很大政治目黃郛書寫的碑文“英幹山”

的的政治亮相。蔣介石在結婚當天,就在《民國日報》上發表了題為《我們的今日》的文章,其中他說:“我今天和最敬愛的宋女士結婚,是有生以來最光榮、最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