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偵破案情,經常能夠為老百姓抓很多的盜賊。
晉國的君王任命他擔任捕盜的官職,他用觀察麵部表情的方法破案,千百個盜賊沒有一
個能從他的眼下溜掉。
晉國的君王特別高興,對大臣趙盂說:“我得到一個人,名叫郤雍,善於抓捕盜賊。全國的
盜賊將要被他一網打盡了,哪裏還用得著許多人捕盜呢?”
大臣趙盂說:“君王依賴觀察表情去捕獲盜賊,盜賊是抓不完的。而且雍一定會遭到
盜賊的毒手而不得好死。如果不信,您就等著瞧吧。”
不久,盜賊們聚到一起商量對策,他們說:。我們窮途末路的艱難處境,都是郤雍造成的。
如果不殺死他,我們就沒法活下去!”於是眾盜賊勾結在一起,把郤雍殺死了。
晉國的君王聽到郤雍被殺害的消息,十分震驚。他立即把大臣趙盂召來,告訴趙盂說:
“果然像你說的那樣,郤雍被盜賊殺害了!那麼還有什麼方法來捕獲盜賊呢?”
大臣趙孟說:“周地的諺語說:‘明察到能看清深淵中遊魚的人不吉祥,聰明到可以推知
別人隱私的人有禍殃。’君王想使國內沒有盜賊,不如推薦有才幹的人加以任用,使上層人士
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推行道德教育,使底層百姓受到感化,民眾有了羞恥觀念,哪還會有人去
當盜賊呢?”
晉國的君王聽大臣趙孟講得很有道理,於是就任命士會為正卿,並召回了士會。士會,
因封邑在隨地,人們也稱他為隨會。這個人很有才幹,在晉襄公死時,他奉命出使秦國。因
為晉國內爭激烈,他長期被拒絕入境,隻能留在秦國,有才能而不得發揮。
晉國的君王重用士會,因為他治國有方,眾盜賊覺得在晉國無處藏身,於是便紛紛逃往
秦國去了。
處理問題,要從根本之處入手,道德教育是不產生盜賊的切實可行的方
法。
魯侯養海鳥
春秋時期,有一年海風很大,本該寒冷的冬季反倒變得溫暖了。
各類動物都有躲避自然災害的本能。生活在海上的禽鳥,從海風猛烈、水溫升高等反常
的自然現象中預感到有自然災害的來臨,它們從海上紛紛飛往陸地。
有一天,一隻名叫愛居的海鳥,從海上飛來,落到魯國都城曲阜的東門外,一直停留了三
天,也沒有飛走的意思。
人們發現愛居在曲阜城東門外,一連停留了三天,都感到驚奇。他們竊竊私語,認為這
是一種不祥的預兆。輾轉相傳,這個消息很快被魯國宮廷的官員知道了。
這位官員向魯國的國君報告說:“我聽到城外的人們傳說城外落了一隻海鳥,特意前來
向君侯報告!”
魯君說:“這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過是一隻海鳥罷了。它可能是飛累了,歇過氣來,就
會飛回到海上去。”
那個官員說:“它在那裏一停就是三天,不知主何吉凶?”
這句話提醒了魯侯,於是他率領文武大臣前去觀看。
魯侯一行人來到曲阜東門外,下車一看,果然有一隻海鳥在那裏。盡管人聲嘈雜,車馬
喧鬧,海鳥也不飛走。
有個文官告訴魯侯說:“這隻海鳥名叫愛居。”
魯侯命令禮儀官員舉行隆重的迎接儀式。把愛居迎接到宗廟(宗廟,是供奉魯國曆代國
君的祖廟)裏。
魯侯在宗廟裏舉行盛大的宴席,為海鳥愛居洗塵壓驚。在宴會上,演奏高尚典雅的仇韶
樂曲,用牛、羊、豬三牲做菜肴,宴請愛居,魯侯親自敬酒夾菜。
愛居見到這樣場麵,見到這種食物,頭暈眼花,憂愁悲傷,肉不敢吃一塊,酒不敢喝一杯。
過了三天,海鳥愛居就死掉了。
這是用供養自己的食物來喂養海鳥,而不是用供給海鳥的食物來喂養海鳥的愚蠢行為
啊!
人們光有良好的主觀願望,不一定會有良好的客觀效果。辦事違反客觀
規律,必然會把事情搞槽。
亡羊補牢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發現少了一隻。原來羊圈破了個
窟窿。夜間狼從窟窿裏鑽進來,把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沒有接受鄰居的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準備出去放羊,到羊圈裏一看,發現又少了一隻羊。原來狼又從窟窿裏
鑽進來,把羊叼走了。
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鄰居的勸告,就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從
此,他的羊再也沒有被狼叼走的了。
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你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並且能夠馬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