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饑寒
春秋齊景公時,有一年數九寒冬,北風呼嘯,鵝毛大雪攪得天昏地暗,連下幾天都不停。
漫山遍野都是銀裝素裹,齊國百姓啼饑號寒,到處可見凍屍餓殍。
齊景公裹著輕軟名貴的銀狐皮袍,坐在溫暖如春的藏閣裏欣賞宮外的雪景,旁邊擺著燒
得通紅的炭爐,麵前陳列著山珍海味,玉液佳釀。喝了半晌,景公額上不覺沁出薄薄一層汗
水。正在這時,晏子披著一身白雪從外麵走進來。
景公對他說,“今年真奇怪嗬,大雪連下這麼多天,卻沒有一點寒意。”
晏子說:“天氣真不冷嗎?”
景公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微笑不語。
晏子緩過一口氣,說道:“我聽說古代賢明的君主,肚子吃飽就會想到百姓的饑餓,身上
穿暖就會想到百姓的寒冷。可是要做到這點真難啊!從今天的情況看來,大王您是一點也
不知道吧?”
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勸諫,立刻叫人把自己身上的銀狐皮袍脫掉,並命人打開國家的糧
倉,發放糧食,救濟挨餓的老百姓。
養尊處優者是很難體察到老百姓饑寒交迫的生活的,不同的階級是沒有
共同語言的,由於生活條件和經濟地位的不同,對同一件客觀事實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樂羊食子
樂羊是戰國時魏國的一員名將,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命他統率大軍,攻打中山國,樂羊
統帥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越過趙國,進攻中山,把中山國都城圍得鐵桶一樣。
中山國眼看抵擋不住,就在城裏捉來了樂羊的兒子,五花大綁,吊在城門口上,要樂羊退
兵,方才放人。一聲聲淒厲的哭喊傳來,將士們都看著樂羊,隻見樂羊麵不改色,仍舊揮師猛
攻。
中山王又急又恨,將樂羊的兒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鍋肉羹,派人給樂羊送去,想動搖他的
決心。誰知樂羊不但不悲傷,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見樂羊攻城之意這般
堅決,軍心更加潰亂。
最後,樂羊終於攻克中山,為魏文侯在古長城一帶開辟了廣闊的疆域。
魏文侯雖然重賞了樂羊,但從此就開始懷疑樂羊,認為他本性殘忍不可信任。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過了這個界限,就會使事情走向自己
願望的反麵。有時候,你的討好或者大義滅親會被別人視為心狠手辣。
目不見睫
春秋時期,繼齊桓公、晉文公稱霸諸侯以後,楚莊王取得了諸侯霸主的地位。
但是他不滿足,想要趁著越國衰弱之機,出兵討伐,進一步實現統一天下的野心。楚國
的文武百官感到現在楚國的國力已經和以前相差得太遠了:對外連年不斷發兵征討,軍隊疲
勞,百姓困倦,這與莊王初為諸侯霸主的時候相比,已經相差很遠了;國內各地的百姓不滿楚
莊王的統治,紛紛揭竿而起,官府已無力鎮壓。在這種自顧不暇,束手無策之際,再去攻打越
國,是很危險的。但是文武百官怕得罪楚莊王,怕丟掉烏紗帽,誰都不敢對楚莊王進諫。
這時,有一位姓杜的大夫,國人都很尊敬他,因為他在國人眼裏是一位聰明的有識之士,
都稱他為杜子。他為了楚國的長遠利益,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上朝去勸諫楚莊王。
杜子對楚莊王說:“大王要發兵討伐越國,這是為什麼呢?”
楚莊王說:“越國是我國的鄰國,我們不主動出兵攻打他們,他們也要出兵攻打我們。所
以寡人決定討伐越國。”
杜子又問:“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兵討伐呢?”
楚莊王說:“現在越國政治昏亂,兵力疲弱。”
杜子說:“我很愚昧,對這件事很擔心。”
楚莊王說:“你擔心什麼?
杜子說:“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樣,能看到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眼睫毛。”
楚莊王問:“這話怎麼講?”
杜子回答說:“大王的軍隊,自從被秦國、晉國打敗,喪失了幾百裏地的國土,這說明楚國
的兵力疲弱;莊躋在國內造反,官府卻無力平亂,這說明楚國的政治昏亂。大王的政治昏亂、
兵力疲弱,並不在越國之下。可是大王卻要討伐越國。這不說明智慧像眼睛看不見睫毛一
樣,看不見自己的弱點。大王您說是不是?”
楚莊王聽了“目不見睫”的寓言,就放棄了討伐越國的打算。
人都是容易看見別人的弱點,卻永遠看不見自己的弱點。
郤雍捕盜
春秋時期,晉國的盜賊很多,君臣都被盜賊鬧得很苦惱。
有一個人叫郤雍,他在當時很有名氣,因為他能夠觀察盜賊的麵部表情,從他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