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書人書事 15.2007年4月峻毅與她的《華芝春秋》
讀峻毅的新著《華芝春秋》,眼前浮現出的分別是“滄海桑田”和“華芝春秋”這樣兩個頗為大氣的意象。
“滄海桑田”所指自然是慈溪這塊神奇的土地。我曾寫過《圍海造田》一文,說的正是杭州灣畔的這一塊土地。身為慈溪人真是幸運,因為大自然每年都會奉送給他們比真金白銀更具價值的大塊土地;由於錢塘江等河流的河床在不斷升高,其河底的泥沙被奔騰而來的錢江大潮從河底卷起,然後被潮水裹挾著一路奔流向東,到達杭州灣時,大潮這匹野馬顯然是有點疲倦了,流速減慢,衝力變小,泥沙沿途慢慢沉積……這致使淺灘上的淤泥越積越厚,形成的灘塗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加上慈溪人的聰明才智和刻苦勤勞,很快實現了人工圍墾造地的偉力所臻的巨大成就,這個成就表現在那一幅杭州灣的地圖裏,就成了逐年向海洋延伸的帶著弧形的犁頭狀的色塊。在那個色塊上,細心的人又會看出上麵還畫著一條條同一弧度的黑色曲線,上麵用小號字標著一個個不同的年份,就像一棵大樹被鋸倒後橫截麵上顯示的圈圈年輪,那曲線所表示的卻是慈溪人曆年圍海造田所築的海塘的走向。
峻毅所寫的那一個改變多人命運的春秋故事正是發生在這一塊由滄海變成的桑田上。按照峻毅的調研,不斷發展壯大中的華芝集團新廠房正是在那“桑田”上一幢一幢逐年蓋起來的,但它所創造的價值就遠非早年單是種稻種棉植桑養蠶所能比擬的了。
就像有評論家所指出的:沒有什麼自在自為的生活,生活本身就隱含著思想,一個作家麵對他人的生活,肯定也會有他的思考和疑問。金融海嘯來了,企業家如何應對?峻毅正是這樣帶著她對生活的看法和疑問去深入采訪,然後表現出她對生活的獨特見識,這種見識也正是文學的“思想性”,思想性是作品生命力的重要指標,有思想的文學作品才有生命力。比如作者對主人公徐建華成長曆程做了剖析式的“四識”歸納:膽識、常識、知識、見識。這樣的歸納是有價值的,尤其是見識,它是一個人智慧的核心,它產生於人的才智,產生於他的天性與心地,或者就如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個人的“悟性”。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說過,世界上的知識分兩類:一類是常識性的,一般人隻要做一定努力就能理解和接受;另一類則是非常識性的,這種知識非常人所能理解和接受,必須是具有相當專業基礎和某種獨特“悟性”的人才能去掌握和發揮。徐建華正是有獨特“悟性”的人,他所具有的正是方向明先生在序言中所提到的慈溪人的那種從不屈服、敢於挑戰、敢於超越的精神特質,因而作家創作這部報告文學的動機就遠不止表現一個徐建華,而是一群新浙商,或是整個慈溪企業家這一群體了。
本書還對企業文化的含義做了新的探索。此前,一般人寫到企業文化,就往往寫些如何在廠區內修了花園,建了小橋流水的景觀什麼的,再上點檔次的就在廠區大道上搞點雕塑,辦一份報紙,成立一個職工自娛自樂的文藝團體,有了這些,一般就認為這個企業很有文化了。作者說,不是的,這隻是企業的文化活動。而“企業文化”的一般定義應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員工素質以及與之相應的製度的總和,因而她大膽地指出:企業文化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隻能是企業的品牌。但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能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促使企業致力於創造和提升品牌的價值,最終通過品牌價值來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障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表現現實生活需要豐厚的知識積累,作者是專門學過企業管理的,因此這部報告文學的另一個貢獻是精準地寫出了許多關於企業經營的理念、定位等,且十分切合實際和有效。
這部報告文學的創作手法也很獨特,作為一個成熟的散文作家,峻毅將報告文學、散文、小說等藝術手法融會貫通之後虛實相間地緊緊圍繞著華芝的成長發展以及企業文化等主題展開,表達手段的多樣化使得作品具備了較高的文學色彩,從而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