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書人書事 12.2004年5月讀《幻城》——兼及少年寫作現象(1 / 1)

第六輯書人書事 12.2004年5月讀《幻城》——兼及少年寫作現象

後生可畏——這是一句老掉牙的話,然而隻要你讀過了春風文藝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長篇小說《幻城》,並且知道了該書作者郭敬明創作此書時還是一個中學生的話,也許你還是會禁不住脫口而出:“後生真的可畏!”

人們從初識文字開始便讀小說了,那是因為小說的確有非常好的休閑功能。從短篇開始,很快便能躍進到看大部頭的長篇小說,但讀得多了,就發現小說的寫法也就兩種模式,一種如《紅樓夢》《三國演義》那樣的,與人間生活貼得很近;另一種如《西遊記》那樣的,寫的完全不是人間故事,它是上天入地,完全靠幻想展開故事、寄托情感的。前者我們見得最多,如現在比較吸引讀者的官場小說、愛情小說等等,故事是虛構的,但展開故事的場景卻是現實的。有一段時間頗為叫好的所謂“新寫實小說”,則是將小說的寫實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在這樣的背景下忽然冒出來一部被評論界稱之為“純粹的虛構”的《幻城》,而且又是那樣的優秀,自然一下子就成了當代長篇小說陣營裏的“另類”,將人們的眼球統統給吸引了過去。

《幻城》的生活場景是在天上,“一邊是火族,一邊是冰族,一邊是火焰之城,一邊是幻雪帝國,事實上,對虛空的虛構比對現實的摹寫更難,但郭敬明卻玩得得心應手——看看在那裏生活的一群人,卡索、櫻、片風、剪瞳、遲墨、離鏡……光聽聽名兒就已經非同一般,像是完全的不食人間煙火,然後是“卡索和櫻,玄幻地擁立在漫天飛舞的櫻花中,被揚起的及地的白發和白袍翩躚舞動,英俊的臉龐鐫刻著深深的憂傷,白色而空洞的瞳仁中,隻有彼此”類似的描寫,也是完全的不食人間煙火。但仔細讀完全書,你又會很快沉入到人間的種種糾葛之中,諸如愛情、陰謀、仇殺、王朝更替、兄弟之間不顧人倫的帝王之爭,等等。網上評論說,看四維(郭敬明的網名為“第四維”)的文章,是“看一遍哭一遍,看一篇感動一篇”,這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但《幻城》那樣虛空虛構的長篇小說也被他寫得非常吸引人,這卻是真的。

還有一點不能不令人對郭敬明刮目相看的,便是他別具一格的清雅的文字,以及他對語言把握的自信,他寫的明明是一種經驗以外的時空,但通過他的敘述,卻仍能讓它們清晰地固定在我們的視覺印象之中,這同樣也可見出他的功夫。由此說到當今蔚為風氣的少年寫作現象。郭敬明是連續兩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在我印象中,很多通過這類大賽冒出頭來的少年作者,差不多都操著一種玩世不恭的筆調。那裏麵有一點小幽默,又有那麼一點油腔滑調,但郭敬明不,他比成年作家都顯得大氣,因而就格外讓我對他充滿信心。其次,又有為數不少的少年作者,剛取得一點小成功(這裏麵還混雜著書商的炒作成分)就宣布脫離學校,專事寫作,讓人不能不替他(她)們捏著一把汗。但郭敬明不,他在出版了個人作品集《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以及長篇小說《幻城》之後,還是老老實實地去上了大學。他寫道:“我知道沒上大學不一定餓死,但我還是會沿著父輩畫好的軌跡朝複旦平穩前進,同時心裏很放心——有後路的生活總是快樂而放肆的。”

郭敬明確實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