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書人書事 8.2006年11月博覽約取文美情真——讀《紅顏宿命·古籍中的女性》
很早就聽蔡康跟我說起過他在寫一組論古籍中女性的讀書隨筆。現在這部厚重、大氣,名為《紅顏宿命》的書已經放在我的案頭上了。
作者在這本書一開篇就引用魯迅的反諷說:“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聖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商是妲己鬧亡的;周是褒姒弄壞的;秦——雖然史無明文,我們假定他也是因為女人,大約未必十分錯;而董卓可的確是被貂蟬給害死了。”
說到董卓、呂布和貂蟬的故事,我至今猶記得幼時看連環畫時,就看到董卓那個老胖子赤著膊像頭老肥豬似的躺臥在床上的畫麵,這老家夥盡管長得蠢笨肥碩,卻是十分機警,他先是從眠床檔子光亮的油漆麵上照見了從門外突然進來謀刺他的呂布,剛想一驚而起,英雄呂布手中的家夥早已刺了過來,所以隻能是死路一條。
《貂蟬的鳳儀悲歌》這篇,作者的落筆從貂蟬究竟是何出身講起。因為在原著中,貂蟬來曆隻有“自幼選入府中”一句。他做這文章時,顯然是撇開《三國演義》文本來做探究的,因為小說畢竟隻是虛構的,所以作家寫小說時,講一個女子的來曆有這麼一句也就算是有個交代了。但若要對她的命運作一番分析,這些就顯得遠遠不夠,於是作者就從貂蟬這個人的本身氣質等方麵一步步地論證,同時又參考了《三國誌》等古籍,理清了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作者盡力避免情感表達的突兀和直白,總將它融合在細致周密的對照閱讀和娓娓道來的敘述之中,讓它們自然地流淌出來,因而顯得相當的沉靜和淡泊。就這樣隨著時空轉換,多角度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現了當年那驚心動魄、令人感歎的場景,讀之讓人欲罷不能。可見作者寫作此文時十分用心用力,而且還投入了他自己的真感情。在文章結語中,作者感歎道:在當時的曆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無論走哪條路,貂蟬這一生注定是一場悲劇”。
許多人都知道《三國演義》裏的孫權,但孫權還有個妹妹名叫孫尚香,人們就不一定知道了。本書的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女性中的又一個悲劇:孫尚香雖“嚴毅剛正,諸將皆懼”,且是一言九鼎的吳國太的掌上明珠,卻始終生活在一個又一個的騙局之中,那可真正是爾虞我詐的政治陰謀啊,可歎孫尚香卻一直被蒙在鼓裏。
《三國演義》中寫道:周瑜想輕鬆地奪回荊州,於是就設計將孫尚香作誘餌騙剛死了夫人的劉備來相親。為什麼選中的是孫尚香呢,作者在文中有詳盡且很有意思的分析。此後,可憐的女子孫尚香便誤入情網,一再被那些男人騙來騙去,直到為情殉命。
順便說一句,讀這部書能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思路在曆史的真實與藝術的虛構之間不停地遊走,這是一種頗為奇妙的感覺,也是一種難得的閱讀享受。
一個人是否會讀書,重要的是看他精讀圖書的眼光和能力,現在的情形是,我們麵對的不僅有浩如煙海的紙質圖書,還有網絡、手機及新媒體閱讀渠道等。在這樣的情境下,一個人一年到頭能碰到幾本好書,真非易事。因此說,這一部《紅顏宿命》的出版,確是正當其時,它會給讀者以多重的思考和啟發。蔡康是寫小說出身的,因而若論其寫作能力,用於寫寫這類讀書筆記堪稱遊刃有餘。本書文體優美,語句自然、流暢。讀這樣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更何況遍布在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會深深地吸引你,並讓你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