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第一座——這是一種名譽首席僧職。雪舟終生引以為榮,歸國後,他仍以“天童第一座”的名號,題於以後的不少畫作中。
胸懷大誌的雪舟在天童寺期間,為了開闊眼界,不懼長途跋涉,到處尋訪名師。他先後遊曆了阿育王寺、金山寺、徑山寺等名刹,以及杭州、蘇州、鎮江、揚州、徐州等地,又折道北上,直抵北京。他以大江南北壯麗河山為題材,走到哪裏畫到哪裏。雪舟到達北京後,立即受到僧眾、官宦、皇族的熱情接待,並被邀請到新建的禮部官署牆壁上作巨幅圖畫,深得明憲宗朱見深的稱讚。
雪舟對寧波風物懷有很深的感情,除作有《寧波府》一畫之外,現在留存於世的還有《天童寺圖》《育王山圖》等作品。《育王山圖》見刊於新近出版的《曆代名人詠寧波》一書,畫中阿育王寺的舍利殿以及上下三塔均躍然紙上,圖左題簽“明州寧波府之內育王山之圖也雪舟叟畫”。特別是畫中的上塔周圍還有不少僧院建築,真實地記錄了五百餘年之前寧波東鄉的風貌,至為珍貴。
雪舟回國後一直用著“雪舟”這一法號,過著儉樸的僧人生活,並且繼續以中國寧波山川為基調創作了大量山水畫,給日本畫壇留下了不少珍貴的遺產,並對日本後世畫壇產生巨大的影響。他作的畫,在日本被視作國寶。
日本益田市的醫光寺,是雪舟安度晚年和圓寂的地方。公元1506年,雪舟87歲高壽時逝世。
一代畫聖走了,但他對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增進,對兩國文化發展和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卻永載史冊。他為日本與中國寧波兩地所架設的友誼之橋,仍放射著燦爛的光彩。在雪舟逝世五百周年祭之際,益田市為雪舟鑄造銅像,並建造了一幢凝重典雅、樸實大方的紀念堂,堂內陳列雪舟部分畫作的真跡。雪舟的銅像,麵向寧波天童山——日本朋友解釋說,那是雪舟終生念想的地方!
以時任寧波市政協主席的徐季子為團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天童寺方丈明晹法師為顧問的寧波市友好代表團應日本益田市神琦治一郎市長的邀請,曾於1990年10月4日前往日本益田市參加“雪舟之鄉”紀念館落成典禮和雪舟銅像的揭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