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人物漫筆 3.2010年5月雪舟——一位與寧波有緣的日本畫家
要知道五百餘年前寧波城的風貌,最好讀一讀這幅寧波府城的東門圖:城牆沿江而立,雉堞在城牆以及巍峨的東城門門樓上清晰可辨。城內屋宇連片,天封塔昂然挺立其中;城外則有船塢直伸入江,江麵上帆檣林立……
這幅畫的作者不是我們寧波人,而是曾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作出過重要貢獻的日本畫家,雪舟。
老一輩的寧波人可能還記得這樣一個民間故事,說的是在東海的那一頭有一個日本國,日本國的寶福寺裏有一位小和尚。這個小和尚因酷愛繪畫,所以常常耽誤念經。一天,老方丈又不見小和尚來念經,便到處尋找,卻見小和尚正獨自躲在牆角習畫。老方丈一氣之下,拿來一根繩子將他縛在一隻大木魚旁以示懲罰。老方丈走後,小和尚委屈地哭了起來,哭得非常傷心,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流,不一會兒便在地上積起了一攤淚水。小和尚看著看著就不哭了,他用自己的大腳趾,蘸著地上的淚水又作起了畫。再說老方丈對縛小和尚一事總覺得有點不忍心,稍後就回來想把小和尚放了。不料遠遠發現一隻碩大的老鼠正在啃小和尚的腳趾頭,便趕緊奔過去想把老鼠趕走。但近前一看,老方丈樂了,原來是一隻用眼淚畫成的老鼠,竟畫得如此活靈活現!老方丈被小和尚這種刻苦學畫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此後,不僅允許小和尚學畫,還讓他拜寺內一位名叫周文的畫僧為師……
這個法號為“雪舟”的小和尚,後來就成了馳名世界的日本大畫聖。
而且,他還與我們寧波的佛教界和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與寧波文人的友誼也很深。
雪舟(1420-1506),原姓小田,名等揚,生於日本本州西部一個平民家庭,幼年出家為僧。被雪舟稱為“我的繪畫之師”的那個周文,在日本繪畫史上亦是一位有重要地位的畫家,但他繼承的卻是中國明代時居留日本的畫僧如拙的畫風。如拙——周文——雪舟,這一師承關係使雪舟對中國水墨畫的“潑墨之法,運筆之術”“得之心而應於手”,從而創造出了日本民族水墨畫一種獨特的格調。雪舟在佛學和繪畫方麵雖然都已有很高成就,但他依然十分仰慕中國的佛學和燦爛的文化,因此決心親自到中國學習佛學和傳統的繪畫藝術。
明永樂二年(1404),為了有利於開展通商貿易,中日兩國間曾簽有《堪合貿易條約》。64年之後,47歲的雪舟正是搭乘日本的勘合貿易船來到了寧波。史載他於東門口上岸,辦好進關手續之後就直接去了天童寺巡禮求法。
實際的情形是,雪舟還未進天童寺的山門,就被這一帶壯麗清奇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這裏的山水不僅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同時也給他提供了無限美妙的創作素材。他在天童寺住了一年多,一麵修持禪學,一麵廣泛吸收宋、元、明諸大家的山水、人物、花鳥畫技法,得淡墨山水之精髓,寓禪理於畫意。同時,他還常與寧波及周圍的畫家切磋畫技,並深入民間,了解寧波本地民情風俗,創作了不少城市風景水墨畫和名山古寺畫。在寧波東鄉一帶,民間有這樣的傳說:雪舟畫的花會飄香,畫的樹會抽芽,畫的牛會耕田,畫的蜜蜂會采蜜。因而,大家都稱雪舟為“畫聖”。由於雪舟的佛學、畫藝、文才出眾,深得天童寺僧眾的尊敬,因而被尊為“天童第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