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人物漫筆 2.2003年8月應昌期在台灣的日常生活(1 / 3)

第五輯人物漫筆 2.2003年8月應昌期在台灣的日常生活

著名甬商、台灣著名實業家應昌期先生於1917年10月23日出生於寧波江北慈城鎮,少小離家,在外奔波達43年之久。1988年,他首次返鄉,即慷慨解囊,為家鄉人民捐建中城小學,後又捐資新建倡碁幼兒園,重建慈湖中學,重建保黎醫院,還向寧波慈善總會捐贈善款,累計捐資總額達億元之巨。期間,他還在家鄉投巨資創辦利華羊毛工業公司和現代建築材料公司。他叮囑子女,在家鄉辦實業的盈利,決不帶走,要全部用於為當地辦實事。他的子女忠實行父訓。

筆者采訪台灣著名實業家應昌期

1993年10月23日,寧波市人大常委會舉行隆重的榮譽市民授予儀式,應昌期成為寧波市榮譽市民。原先應昌期一家一直住在台北市區重慶南路台銀宿舍,按規定,台銀的資深高級職員是可終身住這宿舍的。台銀宿舍旁有一座省議員宿舍,其本意是讓議員到台北開會時在此下榻,不必去酒店開房間以節約公務開支。誰知那些議員大人根本不理這一套,他們竟然讓在台北念書的子女住入宿舍(宿舍條件很好,有冷熱水供應,且一人一間),自己來台北開會仍讓議會花錢住酒店。人人看樣,議員宿舍不夠了,於是就想將旁邊的台銀宿舍也改成議員宿舍,用了多種方法逼應昌期搬家。應昌期說:“按規定我是可以在此終身居住的,為什麼要搬?”總經理說:“哎呀,我們台銀是歸議會管的,胳膊扭不過大腿呀!”應昌期說:“讓他們找我好了,我不怕。”總經理又讓步說,台銀任何房產都可任你挑。應昌期說:“不是我有意為難你,房子我自己也買得起。隻是凡事要講個理,理不通,我不會搬。”後來董事長、總經理又登門拜訪,說:“我們壓力確實很大,今天是來求你啦……”應昌期看他們實在為難,心軟了,才同意搬(當時台銀孫總經理原是應昌期的老友,為人厚道、正派,且也是寧波奉化人)。所以日後應昌期常對子女說:公務員當不得,我在台銀服務了30年,沒有拿過一分退休金,台銀宿舍又被要回,幸虧自己賺了點錢,才買下這層樓麵,否則真是要居無定所了。不是說台銀任何房產隨便挑嗎?

自從買下了位於忠孝東路四段那一座光複大樓12層的整個樓麵之後,1988年3月1日,應昌期將家從台北市的重慶南路台銀宿舍搬了過來。樓麵前端及西側均作為相關公司的辦公處,僅東側後端作為居室。

到這時,應昌期才有了種安居樂業的感覺,不禁感慨萬千,回想起當年向唐平塵求婚的情景。那時夫人唐平塵曾問過應昌期:“我們有能力組織家庭嗎?”應昌期說:“這個沒問題。”所以現在他反問唐平塵:“當年嫁給我這個窮小子,你後悔過嗎?”唐平塵答:“從沒有後悔過,隻是沒料到有現在這麼好!”

光複大樓是一座“凹”字形的建築,布局為:東邊臨光複南路的部分為住宅;中部朝北臨忠孝東路的主樓自東向西依次為國泰化工和利華羊毛兩大公司的寫字間;西邊則為應氏企業的中樞指揮係統,其辦公室布置自左至右依次為“創辦人應昌期辦公室”、“應昌立辦公室”、“應昌世辦公室”、“應明皓辦公室”、“蕭理昌辦公室”。光複大樓12樓的整個樓麵麵積約為3000餘平方米。

搬入光複大樓時,應昌期已經辭去了國泰化工和利華羊毛兩大公司的董事長職位,隻保留了國際票券公司董事長一職。但他是這兩大公司的創辦人,所以安排辦公室時,天性不失幽默的他告訴有關人員說不要其他名義,幹脆就寫“創辦人辦公室”好了。

就這樣,每天上午,他準時步出家門,沿著80餘米長的走廊,自東向西走到“創辦人辦公室”去上班。在上班時間裏,如果下屬公司職員送報表上來了,他就很仔細地看報表,至少看兩個小時,同時眼到手到地親自核算報表中的那些數據,如發現數字不對或運作情形不良,則馬上通知下屬公司主管前來詳細解釋。

順便說一句,生活中的應昌期談吐幽默風趣,態度友善,但在工作中,或遇原則問題,他又是那種十分剛毅的人,執著而重原則。他理著平頭,頭發短而硬,根根直立,麵容嚴肅,不怒自威,一般人在他麵前,會有一種壓迫感。從淡江大學畢業、跟隨應昌期多年的秘書姚祥義就曾談到:“我們都非常敬重老先生,開始時叫他董事長,他沒有表情。後來叫他老板,他很高興,說董事長有好幾個,老板隻一個。我們進他辦公室之前,總要先深呼吸一下,做好準備。不論是誰,在他麵前總是站著,兩個小時也站,他請我們坐也不坐——因為我們大家都敬仰他,知道自己沒資格與他平起平坐。在台灣,我們老板的輩分是很高的。”

姚又說:“老板跟屬下談工作,話語總是十分簡潔:對,錯;好,不好;可以,不可以——完了。絕不跟人長篇大論,喋喋不休。因而我們往上送材料,也必須簡明扼要,事先都得歸納整理出提要,若你送進去一堆未歸納好的素材,他會扔出來,叫你重做。”

事情正是這樣,應昌期不是那種隻會紙上談兵或者無為而治的企業家,他的大腦超常精細,半生從事的金融實務使他對數字的反應特別靈敏,下屬公司的經理想在報表上弄虛作假蒙混過關,門都沒有!在辦公室看報表,召見部門經理或下屬公司總經理談話是他的主要工作方式。他仔細地聽取他們的報告,然後提出犀利而尖銳的問題考問他們。應氏企業集團的管理人員都十分擔心這種召見或會議,於是平時工作更加勤精,隨時做好與他接觸、接受考問的準備。下麵的人來見應昌期,進去前會先問問在外間坐著辦公的人:“怎麼樣?”如果答說:“今天氣流不對。”那就得再做準備了。但話要說回來,應昌期向誰發脾氣,那是因為看這人堪可造就。若是飯桶一個,無藥可救,他理都不會理的。

中午下班,他離開辦公室,自西向東走入家中吃午飯。他最愛吃的菜是寧波鹹嗆蟹、蟹醬、泥螺、龍頭烤、豆腐乳等。一頓半隻嗆蟹、數根龍頭烤,一碗米飯足矣,很少大魚大肉或魚翅石斑。不愛吃蔬菜,還開玩笑似的批評夫人唐平塵吃素“講迷信”——出於對他的健康考慮,夫人唐平塵平時總勸他多吃點青菜蘿卜。但他說:“吃素做什麼,我又不迷信。”他似乎不太認同西醫的那一套營養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