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冀北大旱(1 / 3)

紅骨斜靠在軟榻上,手拿著《孫子兵法》在的很是認真。才在鎮南王府住了幾天而已,她便覺得自己腦中的權謀不夠用了,六個侍女見天兒的跟著她,白日裏她想練功也不得章法,便去書房拿了兵書在看,權當消磨時間了。

畢竟權謀這種東西,不是光看幾本兵書就有用的。

凝霜撩起珠簾,又送了兩本書過來,“郡主,這是世子去遺清書齋給您買的書。”

紅骨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將腳架起搭在榻上,漫不經心掃了凝霜一眼,“他人呢,不是說要陪我練劍嗎?”

凝霜束手立到一邊,移動時腰間的長劍也隨之晃動,窸窸窣窣作響,“世子剛從外麵回來,就被沈管家請走了。”說到這裏頓了頓,裝作不經意補充了句,“昭王殿下和裕王殿下來訪,王爺叫世子去陪客。”

紅骨持書的手一頓,很快收斂心神,“嗯。”

紅骨將《孫子兵法》放下,拿起沈維安買的兩本書隨意翻了翻,沈維安倒是心細,見紅骨這幾天去書房拿的都是些謀略類的書,居然買的是《戰國策》和《三十六計》。書本是嶄新的還未開封,紅骨卻從上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沈念莘肩上沒有痣。

紅骨放下書繼續懶洋洋倒在軟榻上,開始琢磨那天晚上宋景遇的話來。

宋景遇果真是在匡她麼?

片刻,紅骨站起身走了出去。六個侍女趕緊放下手頭的事,緊跟而出。

她現在要去那兩位尊貴的王爺麵前刷存在感。既然是他們主動登門的,就怪不得她要先從他們下手了。

早春三月,本該是春雨綿綿,撒穀播種的好時節,冀北一帶卻鬧起了春旱,從正月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個多月沒下雨了。

頭一年冀北的收成就不好,朝廷免了賦稅發了米糧,百姓才勉強度日,就盼著今年能有個好收成。可三個月下來天上一滴雨也不落,年前種下的小麥都枯死在了地裏,眼見著天天日頭高掛,難見下雨的痕跡,百姓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本就水源不夠充裕的富林縣與安和縣更是鬧起了旱災,井打了好幾丈都不見出水,百姓們紛紛往其他縣逃。難民多了,治安就不好控製,一時間趁亂搶劫的也有,哄抬物價的也有,賣兒鬻女的也有,官府心急如焚卻也不敢強行用武裝壓製,怕引起更多難民的暴動……

禍不單行,今日冀北傳來八百裏加急快件,道有人在地裏挖出塊大石頭,上麵寫著“聖人不仁,天不佑民”八個大字!當地州牧嚇得寢食難安,連忙把這件事上報天聽。

冀北鬧了旱災,算是天災,派人去賑災便是,但賑災的政策和人選還沒定下來,又出了這檔子人禍,真是禍不單行。收到消息的時候明德帝剛起床,氣的當場摔碎了禦案上的茶盞,險些嚇哭正伺候在身側嬌滴滴的柳貴人。

早朝的時候明德帝雷厲風行,欽點鎮南王負責賑災事宜,又點名讓昭王查清那塊石頭到底是何人搞的鬼,否則必有重罰。在場大臣們都覺得昭王是被池魚了,可是沒辦法,誰讓冀北份數昭王的封地呢。

下了朝宋允赯便和沈霖徑直來了鎮南王府,連午膳也顧不得吃了。

至於宋允赬,卻是因為說了一句“三皇兄真淒慘”而被宋允赯強行拉過來的,理由是,“既然四弟心疼三哥,便與為兄同甘共苦,共商對策吧。”

“孤王打算親自去一趟秦縣,”秦縣便是挖出刻字大石的地方,宋允赯苦笑,“父皇其實是想要我一個態度,我若是好好的待在雍都,隻是派人去查探的話,恐怕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