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你的經濟生活地盤1(1 / 3)

8.1你可能要交哪些稅——個人所得稅

如果你在領薪的時候,發現自己每個月的工資在扣完了四險一金之後,還會少了一些錢,那就要恭喜你了,看來你的工資水平已經超過了平均水平,你已經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可能你會想,每個月都被扣了錢,這有什麼可恭喜的。

確實,在現在的社會,繳個人所得稅,似乎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2000元的起點,大城市中的大部分工薪族都逃不出這個劃定的範圍。不過,如果換在20年前,能夠有資格繳上個人所得稅的,那要不就是外國專家,要不就是大老板了。那個時代的普通工人大多聽都沒有聽過“個人所得稅”這個詞呢。

為什麼要繳個人所得稅呢?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國家要“劫富濟貧”,收入高的人得拿出一部分錢來,上繳給國家,由國家通過各種福利或是社會建設,等等,對這個錢進行再分配,想辦法把這個錢花到窮人身上。這就是個人所得稅的來由。

數據顯示,近幾年在我國居民收入分配領域,馬太效應進一步顯現,居民的貧富差異越來越大。近來,人們將眼光主要聚焦在CPI的上升幅度,而對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關注似有盲點。其實,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對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要大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上揚。中國社科院研究收入分配的專家指出,目前中國的基尼係數2005年迅速逼近0.47,已經超過了警戒線0.4,收入差距已經處於高水平,形勢嚴峻。

按照國際慣例,基尼係數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間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間表示“相對平均”,在0.3~0.4之間為“比較合理”,同時,國際上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貧富差距的“警戒線”,認為0.4~0.6為“差距偏大”,0.6以上為“高度不平均”。

2009年11月,國家財政部發布《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明確已經貨幣化改革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管理,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這個通知主要是針對一些壟斷行業的單位,它們工資雖然不高,但福利獎金卻高得驚人。這些單位以車改、房改為名,給高層領導或職工發放數千元或上萬的車補和房補,或是以通訊補貼、交通補貼、飯補、資金的形式發放現金,這部分補貼若全部計入工資總額,繳稅將非常可觀。

向收入較高的人征收所得稅,是政府利用稅收對個人收入進行調節的一種手段。可以把收入高的人上繳的個人所得稅,用於社會再分配中向收入較低的弱勢群體傾斜。

應納個人所得稅的內容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我們來回顧一下個人所得稅發展的曆史:

1980年9月1日,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國的個人所得稅製度初步建立。在那個豬肉價格在每斤0.7元的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個人所得稅。因為個稅起征點800元,相當於一個普通職工月工資的50倍。

1992年,中國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隻占就業者總數1%。

2000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18.3倍,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也增長了將近4倍。

2002年, 中國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占就業者總數已經達到52%。而隨著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的大幅上漲,80年代初確立的800元的個稅起征點無疑已經不合時宜。

2005年,個人所得稅從800元的起征點提高到了1600元。

2008年,個稅起征點再次從1600上漲到2000元。

繳納個稅和個稅起征點的上漲,反映了國民個人收入正在不斷提高。

具體如何來計算自己每個月要繳多少稅呢?征繳個人所得稅使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公式如下(起征點2000元):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20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公式中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按不同的收入類型有不同的標準,分三種情況,給大家列在下麵的三個表格內。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級數

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不超過500元

5

0

超過500元至2000元

10

25

超過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超過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超過100000元

45

15375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不超過5,000元的

5

0

超過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超過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超過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3.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元)

不超過20,000元的

20

0

超過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可能大家都比較關心,對明星的巨額演出費和廣告費如何征收個人所得稅呢?明星演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中的“勞務報酬所得”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而且依據有關法規,年所得超12萬元者,應向有關稅務部門自行申報納稅,時間是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年所得超12萬的人就被劃定為“富人”, 征以45%的邊際稅率。

中國的個稅製度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的缺陷,例如美國實行綜合模式的個人所得稅,按照家庭狀況將納稅人分為單身納稅人和已婚納稅人等,對應不同的稅率表,另有各種免稅製度。相比之下,中國的個稅征管沒有達到如此細化的程度。在公民的納稅意識方麵與發達國家相比也不夠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