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 論 第二十三節 前列腺增生症(1 / 3)

第二章 各 論 第二十三節 前列腺增生症

一、概述

前列腺增生症是因老年男性前列腺移行區及尿道周圍組織中的腺體及間質的增生,而引起尿路梗阻性的疾病,也稱良性前列腺肥大症。一般30-40歲時前列腺就開始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歲以後才開始出現臨床症狀,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目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組織中,雄激素受體密度、5α-還原酶生物學活性及雙氫睾酮含量均高於正常,說明前列腺組織內雄激素代謝紊亂與前列腺增生發生有關。其發病率從屍解中發現,50歲以上者約占50%,60歲以上者約占60%,70歲以上者約占70%,80歲以上者約占80%。

前列腺增生症屬中醫學“癃閉”範疇。其病因病機多由肺、脾、腎、膀胱髒腑氣虛,致清肅、納攝失權,氣化開合失常,水道不利,水濕蓄留,排泄失調所致。臨床常見有下列四型。

1.脾虛氣陷型:前列腺增大,小腹墜脹,欲小便而不得出,量少不暢,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食少納呆,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2.腎陽不足型:前列腺增大,排尿困難,射程短,尿線分叉,尿頻,尿後滴瀝不盡,尿失禁,小便清白或有白濁,畏寒肢冷,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舌質淡,苔白,脈沉細。

3.肝鬱氣滯型:前列腺增大,情誌抑鬱,或煩躁易怒,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少腹脹滿或作痛,口苦咽幹,舌質紅,苔薄微黃,脈弦或弦數。

4.下焦瘀阻型:前列腺增大,小便點滴而下,尿如細線,甚而阻塞不通,小腹脹滿,按之內痛,舌質紫,苔白厚膩,脈澀。

本病如發病急驟,因肝鬱氣滯,瘀血阻於下焦,阻礙氣化者多屬實證;如發病緩慢,因脾虛氣陷,或腎陽不足而致氣化無權者多屬虛證。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尿頻、尿急:尿頻為早期症狀。日間及夜間排尿次數均增多,且逐步加重,往往由於夜尿次數增多而引起患者注意。尿頻的原因係膀胱有殘餘尿、膀胱有效容量減少及膀胱頸部黏膜充血所致。當膀胱有炎症、結石、腫瘤等並發症時,可加重尿頻症狀,還可出現尿急、尿痛及尿血。

2.排尿困難:進行性排尿困難是前列腺增生症最重要的症狀,當進程緩慢時有時被認為是老年人的自然生理現象。梗阻輕時有排尿等待、排尿緩慢、中斷及時間延長;梗阻加重時排尿費力,尿線細而無力,射程變短,終呈滴瀝狀。

3.尿失禁:多為晚期症狀。有大量殘餘尿患者,由於膀胱過度膨脹,壓力很高,尿液可以時常自行溢出,猶如失禁,這種現象稱為假性尿失禁,有別於真性尿失禁。夜間熟睡時盆底骨骼肌鬆弛,尿液更容易自行流出而發生遺尿。

4.血尿:因前列腺表麵充血或擴張的血管破裂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尿,少數嚴重者伴有血凝塊,以致阻塞狹窄的尿道而引起急性尿瀦留。

5.急性尿瀦留:前列腺增生症中約40%-60%的病人可發生急性尿瀦留。當梗阻加重到一定程度時,排尿時膀胱內尿液不能排盡而出現殘餘尿,隨著梗阻的逐漸加重,殘餘尿越來越多。天氣變化、飲酒、勞累、房事、進食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及未能及時排尿,都會引起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腫而發生急性尿瀦留。

6.其他:脫肛、內痔、便血及腹壁疝等,這是由於排尿困難而長期增加腹內壓所致。

(二)檢查方法

1.肛門檢查:是最簡單卻很重要的一種檢查,一般的前列腺增生症為兩側葉表麵隆起光滑,質地中等,具有一定彈性,邊緣清楚,中央溝變淺或消失。估計前列腺大小最常用的方法,以雞蛋大為I度,鴨蛋大為II度,鵝蛋大為III度。

2.超聲波檢查:此為一種無創傷檢查,除了可以測定殘餘尿量外,並能測量前列腺大小和凸入膀胱腔內情況,還可以發現膀胱內結石、腫瘤、憩室等其他病變。

3.其他:如膀胱鏡檢查,可在直視下確知前列腺有無增生;尿流動力學檢查,可以明確下尿路有無梗阻存在和梗阻程度。

(三)診斷要點

1.本病多發生於50歲以上患者,一般起病緩慢,逐漸加重,病程可持續數年或更長。

2.尿頻,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流逐漸變慢無力,射程不遠,尿線變細,排尿困難,逐漸發展為間歇性排尿。至晚期可出現嚴重的尿頻、尿急、尿呈點滴狀,以致發生尿瀦留。

3.肛門檢查。可觸及增生的前列腺,表麵光滑,質地較硬,中央溝變淺或消失。

4.輔助檢查。如超聲波檢查、膀胱鏡檢查、尿流動力學檢查等。

三、易患因素

1.過度的性生活和欲念的放縱。因為頻繁的性衝動會顯著增加性器官的充血,時間一久,前列腺組織因持久充血而增大。

2.睾丸功能異常。例如曾得過睾丸炎、隱睾症等疾病,睾丸的功能會早期衰退。

3.後尿道炎、膀胱炎、精阜炎等前列腺“鄰居”發炎。一方麵可以引起前列腺充血,另一方麵可以促使前列腺纖維組織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