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 論 第二十二節 癌症預防概要(2 / 3)

3.吸煙

當今世界上每年有270萬人由於使用煙草而死亡,其中有50萬發生在亞太地區。吸煙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腫,在其他部位也可使其發生腫瘤的危險性增高。吸煙者更易得腫瘤,且患病年齡至少提早15年。吸煙者易得潰瘍且不易愈合。吸煙降低機體免疫力,使機體對毒物、高能輻射危害及感染的抵禦力降低。

4.酗酒

自古以來,人們對酒的評價褒貶不一,既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讚譽,也有“酒為百毒之首”的貶責。法國可謂大量飲用葡萄酒的地區,其居民的食道癌發病率較高。原聯邦德國,也從啤酒中發現產生致癌性的亞硝胺的物質,現已引起關注。

5.不合理的飲食結構與不良的飲食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考慮如何將各種各樣食品恰當地配合食用。這樣,不僅能保證身體取得全麵均衡的營養,而且也可發揮不同食物之間互相製約和解毒的作用,有利於癌症的預防。不良的飲食習慣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經常食用黴變食物,如含有黃曲黴素的食物,可使人類發生肝癌;經常食用醃製食品,易患食道癌;常食用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焦糊食物,均可引起癌症。

6.職業因素

不同職業致癌性因素對器官的影響也不同。接觸致癌物鉻,易患鼻、喉、肺部腫瘤;接觸致癌物石棉,易患肺、胸膜、腹膜部腫瘤;接觸致癌物砷,易患皮膚、肺、肝部腫瘤;接觸苯,易患白血病;接觸氯乙烯,易患肝、血管、內皮、腦部腫瘤;接觸放射線,易患骨及骨髓皮膚方麵的腫瘤,等等。

7.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對病變的免疫監視作用自40歲起逐漸降低。據研究證明,成年人胸腺有重要的免疫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胸腺緩慢地退化,胸腺激素的分泌減少,85歲以後的胸腺已很小。胸腺萎縮後,人體內的免疫係統與免疫功能也隨之減弱,有利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8.不良的精神狀態

精神一方麵是人的心理狀態的自身反映,另一方麵是人對所經曆事情的反應的外在表現。不正常的精神基礎為癌症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一些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其免疫功能會受到抑製,是造成身心不健康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會對人體細胞的正常代謝產生幹擾,所以稱之為“癌細胞的激活劑”。

9.不合理的藥品使用

有些藥物的不合理應用,能促使癌症的發生,如大量使用抗生素,乳腺癌的發生率就會大大升高;長期使用抗癲癇藥,如苯巴比妥納、魯米那,能誘發肝癌;長期大量濫用含有非那丁成分的藥物,可誘發腎癌和膀胱癌;大量使用保泰鬆能抑製骨髓造血功能,有導致白血病的可能,等等。

五、預防

腫瘤的預防可分為三級預防:Ⅰ級預防指病因學預防;Ⅱ級預防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Ⅲ級預防指治療所有的(包括中晚期)癌症病人爭取最佳療效,避免複發和轉移,加速康複。本節主要討論Ⅰ、Ⅱ級預防。

(一)Ⅰ級預防

首先要使人們對腫瘤的發病原因、致癌因素等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設法減少或避免與有害物質接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消除或避免致癌因素對人體的危害

人們對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有許多已知的或可疑的致癌因素,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我保護,特別是工作環境與致癌物有關的職工要加強勞動保護,如:限製原材料中有毒物含量;采用無毒或低毒物質替代致癌物;改革生產工藝流程,盡量減少致癌物的擴散、排放,減少工人與致癌物接觸的機會;盡量避免有害物對周圍環境的汙染;合理使用防護用具。

2.預防食物的致癌作用

防止食物及糧食的黴變和汙染,不吃發黴和被汙染的食物,不吃煙熏、燒糊或過度煎烤的肉類,盡少應用食品添加劑。喜食過硬、過熱、過辣食品者,易患口腔、食管等部位癌症,為此應少食此類食品。注意攝入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品,增加某些必要的微量元素,預防癌症的發生。

3.盡量減少醫源性的致癌作用

少接觸放射線;不要過度曝曬於紫外線下;對從事此類工作的人員應注意防護,並定期體檢;盡量少用雌激素類、硫脲類、砷製劑等具有致癌作用的藥品,避免服用有致突變作用的藥物。

4.戒煙、限酒

吸煙是公害之一,吸煙導致癌症、有損健康的觀點早已是老生常談了,為了自己和他人及下一代的健康,還是早日戒煙為好。大量飲酒可與多種癌症的發生有關,如口腔、食管、咽喉、膀胱等處的癌症,特別是既吸煙又飲酒者,患癌的危險性成倍增加。因此,應戒除上述不良習慣,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5.加強體育鍛煉,注意情誌調節

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促進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監視係統功能,提高抗癌能力,可同時采用保健氣功等方法。注意精神調節,減少不良情緒的幹擾,保持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對預防腫瘤有重要意義。

6.防癌從青年時做起

癌瘤的誘導期為10-30年,即病人有症狀前若幹年便有癌瘤在形成。不良習慣和不利的食物結構是造成人體癌變的一個原因,因此,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合理的食物結構對預防癌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美國癌症研究院(AICR)回顧4500多份世界衛生組織、食品農業部,以及本國和國際的癌症研究,整理出《癌症的食物、營養和預防:一個全球觀點》的報告,再次呼籲人們,預防癌症不難,隻要不吸煙、吃得正確、持續身體活動,加上維持適當體重,就可以減少60%-70%的患癌機率。每天至少攝取400-800克蔬菜、水果,就可以降低20%的癌症風險。

美國環境毒物學博士羅伯特·哈瑟瑞鑽研環境毒物學,更深入探討食物中所含有的誘發或抑製癌症基因的化學物質,建議利用8大類蔬果中所含的維生素和天然抗癌物質,以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