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X線片無骨關節改變,顯示腰椎側彎,平腰,椎間隙變窄或前窄後寬。
5.CT及MRI檢查突出物的直接影像。
6.常有積累性損傷、外傷和受寒濕病史,男性多見。
7.此外,以疼痛部位、脊旁壓痛點、感覺異常區、肌力減退及反射改變來作出臨床定位診斷(分型診斷)。
三、易患因素
1.環境因素:腰腿痛與居住環境、工作條件有密切關係,尤其是老年人不耐寒冷,若居處陰冷潮濕、陽光不足,則本病容易發生。
2.不良生活習慣和勞動姿勢:喜靜懶動、久坐、久立,或長期彎腰工作、強力舉重等,使腰部扭曲,加速椎間盤退變,容易發生本病。
3.飲食因素: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鈣質類飲食不足,可使體質下降,骨質疏鬆,椎間盤退變,容易引起本病發生。
4.意外因素:起居不慎,或意外跌仆,或反複勞損,使腰部扭傷,椎間盤受損,破裂突出,逐漸退變而發生本病。
5.生理因素:脊柱畸形,生理曲度改變,椎間隙不等寬,承受壓力不同,可加速椎間盤退變,在此基礎上一旦出現損傷等誘因,就更容易產生椎間盤突出。
6.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椎間盤的脫水,髓核失去彈性,椎間隙逐漸變窄,周圍韌帶鬆弛,成為椎間盤破裂突出的基礎。
四、防治
(一)非藥物防治
1.改善不良的勞動和生活姿勢:長期彎腰工作或久坐、久立的工作人員應注意工間休息,做工間操;避免強力舉重,避免腰部的扭曲動作,防止腰部負荷的增加,如坐時腰部應略後傾,同時腰後放一軟墊,屈髖屈膝;彎腰提取重物時應屈髖屈膝,或直腰取物,以減輕腰部的負荷,避免加速腰椎間盤退變,避免在椎間盤生理退變情況下的損傷。
2.改善居住環境:久臥濕地,衣被濕冷,腰部易受寒濕侵襲,以致筋脈痹阻,產生腰痛,成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誘因。因此,居住環境應幹燥、通風,冬日要陽光充足,衣服被褥要鬆軟舒適,工作、生活環境不宜潮濕陰冷。
3.做到飲食起居有節:生活起居、日常飲食要有節製。腰突症患者應多臥硬板床休息,以減輕椎間盤的壓力。增加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食物,適當補鈣,多食牛奶、雞蛋、豆製品、魚蝦類等以增強體質,有利於疾病的康複。生活中還要避免意外損傷,老年人更需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防止跌仆扭傷。
4.加強腰背腹肌的功能鍛煉:人體的脊柱好比電線杆,四周的肌群就像電線杆的拉索,加強腰背肌、腹肌的鍛煉,可維持脊柱的穩定性,減輕腰部的負荷。同時,腰背部肌肉堅強有力,可防止腰背部軟組織的損傷,減少腰突症的發生。
5.心理調護:腰突症屬慢性疾病,可反複發作,久治不愈,治療比較棘手,容易造成患者心理負擔。醫務人員及家屬一定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堅持長久的正確治療方向,調動主觀能動性,保持心情愉快,情緒穩定,減輕疼痛,以促進功能的恢複,爭取早日康複。
(二)食療與藥膳
1.三七紅花酒:三七50克,紅花150克,當歸50克,白酒1000毫升,將三七搗碎與紅花、當歸一起放入瓶中,加白酒封閉10天,即可飲用。適用於跌仆損傷後氣滯血瘀型腰腿痛。
2.薏苡仁酒:薏苡仁500克,白酒500克,將薏苡仁碾成細末,放入瓶中,加白酒封固,每日振搖一次,半月後開封飲用。適用於寒濕內侵型腰腿痛。
3.肉骨頭粥:適用於老年人氣血不足之慢性腰腿痛。
4.桂枝羊肉湯:羊肉90克,桂枝9克,葛根30克,生薑、紅棗適量。將羊肉洗淨、去脂、切塊,與上藥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至羊肉爛熟為度,調味食用。適用於腎陽虧虛、寒濕阻滯型腰腿痛。
5.海參銀耳粥:海參、銀耳適量加粳米煮粥,作早餐食用。也可用燕窩、鱉肉、沙參、枸杞、百合等作原料。適用於腎陰偏虛型腰腿痛。
6.羊肉韭菜粥:羊肉、韭菜適量加粳米煮粥,作早餐食用。也可用狗肉、雞肉、辣椒、附子等作原料。適用於腎陽偏虛型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