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廣播劇作品 3廣播劇

包玉剛的婚床

(謹以此劇獻給改革開放三十周年)

徐明鳴、孫仰芳、修宗迪、雪莉等創作

◎演職人員

編劇:孫仰芳 導演:徐明鳴

音樂:朱濱 錄音合成:陳曄 顧永生 曉宇

責任編輯:王磊 呂卉 音響效果:德生

場記:崔紅英 佳音 策劃:徐明鳴 辛雪莉

監製:何薇 總策劃:張文

總監製:王桂娣

時間:1984年 地點:中國寧波

劇中人物:

盧緒章:男,73歲。原國家外貿部副部長,時任國務院寧波經濟開發協調小組顧問、寧波市政府特邀顧問。由修宗迪扮演。

阿英:女,50歲左右。盧緒章的小堂妹。由雪莉扮演。

王市長:男,48歲。寧波市政府領導。由鮑大誌扮演。

小劉:男,30歲。寧波市僑辦幹部。由林鵬扮演。

古玩王:男,70多歲。

周阿婆:女,70來歲。海島老阿婆。由石燕扮演。

海生:男,10歲。周阿婆的孫子。

青年包玉剛:20歲。

(一串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江南鄉村娶親時的熱鬧場麵。)

眾 人 新娘子花轎到了!好氣派呀,十裏紅妝!

(喜慶的嗩呐聲起。)

司 儀 (亮嗓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嗩呐聲中,孩子們唱起童謠)

金漆地板嶄新房,

骨玉嵌鑲紅木床,

花生紅棗床頭撒,

明年生個狀元郎,

狀元郎——

(童謠聲漸漸隱去,出阿英的旁白。)

旁 白 從前,我們寧波人辦喜事,男方家要請木匠預先定做一張婚床。新娘子進洞房,會掀起紅蓋頭偷看,要是婚床做得漂亮呀,新娘子就羞答答地笑,新郎也樂得滿臉放光。日後,這張床就成了夫妻倆最美好的回憶了。我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就是關於一張婚床的,這張婚床,跟大名鼎鼎的世界船王包玉剛有著密切關係……

(漸出火車奔馳聲。)

那是1984年秋天,我堂哥盧緒章剛從國家外貿部副部長的崗位上退下來不久,就坐上了北京回老家寧波的列車……

1

(火車鳴叫著進入站台,旅客走出車廂。)

阿 英 (喊)大哥!緒章大哥——!

盧緒章 (驚喜地)阿英,你怎麼知道我今天要回來的?

阿 英 大哥,這是我們寧波市的王市長,他用小車帶我來接你的。

市 長 盧老,一路辛苦了!歡迎你回家!

盧緒章 你好啊,王市長。

阿 英 大哥,市長說你在寧波就剩下我這麼一戶親戚,他要讓你一下火車,就看到親人。還叫我從今天起,在生活上多照顧你呢!

盧緒章 王市長,你考慮得這麼細致,謝謝了!

王市長 盧老,我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您回來啊!前不久,中央宣布開放包括寧波在內的14個沿海城市,聽說小平同誌把您找去,說:“盧緒章同誌,我又要點你的將了!到寧波去,把全世界的‘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您是小平同誌派來的“高參”啊!

盧緒章 哪裏哪裏,少小離家老大回,我14歲離開寧波,這次小平同誌點名讓我來寧波,我是欣然從命,說明我與家鄉有緣啊。從現在開始,我呀,要給鄉親們當一個跑腿的!

市 長 哎喲!哪有部長級的跑腿?盧老,你是我們寧波市政府的特邀顧問!

小 劉 盧老,車子在外麵等著,請這邊走。

王市長 哦,這是我們僑辦的小劉,他具體協助您的工作。先送您去華僑賓館住下吧?

盧緒章 王市長,您忙您的,有小劉和我堂妹陪我就行了。我呀,要先去一個地方看看。

王市長 哦,什麼地方?

盧緒章 鍾包村,“世界船王”包玉剛的故居!

2

(小轎車上,汽車的行駛聲。)

小 劉 盧老,聽說您和包玉剛先生也是親戚?

盧緒章 是,包先生是我的姨表兄弟。當年他結婚用的七彎梁床,還是我找木匠師傅給做的呢!

阿 英 緒章大哥,後來你跟包先生還有來往嗎?

盧緒章 抗戰時期,我是上海廣大華行老板,包先生在洋行做事,交往很密切。不過,那時候我是地下黨員,受周副主席直接領導,包先生一直不知道我的真實身份。新中國成立後他才知道我是共產黨,著實吃了一驚!不過,可能因為這層親戚關係吧,包先生對共產黨有好感。“文革”期間,我們失去了聯係。1976年,小平同誌複出,引起國際上關注,包先生也向國內發了一封電報,電文是:“我夫人想見盧緒章夫人。”

阿 英 哦,他為什麼這樣寫?

小 劉 盧老,包先生這樣,是為了穩妥起見吧?

盧緒章 是啊,包先生發這份電報,目的是投石問路。小平同誌知道後,指示國務院僑辦主任廖承誌複電:“歡迎包玉剛夫婦回北京探親。”包先生接到電報,立即與夫人起程,繞道日本,飛抵上海,再到北京。闊別多年,我們終於重逢,小平同誌和世界船王,也有了“曆史性的會見”,他們兩位足足談了幾個小時……哦,停車!前麵是神鍾山,我記得包先生說過,他家的祖墳就在這山上!

(停車聲)

3

(音樂。神鍾山麓,鳥鳴聲。)

阿 英 (喘氣)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這神鍾山風景真不錯!

小 劉 老百姓說,這裏是龍脈之地。

盧緒章 包先生也這麼說過。

小 劉 是嗎?聽說“文革”期間有些墓碑都被人砸了。我想……(猶豫)包家的祖墳會不會……

盧緒章 小劉啊,這事你們僑辦要想辦法,一定要幫包先生找到祖墳。(自言自語)如果祖墳都找不到了,人家回來,會傷心的……

小 劉 是,盧老,我們僑辦已經在做一些工作了。上個月,剛把居住在包氏故居裏的幾戶人家搬了出去,正在加緊修複呢!

盧緒章 太好了!阿英,走,看看去!

4

(包氏故居)

小 劉 盧老,這是包氏故居的中堂客廳。

盧緒章 我記得原先這中堂上有一塊匾,叫“履安堂”。包先生的父親是做鞋帽生意的,那塊匾的意思就是步履平安。現在包先生成了世界船王,航海萬裏,更講求如履平地哪!

小 劉 盧老,那塊匾我們已經找到了,準備掛上去的。我們還找回了其他一些家具。

盧緒章 好哇!小劉,一定要盡力恢複原狀,家具都要按原樣放好。

小 劉 好。盧老,樓上是當年包先生結婚用的新房,要不要看一看?

盧緒章 要看要看!走,阿英,上去看看!

小 劉 盧老,阿姨,上樓梯慢一點!

(登樓梯聲)

阿 英 (興奮)哎呀!大哥你看,這房裏的家具都擺起來了!

小 劉 好看吧?雙門大立櫃、梳妝台、房前桌,全是紅木的。

盧緒章 可不是!小劉啊,過去我們寧波人結婚很講究排場的!新娘子坐花轎從娘家抬到婆家,一路上杠箱開道,大到桌椅箱櫃,小至桶盆線盒,樣樣都用朱漆鎏金,一片紅豔豔的,那叫“十裏紅妝”……咦,這臥房裏怎麼放一張西洋銅床?

小 劉 噢,是這樣的!盧老,“文革”期間,包先生故居讓造反派給查抄了,舊家具都堆放在一間空屋子裏,後來被人占用的占用,變賣的變賣……我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它們一件件地找了回來,就差一張床了。我們想,包先生長期生活在海外,一定喜歡洋家具,就找了這張西洋銅床……

盧緒章 (情緒低沉)別說了,快把它搬出去!

小 劉 (不解)什麼?

盧緒章 (大聲)把這張銅床給撤了!

小 劉 撤了,那臥室不就空了一大塊嗎?

盧緒章 (生氣)空著,也比放一張冷冰冰的銅床強!七彎梁床,那張七彎梁床在哪兒呢?玉剛老弟,緒章對不住你呀,咳!

(一拳狠狠地砸在銅床上,發出很大的聲響。)

阿 英 (小聲)大哥,你怎麼了?為一張床,幹嗎發那麼大的火?

盧緒章 唉,你不知道,包家新房裏的婚床,是有故事的……

(音樂漸入。仿佛從記憶深處,又響起那首童謠:“金漆地板嶄新房,骨玉嵌鑲紅木床……”)

5

(童謠聲中,出回憶場景。1937年抗戰前夕。

小河邊,流水潺潺。青年盧緒章在小聲讀抗日書籍,青年包玉剛跑過來。)

包玉剛 緒章表哥!我到處找你,你躲在河邊看書哪?看什麼書?

盧緒章 哦,朋友借的書。(把書收起來)玉剛,過些日子你就要做新郎官了,不回老家好好布置新房,找我做什麼?

包玉剛 咳,就為這事找你呀!咱們寧波習俗,結婚前,男方家先要做好一張婚床的。表哥,在老家你人頭熟,你幫我找個手藝最好的木匠師傅吧!

盧緒章 哈哈,原來是為這事兒啊,玉剛,你現在在上海洋行裏做事,從大上海買一張西洋銅床回去不是更洋氣?

包玉剛 表哥你別笑話我,我呀,偏偏喜歡七彎梁床,舒服,有親氣!你想想,咱們從小不都喜歡在姆媽的大床上玩嗎?

盧緒章 也是,那七彎梁床就像間屋子,朱漆光亮,畫棟雕梁,還有小抽屜放些糖果零食,小孩子都喜歡。

包玉剛 對呀,我小時候最喜歡賴在大床上聽姆媽講故事。嗬嗬,有一次,姆媽攆我回自己小床上睡,我氣得發狠:我長大了娶媳婦,也要做一張這樣的婚床!

盧緒章 哈哈,敢情小時候立下的誌向啊?

包玉剛 嘿嘿,現在我在外麵做事,有時候想家睡不著,就想到這種七彎梁床,覺得在那上麵睡覺,才是最香最甜的覺。表哥,你說,我結婚做這樣一張床,今後不管我走得多遠,是不是都不會忘記老家了?

盧緒章 玉剛,你這話說得好!就憑你這句話,表哥一定找一個手藝最精湛的木匠師傅。

包玉剛 太好了,表哥你看,我還專門畫了一張圖紙,我就要做這樣的紅木婚床……(壓低聲音)表哥,這張圖紙我托人送給未婚妻看過哦,嘿嘿,上麵還有她改的圖案呢……

盧緒章 哈哈,真有你的,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按這樣子,給你們做一張最漂亮的婚床!

(笑聲,隱。回憶止。)

6

(盧緒章住處,華僑飯店。)

盧緒章 請進!

(阿英走進房間)

阿 英 緒章大哥,瞧你忙的,叫你去家裏吃飯,總是沒時間……哎喲,桌子上堆了這麼厚的資料?

盧緒章 明天市政府對外開放工作會議需要我參加,我得好好準備,唉,看資料看得頭疼……(使勁嗅)咦,什麼味道,這麼香?

阿 英 我呀,給你帶了一碗家鄉萊……

盧緒章 家鄉萊?等等!你先別拿出來,讓我猜猜……恩,是河鯽魚烤蔥!

阿 英 (笑)哈,你一猜就準呀!街坊們都笑話我說,華僑飯店什麼大菜沒有,還送這個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