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題人:丁大衛
如果你剛剛聽說丁大衛,那很可能是由於他入圍中央電視台“200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和東方衛視的“2008年度真情人物”。
(電視片花:《東方衛視2008年度真情人物——丁大衛》)
如果你兩年前就認識了丁大衛,那很可能是由於他走進《魯豫有約》做了回特約嘉賓。
(電視專訪:《魯豫有約:東鄉來了個丁大衛》)
其實最早讓丁大衛大名遠揚的,還是崔永元在2000年主持的一期《實話實說》。那期節目做得很好,很生動,很有趣,崔永元老是在笑,而丁大衛一副很誠懇的樣子。丁大衛不是一個能侃的人,機智的崔永元是這樣“套”丁大衛的。
別出心裁的編導在做這一期節目時,讓丁大衛帶來了他所有的家當——一隻還不及我們平常出門旅遊時背的那麼大而“內存”豐富的帆布袋。
而讓我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這便是一個美國青年在中國生存5年積累下的我們肉眼看得到的財富。崔永元讓丁大衛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當,大衛臉紅了一下,打開了他的帆布袋,裏麵的東西是這樣的:
一頂大衛家鄉足球隊的隊帽。他戴著向人展示時我看見了他眼裏的驕傲。
一本相冊。裏麵是他的親人、朋友還有他教過的學生的照片。
一個用精致相框鑲好的一家人溫馨親昵的合影。
兩套換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軍服上裝——那是大衛爸爸年輕時當兵穿過的,整整40年了。大衛向觀眾展示時,很有些驕傲地說:“因為它漂亮啊!”
一雙未洗的普通的運動鞋——那甚至不是一雙品牌球鞋,大衛將它拿出來的時候,說啥也不讓崔永元碰一下,他說:“這鞋很臭的!”
幾件以飯盆、口杯、牙刷、剃須刀為陣容的生活必需品。
一麵隨身帶著的鮮豔的五星紅旗。
當美國青年丁大衛將一麵中國國旗打開,向現場的觀眾展示時,偌大的演播廳鴉雀無聲,現場樂隊深情地奏響了《我的祖國》的旋律。我想,那一刻,中國該是有福的了,因為一個美國青年也把你如此地深愛了。
崔永元問大衛:你怎麼會時時將五星紅旗帶在身邊呢?
丁大衛說:我時時帶著它,就是為了提醒自己,我現在是在中國,我要多說美麗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間裏來的時候,看著牆上掛著的五星紅旗,也會忘記我是美國人,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再說,看到這麵國旗,我就會告誡自己:你現在是一位中國教師,你要多為中國教書育人。
丁大衛的普普通通的話,讓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我們的國旗,也讓我的眼淚不聽話地掉了下來……
嚴格來說,丁大衛這個名字或許不該出現在這份由中國教師做出的特別答卷上,因為他既不是中國人,他是美國人,他也沒有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由於種種原因,他隻能從事一些教育服務工作,很少能直接給學生們上課,盡管他不遠萬裏來到中國,不計名利支教西部,最想做也隻想做的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
但我還是堅持認為,這份特別答卷上的確不該缺席丁大衛,因為在許許多多人眼裏,這個丁大衛不僅是深受那些西部孩子們歡迎愛戴的好老師,他的言行舉止乃至精神境界也都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上了課,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他都是我們的好老師。
(歌曲:《When a child is born(當嬰兒誕生時)》)
采訪錄音(孩子說老師):
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對我很好。
要關心學生的。
我覺得教師是個比較神聖的職業。
要和藹一點的,朋友一樣的那種。
比較開朗,比較活潑。
培養祖國的未來,是一個高尚的職業。很漂亮。
她每天的微笑都非常的慈祥。
感覺很苦的。
老師很可愛,很親的,給予我許多知識。
很溫柔。
我得分的時候,她有時候會鼓勵一下!
(歌曲:《感動》即《感動中國》主題歌)
這是一份非同尋常的答卷,沒有正規的考場,沒有指定的考期,甚至沒有明確的考題;無關排名上榜,無關評優晉級,更無關得獎賺錢。但他們還是默默地接受了,還是嚴肅、認真、鄭重地,把他們所能做到的一切做完。沒有誰要求他們必須這樣做,但他們還是認為自己應該這樣做。
於是,山崩地裂的生死瞬間,犧牲成為一種當仁不讓的判斷;舍身忘家的風雨曆程,奉獻成為一種忠誠不棄的選擇;安貧助困的美麗青春,堅持成為一種癡心不改的論述;追夢踐諾的幸福時光,熱愛成為一種矢誌不移的思考……是的,這是一份非同尋常的答卷。
它不是來自考試,卻比每一次考試都要嚴肅鄭重;它不是為了成績,卻比每一個成績都要精彩圓滿。它既是對同行者的鼓舞和激勵,也是給異議者的回應和反擊;它既是對先行者的致敬和告慰,也是給後來者的示範和啟迪。它的每一處標點,都是對師道尊嚴最細致的注解;它的每一行字句,都是對師魂高潔最真誠的致意。
就這樣被你感動——我們最敬愛的老師!你們完成的是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為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為人師表者,國必昭彰,民必感念,史必銘刻!
*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播綜藝節目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