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住禪心是我們的淨土(1 / 1)

禪心,是清淨自在而無所掛礙的淨土。把自己安住在“禪”的裏麵,禪就是我的淨土。所謂“心頭無事一床寬”,心裏沒有事,縱然是一張小小的床,也好像是三千大千世界一樣的寬廣。

有一個犯人,住在很小的牢房裏,每天生活的圈子很狹窄,他感到非常委屈。有一天,牢房裏飛來了一隻蒼蠅,他就撲打它,蒼蠅飛到東邊,他向東邊一撲;蒼蠅飛到西邊,他又往西邊一撲,就這樣在牢房裏打來打去,居然打不到這隻蒼蠅。這時,他才覺得:我這牢房不小啊,居然連隻蒼蠅都捉不到。

有很多人被關在有形的牢獄裏,也有不少人,把自己囚在無形的心牢中。為什麼不從心的牢籠裏掙脫出來呢?有了禪心,身心就能解脫無礙;有了禪心,對一切外境的大小,也能無所掛礙。禪心即是無心,即是不動心。

盡管是花紅柳綠的社會,冷暖無常的人間,隻要你對它不動心,日子就會很好過。有兩句禪詩寫得很好:“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寒潭水無痕。”風吹竹子,竹影隨風掃著台階,可是台階上的灰塵並未移動;天上的月亮照在水裏,月色穿入潭水,可是潭水沒有波痕。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禪者的心,是不會為外境所動的。正如無門禪師說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對淨土法門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訪佛光禪師道:“禪師,我念佛拜佛已經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號時,好像不太一樣。”

佛光禪師問道:“有什麼不一樣呢?”

朱慈目道:“我過去在持佛號時,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覺得佛聲綿綿不斷,就是不想持,但那聲音仍像泉源,會自動流露出來。”

佛光禪師道:“這很好呀!表示你念佛已念到淨念相繼,與佛相應,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謝謝禪師的讚歎,但我現在不行了,我現在很苦惱,因為我的真心不見了。”

佛光禪師道:“真心怎麼會不見呢?”

朱慈目道:“因為我與佛相應的心沒有了,心中佛聲綿綿不斷的淨念相繼沒有了,要找也找不回來了。禪師!我為此好苦惱,請您告訴我,我到哪裏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禪師指示道:“尋找你的真心,你應該知道,真心並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道:“我為什麼不知道呢?”

佛光禪師道:“因為你一念不覺,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離開你了。”

信徒朱慈目聽後,似有所悟。

真心沒有了,這就好像說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家門。人為什麼會迷惑?總是因為虛妄覆蓋了真心,永嘉大師說:“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就是這個意思。

在台灣動蕩不安的時代裏,如果我們不能安住在禪心裏,不在心理上建設淨土,就不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