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與耿老爹家的鄰裏關係也非常要好。董家成的妻子劉氏雖然是個急脾氣的人,但心地卻是非常善良,隻是比較手拙一些。一旦需要做一些較為精細的針線活計時,經常過來請耿妻郭氏幫忙。每每此時,郭氏總會放下自己正在做的活兒,高高興興地先幫助劉氏做完手頭的活計。
董家成與妻子劉氏也育有兩兒一女。長子大壯與耿家的長子耿正同年生人,隻比耿正小兩個月。這男娃兒打小就如小牛犢一樣壯實,不但生得濃眉大眼,而且為人誠懇厚道,性格也很是豪爽,非常招人喜歡;次子二壯比哥哥小四歲,溫順得象個女娃兒一樣;女兒董妞兒比耿家的次女耿蘭大一歲。董妞兒少見的頑皮,爬樹溜矮牆、打狗騎驢,幾乎沒有不敢做的。因此,幾家的大人們在一起嘮嗑時經常說:“二壯和妞兒實在是給生反了,他倆換一下多好哇,這妞兒哪裏象一個女娃兒啊!”
至於給董妞兒纏足的事情,別說董家成夫婦倆壓根兒就沒有這個想法;即便真有,恐怕這個野丫頭也絕對不會甘願就範的。
耿老爹家、耿憨家和董家的大孩子們打小兒一起長大,是非常要好的小夥伴兒。三家小一些的娃兒們也都是哥哥姐姐的跟屁蟲,大孩子們對他們總是嗬護有加,不分彼此。
當然啦,這兩耿一董三家的大人們之間彼此的關係也非常要好。比如,耿老爹和耿憨兩家從來都不用去集市上購買掃把和籮筐什麼的,董家的孩子們會時不時地將爹爹的傑作送過來;而逢年過節什麼的,耿憨家的孩子們一準兒會早早地給耿老爹和董家成兩家分別送去自家粉坊裏漏的新鮮粉條和現宰的新鮮豬肉;至於耿老爹家養的毛驢和平車,則是三家人的共同財產。
由於耿老爹家養有一掛驢車,所以,耿老爹家的院門比耿憨家和董家成家的寬大一些。那隻高大的黑灰色毛驢是三家共同的畜力,送肥拉犁、收獲馱運,任勞任怨地出了不少力。而由這隻驢子單挑駕轅的那掛木製平車除了完成三家莊稼地裏的拉運活計之外,還是三個家庭的專用旅遊車呢!在農閑時節,耿老爹曾經輪流載著三家的女人和娃娃們去過幾趟六十裏之外的縣城。對於生活在並不閉塞的“三六九鎮”的人們來說,縣城也是難得一去的大地方啊!
作為旅遊車使用時,耿老爹會用一張專門請人定製的竹席,在平車上架設起一個拱形車艙。郭氏還用帶有藍色條紋的厚實土布,為這個拱形車艙的兩端做了掛簾。掛簾可以往兩邊分開,並用紅帶子綁縛在兩側的掛鉤上。這樣一來,拱形車艙前後通透,特別涼爽。若將掛簾全部放下來,拱形車艙就成為一個避風躲雨的所在。因此,坐上耿老爹家的土製旅遊車在鄉鎮周圍觀光,就成為三家的娃兒們最高興的一件事情。
在農閑的時候,耿老爹經常會招呼上三家的娃娃們做這樣的旅遊。有的時候,他會把這掛自製旅遊車停靠在“三六九鎮”差不多正南方向的小樹林旁邊,讓娃兒們鑽進小樹林裏盡情地玩耍上大半天。女娃娃們會采摘上一包草蘑菇,或者一大把野花;男小子們甚至還會抓住一隻野兔子。然後,大家夥兒嘻嘻哈哈地再坐著“旅遊車”回來,那個快樂啊,真比周遊了一趟世界還要滿足一百倍呢!
這掛木製平車閑置不用時,就側立著靠在耿老爹家寬敞門道的一側。由於門道的上方有房頂,所以木製平車放在這裏不會淋了雨。平車不算太重,兩個青壯年男人就可以輕鬆地抬進來抬出去的。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您喜歡本章,請加入書架書簽!也請您投推薦票、投評價票、+關注、做評論,多謝多謝!您的支持,將是我繼續努力寫下去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