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剛自幼痛失雙親,苦隱深山十四年初長成人,出門學藝,住店患大病,在這摩天嶺墜下懸崖,大難不死。得拜古鬆神俠遺骨,蒙贈寶劍,秘笈,服食玉乳泉,增功丸和千年難逢之朱果。又經兩個冬春勤學苦練,功力、劍法進境神速。現在沉重的古鬆寶劍在其手中已十分輕靈,握劍之手稍運功力,劍身即變得晶瑩透明,綠色劍芒吐出六尺開外,鋒利無比。到外麵空地向上一躍可達三丈六尺多高。
詩讚:
奇童臨世質材好,
動遭橫禍成孤苗。
奇遇奇緣得奇寶,
絕藝成全絕世豪。
冬去春來,又是陽春三月。柳剛想到悲慘身世,常常夜不能眠。自覺經過諸多磨難,奇遇奇緣,得學古鬆神功,經兩年勤學苦練,自以為可與殺父仇人一拚,即使技不如人為此而拋灑熱血亦心甘情願,不願再忍耐等待下去。柳剛一日便對小金說:“好朋友,我有重要事情要去辦,等我辦完事情再來與你為伴玩耍好嗎?”小金把頭連搖幾下,眼睛裏竟落下幾滴淚來,看來它是十分不願意離開主人的。柳剛見它如此便說:“你如要和我同去,一定要聽話才行。”小金急忙點了兩下頭。
柳剛在恩師遺骨前跪下拜了三拜說道:“承蒙恩師傳授神功,弟子將要出去報父母大仇。弟子一定會謹記恩師教誨,絕不以神功為惡,一定扶弱濟困,懲惡揚善,懇請恩師在天之靈保佑。”言畢再拜三拜而起,出洞室以寶劍劈巨石,封了進入洞室通道。柳剛和小金沿山崖向南行走,欲找尋可出山之處,可一路都是三四十丈高的絕壁,且無可攀爬之物。一直走到最南端,又向西行約半裏多地,才見到此處絕壁,約在三丈五尺以上便生長有一些灌木古藤,且越往上邊,綠色植物便越多。柳剛背著行包(包裏隻有兩件衣褲,二兩白銀)右手握劍,左手托著小金,提聚功力,奮力向上一躍,已躍上三丈五尺高的崖壁,腳尖點往崖上一凸出岩石,握劍右手以二指勾住一株灌木,便倚立於崖壁上。柳剛放開左手托著的小金說:“這上邊到處都是古藤樹枝,你自己爬上去吧。”那小金便從柳剛左臂中跳出,抓住一灌木樹枝,向上一躍又抓住一古藤,再向上躍,或抓住樹枝,或抓古藤,一縱一躍地,迅速向上爬去。柳剛待小金爬到上麵綠色植物較多之處,方運功往上跳躍,或用腳尖點往凸出岩石稍息,或抓住古藤樹枝再往上縱躍。被他多次躍縱後,已上到崖壁頂端。往下一看,小金距頂端也隻十多丈遠了。等小金上到頂端,他倆向東走了半裏,再順著山崖向北行五裏路,便上了大路,再向西行半裏地就到了兩年前遇見黑熊和小金之處了。
柳剛斜背行包,腰懸寶劍,肩上扛著小金,向著山下走去。準備經鶴豐、來鳳、鹹豐、黔江後到濯河壩龔家看望娘舅一家後再到酉陽龍潭茶元拜望忠爺爺,然後直接進入江湖尋訪仇人,而不再去峨嵋、昆侖和天山了。經過鶴豐、來鳳、這日到了鹹豐,已是天黑,便找到一客店住下。吃罷晚飯,柳剛覺得連日急行山路有些疲勞,便早些睡覺休息,小金便躍爬到屋梁上。半夜剛過,一個黑影來到柳剛房前,輕輕用尖刀撬開門,無聲地摸向柳剛床頭,忽然吱一聲叫,一物由梁上跳下朝黑影雙眼一抓,那黑影隨即雙手捂眼大叫起來,柳剛被叫聲驚醒起床點起睡前吹熄的半支蠟燭。在燭光下一看,原是那人欲偷柳剛行包,被小金從梁上跳下抓出雙眼之珠,鮮血從那人捂眼的手指間流出來。柳剛仔細一看,這不是兩年前在五豐騙我偷我的賈忠嗎?我當年好心救助你,你卻恩將仇報,實是報應。柳剛見賈忠如今雙眼已瞎,不計前仇,找溫水將其眼洗淨,上了點傷藥,撕布包好,讓其摸著去了。
從鹹豐出來後,經過黔江縣,便到了濯河壩。柳剛徑直到娘舅家。舅娘見到柳剛十分高興,急問柳剛告別後四年多的情況。柳剛便把自己先到少林武當學藝,枝江住店患病得救後,墜落懸崖,奇遇奇緣學得絕藝的情況詳細向舅娘講了一遍。舅娘見柳剛逢凶化吉,學成絕藝很是欣喜。舅舅家的情況變化不大,舅舅的病仍是老樣子,舅舅和舅娘比前些年蒼老許多。好在舅娘所生表兄已是成年大人,但表兄他專心讀書,研讀文章,不大理管家務之事,舅娘叫來表兄與柳剛見麵。表兄和柳剛說話也文理文氣的,坐一會便進屋讀他的書去了。依舅娘之意,要柳剛多住幾日,柳剛便說:“我必須急著先去拜望忠爺爺,然後立即到江湖中尋找仇人,報父母之仇。”舅娘亦十分欣賞柳剛的孝心,同意柳剛早去,好早日得報父母的大仇,並取出白銀百兩交與柳剛,作為江湖尋訪的路費之資。柳剛說:“舅娘,外公外婆去世,你一人撐這個家,要為舅治病,供表兄讀書,我絕不能再拿你的銀子。”舅娘說到遺產柳剛便說:“我的祖上亦有遺產,前次我回家因為未學成武藝不便出頭露麵。這次回去我可以名正言順地去繼承祖上的遺產,出江湖路費之資絕沒問題。說什麼我也不能再要你的銀子了。”舅娘見柳剛言堅意決隻得罷了。次日柳剛到外公外婆墳前跪拜後,揮淚拜別舅娘一家,帶著小金離開濯河壩向南而行。
經過兩河口、黑水壩,柳剛來到酉陽城,找了一個客店住下。次日專門到縣衙打聽十八年前柳家莊血案情況。請一書吏翻卷查看,當時此案震動京城,皇上嚴旨州縣破案查處。卷中記錄有人於發案前在秀山縣看到一個叫白地虎的巨盜,此人白衣白褲,矮胖個子,很顯目。但僅露一麵,便再無人見其蹤影。由於此案找不到一點有用的線索,十八年過去,仍是懸案一樁。
晚上,柳剛在客店中遇到六個外地客人,經交談得知他們是專程來酉陽玉柱峰進香拜佛和遊覽大酉洞太古桃花源勝景的。柳剛心想,自己身為酉陽人卻從未去過桃花源。第二天早飯後便來到城北大酉洞,跨過一座小橋,順著清清小溪之水上行,走了約兩裏地便豁然開朗,裏麵另是一番天地。四周都是絕壁,絕壁上下古木參天。柳剛覺著這裏與自己在摩天嶺下習武之處略有相似。不同之處是那裏絕無人煙,而這桃花源中兩裏見方的壩子上卻有農田,有小橋、流水、人家,還有四周連片桃樹。此時田中秧苗已綠,四周桃花盛開,真是世外桃源呀!靠西絕壁下有幾幢吊腳樓木房,有兩個農民正趕著牛下田耕作,有幾個農民挑著肥送到田裏。這裏一片寧靜舒適,與那繁華熱鬧的塵世隔絕,難怪陶淵明在詩中極力憧憬這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柳剛在桃花源中流連忘返,在桃花叢中、田坎小徑、吊腳樓下,時而漫步,時而靜立,直到下午才出桃花源,返回店中。晚上,夢中還在陶醉那桃花源人間仙境。
天明起來,便離酉州城直奔龍潭茶元忠爺家。柳剛上前敲門,文忠老人開門見是柳剛到來,非常高興,忙讓進屋中坐下,叫媳婦給少主人泡上茶後,快去煮飯弄菜。柳剛瞧忠爺四年不見,雖仍然健朗,隻是歲月不饒人,加之老伴前年去世,便顯蒼老許多。文忠老人性急,叫柳剛快將別後四年的情況講給他聽。柳剛便把自己四年前先去少林、武當學藝,後欲去峨嵋、昆侖和天山,枝江住店患病得救,摩天嶺墜下懸崖大難不死,奇遇前輩異人古鬆神俠遺骨,收為隔世弟子,贈寶劍秘笈和增功藥丸,又得食千年難逢之朱果等情況詳細向老人講述一遍。聽得老人十分開心,眯著笑眼連說是前輩莊主在天之靈護佑,才使剛兒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而今剛兒奇遇奇緣得奇寶,練成絕藝,主人大仇有望得報矣,真是謝天謝地。一會兒,媳婦已做好了飯,大家都向柳剛敬酒,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晚飯。又給小金找一些甜蘿卜、板栗等蔬菜幹果,它也高興地大吃一頓。
飯後,端上茶來,柳剛和文忠老人還有許多話要說。柳剛先向老人說道:“忠爺爺,剛兒曆經磨難,奇遇奇緣練成前輩恩師神功,自覺可與仇人一戰,但現在卻連仇家的一點線索也不知道,不知如何是好。”文忠老人也覺此情況棘手,找不到仇家便無法報仇。柳剛又說在少林寺學藝時,曾聽方丈玄真大師講過父親在世時樂善好施,從不與人結怨。武功亦是一流高手,是何人敢去奪寶殺人?是何人武功那麼厲害,竟在百招後將父親擊殺?江湖中極少有此人物。大師又說三十年前江湖上有黑天熊、白地虎兩巨盜。特別是黑天熊武功莫測高深,方丈估量以自己八十年修為亦難取勝於他。文忠老人聽到此處便說:“剛兒你這一說,我亦想起來了。我隨你爺爺在知府任上時就聽說天熊、地虎二巨盜。白地虎矮胖,性極凶殘,黑天熊瘦高個,黑衣黑褲,武功極高,一旦作案,官府皆莫奈其何。三十多年前,在長江口沿海海麵,有一隻出國經商回國的巨船,船上滿載價值上千萬兩白銀的金銀、珠寶和貴重藥材,巨船在長江口海麵被劫空,船沉人亡。此後,江湖上再也無人見到天熊、地虎二巨盜蹤影。十八年前三月初四那天晚上,我背著你避雨回家已晚,見有許多人圍奔你家,便背著你從小路到你家後山坡樹叢中,先見一白衣矮胖之人和你父親打鬥,被你父擊敗,後見瘦高黑衣人和你父親拚鬥,大戰百合之後,你父欲使天柳散花絕招擊敗對手,誰知那黑衣人武功在你父之上,你父才遭毒手遇害,你娘為免受辱拔刀自盡隨你父而去。莊內三十六人被殺,你家祖傳三寶不翼而飛。據此情況看來,是那天熊、地虎為奪三寶而作案的可能性極大。”可是江湖之大,又到何處才能找到那天熊、地虎二巨盜呢?後來還是文忠老人說,既然二盜多年在長江口一帶及沿海海麵活動,可到那一帶地麵探訪,或許可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再據此進一步打探,必有所獲。於是柳剛決定前往長江口一帶及沿海探訪。又談到官府指派有人代管柳剛家田園家產,文忠老人說:“四年前你和我回來即可前去收回你家祖上遺產。因你當時初長成人,武藝未成,不便出頭露麵。明日,我和柳誠陪你去見那代管之人柳春林就是了。”爺孫倆談到深夜,方各自歸寢休息。那小金在房前屋後到處爬玩,亦似累了,便在柳剛腳旁閉目休息。
第二天早晨吃過飯後,文忠老人叫上兒子柳誠,陪柳剛來到莊主家大院。這大院背靠柳家坡,坐北麵南,一溜長九間大房,兩邊廂房各向南延伸四間,每邊還有一間吊腳樓房。房前有十分寬大的院壩,四周是一丈高的圍牆,大門在圍牆南麵。進了大門,見院中十分荒涼冷落,當年官府來人查辦此案,如若柳家無後,田產房屋即已充公。但查柳家還有一幼童未曾遇害,便指派柳莊主伯生的堂弟柳春林代管田產房院,待日後交還給柳伯生後人。那柳春林代管莊主家田產房院後,起初害怕院內死人過多,兩年後便和妻兒一家三口搬過這大院中西廂房住下。隻是人少隻住了三間房屋,其餘大部分因無人居住而顯荒涼冷落。那柳春林見文忠老人父子帶著一英俊年輕人進到大院中,便說:“忠叔,你老人家今天有空來看一下呀。”文忠老人說:“是呀,我們陪著少莊主柳剛來看一下他家的房院。”柳春林說:“你說是誰?”文忠老人指著柳剛說:“他就是當年大難逢生的少莊主柳剛。”柳春林眼珠一轉,滿臉堆笑道:“原來是剛侄回家來了,長得這麼英俊,這麼多年我們都十分地掛念你呢!”柳剛說:“謝林叔關心,十幾年來辛苦林叔照料我家房院田產,柳剛在此當麵拜謝。”柳春林說:“一家人嘛,應該的,不謝不謝。”讓柳剛進屋裏坐下,柳春林叫妻子燒水泡茶。柳春林向柳剛說:“剛侄兒,當年官府指派我代管你家房院田產,就是為你長大成人後交還於你。你家有田五百畝,每畝每年收租糧折銀一兩二錢(實際為一兩五錢),每年換銀六百兩,十八年共積銀一萬兩,是否馬上交給你?”柳剛說:“這些年來實在太辛苦你林叔了,我因有事情要辦,還得辛苦林叔你繼續管一些時日。一萬兩存銀中取一千兩作為林叔你的辛苦之費,取一千兩給忠爺為養老之費,另取一千兩銀票與我作出外路費之資。”文忠老人和柳春林都推辭一番,但柳剛堅持,二人隻得謝過柳剛。柳剛仍和忠爺父子回到茶元家中。晚飯之後,坐著喝茶言談,柳剛說:“忠爺覺得林叔那人怎麼樣?”文忠老人說:“當年我在你家總管內外事務,他時常進出和你父親套近乎,你父待他似如兄弟,你母親卻不愛搭理於他,我亦看不慣他對莊主夫人那股子殷勤勁兒。”柳剛說:“我也說不出原因,就隻感覺他有些怪怪的,不過這十八年倒真是辛苦他了。”
爺孫倆又擺談許多別的事情,主要話題仍是柳剛明日即將去江湖中去查訪殺害父母凶手蹤跡,報父母大仇之事。文忠老人一再叮嚀柳剛到江湖中謹慎小心,以善為本。柳剛請忠爺老人家放心,說自己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找到仇人,將其誅滅,以慰父母在地之靈。爺孫倆亦是談至夜深方歸寢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