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財富與機遇——駕馭財富,握住財富之手
機遇就是財富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在某種意義上,機遇就是一種巨大的財富。”英國人托?富勒也說:“抓住機遇,就能成功。”世界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談到他的創業史時,也隻說了一句話:“壓倒一切的是時機。”抓住時機,財富就離你不遠了。
用智慧把機遇變成財富
幸運的時機好比市場上的交易,隻要你稍有延誤,它就將掉價了。
你一定會知道美國人愛迪生是一位空前絕後的發明大王。但你也許不知道,這位對全世界科學與民主有過重大貢獻的偉人,一生隻受過三個月的所謂“正規”的學校教育!
事實上,愛迪生絕不是一個隻知道躲在實驗室內,與世隔絕,不知金錢、財富為何物的空想家。他百分之百地明白財富的重要性。他追求理想,也尋找財富,因為他比誰都更明白,沒有財富的支撐,他就無法做他喜歡的科學實驗,就無法實現他的遠大抱負。
15歲那年,愛迪生在紐約的一家通訊所裏做職員。一天,通訊所內的電報機突然壞了,各地的通訊消息全部中斷。一時間,通訊所內秩序大亂,眾聲喧嘩。通訊所前後請來了六位技師,都不能將機器修好。愛迪生看到這種情景,奮力從人群中擠進去,自告奮勇,要求一試身手。所內的人本來不願意信任這個毛頭小子,但迫於形勢危急,隻好破例允許他試一試。於是,愛迪生用熟練的技術,就像變魔術一般,三兩下子便把電報機修理好了,使通訊所的日常工作立即恢複正常。這時,通訊所的所長羅斯博士立刻任命愛迪生管理通訊所全部的電報機運轉工作,月薪600美元。愛迪生在通訊所服務不久,就利用這裏的有利條件發明了一種新式電報機,比當時通行的更為精巧實用。所長羅斯博士看到這個機器,很是喜歡,以4000美元的高價買下了這台電報機。
愛迪生得到這筆錢,便立即辭去職務,創辦了自己的一個實驗室,把全部的精力與財力,都投入到發現大自然的奧秘上。從這時開始,“青年發明家愛迪生”的名字,便開始慢慢家喻戶曉了。
在以後的幾十年中,愛迪生逐漸發明了留聲機、電燈、蓄電池和活動電影等。從1869年至1910年止,他一共擁有了1328種專利,平均每11天便有一種發明問世。至此,“發明大王”愛迪生已是蜚聲世界,而他的財富,也隨著他那“11天1個專利”的效率,呈幾何級數般地向上遞增,他也獲得了事業的輝煌。
愛迪生的經曆告訴我們,無論你有多麼好的天賦,多麼驚人的才華,你都必須腳踏實地,刻苦地學習和不懈地努力,你才有可能不斷地獲得通過自己的努力所創造出的一個個機會,並最終成就你的事業。堅持從基礎做起,在認定的方向下,不斷努力,這樣,你就會把握住你的每一次機會,從而改變你的整個人生。
享譽世界的經營奇才奧利萊以善於經營而聞名。他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商人,尤其是他於1921年的波蘭之行使他的經商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波蘭,奧利萊做得十分成功的生意無疑是鋼筆生意。他果斷做出在波蘭投資辦鋼筆廠的決定是出於一次偶然的機會。
有一次,他在波蘭街頭閑逛,忽然想要寫點東西,於是信步走進一家文具商店準備買一支鋼筆,但是一問價格,卻令他大吃一驚,在英國同樣的隻要3美分的一支鋼筆在這裏卻被賣到了26美分,之所以這麼昂貴,是因為這些鋼筆都是由德國進口的,而且數量有限。
若有所思的奧利萊為自己的意外發現而驚喜,很快,他就對波蘭的市場進行了一番詳細、周密的調查,結果更令他興奮不已。導致鋼筆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是數量少,在當時,全波蘭隻有一家鋼筆生產廠,而且由於戰爭的影響,鋼筆廠的生產能力也很有限。
奧利萊當即決定,在波蘭投資辦鋼筆廠。奧利萊的要求很快得到批複,奧利萊立即開始籌劃,很快,工廠就投入了運營。到了1926年,這個工廠生產的鋼筆不僅滿足了波蘭的市場,而且先後出口到英國、中國、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
正是依靠小小的鋼筆,依靠他敏銳的思維和高效率的行動,在波蘭的土地上,奧利萊賺取了上百萬美元,又一次在他享譽世界的經商奇跡史上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奇跡的創造除開運氣的成分,還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因為機遇是勤奮的代名詞,它隻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奧利萊明白抓住機遇就意味著成功的起航,奇跡的開始。他正是憑借他敏銳的判斷力和創新精神抓住了一個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在世界商業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幕接一幕的奇跡。
走屬於自己的路
一個成功人士,對於已有的成就而言,如果是靠在別人大樹的餘蔭下取得的,那麼就應考慮如何開創一條自己的路,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應該有“自立為王”的決心,事實上很多人成功,都是通過走自己的路實現的。
日本三洋公司總經理井植薰,14歲從偏僻的鄉村來到都市(大阪),來到他姐夫的鬆下電器製造所(後來的公司),經過25年苦拚,已經成了收入甚豐、職位甚高的公司高層主管,按理說他完全就可以繼續在鬆下做下去了。可是,36歲的他萌發了辭職的念頭,開始打算走自己的路。
決心已定,接下來就要捕捉時機。到他39歲辭職的1949年12月,他認為時機已經來到,他說:我總感到,我在鬆下公司的路已經走到了盡頭,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非得自己幹自己的事業不可。而且,日本戰敗以後,鬆下公司因戰時從事軍需品的生產而受到整肅,鬆下幸之助則被盟軍司令部指認為“財閥”,行為受到種種限製。這就更加促成了我離開鬆下的決心。這是他決心走自己的路時,他所在的鬆下公司的內部時機。
至於外部時機,他已看準了這樣一個形勢:當時日本的廣播事業會有—個飛躍的發展,收音機的需求量將會急劇上升,而這時正好又是日本廣播進入民間的私營時代,許多地方和民營電台正忙著開播的各項準備工作。
人一旦看準了時機,就要果斷抉擇,毅然上路。井植薰看準了這個時機,然後毅然辭職,成立自己經營的“三洋公司”,使他自己的人生結束了25年的“鬆下時代”,開始了嶄新的“三洋時代”。然而,用他自己的話說:“辭職意味著拋棄25年艱苦奮鬥所取得的一切,這其中所包含著的痛苦和失落,是局外人所難以理解和體驗得到的。”但是“決心既下就絕不回頭,就連我的姐姐梅乃,就是大老板鬆下幸之助的夫人和我的上司兼內兄的中尾哲二郎這樣一批平時深受我尊敬的人對我的苦心規勸,也絲毫沒有改變我的主意。人們常說,江山可移,秉性難移。確實,我這60餘年的工作經曆,清清楚楚地映寫出我的果斷敢行、甘擔風險的性格”。
後來大獲成功的井植薰說:“走自己的路,但不是盲目地走,要走通過深思熟慮之後確定下來的路。這樣,即使遇到困難,你也不會隨意地改變方向。隻要堅持走下去,就是一條可望成功的路。行走在人生路上意味著不斷地學習、不知疲倦地苦幹,意味著思考和探索。人就是在這樣一種苦思冥想加苦幹和磨煉的環境中創造出自己的全部曆史的。”
沒有“走自己的路”的誌氣,沒有“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的超越自我的崇高理想,沒有認真觀察、體會、捕捉機會的眼光與本領,沒有“揭竿而起”“山至絕頂我為峰”的勇氣與魄力,是不會取得最終成功的。井植薰的經曆告訴人們,他少小離家,到他姐夫的鬆下公司,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說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飛躍。然而,如果沒有他人生的第二次騰飛,他的成功就不是差了一點點。
換一種思維方式
滾石不生苔,在各行各業都趨於飽合的現代社會,常常需要你換一種思維方式,隻有勇於創新的人,才有可能贏得更多的機會。
法布利奧是紐約城裏的一個攝影師,經營攝影生意已有十幾年,而且在這一行中已小有名氣,卻突然改行開起美容院來了,而且要開一家一天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全天候美容城。
為了追求“美容城”一流的技術和服務,必須提高現有的技術狀況。所有的美容師都由自己親自來訓練,他把自己對“美”的理論灌輸給他的工作人員,這是他在從事攝影藝術時就揣摩出來的心得。所謂“美”,並不隻是突出,而是和諧。
法布利奧為他的新行業立下了工作原則:一個優秀的化妝師,要在必要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對客人提出積極的建議,做每一位顧客的美容顧問,向那些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的人,灌輸追求美和時尚的要領及方法。在這種認真工作的態度下,法布利奧美容城的生意突然火爆起來,“美容城”的名氣在很短的時間內傳播得滿城婦孺皆知。
法布利奧以一個攝影師的審美觀點,所修改的發型、所設計的美容形象,多半都能獲得客人的讚賞。
一天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全天候做法,給不少女人帶來了很大便利,她們不必再因為美容院會打烊而去趕時間,或者因為做美容而耽誤別的事,她們現在可以隨心所欲地利用自己的便利時間去做美容。因為“美容城”的大門時刻都是敞開著的。
這樣,經過法布利奧的不斷努力,他終於成為了紐約最大、最有名的美容院的老板。他也因一次偶然的機緣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轉變。
創新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每個人都有某種創新的能力。但職場中的大多數人都有一種惰性,沒有創新精神,壓根兒沒有去想創新的事。他們一切都按固定的模式去做,結果做來做去,平平庸庸,沒有絲毫改變和進步。
伊夫?洛列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擁有960家分號,這些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布。他的企業是唯一使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勞雷阿爾”惶惶不可終日的競爭對手。這一切成就都是悄無聲息地取得的,在發展階段幾乎未曾引起競爭者的警覺。
他的成功有賴於他的創新精神。伊夫?洛列經過辛勤的勞動和艱苦的思考,找到了走向成功的突破口和契機。化妝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如果亦步亦趨,墨守陳規,肯定隻能成為落伍者。
伊夫?洛列設計出與強大的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產品——植物花卉美容品,使化妝用品低檔化、大眾化,滿足眾多新老顧客的需要,所以他把競爭對手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洛列力求同中求異,另尋蹊徑,他打破傳統的銷售方式,采用全新的銷售方式——郵售,贏得了為數眾多的固定顧客,從而為不斷擴大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洛列的經曆正好證實了這句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擁擠。”
抓牢機遇,擁有財富
不要相信幸運之神會第二次敲門,因為那已不再代表機遇。莫錯良機,抓住機遇,這才是成功的智慧。
上帝是公平的,他賜予每個人以相同的機遇。但是有的人成功了,一躍成為商業巨人、上層名流;而有的人終日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原因就在於有的人抓住了機遇,有的人卻讓機遇輕易溜走。
曆數當今風流人物,非商界巨子莫屬。追溯他們的起家,大都是兩手空空,白手興業。於是,人們似乎對他們的財富並不是那麼感興趣,而想去深究的,則是他們何以在短時間內創造出那麼多的財富。原因在於機遇降臨到了他們身上,並且被他們牢牢地抓住了。
有人說,香港是個自由的天堂,香港好賺錢,於是,人們爭相來港投資。也有人說,香港近二十年經濟發展、商業繁榮,才智之士紛紛發達成名,各路英雄占盡關隘要津,各行各業已經“撈到盡頭”,新人已插足無縫了。這些看法,各有其觀察角度,言之成理而又不盡然。因為,這是不同的人對機遇存在的不同看法。
當我們看到第二代的迪生創建、瑞安集團、世紀城市、愛美高等等企業時,就會發現新人自創新業,在插足無縫的情況下亦能獨樹一幟,可見謀事在人。曆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發展前進中便有新的機遇出現,關鍵在能不能認準機會、抓住機遇了。
讓我們看一看陸氏集團的創建過程:
陸肇天夫婦是六十年代從中國內地到香港的移民,完全是披荊斬棘,曆嚐艱辛,白手起家,最終創業有成。
陸肇天剛到香港時,由於內地資曆香港不予承認,所以被迫出賣體力,靠做些小生意為生。後來他從一筆刀片訂單中開始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終於辦起了陸氏實業公司。陸氏實業公司第一次騰飛是在1976年。當時正是電子計算器萌芽之時,許多大廠家看到這一新產品,但是拿不準,不敢上手,想觀察清楚再下決心。而陸肇天的小公司卻沒有那麼多顧慮猶豫,看準這是投入電子計算器市場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抓緊生產液晶電子計算器。正因為他及時下手,競爭者少,在市場上放韁馳騁,獲得成功。等到群起效尤,市場飽和,陸氏已積累了經驗和資金,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打下了新的基礎。
1979年,機會又一次來臨。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陸肇天得力於來自內地的生活經驗,看準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和進行合作的有利時機,看到了內地勞工成本低廉和深圳蛇口近在咫尺,以及對外優惠的有利條件,立即與內地開展合作。
陸肇天看到當時電視機是內地人民生活電器化的第一急需品,有龐大的需求市場,於是率先生產黑白電視機,大量投入內地市場,從而取得極大的成功。及至內地人民生活要求提高,他又於1981年及時轉產彩色電視機。由於已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戶關係,公司營業額一直穩步上升,產品擁有廣闊、穩定、可靠的內地市場。1985年營業額中的85%來自內地。1986年產量已增至80萬台,供應電視機套件給內地裝配的廠家亦由7家增至12家。當年純利潤3430萬元,可見業績不凡。同時還不斷在設計上推陳出新,如方形機身、平麵直角、立體聲等,吸引了客戶,成為較早與內地建立良好合作關係、得到有力支持的香港電子業先驅。他的業績證明其眼光之準、動手之快。
有的人評論陸肇天,說他像個冒險家。但從陸氏的經曆可以看出,他有敢冒風險的創業者精神,但決不是個冒險家。他的創業精神和鷹隼般的眼光是從生活磨煉中升華的結果,既得力於先天,更成熟於後天。艱難的生活,海闊天空任其馳騁的環境,最能磨煉人、造就人、發揮人的才幹。陸氏實業創新的經過無論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都是個很有說服力的創業典範。
要想得到機遇,必須首先正確地認識機遇。機遇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事物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所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一種現象。
因此,機遇隻垂青於那些為了理想、為了成功而執著追求、奮鬥不止的人。
機遇固然重要,但具備抓住機遇的能力更重要。因此,一定要多學多幹多觀察,去尋找機遇,去抓住機遇。
審時度勢,駕馭機遇和財富
大千世界中,隻要你經常睜大眼睛去觀察周圍的世界,聆聽周圍世界的聲音,你必然會發現有用不完的新創意等待著你的開掘。
隻有當一個人經常睜大眼睛去觀察四周的事物時,他才能深切地了解到一個行業所具備的真正潛力,或者了解到整個行業的經營趨向,從中開掘出新的,屬於他自己的創業機會。而且,一個人隻有把全副的精力和熱誠放在他所從事的事業上,他才有超越自身的成就與可能,也才能成為被命運之神垂青的行業寵兒。
在人際網中發現機遇
報紙和其他傳播媒體所提供的也隻不過是一張“地圖”,光靠這張地圖,當然更掌握不到活生生的現實。像這樣經由褊狹的個人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觀,都可能隨著人際關係的擴大,才慢慢得到修正。
隻有與人交往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現實社會,進而擴大自己的世界觀。一個人的交際範圍廣闊,創富的機會便會相應增加。如果你希望早日成為富人中的一員,就必須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實際上,所謂的“走運”多半是由良好的人際關係網展開的。能認同你的做法、想法和你的才華的人,一定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為你帶來好運。總之,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本身有無實力,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了周圍人的幫助會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那麼,我們就應設法與那些成功者交往。傾聽他們的訴說,也以自己的力量給予他們幫助,這樣,你就能同他們建立起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
精明的商人非常注重人際關係對自己的影響,他們會營造有利於自身發展的人際關係,利用有利的人際關係提高自己,升華自己,從而有利於自己的生存和成長。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又有認識不完的人。要織一張好的關係網,首先要確定,哪些關係需要重點維係和保護,哪些則隻需要一般保持聯係和關照,從而決定自己的交際策略,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時間。
美國人際關係學專家麥凱的工作是賣信封。可是,他就是通過賣信封,結交了美國政界、新聞界、體育界的知名人物。他見到的每一個人,他都很關心,先把名字記下來,然後再了解他的其他情況。到了對方過生日,他就寄賀卡;到了對方的結婚紀念日,他就送去一束玫瑰花表示道賀。後來他幹脆設計了一個係統,叫做麥凱66檔案。有一次,麥凱去拜訪一個大企業老板,讓這個企業來買他的信封。可是,不管麥凱怎麼說,這個老板都不肯買。麥凱就打開了他的麥凱66。研究了兩年,而且不斷地和這個老板保持聯係。有一天,他知道這個老板去醫院了,員工告訴他老板的兒子出車禍了。於是他馬上翻開麥凱66一看,老板的兒子11歲,崇拜籃球明星麥克?喬丹。麥凱的人緣很好,他正好認識麥克?喬丹所在的公牛隊的教練。所以麥凱就買了一個籃球,寄給公牛隊教練,拜托教練簽名,再請他轉交喬丹簽名,隨後,所有的隊友又簽了名。公牛隊的教練又寄給了麥凱。麥凱把籃球寄到了醫院裏,小孩一看,有喬丹簽名,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他爸爸來看他時,他正高興地抱著球坐在那裏。他爸爸問他:兒子你怎麼不睡覺?他說:爸,你看這是什麼?他爸一看就問:喬丹簽名的籃球,你怎麼會有?
他說是麥凱叔叔送的。他爸一聽,麥凱,不就是賣信封的那個人嗎?賣了我兩年,我都沒有買他的信封。兒子說了一句話,爸,你應該買麥凱的信封才對,他這麼關心我,你也應該關心他才對呀!第二天,老板就找到了麥凱向他道謝,並向他訂購了大量的信封。
當你建立起你的人際關係檔案後,你就能夠在你要結識的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他們以滿足和驚喜。這不是心計,而是人們相處的一個基本原則:當你想著別人的時候,他們會感激你,在你需要的時候也會幫助你。即使現在他們不知道你的關懷和愛心,當他們一旦知道你一直在關心著他們後,他們會更加感激,並加倍地回報你。
如果有人對你如此的關心,你會不感動嗎?換位思考,被你所關心的人也會感動的。要想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是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平時的一點一滴都是那麼的重要。“功夫在平時”,麥凱就做得很好,為什麼不學一學麥凱呢?
用誠信抓住機遇
金錢損失了還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譽就很難挽回。唯誠可以破天下之偽,唯實可以破天下之虛。以實待人,非但益人,也很益己。
日本山一證券公司的創始人小池深有體會:“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訣就是誠實,誠實像是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就別想有生命了。”這確是小池經驗之談,他正是因誠實而起家的。小池二十多歲時開小池商店,同時到一家機器製造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很順利,半個月內便跟三十三位顧客簽訂了契約,並收了定金。之後,他發覺所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出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貴,感到很不安,立即帶上合約書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的時間逐家逐戶去找訂戶,老老實實說明他所賣的機器價錢比別人賣的機器貴,請他們廢棄契約。這使訂戶深受感動,結果三十三人中沒有一個廢約,反而對小池極其信賴和敬佩。消息傳開,人們知道小池經商誠實,紛紛前來他的商店購買貨物或是向他訂購機器。誠實使小池財源廣進,終於成了一代巨商。
對於商人而言,如果從小沒有養成遵守信用的習慣,那麼就不可能取得別人的信任,生意也就很難做。李嘉誠曾戲言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會騙人,不符合中國人無商不奸的標準,令人感歎的是偏偏是這麼一塊“廢料”做成了全亞洲獨一無二的大生意。
成功人士經商,他會把顧客當成上帝,當做衣食父母,是如何也不能欺騙的。他們經商也是為了賺錢,但他們希望他們的錢是顧客心甘情願地送到自己的腰包裏的。他們認為顧客的利益是第一位的,隻有維護顧客的利益,自己才有利益可言。顧客對這種人,是心懷感恩的心情來他這裏消費的,並將此視為自己最大的快樂。顧客也會把他們這種快樂告訴自己的親友,讓他們也來分享這種快樂。成功的人永遠都清楚,他銀行賬戶上的數字是他的顧客一筆一筆地寫上去的,隻有顧客越多,他賬戶上的數字才會不斷地增加。為了這個,他必須對客戶忠誠。
經商經營的是人品,如果連人都做不好的人,是什麼也做不成的。他知道,隻有能舍,才能得,付出和收獲是他的手心和手背。他用自己的忠誠換取顧客的信任,他用自己的信譽贏得顧客的支持,把自己看做魚,把顧客看做水。魚的生命與生存都離不開水,這是富人經商的第一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