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伯生主張,發展挪威的航運業,必須麵向世界,走向世界市場,如果把眼光僅僅停留在國內的航運業,將會自我消亡。他的信念是:必須堅決走出去,放棄過去的,哪裏有可利用的資本和待運的貨物,就到那裏去。這就是他取得成功的最關鍵之處。
以退為進,抓住機遇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走向機會的道路上,有時需要邁開步伐前進,但有時也需要我們退守。
機遇容易給人錯覺,以為不斷擴展,勇往直前才是機遇。其實,在適當時候退一下、停一下,暫時改變方向,也未嚐不是一種機遇。
退,要成為機遇,是“以退為進”的退。退是為了進,因為前麵無路,沒有了機遇,隻能退一下,另找路途,或繞個圈子繼續前進。
在軍事上,退是一種戰術,通常是詐敗退卻,令敵人驕縱輕敵,陷入預設的陷阱之中。退也是一種戰略,己方的軍事力不足以和對方抗衡,就避開對方的鋒芒,采取忍讓的政策,爭取機會去壯大實力,等待時機再和對方周旋。
劉邦接受項羽的封贈,退居漢中,秘密練兵,便是善用退的戰略。等到實力壯大之後,從陳倉出兵,最後曆經五年之久的楚漢相爭,終於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身亡,劉邦一統天下,得以建立漢朝。
退,對於劉邦來說,無疑就是一次機遇,一次改寫他一生曆史,及至改寫了中國曆史的機遇。
清朝康熙皇帝繼位時年齡很小,功臣鼇拜掌握朝中大權,並想謀取皇位。康熙十分清楚鼇拜的野心,但他覺得自己根基未穩,準備還不充分,於是索性不問政事,整天與一幫哥們兒“遊戲”,以造成一種自己昏庸無能的假相。一次,康熙著便服同索額圖一起去拜訪鼇拜,鼇拜見皇帝突然來訪,以為事情敗露,伸手到炕上的被褥中摸出一把尖刀,被索額圖一把抓住。
直到這時,康熙仍裝糊塗說:“這沒什麼,想我滿人自古以來就有刀不離身的習慣,有何奇怪?”康熙此舉讓鼇拜對他徹底放鬆了戒備,最後康熙等時機成熟時一舉將其擒獲,可以說是放出長線,釣上了大魚。
英國的皮鞋商托馬斯有一次受印度尼西亞一位皮鞋製造商的委托,到巴黎去開辟市場。此前,他已經對有關情況進行了了解。他認為這種鞋質量上乘、款式別致,一定會受到法國消費者的歡迎,在巴黎市場上走俏。因此,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到巴黎之後,他就立即去見皮鞋銷售商奧斯卡麗有限公司的總裁密特斯朗先生。他深知密特斯朗先生是商場老手,城府極深,便決定采取裝憨賣傻、先退後進的辦法。
果然,密特斯朗先生極難對付,一開始洽談就拚命殺價,在訂契約的時候,又把價錢殺到了最低的邊緣。等到交貨的時候,他又趁機第三次殺價,並提出要分期付款。麵對密特斯朗的步步進逼,托馬斯卻大智若愚。他先是一步一步地退讓,滿足密特斯朗的要求,無形中麻痹了這位總裁的意誌,使他誤認為托馬斯是剛“上道”的“愣頭青”,放鬆了警惕。契約簽訂後貨物運來的時候,密特斯朗依舊把托馬斯當作毛頭小子,再次提出殺價。
誰知托馬斯一反常態,堅決地說了個“不”字,並提出按先前的契約向密特斯朗索賠。直到這時,密特斯朗才知道自己小看了這個小子,中了他的圈套,但此時他已無力回天,不得不按托馬斯的新報價接受了這批貨物。由於這些皮鞋物美價廉,正如托馬斯所料,很快就風行法國,在歐洲市場站穩了腳跟。
托馬斯以退為進,讓別人覺得他較傻,從而找到別人輕敵的機遇而大獲全勝。
終有屬於你的機會
生活中時有挫折,也常有失敗,麵對這些,一味地沉浸在過去的回憶裏,隻是浪費生命,生活的決定權在自己,這是別人無法取代的,如果此時此地的生活並不快樂,也不成功,何不勇敢地嚐試改變,去另辟蹊徑呢?相信,總有屬於你的機會。
機會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機會憑自己爭取,命運靠自己把握。盡管在同等條件下,你是個弱者。但隻要你堅持不斷地努力拚搏,一定會爭取到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有一個女孩對足球十分癡迷,一個偶然機會,她被父親送到了體校學踢足球。
在體校女孩並不是一個很出色的球員,因為此前她並沒有受過規範的訓練,踢球的動作、感覺都比不上先入校的隊友。女孩上場訓練踢球時常常受到隊友們的奚落,說她是“野路子”球員,女孩為此情緒一度很低落。每個隊員踢足球的目標就是進職業隊打上主力。這時,職業隊也經常去體校挑選後備力量,每次選人,女孩都賣力地踢球,然而終場哨響,女孩一直沒有被選中,而她的隊友已經有不少陸續進了職業隊,沒選中的也有人悄悄離隊。於是,平時訓練最刻苦認真的女孩便去找一直對她讚賞有加的教練,教練總是很委婉地說:“名額不夠,下一次就是你。”天真的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樹立了信心,又努力地接著練了下去。
一年之後,女孩仍沒有被選上。她實在沒有信心再練下去,她認為自己雖然場上意識不錯,但個頭太矮,又是半路出家,再加上每次選人時,她都迫切希望被選中,因此上場後就顯得緊張,導致平時訓練水平發揮不出來。她為自己在足球道路上暗淡的前程感到迷茫,就有了離開體校放棄踢球生涯的打算。
這天,她沒有參加訓練,而是告訴教練說:“看來我不適合踢足球了,我想讀書,想考大學。”教練見女孩去意已決,默默地看著她,什麼也沒說。然而,第二天女孩卻收到了職業隊的錄取通知書。她激動不已地立馬前去報了到。其實,她骨子裏還是喜歡著足球。女孩這次很高興地跑去找教練了,她發現教練的眼中同她一樣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教練這次開口說話了:“孩子,以前我總說下一次就是你,其實那句話不是真的,我是不想打擊你而告訴你說你的球藝還不精,我是希望你一直努力下去啊!”女孩一下子什麼都明白了。在職業隊受到良好係統的實戰訓練後,女孩充滿信心,她很快便脫穎而出。她就是獲得“20世紀世界最佳女子足球運動員”稱號的我國球星孫雯。
後來,孫雯講述這段往事時,感慨地說:“一個人在人生低穀中徘徊,感覺自己支持不下去的時候,其實就是黎明的前夜。隻要你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前麵肯定是一道亮麗的彩虹。”
“下一次就是你”,不僅給予人希望,還隱含了我們在某些方麵還有缺陷,仍需努力付出,隻要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時刻準備著,在逆境中絕不放棄,再堅持一下,那麼,下一次見到彩虹的可能就是你!
機會不止一次
受到挫折時要學會沉默,在沉默中反省,在沉默中捕捉機會,在沉默中撞擊新的火花。獲得成功時更需要沉默,在沉默中冷卻,在沉默中尋找新的起點,確立新的目標。往往上帝向你關閉這扇門時,同時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一位泰國企業家玩膩了股票,他轉而炒房地產,他把自己所有的積蓄和從銀行貸到的大筆資金投了進去,在曼穀市郊蓋了15幢配有高爾夫球場的豪華別墅。但時運不濟,他的別墅剛剛蓋好,亞洲金融風暴出現了,他的別墅賣不出去,貸款還不起,這位企業家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別墅被銀行沒收,連自己住的房子也被拿去抵押,還欠了相當一筆債務。
這位企業家的情緒一時低落到了極點,他怎麼也沒想到對做生意一向輕車熟路的自己會陷入這種困境。
他決定重新白手起家。他的太太是做三明治的能手,她建議丈夫去街上叫賣三明治,企業家經過一番思索答應了。從此曼穀的街頭就多了一個頭戴小白帽、胸前掛著售貨箱的小販。
昔日億萬富翁沿街賣三明治的消息不脛而走,買三明治的人驟然增多,有的顧客出於好奇,有的出於同情。許多人吃了這位企業家的三明治後,為這種三明治的獨特口味所吸引,經常買企業家的三明治,回頭客不斷增多。現在這位泰國企業家的三明治生意越做越大,他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穀。
他叫施利華,幾年來,他以自己不屈的奮鬥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在1998年泰國《民族報》評選的“泰國十大傑出企業家”中,他名列榜首。作為一個創造過非凡業績的企業家,施利華曾經備受人們關注,在他事業的鼎盛期,不要說自己親自上街叫賣,尋常人想見一見他,恐怕也得反複預約。上街賣三明治不是一件怎樣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對於習慣了發號施令的施利華,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
人的一生會碰上許多擋路的石頭,這些石頭有的是別人放的,比如金融危機、貧窮、災禍、失業,它們成為石頭並不以你的意誌為轉移;有些是自己放的,比如名譽、麵子、地位、身份等,它們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心性。生活最後成就了施利華,它掀翻了一個房地產經理,卻扶起了一個三明治老板,讓施利華重新收獲了生命的成功。
搬開別人放的石頭很容易,因為這些石頭從外表上我們就可以辨別出來;難就難在搬開自己那些心頭的石頭。
人生的機會不止一次,在遭遇挫折時,不氣餒,不灰心,跌倒了爬起來重新上路,你的生命依然充滿光彩。
再給我一次機會
每個人都具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亦即在起跑點上是一樣的,至於起跑後的差距則是日積月累發展出來的。雖然每個人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但是,結果如何,完全要看個人的本事了。
1946年秋天,26歲的汪曾祺隻身來到上海,打算單槍匹馬闖天下。在一間簡陋的旅館住下後,他就開始四處找工作。工作顯然不好找,他便每天在胳肢窩裏夾本外國小說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條石凳,點燃一支煙,有滋有味地吸著,同時,打開夾了一路的書,細心閱讀起來。有時書讀得上癮了,幹脆把找工作的事拋到一邊,一顆心徹底跳入文海裏沐浴。
日子越拖越久,兜裏的大洋越來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嚐試的路子都嚐試過了。終於,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濤般的狂躁頃刻間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像一頭暴怒不已的獅子,拚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館裏的茶壺、茶杯,燒毀了寫了一半的手稿和書,然後給遠在北京的沈從文先生寫了一封訣別信。信郵走後,他拎著一瓶老酒來到大街上。他邊迷迷糊糊地喝酒,邊思考一種最佳的自殺方式。他一口口對著嘴巴猛灌燒酒,內心裏湧動著生不逢時的蒼涼……晚上,幾個相熟的朋友找到他,他已趴到街頭醉暈了。
還沒有從自殺情結中解脫出來的汪曾祺很快就接到了沈先生的回信。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罵了一頓,沈先生說:“為了一時的困難,就這樣哭哭啼啼,甚至想到要自殺,真是沒出息!你手裏有一支筆,怕什麼!”
沈先生在信中談了他初來北京的遭遇。那時沈先生才剛剛20歲,在北京舉目無親,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就夢想著用一支筆闖天下。但隻讀過小學的沈先生最終成功了,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大作家。讀著沈先生的信,回味著沈先生的往事和話語,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後來一個人偷偷地樂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薦下,《文藝複興》雜誌發表了汪曾祺的兩篇小說。後來,汪曾祺進了上海一家民辦學校,當上了一名中學教師,再後來,他也和沈先生一樣,成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在困難麵前不要垂頭喪氣,意誌消沉,更不能以死來解脫。隻要認為自己在某方麵有能力就堅持努力地去奮鬥,一定會柳暗花明的。如果汪曾祺沒有把握住沈先生給予他的那次機會,那麼,中國可能就會少一位享譽國內外的著名作家。
當失敗嘲弄你的艱辛時,當厄運堵住你的捷徑時,你不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明朝末年時,史學家談遷經過二十多年嘔心瀝血,終於完成明朝編年史——《國榷》。麵對這部可以流傳千古的巨著,談遷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然而,他沒有高興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裏,小偷進他家偷東西,見到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裏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二十多年嘔心瀝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十、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很快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從頭撰寫這部史書。談遷又繼續奮鬥十年後,又一部《國榷》重新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也遭遇了類似談遷的厄運。卡萊爾經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於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給自己最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一個悲慘的消息:《法國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數幾張散頁外,已經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做廢紙,丟進火爐裏燒為灰燼了。
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麵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大革命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教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他又買了一大批稿紙,從頭開始了又一次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在讀到的《法國大革命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當無事時,應像有事時那樣謹慎;當有事時,應像無事時那樣鎮靜。因為在漫長的旅途中,實在是難以完全避免崎嶇和坎坷。隻要出現了一個結局,不管這結局是勝還是敗,是幸運還是厄運,客觀上都是一個嶄新的從頭再來。
抓牢第二次機會
人在落魄困難的時候,隻會活出兩種結果:要麼就此消沉滅亡,要麼激發心靈,奮勇而起。到底怎樣?一切由你自己選擇。看清自己的長處,找準方向,把握住機會,你定會走出困境。
不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要徹底放棄自己,一定要努力尋找,發現自己所具有的閃亮點,把握住有利時機,實現自身價值。
法國文豪大仲馬在成名前窮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訪他父親的一位朋友,請他幫忙找個工作。他父親的朋友問他:“你能做什麼?”
“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數學精通嗎?”
“不行。”
“你懂得物理嗎?或者曆史?”
“什麼都不知道,老伯。”
“會計呢?法律如何?”
大仲馬滿臉通紅,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便說:“我真慚愧,現在我一定要努力補救我的這些不足。我相信不久之後,我一定會給老伯一個滿意的答複。”
他父親的朋友對他說:“可是,你要生活啊!將你的住處留在這張紙上吧。”大仲馬無可奈何地寫下了他的住址。他父親的朋友看著他寫下的字說:“你終究有一樣長處,你的名字寫得很好呀!”
你看,大仲馬在成名前,也曾有過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時候。然而,他父親的朋友,卻發現了他的一個看似並不是什麼優點的優點——名字寫得很好。
名字寫得好,也許你對此不屑一顧:這算什麼!然而,不管這個優點有多麼“小”,但它畢竟是個優點。你便以此為基地,擴大你的優點範圍。名字能寫好,字也就能寫好;字能寫好,文章為什麼就不能寫好?
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不自信的人,切不可把優點和標準定得太高,而對自身的優點視而不見。你不要死盯著自己學習不好、沒錢、相貌不佳等等不足的一麵,你還應看到自己身體好、會唱歌、字寫得好等等不被外人和自己發現或承認的優點。
在選美競賽上,眾人矚目的總是亮麗鮮豔的麵孔,婀娜多姿的體態。外在美是選美取決的標準,可是也有人相信內在美的煥發才是選美最重要的條件,而且這樣的理念也得到證實了,至少在美國小姐唐娜?亞鬆真身上,世人見識到內在美獲得認同的實例。
唐娜出生在阿肯色斯的一個小鎮上,她的青春期就像大多數的青少年一樣,生澀、害羞,對自己的將來不知所從。那個時候她想象自己是隻醜小鴨,並不是選美的皇後。可是唐娜有一些遠比外在的美麗更要緊的特質,她的氣質清新,風度穩健。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塊璞玉,稍加琢磨就能大放異彩。至少她相信是的。
她決定要把自己的內在美表現出來。她去練健身,學習儀態,然後報名參加一場選美比賽。那一場比賽她沒進入決賽,可是唐娜並不灰心,接著又參加了好幾場比賽,直到參加過16場選美比賽之後,她終於當選阿肯色斯小姐,然後又成為美國小姐。以後她帶著自然芬芳的內在美,以及辛勤努力的工作,踏入娛樂界,目前已是一個出色的藝人,擁有自己的節目。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這個故事透露的實在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同樣芬芳的內在美,最重要的是去找出自己的內在美,把它表現出來,你不見得會是另一個選美皇後,可是它能使你成為人生的贏家。
你不會“一無是處”,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潛藏著獨特的天賦,這種天賦就像金礦一樣埋藏在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中。那些總在羨慕別人而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的人,是永遠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