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曉東雖然身材健美且多才多藝,然而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必須每天奔跑於大街小巷,為尋找一份自己較滿意的工作而忙碌不休。

這天,一位中年女畫家看中了他的體形,欲以高薪聘請他做她的業餘模特。要知道,這位女畫家開出的價錢,足夠他十年坐享其成!

“怎麼樣?年薪20萬,小夥子,你給我做業餘模特。平時你盡可以從事你的正式工作。”

曉東先是驚喜,而後便生疑:“天下哪有這種憑空掉餡餅的事兒?哼!騙局!騙局!”多疑的曉東朝女畫家冷冷看了一眼,走了。

他失去了一次淨賺20萬元的機會。

又過了幾天,他去一家新蓋的寫字樓,到他從未聽說過的美國公司應聘。老總看中了他一口流利的美語、一副健美的身材和那種穩重且略顯憂鬱的氣質。麵試剛剛結束,老總便對他說:“你被錄用了,就做我的助手兼翻譯,月薪3萬。請你現在就開始工作,因為今晚有一個重要宴會,需要你出麵翻譯。”

“那……我不回家了嗎?”曉東擔心家裏無人照看。

“家就不用去管它了,上班吧。”老總說完,忙別的事去了。

多疑的曉東卻想:“不讓我回家,莫非這是一家騙子公司?企圖用謊言留住我,然後派人把我家偷個一幹二淨?況且是3萬的月薪,怎麼可能這麼高?哼!一定是個陰謀,不能相信,不能相信!”

曉東走了,不辭而別。走在路上,他還在慶幸:“天哪,幸虧我警惕性高,要不然……”回到家,看到家裏一切完好無損,他高興地笑了。然而,他哪裏知道,他損失了更多的東西呢?

輕信的人容易上當,而多疑的人會喪失更多的機會,這兩種都是不可取的。

機遇改變人生

在我們的一生中,機遇可以說是隨時存在的。由於機遇轉瞬即逝,沒抓住它,就永遠失去了。若抓住了一次,就可能造成人生的轉機。機遇能不能變成你的現實利益,則要看你是不是具有發現它的頭腦、捕捉它的目光、抓住它的膽魄和利用它的實力。從尋找到發現、抓獲、利用它,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隻有長期追求,苦心積累,才能真正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因此,將力量的基點放在積累能量、蓄勢待發上,則不失為明智之舉。

讓機遇成為人生騰飛的翅膀

機會總是平等地出現在每個人的麵前的。當機會出現在你麵前時,如果你能牢牢地把握住,你就會將它變成自己人生發展的條件,使自己的人生出現轉機。

熟悉皮爾?卡丹經曆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典範。他的成功除了靠他在這方麵的天賦之外,還靠勤奮、機遇和勇氣。

皮爾?卡丹隻有兩歲多就隨著母親移居到法國的岡諾市。17歲時,他到一間紅十字會做工。卡丹從小就表現出與逆境抗爭的能力,到了紅十字會以後,憑著他的勤學和機敏,很快就當上了一名小會計。當會計的這段經曆,使他學會了一些經濟方麵的知識,如成本核算和經濟管理的知識,這是卡丹人生經驗的初步積累。在做會計的同時,他發現自己對裁剪的興趣很濃厚。三年後,他到了一家服裝店當學徒,幾年的工夫,他已經熟練掌握了裁剪技術。這時的法國,已經開始恢複昔日繁華的麵貌,卡丹也被日漸濃厚的服裝消費氣息所熏陶,他決定要成為一個裁縫師。

大凡卓有成就者,既有個人的天賦聰明、勤奮好學,亦有機遇和環境的造就。辛勤的勞動和強烈的自信心,使皮爾?卡丹不斷地拜師學藝,與同行互相學習,短短的幾年工夫,卡丹已經是有一定技術實力的裁縫師了。但是,他缺乏的是名氣。卡丹到處尋找各種機遇,希望能使自己有一個轉機。

這一天終於來了。1945年5月的一天晚上,他獨自在維希郊外的一個小酒店裏飲悶酒。當他要第三杯時,酒店裏有一位破落的老伯爵夫人向他走來。

原來這位夫人是衝著卡丹穿的這套衣服來的,這身打扮很時尚,她想知道這套時裝的來曆,一問才知,這套衣服是卡丹親手設計、裁剪並製作的。當她得知這個情況後,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孩子,你會成為百萬富翁的,這是命運的安排。”

原來,這位老夫人年輕時常出入巴黎上流社會,結識了許多服裝設計大師和著名的時裝店老板,巴黎帕坎女式時裝店經理就是她年輕時的密友。於是,老夫人便把帕坎女式時裝店經理的姓名和住址告訴了卡丹。

臨別時,她拍著卡丹的肩膀笑著說:“苦惱什麼,年輕人?在巴黎的戰爭早就結束了,你難道還不知道嗎?”

老夫人這個驚人的消息,以及當時聽起來可笑的預言,竟然激起了卡丹埋藏已久的希望之火,帕坎時裝店經理的名字和住址,筒直就是一次從天而降的機遇。他暗暗發誓,振作精神,走向成功。

帕坎女式時裝店是巴黎一家著名時裝店,這家店時常為巴黎的一些大劇院縫製戲裝。店老板得知伯爵夫人介紹一位外省的年輕人來求職,便親自接待了卡丹,並對他進行了麵試,使老板驚異的是,卡丹的裁縫手藝以及設計才能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老板便毫不猶豫地雇用了卡丹。在這裏,卡丹潛心於自己心愛的事業,刻苦鑽研,拜師結友,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不長時間,卡丹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名門巨賈中開始流傳著一個年輕人的名字——皮爾?卡丹。

不久,卡丹的兩位好友鼓動他開設自己的時裝公司。1950年,卡丹傾其所有,在巴黎開了第一家戲劇服裝公司。這是卡丹大顯身手的地方,也是卡丹帝國崛起的搖籃。

卡丹決意自己獨立經營時裝,並以自己名字的第一個字母“P”作為牌子亮出去。由於巴黎人才濟濟,沒有名氣的卡丹,雖然製作了以自己名字為招牌、款式十分新穎的時裝,但“P”字牌子還是無人問津,生意清淡。但是,卡丹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決心在精心設計和適銷對路上下功夫。

經過卡丹的不懈努力,“P”字牌服裝終於有了轉機,贏得了以挑剔著稱的巴黎顧客的喜愛。過去,人們瞧不起成衣,可是,卡丹的創造性設計逐步改變了人們的觀念。

從20世紀60年代起,卡丹在創作上不斷求新,探索進取,他設計的P字牌服裝,走出法國,在世界深得人們喜愛,並享有一定聲譽。卡丹服裝行銷世界,成為現代時裝的名牌之一,它以“高尚、優雅、大方”著稱。卡丹本人也為此三次榮獲法國時裝“奧斯卡”設計獎——金頂針獎,這是時裝設計的最高獎,卡丹成為了世人矚目的設計巨星,法國時裝界的王中之王。

現在,皮爾?卡丹擁有了從設計加工到生產的龐大時裝業,“卡丹帝國”的主人卡丹從原來兩手空空的工人,發展到現在不僅在法國擁有上百家分店,而且在世界上97個國家開設分店。經過30多年的努力,P字牌的服裝成為超級名牌。今天,他擁有約10億美元的資產。

勤奮和勇敢可以創造機遇,機遇使皮爾?卡丹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用你的熱情感染機遇

熱情,就是一個人保持高度的自覺,就是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完成他內心渴望完成的工作。

熱情是一種動力,在你遇到逆境、失敗和挫折的時候,給你力量,指引著你去行動,去奮鬥,去邁向成功。憑借熱情,我們可以把枯燥無味的工作變得生動有趣,使自己充滿活力,充滿對事業的狂熱追求;憑借熱情,我們感染周圍的同事,獲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憑借熱情,我們可以發掘出自身潛在的巨大能量,補充身體的潛力,發展一種堅強的個性;憑借熱情,我們更可以獲得老板的賞識、提拔和重用,贏得珍貴的成就和發展的機會。

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要想獲得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獎賞,你就必須擁有過去最偉大的開拓者所擁有的將夢想轉化為全部有價值的獻身熱情,以此來發展和銷售自己的才能。”

有一次,有三個人做遊戲,要在紙片上把他們曾經見過的印象最好的朋友名字寫下來,並解釋為什麼選這個人。

結果寫好後,第一個人解釋說:“每次他走進房問,給人的感覺都是容光煥發,好像生活又煥然一新了一樣。他熱忱活潑,樂觀開朗,總是非常振奮人心。”

第二個人也說明了他的理由:“他不管什麼場合,做什麼事情,都是盡其所能、全力以赴。他的熱忱感動了每一個人。”

第三個人說:“他對一切事情都盡心盡力,所付出的熱忱無人能比。”

這三個人都是英國幾家大刊物的通訊記者,他們見多識廣,足跡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結交了各種各樣的朋友。當三人都亮出紙片上的名字,他們驚異地發現原來三個人寫的是同一個名字——澳大利亞墨爾本一位著名的律師,這位律師正是以熱忱而聞名於世。

不論你有多大的才幹,有多少知識,如果缺乏熱情,那就等於是紙上談兵,一事無成。沒有人願意整天跟一個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老板願意去提升一個毫無熱情的員工。但是,如果一個人智能一般,才能平庸,卻擁有滿腔熱忱、努力奮鬥,所謂“勤能補拙”,就一定能產生很好的業績。

紐約中央鐵路公司前總經理佛瑞德瑞克?威廉生說過這樣的話:“我愈老愈認定熱情是成功的秘訣。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技術、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別通常並不大,但是如果兩個人各方麵都差不多,具有熱情的人將更能得償所願。一個人能力不足,但卻具有熱情,通常必定會勝過能力高強但是欠缺熱情的人。”

總聽到有人抱怨工作太枯燥,與客戶打交道太難。其實,很多時候,問題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你本身不能熱情地對待自己的工作,那麼即使是讓你做你喜歡的工作,一段時間後你依然會覺得它乏味至極;如果你本身缺乏熱情的感染力,又怎麼能夠吸引你的老板、同事和客戶的目光?

當你把工作看做人生的一種快樂使命,積極地投入自己的熱情時,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會變成一種樂趣。當你興致勃勃地工作,並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客戶滿意時,所獲得的利益就會增加。

那些對眼前的工作傾注了全部熱情和精力的人,無論工作多麼困難,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完成。這種熱情的態度,將是他們縱橫職場、取得成功的資本!

不同選擇造就不同的人生

機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但在人生的每一次關鍵時刻,應該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於你的正確方向。

從前有兩個貧苦的樵夫靠上山砍柴糊口,有一天在山裏,他們同時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棉花的價格高過柴薪數倍,將這兩包棉花賣掉,足可供家人一個月衣食無慮。當下兩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趕路回家。

走著走著,其中一個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細看,竟是上等的細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他欣喜之餘,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負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卻有不同的想法,認為自己背著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這裏丟下棉花,豈不枉費自己先前的辛苦,堅持不願換麻布。先前發現麻布的樵夫屢勸同伴不聽,隻得自己竭盡所能地背起麻布,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後,背麻布的樵夫望見林中閃閃發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著數壇黃金,心想這下真的發財了,趕忙邀同伴放下肩頭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擔來挑黃金。他同伴仍是那套不願丟下棉花,以免枉費辛苦的論調,並且懷疑那些黃金不是真的,勸他不要白費力氣,免得到頭來一場空歡喜。

發現黃金的樵夫隻好自己挑了兩壇黃金,和背棉花的夥伴趕路回家。走到山下時,無緣無故下了一場大雨,兩人在空曠處被淋了個濕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飽了雨水,重得完全無法再背得動,那樵夫不得已,隻能丟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棄的棉花,空著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麵對機會的來臨,人們常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方式。有的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人保持懷疑的態度,站在一旁觀望;有的人則頑強得如同騾子一樣,固執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變。而不同的選擇,當然導致截然迥異的結果。許多成功的契機,在起初未必能讓每個人都看得到它的雄厚潛力,在起初之際抉擇的正確與否,往往便決定了未來的成功與失敗。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國際上許多公司都知道這是一個為產品做廣告的大好機遇,他們紛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憑借自己雄厚的財力進行各種形式的讚助,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在這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獲得了不少金牌,精明的美國商人知道這些金牌能夠吸引全美國的目光,於是做出了一篇篇“惜冕增譽”的精彩文章,忙著去給獲得奧運金牌的美國運動員發數額驚人的獎金,贈給檔次很高的別墅。一時間搞得很熱鬧,廣告宣傳的效果也很好,但花費卻是相當大的。

這時有家巧克力廠的老板卻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這麼多人去爭著做的事,我再加進去就談不上發財的機遇了。我應該追求與眾不同,結合自己的實際,從這熱鬧中選擇別人沒有發現的機遇。思路理順之後,他的眼光變得十分敏銳:立即生產金牌巧克力,讓它金光閃閃跟真的一樣。這種“金牌”比起真金牌來有自己的特色,真金牌不能吃,這種假“金牌”可以“以假亂真”,還可以吃,而且它不那麼“高不可攀”,可以走進廣大普通消費者的生活。

這位巧克力廠的老板趕製出金牌巧克力之後,立即帶上它趕到運動會現場給運動員“發獎”,並表演了滑稽的吃“金牌”巧克力的活動。這一切被好奇的新聞記者攝入鏡頭,作了廣泛的報道。於是,被奧運會掀起來的體育熱、金牌熱使這種“金牌”巧克力格外受人青睞,迅速在全美國和世界許多地方暢銷起來。

機遇來到你麵前,最終能不能為你效力,能不能替你創造財富,這還要看你的選擇能力。生活的現實告訴我們,即使是錯誤的選擇,也比不敢選擇強。錯誤的選擇,還有改正的可能;而對於不敢選擇的人來說,機遇永遠與他無緣。

生活處處需要機遇

不管在何時、何地,幹什麼事情,從事何種工作,都是需要機會的。

愛情是需要機會的。愛情成功與否,關鍵是有無機會。愛情上的“機會”,許多人常常認為“可遇不可求”。有一位女青年失戀了,痛不欲生,準備割腕自盡,臨死之際發去一條短信給前男友,說“我就要離開這人世了,沒有你我就不想再活”。結果陰差陽錯,由於按錯最後一個數字,這條短信傳到了另一男子的手機上。該男子馬上給她發回一條短信,誠摯地規勸她;又很快給她打電話過來,不斷安慰她,打消了她的輕生念頭。兩人越談越投機,相約第二天再聊。最後聊著聊著就一同走進了婚姻登記處,如今夫妻倆非常幸福。

經商也是需要機會的。老李十餘年前就開始開出租車,眼下早已有了數目不小的存款,主要是因為那時這種行業車少活兒多,油價低,支出少,競爭還不夠激烈。小李一年前也想開出租車,半年過去了,卻覺得入不敷出、捉襟見肘,不得不轉行。主要是因為現在從事此類活計的人多了,競爭異常激烈,機會就頗為有限。

從政入仕也是需要機會的。從某種角度上說,如果沒有劉備,就沒有諸葛亮;沒有周文王,就沒有薑太公;南郭先生狼狽地逃走,就是因為有利的機會不存在了。

參加文藝演出和搞文學創作也是需要機會的。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練一場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他實在找不到人,隻好叫他的大姐來擔任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隻是幹些服裝準備之類的事,現在突然演主角,由於自卑、羞怯,排練時演得很差,這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不滿和鄙視。

一次,他突然停止排練,說:如果女主角演得還是這樣差勁,就不要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沒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一掃過去的自卑、羞怯、拘謹,演得非常自信、真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用“一個偶然發現的天才”為題記敘了這件事,他說:從今以後,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大藝術家……

如果不是原來的女主角因故不能演出,如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叫他大姐試一試,如果不是他大發雷霆,使他大姐受到刺激,沒有這一切偶然因素促成幹雜務的大姐參加排練,一位戲劇表演家就一定會被埋沒了!

有機會你不一定能成功,但沒有機會你是注定無法成功的。但是,機會又往往稍縱即逝,好像不可捉摸,有人便認為它是毫無規律的。其實機會有自己的規律可循,它隻賜福於有準備的人,唯有你的“原始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它才肯剛好掉到你手裏。比如愛情,若是你倆不相配,機會來了也會走開;比如經商、從政、參加演出,若是你沒有一定的才學基礎,你的東西還不夠好,那是很難成功的。因此,不管機會大還是小,多還是少,來不來,何時來,你都得努力、堅持,別無它法。相反,若守株待兔,老是“躺在理想的溫床”裏,機會就永遠不願降臨在你的身上。

機遇青睞樂觀者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樂觀者自信,樂觀者不怕困難,樂觀者不怕挫折,樂觀者擁有決心和恒心。唯有樂觀者,才能暢行人生;唯有樂觀者,才能擁有機遇。

樂觀,給生命一次機會

生活中處處都有機遇,隻要你能留心它、發現它,並善於抓住它。人間萬事都有一個潮漲潮落的時刻,如果把握住潮頭,就會引領你走向好運。運氣好的人都是樂觀自信的,相信自己什麼都行。幸運可能會使人產生勇氣,勇氣又會幫助你得到好運,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她叫宋姍珊,是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01級的女生。同所有同齡女孩一樣,大學三年級的她本來應該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聆聽諄諄教誨,應該在綠樹亭亭的校園林蔭路上自在徜徉,應該在燈火通明的自習室伏案疾書……而就是這樣一位風華正茂的陽光少女,卻籠罩在白血病的陰影下。

早在2001年5月,宋姍珊就在高考例行體檢中查出患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這個消息對她的家庭來說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宋姍珊的爸爸是四川威遠縣某醫院醫生,媽媽是威遠縣某中學的教師,雖然生活並不十分富裕,但是這個小家庭裏卻充滿了書香氣息。因為害怕給姍珊即將到來的高考帶來壓力,父母決定隱瞞病情,僅僅告訴她得了普通的地中海貧血,需要一定的藥物治療。當時尚不算嚴重的初期病情,就已經使姍珊常常感覺疲勞,有時候甚至連筆都拿不起來。父母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他們幾次勸姍珊暫時休息,明年再參加高考。但是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就一直十分優秀的姍珊,怎麼也不肯放棄。最後,在帶病上考場的情況下,姍珊仍然以超過重點線幾十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四川大學的王牌專業——高分子科學與工程。

父母一直瞞著姍珊,但是她的病情控製需要大量的藥物維持,父母隻有屢次更改杜撰的貧血病情種類,好讓姍珊不產生懷疑。但是觀察力敏銳的姍珊卻早已察覺了這一切。她發現爸爸床頭常常堆滿了有關白血病的書籍,媽媽常常在背地裏抹眼淚,她知道自己很有可能身患白血病。這個發現也曾經讓她絕望過,她不知道為什麼上天如此的不公,如此對待一個剛剛20歲的少女,她還有多少夢想和希望等待實現。但是很快的,她接受了這個現實,並且決定不能讓家人和朋友們擔心,她也就這樣隱瞞著自己已經知道了病情的事實。

這一瞞就是3年。3年來,她除了常常吃藥之外,像一個普通少女一樣學習生活著。而這3年,說普通也不普通,在這3年裏,她過得如此充實而燦爛,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個樂觀堅強的女孩,沒有讓任何人看出她的生命已經瀕臨消逝。在明知自己已經身患重症的情況下,姍珊依然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去。她對待同學熱情耐心,在學校裏擔任了學院團委組織部部長和班裏的文娛委員。她在學習上也勤奮刻苦,曾獲得過學校單項一等獎學金和單項二等獎學金。她那突出的工作能力不僅贏得了同學們的讚譽好評,而且還為她贏得了四川大學“優秀團幹部”的榮譽稱號。

2003年4月初,姍珊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查出其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已經進入加速期。這個時候,姍珊每天已經需要1200元的藥物來控製病情了。經曆了3年的藥物治療,她的家庭已經為此花去了20多萬的巨額費用,現在已經負債累累,一貧如洗了。

但是上天並沒有放棄這樣一位出類拔萃的女孩,正當全家都陷入絕望了的時候,中華上海骨髓庫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已經找到了與姍珊完全匹配的骨髓!姍珊微弱的生命之火又燃起了希望。而現在也到了不得不休學靜養的時候。

當父母告訴姍珊實情的時候,早有準備的姍珊表現得十分平靜,倒是她還微笑著安慰傷心的家人。找到匹配的骨髓還隻是希望的一個開始。骨髓移植手術已經計劃在當年6月進行,姍珊的病情已經不允許手術時間再拖下去,而單單移植骨髓的手術治療費和後期治療費就需要超過40萬元,對這樣一個不堪重負的普通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數字。

老師和同學剛剛得知這一情況也都十分震動,姍珊堅強地支撐了3年。3年來,就連同她朝夕相處的寢室室友,除了知道她身體不好以外,對她患白血病的情況也一無所知。就在申請休學前的幾天,姍珊還同大家一起上課,做實驗,沒有一絲抱怨。她的這種堅強樂觀的精神讓身邊的每一個人感動震撼。

希望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積少成多的愛心,定能換回她陽光的笑容,換回她健康的身體,讓她能夠再次接受未來生命中的挑戰和收獲。畢竟,她是那樣的樂觀和堅強!就如姍珊自己所說:“我相信,手術一定可以成功,我一定可以活下來,我還有很多夢想要實現。”

好心態擁有好機遇

機遇來臨時,你要保持心胸開闊與樂觀。不久你就會聽到機遇在敲門,不是敲你的前門,而是叩你的心扉。

機遇來臨時,許多人閉門不納。他們不知道機遇稍縱即逝。

由於心態或者著眼點的不同,同樣的情況,可能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有一個善抓機遇的故事,這個故事廣泛流傳在推銷員中:兩個推銷員一同到非洲去推銷皮鞋。因為非洲天氣炎熱,那裏的人大都喜歡打赤腳。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很快失望了,他馬上給公司發去電報:“這裏的人都打赤腳,皮鞋在這兒沒有市場。”另一個推鎖員麵對同樣的情況,卻驚喜萬分,他喜不自禁,也給自己的公司發出了電報:“這裏的人都不穿鞋,市場潛力大得很。”最終,他的公司引導非洲人穿上皮鞋,發了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