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半城煙沙——衛青(2 / 3)

未央宮的天,天幕如煙。



幾許星移鬥轉,那些看不見的烽煙,遠比戰場上的刀劍更加淩厲,幾個春夏的芳華,終

究抵不過一場盛世煙花。

終於在那一年,陳皇後被打入冷宮了,也是在那一年,衛子夫生了皇子,從此,不再是

衛夫人,而成了衛皇後。

冊封大典上,高朋滿座,年輕的皇帝劉徹用他最奢華的喜宴來向世間證明,身邊的女子

是他一生的最愛。

天長地久,能有多久?

文臣武將們跪拜著,恭喜這位終於獨攬天下的帝王和身邊的貌若天仙的皇後。隻有衛青

,悄悄地退在角落,沒有一絲言語。他知道,這一切,是那個高高在上擁有整片江山的男子

給的,而他,必須謹言慎行,小心地珍惜這一切。

“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不知何時起,這首膾炙人口的民謠已經在煙花三月的長安城內外流傳,衛子夫成了皇帝劉徹

的後宮專寵,衛家一門權勢顯貴,衛青也由此而成為了皇親國戚。夜闌人靜,獨自站在未央

宮前的劉徹仰望皎潔的月光,身後,是衛青凝立的身影。

劉徹親手沏上兩杯香茗,夜幕下與他恬然對飲,衛青,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喝過陛下親自

沏的茶了,那種感覺,似乎回到了在平陽公主府的時光。

“仲卿啊,世人皆知子夫貴為皇後,衛家一門也由此顯貴,卻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子夫

成全了你,還是你成全了子夫……”三月裏的清風間,夾雜著皇帝微微的醉意,他,終於可

以獨攬大漢江山了。

衛青抬眸,對上皇帝同樣清澈明朗的目光。

“仲卿,朕許久沒有和你談心了。”劉徹望著眼前的人,眼中是似曾相識的溫暖。

“陛下……”衛青緩緩低下頭。

“唉,仲卿,你總是若即若離……”劉徹輕輕歎了口氣。

“陛下,臣……”衛青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幾年來的恩寵時時刻刻不在提醒他,每一

步都如履薄冰。

“仲卿你知道嗎,朕想念那個從平陽公主府走出來的你,想念那個從建章營走出來的你

,想念那個在朕麵前無話不談,什麼都敢說的你,想念朕和你一起把酒臨風,縱馬天下的日

子。可是為什麼,朕對你越好,你卻離朕越來越遠了呢?你告訴朕,那些朕懷念的日子,是

不是一去不複返了?”望著曾經的知己,年少時的夥伴,九五之尊的皇帝劉徹終於道出心裏

話。他是皇帝,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國君主,可是他同樣需要朋友,需要兄弟,需要知音,並

且,這知音比起普通人來更加的來之不易,所以當他劉徹抓住衛青時,便再也不肯放手了。

“臣願意隨時陪陛下做那些從前做過的事。”這句話幾乎是脫口而出,衛青立刻抬頭看

向這位站在麵前的人,同他一樣,他也需要知音,需要這帶他走向這片天下的恩人與知己。

他的姐姐貴為皇後,他是外戚,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所以,他謙和謹慎,他小心翼翼,

他仔細地走好每一步,不僅僅是因為伴君如伴虎、高處不勝寒,而是,不想給那一個人惹麻

煩,這一點,那個高高在上的君王懂得便好。

如果不是君臣,他們,會是生死相交的兄弟。如果不是君臣,他們會是攜手天涯的知己。

“仲卿,陪朕一塊去賞月吧。”劉徹執起他的手,一如當年策馬春風裏,兩個無拘無束的少

年。

夜晚的月色,如同當年在平陽公主府,他喝得大醉,他策馬而歸。

收複河朔

河朔,那是一片廣袤無垠的神聖土地。那裏,有他的兵戈,他的戰馬,他的天下。

當率領大軍來到匈奴所進攻的上穀和漁陽時,衛青看到了長安方向,那泛著淡淡金光的

雲霞。

“仲卿,河朔朕交給你了。”還是那樣淡淡的一句話,卻讓他戎馬一生,仗劍天涯。

4萬大軍踏上這片荒無人煙的草地時,前方,隻有如烏雲密布般的敵軍。“將軍,這一

仗怎麼打?”屬下的將士心中沒底。

衛青隻是靜靜地看著地圖上的軍情,凝眸片刻,心中已有了定數。這次進攻,采取迂回

側擊戰術,繞到匈奴軍後方,迅速攻占高闕這一軍事要害,切斷駐守在南邊的匈奴白羊王、

樓煩王與單於王庭的聯係。戰術,已難不倒他,多年來從軍的磨煉使他早已具備了優秀的統

帥能力。他隻是不喜歡說,不喜歡把許許多多還未知的結果提前地說出。人道衛將軍為人謙

和禮讓,性格溫良,而他,隻是謹慎,隻是太在意,在意那個給了他這一切的人,在意那高

高在上的金鑾殿上的那個人的每一寸目光,他少說話,多做事,選擇用一種自己的方式來守

衛大漢太平,來回報那帶他走入這一片天下的知己。

這一仗,自然又是大勝,然後,飛兵南下進入隴西,對白羊王、樓煩王進行包圍,漢軍

捉拿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一百多萬頭,完全控製了河套地區。

“仲卿,辛苦你了。”長安的宮殿內,劉徹的眼眸中盡是欣慰。

衛青隻是淡淡地微笑著,從容地行著禮。

群臣向皇帝跪拜:“衛將軍胸懷天下,心係蒼生,為這一方太平,征戰萬裏。請陛下予

以嘉獎。”

衛青抬頭,看向他們,人道是衛將軍心懷黎民百姓,為大漢造福,沒有人知道,他做這

一切隻是為了那一個人,為了那把他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恩人。仰望大殿,那身穿玄色

龍袍的人也正看向他,四目交會,彼此的默契了然。

“封衛將軍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劉徹下令,聲音裏透著說不盡的輕鬆喜悅。

他的戰馬,踏過了龍城的荒草,馳過了河朔的草原,飛掠過高闕那一方湛藍的天空,那

時,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

然而,他的官職越大,出征也就越多,與那大殿上身穿玄色龍袍的人之間的交流也就越

少,很多時候,隻是早朝上那一瞬眼神的交會。但是至少,這份目光的交流,使他安心,使

他能夠心無旁騖地拚殺在那戰場上。

誰都知道,大將軍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比擬。

那一日,一個江湖遊俠找來了,他叫郭解。那時,正值朝廷要將各郡國的豪富人家遷往

茂陵,郭解本是窮人,卻因俠者的身份而令朝廷感到不安,而被迫遷徙。而他,正是來請衛

青向皇帝求情。

郭解是俠客,是仗劍江湖除暴安良的遊俠,這一點,衛青清楚,他郭解所做的,是真真

正正地為黎民百姓掃平一方晴空,這,衛青更明白,他知道在某種程度上,他郭解甚至比自

己更加純粹地造福黎民,他敬佩他,於是,這個差事,他攬下了。憑借自己在劉徹心裏的地

位,他有信心。

可是這一次,他卻失敗了。

大殿上,是劉徹帶著淡淡笑意的臉龐,和那深邃的看不盡的雙眸:“仲卿啊,遷往茂陵的均

是富豪人家,你想,他郭解既然能勞動你大將軍來求情,又怎會是貧窮之人呢?”

“陛下……”衛青一時語塞,郭解真的沒有用任何賄賂的手段,自己隻是敬佩他而已。

劉徹不去看他的目光,而是背轉過身,輕輕徘徊在大殿裏:“仲卿啊,這件事朕沒法答

應你,你有空閑的時候不如來宮裏陪朕喝喝酒,下下棋,以後少來理會這樣的閑事。”

“是……”衛青抬頭,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劉徹的話卻讓他不解,是他太久沒有進宮來

陪這位皇帝喝酒下棋了嗎?還是官職大了,距離就遠了?默然回首轉身,心中有些曾經的溫

熱在一點一點地變冷。

望著那蕭瑟離去的背影,劉徹長長地歎了口氣:“仲卿啊,你不知道,朝廷勝過戰場的

刀光劍影,朕不讓你理會這些閑事,是為了保護你啊。”

寂靜的喧嘩



舊夢如畫,漠北的雲霞,

半城煙沙,寂靜的喧嘩。



無窮無盡的征戰與殺戮中,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模樣可愛,目光清澈如同皎潔的月光般

的孩子進入了他的生活。這,是他的外甥,叫霍去病。

那在草原上飛奔的步伐,在馬背上縱橫的身影,使衛青似乎有一種錯覺,那是自己少年

時的身影。那樣的清朗俊逸,那樣的如沐春風。可唯一不同的是,他們的目光。無論何時,

他衛青的目光總是從容的,溫暖的,如一泓平湖,即使心裏怎樣的洶湧與漣漪,外表也平靜

得不起一絲波瀾;可是霍去病的目光,卻是桀驁的,執拗的,澄澈中帶著清冷的淩厲。是由

於身世嗎?是由於環境嗎?亦或是由於他那素未謀麵的父親?漸漸的,衛青發現,隻有將他

帶在身邊的時候,那少年的目光中才會呈現那一抹久違的恬然與陽光。

於是,他很願意帶著他的外甥,帶著他讀書,習武,就如同帶著自己的兒子。然後,在

安靜的陽光裏,看著他,慢慢長大,變成一個武藝超群的少年,變成皇帝劉徹身邊形影不離

的侍衛。

看著那站在陛下身邊的少年,衛青忽然感覺一下子又回到十幾年前,那個同樣可以飛揚

跋扈的年代,隻是那時,站在劉徹身邊的,是自己。如今,歲月如梭,蒼天易老,人亦換。

他衛青,常年出征在大漠南北,那麼,陛下,就讓去病來代替仲卿陪你吧。

“仲卿啊,你說為什麼看到去病,朕就想起你呢,想起你當年,也是這樣陪伴在朕的身

邊。”大殿上,退朝之後漸行漸遠的劉徹忽然停住腳步,沒有回頭,卻長長地歎息。

“臣不能陪伴在陛下身邊的日子,有去病在,臣放心。”衛青叩首,卻沒有抬頭,他不敢抬

頭,不敢抬頭去看那穿一身玄色龍袍的寂寥蕭瑟的背影。

“弟弟啊,你怎麼對去病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好呢?”未央宮內,衛子夫皇後坐在他的

身畔,眼中滿是不解與憐惜。

“姐姐,去病深得陛下賞識,是我留給姐姐、留給衛家的定心丸,我常年征戰在外,一

旦哪一天……”

“弟弟,不許胡說!姐姐不能沒有你,衛家不能沒有你啊!”

那年,皇帝劉徹命霍去病為驃姚校尉,跟隨衛青出征。

“陛下讓去病也隨臣出征?”衛青疑惑地看著皇帝目光中淡淡的笑,說實話,他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