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韓戰發生,美軍失利,於是美國共和黨乘機提出“誰丟失中國”的問題。中國,在美國人心目中,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幾千年的悠久文化,有一個較好的生活方式,再加上精美的烹調,地球上罕見的名勝古跡,中國人的勤勞、勇敢、謙恭、爽快的美德,這一切都使美國人對中國比其他亞洲國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現在丟失中國了,它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局麵更難應付,意味著迫切需要調整他們國家的戰略關係。追源究始,民主黨政府應負其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韓戰爆發前,共和黨對民主黨的攻擊便開始了。威斯康辛州參議員麥卡錫利用了約瑟夫他?艾爾索普在《星期六晚郵報》發表題為《為什麼我們丟失了中國》的文章,強調指出國務院製定的對華政策有陰謀性質。韓戰爆發後,麥卡錫進而拋出了更大更新的指控,矛頭指向艾奇跡、馬歇爾。美參議院領袖羅伯特?塔夫脫及其軍師參議員勃裏奇急於整民主黨人,鼓勵麥卡錫“如果一個案子搞不成,放了它另去搞一個”。隨後塔夫脫、勃裏奇便起了打李宗仁的主意。
首先塔夫脫、勃裏奇對李宗仁的外交顧問甘介侯威迫利誘,其後勃裏奇又邀請李宗仁去邁阿密遊覽,乘間由塔夫脫出麵勸說李氏參加他們整民主黨的陰謀活動,否則他們將拋出李宗仁暗中整蔣介石的材料提到參院外交委員會指控。李宗仁明知自己沒有整過蔣介石,共和黨人手中掌握的材料,隻是李宗仁於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在桂林通過美駐廣州代辦克拉克轉交杜魯門的一封信。李在函中說:馬歇爾將軍在調處工作失敗以後,仍對國民黨政府給以援助。可惜“此項援助未能產生預期的效果”。艾奇遜為了解脫自己,在遞呈《對華政策白皮書》的信中引用了李宗仁上麵的話,於是共和黨人便以李宗仁站在民主黨一邊,參加反蔣了。李宗仁對塔夫脫的恐嚇無動於衷,最後花了幾千美元委托一個律師去周旋,才告無事。
這個時候,民主黨深知台灣當局在美國國會進行“遊說”活動,而苦於證據。剛巧國民黨駐美空軍購料處負責人毛邦初來看李宗仁,交出了一批機密文件,並揭露了在李宗仁代總統時,蔣介石的某些緊急處置。原來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一日蔣介石宣布下野後,一麵下令上海庫存的黃金外彙四億多元運往台灣,一麵急電在美國的存款用私人名義化整為零,分存入外國銀行,以免萬一國共和談成功,為將來的“聯合政府”所征用。僅在毛邦初那裏,就有一千萬美元,蔣電將此款分存美國、瑞士銀行,毛照辦了。及蔣複職,蔣又令毛將這一筆錢電彙台北。毛至此公然抗命。李宗仁說,“此款是在他代總統任內提出分存的,本人應有審查之權。”並要毛邦初“保存檔案,藉資審察”。可是毛邦初交來一些機密文件不久,卻轉到民主黨國會議員手裏去了。
一九五一年六月,民主黨俄勒岡州參議員摩爾斯向參議院提出一項建議,說台灣在美國進行“遊說”活動,旨在影響美國對台政策,特提出國民黨政府駐美大使館公使銜參事陳之邁從毛邦初空軍購料處電台發往台灣總統府給周宏濤的親譯電稿以資證明。這些電報有的說,周以德將去台訪問蔣夫人,提出太平洋學會負責人拉鐵摩爾如何與民主黨政府勾結,合謀出賣國民黨;有的說美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塔夫脫在演講時公開主張,由於中國的豐富資源在大陸,美國唯有助蔣反攻,方能奠定亞洲和平局麵。對此,摩爾斯要求參議院進行調查。
盡管台方於一九五一年六月十一日由其出席聯合國首席代表蔣廷黻與駐美大使館參事陳之邁聯名在美發表談話,否認台灣在美國有所謂“遊說組織”。但台灣當局與共和黨政客的勾搭,已成為公開秘密。美參議院終於作出決議:推定參議員麥克馬洪與眾議員卡斯頓會同調查,並將調查結果提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審議。此舉使台灣當局大失麵子。
蔣介石以李宗仁袒護毛邦初,十分惱火。交由監察院於一九五二年一月十一日炮製“彈劾李宗仁違法失職案”。並在一九五四年召集一九四八年選出的國民代表舉行二次大會(以後改為終身職)選舉總統、副總統。李宗仁於一九五四年一月三日函蔣介石:以憲法規定國大代表任期六年,用臨定條款來延長代表任期是非法的。蔣對李函毫不理睬,且於三月十日由國大二次會議六次大會中罷免了李宗仁副總統的職位。從此以後,蔣李關係再沒有轉圜彌縫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