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激蕩的一年(3 / 3)

胡宗鐸等到了鄂西,李宗仁、白崇禧原望他們能夠率部經由湘西回到廣西,但到四月十五日,胡、陶、夏三人竟通過孔庚聯係向蔣投降,他們從沙市聯名電蔣說:“個人進退實無問題,但使數萬久戰部屬有托,則感賜多矣!”二十一日胡、陶離軍出國前,派人送五萬元給夏威,說是蔣給他出洋的,夏遂搭英國兵艦徑去香港。

四月七日蔣起用張發奎為第一路追擊司令,派朱紹良為第二路追擊司令。並令胡、陶、夏等投誠部隊在荊沙附近集合,旋即由張、朱等部把他們追圍繳械。原第七軍二師師長李朝芳不忍廣西官兵作無謂的犧性,五月二十七日,率領他的兩團以及尹承綱師的兩團在沙市向張發奎獻槍投誠,八桂子弟,多為張所收容。北伐後期,李宗仁所統率的第四集團軍就這樣冰消雲散了。

八、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廣西

白崇禧在北寧線上的李品仙、廖磊兩軍被唐生智奪去後,蔣介石原令唐生智將白崇禧逮捕解往南京究辦。白所以能夠幸免,完全是得自廖磊對李品仙的仗義力爭,恰巧當時從唐山到天津沿線都是由廖磊的第三十六軍駐守,所以廖就親自護送白到天津,於三月二十一日搭一艘英商太古公司的輪船南下香港。

不料白崇禧的行蹤被南京偵悉了,蔣即密令上海警備司令熊式輝,俟該輪駛近吳淞口外時,派兵登輪搜查,務將白崇禧抓住。不料蔣這一措置,被熊式輝一個親信通知上海市長張定璠。張立即經由第四集團軍駐滬辦事處處長俞星槎轉報那時還在法租界“融園”居住的李宗仁。李聽後嚇了一跳,立召王季文問計,王說:“許汝為(即許崇智,1886—1966,廣東番禹人,字汝為。二次革命時被推舉為福建討袁(世凱)軍總司令。1917年參加護法運動,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長。1925年任廣東省政府主席。1941年底日本侵略香港被俘。不久獲釋去澳門。建國後,居住香港,曾被蔣介石聘為國民黨“總統府”資政。)可能有辦法。”

王季文受李宗仁之托去訪許崇智,告以白崇禧處境危險,盼許設法營救。許慨然自任,即往訪日本駐滬總領事,請發一急電給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宇都宮,懇其采取一切可能辦法救白出險。許與宇都原是日本士官同學,後者接電即通知天津日清公司派一快輪追上太古公司的輪船,說明原委,將白崇禧接過日輪,徑把他送去香港。白是時始知麵臨險境,也嚇得大驚失色。

白崇禧到香港後,已知道李濟深在南京被扣,陳銘樞、陳濟棠還沒有回到廣州。他同第八路總指揮部參謀長鄧世增取到聯絡後,即到廣州晤鄧,但看到廣東局麵已傾向擁蔣,不能有所作為,即匆匆返港,休息了兩天,乘行港梧線的“大明”輪返梧州。該輪從三水開行後,黃紹竑的侍從副官忽發現白崇禧也在船上,遂走告黃。黃立即跟著來見。黃、白在危難中會晤,不禁百感交集。黃紹竑先開口道:“天下真有這樣湊巧的事,我認為你不會回得這樣快的。華北那邊的情形怎樣?”

白崇禧先“唉”了一聲,答道:“還有什麼好說呢,一切都完了!就是這一次南下途中海上的波濤洶湧,也是夠驚險的啊!”接著白就把如何在唐山脫險,如何在海上遇救的情況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直把黃紹竑聽得目瞪口呆。

李宗仁從許汝為處知白崇禧已脫險,即令駐滬辦事處處長俞星槎去看上海市長張定璠,密商安排離開上海的辦法。三月二十五日晚,李宗仁依照張定璠預先定下的計劃,帶著侍從副官季雨農出了“融園”,乘汽車去中國飯店。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後麵有一輛神秘的汽車緊跟著。李宗仁等入了飯店上了樓梯,立即從後麵工人專用的樓梯下來,坐上張定璠準備的另一輛汽車,飛馳到黃埔江邊一個上海市政府的專用碼頭,俞星槎已在那裏等候,他們匆匆上了汽艇,直開往吳淞口外,搭上郵船向香港去了。

李宗仁到香港後並未耽擱,即入廣州。那時陳銘樞、陳濟棠都未返粵。鄧世增領軍樂隊到廣九火車站歡迎。鄧世增說:“白崇禧兩天前曾經到過廣州。”李宗仁提出了一些李濟深被扣後鄧應當怎樣應付粵局的意見,即告別遄返梧州。

上海市長張定璠以掩護李、白脫逃,於三月二十八日被蔣介石撤職,另派張群(1889—1990,四川華陽人。早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總參議、軍政部政務次長兼兵工署長、上海同濟大學校長、上海特別市市長、湖北省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等職。抗日戰爭期間,任軍事委員會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成都行轅主任,並兼理四川省政府主席。194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1949年敗退台灣,曾任國民黨政府秘書長。)為上海市長。

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在梧州聚首一堂,回顧這兩三個月來的變局,真是感慨萬千。他們在梧州逗留不久,即一起回到黃紹竑的家鄉容縣,召開一個幹部會議,參加的有第十五軍第一師師長伍廷颺;第三師師長呂煥炎,以及張任民、呂競存等,聽取李宗仁、白崇禧關於此次事變的經過。當時第十五軍第二師師長黃旭初已奉黃紹竑命,從廣東韶關北上湖南,目的在支援武漢,師次郴縣,而武漢已經失手,遂遵黃紹竑電令由龍虎頭開回廣西。至此廣西再沒有一兵一卒在境外。

九、李濟深勸李宗仁、白崇禧出洋

蔣介石到武漢後,忽於四月八日在漢口發出通電,表示願意下野出洋,以息內爭。電文中雲:“中正半生戎馬,為黨馳驅,今後甚願得卸仔肩,出洋考察,以個人資格,追隨本黨同誌之後,以完成總理未竟之遺誌。”蔣正在“六合統一,千軍解甲”的樂觀時刻,為什麼要下台呢?這當然別有用心。

果然,不久蔣就電囑國民政府文官長古應芬設法轉達李宗仁、白崇禧出國考察。因為李、白已從虎口逃出,後患無窮,不能不另行設法收拾他們。古應芬奉命後,又轉托當時被蔣軟禁在湯山的李濟深轉達此意。後者已經失掉人身自由,蔣介石怎麼說,他隻好怎麼辦,於是李濟深於四月十六日函李、白雲:

德鄰、健生兩兄惠鑒:

弟於形勢嚴重之頃,束身來都,蒙主席優厚,指示正軌,使不致誤蹈旋渦。自移居郊外以來,讀古人書,徹悟不少。偶閱報章,雖不見兄有何表示,唯任部屬屢抗中央,不加製止,弟甚憾焉。又聞德兄密電,稱弟曾發手令與李澤霖,雖經李君通電否認,而弟之不能自由,亦遂加甚。固然我等心跡,未嚐不可自原,而驕盈不聞大道,狃於世俗稱伐者之所為;則不能為我輩寬也。憶編遣會時,馮煥公議及總司令總指揮名義,謂當略為有功者之地,我輩亦善其說,而不知長者婉而多諷,正以相戲,欲人之自悟其非耳。我輩生平自許救國,而形跡乃至伐勳,湯泉滌我,愧汗無地。所以既自知其負忒,又複何敢高論?萬望兩兄即日嚴斥舊部,絕對停止蠢抗,以求末減,自己則早日行赴海外,得知識之加增,亦可有益於社會。季寬(即黃紹竑)兄既為地方樸實賢勞,應當力爭我之蹉失,唯中央之命是聽,為中央去西顧之憂。切望寄語,不可或忽。總之:我生不辰,出世西粵,亦蒙桂係之譏。廣西邊陴僻壤,以小器而冒求大受,本已極端可哂。加之省之妄人,若有好譽之心,亦非自求之福。觀乎最近之過去,湘有曾左,造成子弟流離之局麵;皖有李段,釀成軍閥更迭之機評。蓋欲虛榮其省,而適以禍其民,此可鑒也。弟不便煩言,萬祈俯納貢陳,無任祈幸!

弟 李濟深 叩 四月十六日

李濟深的這封信,是由陳濟棠的部下香翰屏帶到容縣的,由黃紹竑出麵見香,提出了四點意見,要他回廣州後通過兩陳轉達南京,這四點是:

一、立刻恢複李濟深的自由。

二、撤銷對李宗仁、白崇禧、李濟深的查辦案。

三、給李宗仁、白崇禧出洋考察名義及旅費。

四、廣西部隊的編遣,由黃紹竑全權處理。

香翰屏對黃紹竑表示,上述條件公平合理,不失為息事寧人的一種辦法,答應返粵轉達。

十、黃紹竑、白崇禧冒險攻粵

香翰屏離容回廣州後,一直渺無消息。黃紹竑以局麵澄清有待,特回到離縣城幾十裏的老家去省視他的老母。才住了兩日,李、白就有許多電話催他回來。可是回來以後,他們又沒有什麼事情待商,隻好以下圍棋來消磨時期。

一天,黃紹竑正在同白崇禧對弈,李宗仁在旁觀戰,譯電員送來一份急電,李宗仁拿來一看,知是廣東省政府主席陳銘樞打給黃紹竑的,電報轉達了南京政府的四項指示:

一、著黃紹竑將李宗仁、白崇禧拿解來京,聽候查辦。

二、廣西不準收容從武漢退回的部隊。

三、廣西境內的部隊縮編為一師一旅,剩餘武器解繳中央。

四、黃紹竑將以上三項辦妥後,得任為兩廣編遣區副主任。

李宗仁看後不吭不聲,遞給黃紹竑,後者以棋局正入高潮,就把電報擱在身旁的茶幾上,直到一局告終,黃紹竑勝利,才笑逐顏開地打開那份電報。他看後緊皺眉頭,連呼:“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隨將電報交給白崇禧。白看後也不做聲,過了一會兒,他才對黃說:“季寬,像這樣的條件,還有什麼好談的!”原來黃一直對蔣抱有幻想。

李宗仁正在點著一支煙,吸了幾口,就吭聲說道:“算了吧,準備打仗!”

黃紹竑連連點頭說:“我們的本錢在前方輸光了。後方留下這一點點也沒有多大用處,索性來個孤注一擲,拚個痛快!”

人們在一種極端憤慨的心情下,往往頭腦發熱,盲目蠻幹。李、黃、白等那時就是這樣孤注一擲。

五月初,李宗仁等從容縣回到梧州,五月李宗仁就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申討蔣獨裁篡黨。李就職後即去香港,在羅便臣道九十二號住下,推進對外活動;白崇禧馳往廣西各地秘密集結部隊,準備立即行動;黃紹竑則遄返南寧,籌措軍費。

五月七日,南京以何鍵為討逆軍第四路總指揮,陳濟棠為討逆軍第八路總指揮,企圖從湖南、廣東同時出兵,夾擊廣西。針對此種形勢,黃紹竑、白崇禧決定對湖南采取守勢,用全力進攻廣州,欲以軍事上的勝利,轉移政治上的頹勢。在發動攻粵前,任張任民為桂林警備司令,率何次三團防守;並派梧州警備司令龔傑元去廣州進行和平試探,以鬆弛對方的戒備。

攻粵部署分為兩路:第一路由黃紹竑指揮第十五軍第二師黃旭初部、石化龍的獨立團以及韋造時的獨立營從梧州沿西江向三水攻廣州,這一路直到三水都沒有戰鬥,但為粵方海軍所阻,無法渡過北江;第二路由白崇禧指揮伍廷颺的第一師、呂煥炎的第三師經懷集、廣寧、四會、三水攻廣州,五月八日到蘆苞對岸的蔣岸墟,粵軍沿北江嚴密戒備,時適雨季,江水暴漲,而船隻又全為對方控製,所以直到十八日才能由大塘強渡。十九日白崇禧擊敗陳濟棠的香翰屏旅和張達教導團於蘆苞,伍廷颺師的副師長梁朝璣受傷。二十日白崇禧再擊敗餘漢謀(1896—1981,祖籍廣東高要。1932年,率部圍剿中央蘇區紅軍,任閩贛湘粵第六綏靖區縱隊指揮官。後任廣東綏靖主任兼第四路軍總司令、第四戰區副司令官兼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及衢州綏靖主任。1949年,任“總統府”戰略顧問。)旅於大塘。兩處粵軍都退到白泥防守。黃紹竑的第一路因無法渡江攻三水,也轉夾大塘會攻白泥,二十二日白泥會戰開始,進展不利,黃旭初受傷,由粵方投誠過來的第十五旅旅長王應榆也被俘。此時,在中原發動反蔣戰爭的馮玉祥,由於他的主將韓複榘聯合石友三(1891—1940,吉林長春人,字漢章。早年投北洋陸軍,後在馮玉祥部任第六師師長、援陝第五路軍總指揮。1929年投靠蔣介石。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第六十九軍軍長、第十軍團軍團長。1938年12月,任冀察戰區副司令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1940年,因準備投降日本侵略軍被其部下高樹勳處決。)叛馮投蔣而失敗,馮部全部退入潼關,準備閉關固守。黃紹竑、白崇禧看形勢不利,遂決定全軍撤經懷集回到梧州。

湖南何鍵見桂軍攻粵,後方空虛,就指揮劉建緒、吳尚、周斕各師和陳光中旅向桂北進攻廣西。桂林警備司令張任民無法抵禦,退向柳州,湘軍也步步進逼。白崇禧遂將由粵退梧的部隊急調赴柳,編成第一、二、三縱隊,以徐啟明、覃連芳、雷飆分任縱隊司令官,由伍廷颺擔任戰線指揮官擊敵。六月十七日,覃連芳縱隊先敗陳光中於柳城。十九日,徐啟明、雷飆縱隊在沙堆與劉建緒、吳尚兩部對峙,覃連芳回師夾擊,湘軍大敗北逃。二十四日覃連芳收複桂林,戰爭告一段落。

十一、黃紹竑、白崇禧亡命海外

當黃紹竑、白崇禧分率第十五軍東下攻粵時,蔣介石已調李明瑞、楊騰輝兩師從漢口下船,經由長江運到廣東黃埔登陸。時粵軍第十三師徐景唐部響應黃紹竑、白崇禧的號召,由石龍沿廣九路會攻廣州,被李明瑞派兵擊潰。及白崇禧集中退梧兵力到柳、桂迎擊湘軍,梧州空虛,門戶洞開。陳濟棠的粵軍遂聯合李明瑞、楊騰輝所部於六月二日溯西江而上進入梧州。與此同時,南京政府明令發表俞作柏為廣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為廣西編遣分區特派員。

俞作柏、李明瑞、楊騰輝在梧州半月,沒有任何行動。後見第十五軍餘部正忙於追擊柳桂方麵的湘軍,遂率部沿江而上,直達桂平。那時黃紹竑看到廣西已無兵可調,勢難抵抗,因決心退出省境,避居海外,他電催白崇禧速回南寧會齊,一同出走。白對桂、柳一帶部隊作了一些安排,遲遲不能成行。黃紹竑等得不耐煩,遂電白道:“一走百了,不走不了,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白崇禧回到南寧同黃紹竑會晤後,決將所部交由呂煥炎、梁朝璣(時已傷愈回到部隊)統率,並囑他們同李明瑞、楊騰輝妥協。黃紹竑原兼廣西省政府主席,至是特留民政廳長粟威在南寧向俞作柏辦理移交手續,以示清白。六月底,黃紹竑、白崇禧偕前梧州警備司令龔元傑乘輪去龍州入安南(今越南),走上了當年舊桂係頭目陸榮廷失敗流亡的舊路。他們回念及此,不禁感慨萬千。到香港時,自已兩手空空,黃紹竑也隻剩二萬元,因分半給白。蔣介石看到廣西軍人集團已經基本消滅,返於七月三十一日準李濟深恢複自由。

俞作柏於七月初在南寧就廣西省政府主席職,即以曾如柏為民政廳廳長,雷沛鴻為教育廳廳長,梁五鳳為財政廳廳長。如前所述,蔣這一次所以能找到俞作柏,係由楊永泰與梁五鳳居中聯係,俞飲水思源,故以財政廳廳長來酬謝他。那個對俞策反工作有點關係的李薦廷,也得俞任為廣西榷運局局長,李隻是掛名,從不抓實際工作。

李明瑞就廣西編遣分區特派員後,依照南京政府規定的限額,把廣西部隊編為三師一旅。這就是說,除前方回來的李明瑞、楊騰輝兩師照舊保留外,原來在廣西的部隊,隻能編一師一旅。經過這一次改編,各部隊長名單如下:

第十五師師長李明瑞、第四十三旅旅長周祖晃、第四十四旅旅長黃權、第四十五旅旅長張之豁。

第五十七師師長楊騰輝、第一六九旅旅長梁重熙、第一七〇旅旅長謝東山、第一七一旅旅長楊騰輝(兼)。

新編第十六師師長呂煥炎、第一旅旅長梁朝璣、第二旅旅長許宗武、第四旅旅長楊義、新編第一獨立旅旅長楊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