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意見領袖”和“網絡推手”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日益普及,一支潛在的草根力量悄然浮出水麵,這就是從博客群生存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意見領袖”和“網絡推手”。他們出現的時間不長,但隨著2008年初南方特大雨雪冰凍災害,隨著西藏“3·14”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隨著奧運火炬境外傳遞遭遇搗亂破壞,隨著“5·12”汶川特大地震,隨著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隨著烏魯木齊“7·5”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等一係列重大事件的相繼出現,他們積極發表意見,踴躍介入社會生活,以鮮明的民間姿態,彰顯個性,表露觀點,在一定層麵上與主流媒體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形成了一支有別於官方意識形態,但總體有利於國家利益和社會進步的積極力量。作為近年來的新事物,他們出現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網絡話語生態、輿論走向的影響不可忽視。著名的“石首事件”、“鄧玉嬌殺人案”、“杭州飆車案”等重大網絡群體事件背後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對其形成的社會曆史根源、內在運作機製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影響,值得理性分析、深入研究。
所謂“意見領袖”是指這樣一些人:他們關注社會生活,熟悉輿論環境,具備新聞敏感,擁有信息資源。當某個焦點事件、熱點問題出現時,他們能在第一時間發表獨到見解,影響和引領廣大網民。在網絡的“自然選擇”過程中,他們逐漸確立自己“意見領袖”的地位。這種地位不是官方欽定和任命的,而是依靠點擊率和關注度決定的。之所以能夠吸引眼球,說到底,是他們的意見和見解在一定程度上及時、準確、鮮明地代表了民意,說出了百姓想說而未必說得出的心裏話。“網絡推手”又稱“網絡推客”、“網絡策劃師”,是指一群熟悉網絡社會的人利用互聯網,通過策劃社會關注的話題等,在網絡上吸引網民注意力,從而達到公眾對某個事件或產品持續關注的目的。在二者的交替作用下,網民意見大有逐漸主流化的傾向。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人民網時,明確肯定互聯網也是主流媒體。對廣大網民無疑是巨大鼓舞,也使“意見領袖”和“網絡推手”以更加自信的姿態介入社會生活,積極引領正麵意見。這從總體上說毫無疑問是件好事,有論者甚至說這是民主政治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是彙集民意的有效渠道。
在充分肯定“意見領袖”和“網絡推手”正麵作用的同時,必須看到這支相對龐雜的隊伍依然良莠互見、魚龍混雜。在不少情況下,“領袖”和“推手”背後有商業利益的魅影作怪。在“推進民主”的名義下,時有踐踏民意的舉動出現;在“人肉搜索”的大網下,常常伴隨對人的隱私和尊嚴的蔑視。原產於“哄客”的“網絡推手”,本身就帶有非理性的印記,一不留神,就可能墮落為“網絡黑手”或“網絡打手”,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暴民”。而“意見領袖”如果缺乏必要的自律意識,在互聯網這片自由廣闊的土地上,就有可能放縱自己的言論,揮霍自己的智慧,成為不負責任的“哄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借助“意見領袖”的所謂“意見”和“網絡推手”的輿論助力,大搞商業活動,形成變相廣告,誘導消費者錯誤消費,從而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比如2009年7月16日,百度魔獸世界吧發表了一個名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帖子,立即演變為一個全國性網絡熱點。事後,北京一家傳媒公司的CEO承認,動用800人製造“賈君鵬”,目的就是為了讓網民持續關注魔獸這款遊戲,該創意讓他們賺了“6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