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處世資本
——圓融通達的處世魔棒
善待自我,取悅自我
真正的生命強者是在與命運的激烈碰撞中綻放出光芒並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人。在這多彩多姿的世界上,要好好地生活,活給自己看,也活給愛自己的人看,更要活給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看。盡管免不了會經曆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可那也是上蒼給予你的禮物,讓你在成長中學會堅強。
困難並不是全部的人生,當不幸來臨時要勇於麵對現實,正確分析自我,以更好的人生態度來麵對生活,善待人生的每一刻。正如快樂不能使時間延長,悲傷也不能使時間縮短。為自己揚起微笑,不要誇大自己的悲傷,不要低估生命的力量,學會相信生活和時間會衝淡一切苦痛,生活也一定會創造更多的快樂。讓生活多一點兒光彩,多一點兒人生感悟!
做自己的公主
也許你沒有沉魚落雁的美貌,也許你沒有聰穎睿智的頭腦,也許你沒有魔鬼般的身姿……總之,你的身上可能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別忘了,你就是你,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上天的創造。
《世說新語》裏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桓公少時與殷侯齊名,有一天,桓公問殷侯:“你哪一點比得上我?”殷侯思考了一下,很委婉地回答道:“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是的,何必羨慕別人?我有自己的性格與生命經曆,不論遭遇是好是壞,一切喜怒哀樂都是我在承受與體驗。我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怎麼可以拿來與別人交換?!
不要羨慕別人的美貌,不要希冀別人的頭腦,不要模仿別人的身材,愛自己的出發點,就是勇敢地接納並不完美的自己。眼睛小嗎?沒關係,眼小能聚光;身材矮嗎?濃縮的都是精華……無論是哪裏多一寸,或是少一寸,你都是上天的傑作,你沒有理由輕視自己,你也是夜空中一顆耀眼的星星。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有理由保持自己的本色。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鍾,去憂慮我們與其他人不同這一點,應該盡量利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一切。
苔絲?裏得太太從小就特別敏感而靦腆,她的身體一直太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得多。苔絲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已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苔絲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並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苔絲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他們為了使苔絲能開朗地做每一件事情,都盡量不糾正她的自卑心理,這樣反而使她更加退縮。苔絲變得緊張不安,躲開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苔絲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
後來,是婆婆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這四個字!在那一刹那之間,苔絲終於發現自己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為她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模式。
苔絲後來回憶道:“在一夜之間我整個人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我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盡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去參加社交活動,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結果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總要保持本色。’”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有理由保持自己的本色。我們不該再浪費任何一秒鍾,去憂慮我們與其他人不同這一點。應該盡量利用大自然所賦予你的一切。不論如何,你都得自己創造自己的小花園;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自己的小樂器。
接受你所有的層麵是很重要的,當你承認自己不完美的那一麵時,某件神奇的事就會發生。隨著你看到負麵的部分,你也將開始發現正麵的你,那個美妙部分可能是你以前沒有認可或注意到的。你會注意到,有時你的行為雖然心存利己,有時你卻無私到令人不可思議的地步。有時候,你雖然會表現出畏縮或沒有安全感,但大部分時候你都是勇敢的。你雖然會緊張,但是也可以放鬆。
承認自己的全部,用輕鬆的態度來看待它。
給自己的意誌力放個假
“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沒有壓力的環境。”美國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菲利浦?戈爾德博士說。大多數的人認為壓力乃是一種消極因素,殊不知壓力在某種意義上也有其積極的一麵。生活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就好比幻想在沒有摩擦力的情況下行走,或如同在沒有路麵的支撐力的情況下騎自行車一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麵對壓力,去掉浮躁,沉著冷靜地麵對眼前堆積的問題,是現代女性必須培養的一個心理素質。
IMG有一位精力充沛的女業務代表,負責在高爾夫球及網球場上的新人當中,發掘明日之星。美國西岸有位年輕網球選手,特別受她賞識,她決定收攬對方加盟本公司。從此,縱使每天在紐約的辦公室要忙上12個小時,她依然不忘時時打電話到加州,關心這個選手受訓的情形,他到歐洲比賽時,她也會趁著出差之便,抽空去探望探望,為他打理一切。有好幾次,她居然連續一周都未停止跟蹤,忙著飛來飛去,追蹤這選手的進步狀況,偏偏手邊還有一大堆積壓已久的報告。
一次,那位年輕選手參加法國公開賽。照原定日程,這位女業務代表不需出席這項比賽,但是她說服主管,為了維持與那位年輕選手的關係,她應該到場。主管勉強應允,但條件是,她得在出發前把一些緊急公務處理完畢。結果她又是幾個晚上加班。抵達巴黎當天,在一個為選手、新聞界與特別來賓舉行的晚宴上,她依舊盯著那位選手,並且像個稱職的女主人,時時為他引見一些要人。當時是瑞典網球名將柏格獨領風騷的年代,他剛好是他們的客戶,又是那名年輕選手的偶像,自然地就介紹他倆認識,柏格正在房間一角與一些歐洲體育記者閑聊,她與年輕選手迎上前去。對方望向這邊時,她說:“柏格,容我介紹這位……”
天哪!她居然忘了自己最得意的這位球員的姓名!
後來,那位年輕選手成了世界名將,但他與IMG再也沒有聯係。
這位女業務代表的確令人欽佩,如果運氣好,碰上一個懂事的小夥子,她的失誤也不是什麼大的失誤,因為在那種情況下,隻要小夥子自我介紹一下就沒事了。但她這樣不顧一切地拚命工作,對服務對象過於關注,則總會造成這樣那樣的悲劇。
意誌力是完成一項工作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於那些意誌堅強而處事果斷的人來說,犧牲身體的健康與心靈的平靜,往往在工作上變成一種阻礙。
不要一味地濫用你的意誌力。你知道自己擁有堅強的意誌力,你可以永遠靠它支撐自己的工作,然而沒有健康的身體和平靜的心情,你反而什麼事都做不成。
鍛煉身體,維持健康,它們自然而然會支持你在工作上的表現。有時候,我們往往忘記了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道理,因而迷失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弄得一事無成。
找一個肝膽相照的藍顏知己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女性要承受來自多重角色的壓力,在精神上其實非常需要一些強有力的支持。但是當戀愛中的女人或已走進婚姻的女人有了煩惱時,往往她不會再去同那些要好的女朋友說悄悄話,而是找到知心的男性朋友去傾訴。這樣的男性朋友就是女人的藍顏知己。
“藍顏知己”往往都是女性的死黨朋友,認識的時間很長,相互也彼此了解而且信賴。你與這種藍顏知己之間沒有愛情,卻又比一般朋友間多一份肝膽相照,更不用擔心時間久了友情會淡漠。能做藍顏知己的男人,必是男人中的極品。能擁有藍顏知己的女子,必是女子中善解人意的聰明者。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全方位的感情關懷。曾經有人將這種異性感情稱為“第四類感情”,也叫它“灰色感情”,作為人類對愛情和友情所不能達到的範圍的補救。藍顏知己,不像愛人的朝夕與共,卻在你最快樂和最難過的時候被你想起,想起時感到深深的溫暖和慰藉;不像父親的嚴厲,但對於你的偏激與固執,同樣毫不留情地給你敲警鍾;不像孩子般的不通世故,但偶爾流露的孩子氣的笑容讓你感動……
每個女人,骨子裏頭幾乎都有這樣一種情結,想擁有個藍顏做知己。他居住在她的精神領域裏,他不一定英俊,但一定成熟、可靠、善解人意。但你若想同“藍顏知己”長久地交往,那就首先需要進行自我定位。
距離太近了,知根知底,反倒做不成知己。要對“藍顏知己”沒有任何其他雜念,隻是想對他傾訴。他懂得你的一切,哪怕歎息,哪怕哭泣。他靜靜地傾聽,體貼得如冬夜裏的一杯暖茶。他不會刨根問底去探尋你哭的緣由,也不會嘲笑你的孩子氣。他沒有丈夫的霸道或情人的貪婪,他是靜靜的一株勿忘我,在午夜裏,散出清雅的幽香,一點一點滲透女人的心。在你哭完的時候,他會沉默半晌,而後很輕很柔地說一句,早點睡吧,別想太多,明天太陽又會升起。女人陡地覺得全身心都放鬆了,是那種卸下千斤重擔般的輕鬆。
這樣的藍顏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一旦被某個女人引為知己了,他就絕對會把距離拿捏得很準,讓自己永遠像一棵樹似的,在女人的想象裏繁盛,總也不會落葉。女人的夢想裏,便總期待著能與這樣的男子相遇,一旦遇上,她們的寂寞和軟弱,便都有了寄存的地方。藍顏知己是女人們不息的一個夢。
那麼,女人如何給自己的“藍顏知己”定位,或找什麼樣的“藍顏知己”最合適,把他放在哪個位置上最合適?
“藍顏知己”是心甘情願地為你分擔苦惱,但沒有性別意識的男朋友;“藍顏知己”是欣賞和尊重你思想的男人。
如果能找到一位有思想,又能真心待你的“藍顏知己”,女人的思想會出現質的飛躍。一個有思想的男人與一個有思想的女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等於吸取了兩性思想的精華。這對於兩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事情。
當然了,作為女人是要懂得取舍的。假如有個男人很欣賞你的思想,那你一定要把握好你們之間相處的分寸,千萬不要使這種難得的友誼誤入歧途,免得到最後連個朋友都做不成。要知道,他既然很欣賞你的思想,他也會像愛你的思想一樣,去愛別的女人的容貌、身材等。
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擁有“藍顏知己”,不僅是女人的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幸運。但要永遠記得,你們僅僅是思想上的“藍顏知己”,僅此而已。
多給自己一些掌聲
人們對“愛”依據各自的感受下了許多的定義。不過先請你評判以下這個定義是否合適:愛就是請你關心的人成為他們自己所願望的那樣,絕不堅持要他們來迎合你。這是一個實際且可行的定義,但事實上卻很少有人會去用它。換作是你,你能夠做到這個地步——讓別人成為他們選擇的那樣,而不堅持要他們來符合你的期待嗎?
你必須熱愛自己的外表。即便你的身上可能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你就是你,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上天的創造。隻要是人,就會有許多自然的外表方麵的缺點,這是人特有的東西,一個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人,絕不會因自己擁有某些“本色”而惱火。
隻要你欣賞自己的外表,你就會為你擁有這麼一個健康的外在而自豪,你就會摒棄商業文化的幹擾,即使與時下的流行時尚背道而馳也毫不在意,這並不表示你標新立異,而是你懂得熱愛和欣賞自己。
你自己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價值而且出色,那麼你就不需要依循別人的肯定來增加自我的價值,這等於你能夠愛自己,更能去愛別人。先給予自己積極的評價,你就能給予別人,並幫助別人。到那時,你的付出就不會摻雜自私自利的目的,因為你不是為了別人的感謝或報償而做,而是因為助人、愛人的行動為你帶來真心的快樂。
熱愛自己的女人,懂得自我欣賞。懂得自我欣賞的女人,光彩照人、落落大方,燦爛的笑裏有一股高貴的氣息,讓男人在仰慕的同時又有些敬畏。
瑪麗?瑪格麗特?麥克布蕾剛剛進入廣播界的時候,想做一個愛爾蘭喜劇演員,結果失敗了。後來她發揮了她的長處,做一個從密蘇裏州來的、很平凡的鄉下女孩子,結果成為紐約最受歡迎的廣播明星。
金?奧特雷剛出道之時,想要改掉他得克薩斯的鄉音,成為一個像城裏的紳士一樣的人,便自稱為紐約人,結果大家都在背後恥笑他。後來,他開始彈奏五弦琴,唱他的西部歌曲,開始了他那了不起的演藝生涯,成為在電影和廣播方麵最有名的西部歌星之一。
愛自己有太多的理由,也有太多的方式,隻可惜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失戀的痛苦、生活的挫折,早已讓她們脆弱的心靈傷痕累累。因此,要對著所有的女人大聲疾呼: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在惡劣的狀況下保護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而不是成為他人的附屬品。
學會愛自己,才不會虐待自己,才不會刻薄自己,才不會強求自己做那些勉為其難的事情,才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走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學會愛自己,才能在愛情到來的時候不迷失自己,才能在愛情離去的時候把握自己。
從呱呱墜地之初,人就習慣了在外界的觀照中看清自己,借鏡子來觀察自身的容貌,借別人的肯定或讚賞來認識自己的才華,漸漸生出依賴,離開別人的評價便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動物從不需要同類給予肯定就可以生存下去,人作為高等動物,具有思想、意識,為什麼就不能自我肯定呢?為什麼就一定要從別人的眼光裏尋找自身的價值呢?
學會愛自己要從今天開始,要從這一刻開始。人,不應該牽掛未來而焦慮企盼,也不應該對往事懊悔惋惜而不能自拔,要知道隻有現在這一分、這一秒才是最重要的。未來總是會帶來希望和失望,過去常常提醒自己的失誤,要知道未來和過去都和我們想象的不同,隻有現在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
你可以用你熱愛自己的能力,來向你所有的自我感覺挑戰。記住,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情形之下,憎惡自己的心態絕不會比愛自己的心態更健康,厭惡自我隻會為你帶來無止境的傷害。不要憎惡自己,更不要把錯誤行為與你的自我價值混為一談,錯了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
平衡生活,舍得放棄
大自然是絢麗無比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一切都給我們不盡的啟迪和感悟。我們常常歎息失去的太多,卻沒有發現失去的同時,又得到了許多,失與得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也常常抱怨壓力太大,卻不曾知道壓力越大,動力就越大。在承受壓力的同時,我們又何嚐不是在努力呢?人們常常不願意承受,總在逃避,他們不願背負。學會承受,便可以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學會承受,就是學會麵對生活。生活中總有一些挫折,我們必須勇敢地麵對。
明白得與失的人生哲理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間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間,都過了一生。金錢,有得有失;權位,有得有失;愛情,有得有失。有時此間得,彼間失;有時此時得,彼時失。有的人得而複失,有的人失而複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過了一生。人都是歡喜得,不歡喜失,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句話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所以《菜根譚》說: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
有時候,失去了金銀財寶,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債主,失去了道義之交、有情有義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自古以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的人得一人而天下興,周文王得到薑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礎;劉備得臥龍、鳳雛而有天下。慧能大師得到神會,而使南宗的大法弘傳全國。也有的人得一人而江山亡,如紂王得妲己、幽王得褒姒,都丟了江山。
得失之間有好有壞,得也不一定歡喜,失也不一定可悲。大富之家,得到一個忠仆,而能保有財產,世代興隆;大富之人得到一隻義犬,忠心守家,甚至舍命救主,使之未來發達。
蘇秦得到薑太公的陰符兵法,而能合縱諸侯,佩戴六國相印;張良謙虛卑下,獲得黃石老人賜予兵法秘籍,而使他幫漢高祖打天下,出謀劃策,無有不成。
說到得失,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緣。是你的,不必力爭,自會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計取得,也會隨風而逝。有時候得也不好,有時候失也不壞,得失之間,所謂各有因緣莫羨人。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珍惜;失去時,隻要你有足夠的條件,它也會再來。
有一個人,舍命救人,對方為報恩而送他一條破毛巾,並說這條毛巾能夠幫他成就所願。有一天洗手後,順手用破毛巾擦手。忽然現出一個金盆,此人一看有了金盆,隨手便把破毛巾丟棄,哪知這時金盆也消失了,後經指點,再把毛巾撿回,金盆果然又再出現,此人趕快把毛巾放入金盆中,從此保有金盆。舊的東西不可棄,得到了也不能忘記來路,也就是說,做人不能過河拆橋。
人生,失去了金錢、地位,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複。尤其是,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易。得失之間,富含人生哲理也。
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
欲望是人類一生擺脫不掉的枷鎖,每個人都想得到世界上的好東西,比如最多的財富和最大的權力,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貪求的心益發膨脹。殊不知,就是這些欲望充斥著我們弱小的心靈,吞噬著我們脆弱的健康,剝奪了生命中最寶貴的幸福與歡樂。得不到則終日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得到後又覺得空虛難耐,衍生出無盡的新欲望,直到有一天眾叛親離、奄奄一息時,才不住悔恨當日的貪執,若是能夠早一點放棄……生命該是另一番美麗的模樣。
不是每一棵苗都能長成參天大樹,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生活要求我們必須學會舍棄。你向往山居的清靜,就必須舍棄都市的繁華;你仰慕奮鬥者的成功,就必須舍棄安逸閑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萬水,就必須舍棄鄉土鄉音的溫馨與柔美。
放棄是一種聰明的選擇,與人發生矛盾或衝突時,隻要不是什麼原則問題,最好放棄爭強好勝的心理,甚至主動示弱,就可能化幹戈為玉帛,避免兩敗俱傷;當家庭生活中遇到小摩擦時,放棄爭吵,堅持沉默是金,就可以喚起對方的憐惜之心,使家庭保持和睦溫馨……
放棄是一種清醒,在麵對誘惑的時候,放棄可以讓自己變得強大。在燈紅酒綠、物欲橫流的今天,擺在每個人麵前的誘惑實在太多,這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於放棄。如果抓住想要的東西不放,甚至貪得無厭,就會帶來無盡的壓力、痛苦不堪,甚至會有毀滅自己的危險。
人生看似複雜,其實有時也很簡單,單純到隻有得和失兩種。有時勇於進取,但更多的時候應該毅然放棄,獲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棄則需要巨大的勇氣。該爭取的,不必猶豫;該放棄的,也用不著惋惜。爭取,是讓人領略到搏擊的歡樂和生命的律動;放棄,是使人感受到休憩的調整和策略的機靈。
放棄,在很多人看來,好像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誰都不會輕言放棄。隻要有一線希望就絕不會放棄追尋的腳步,到處充斥著這樣的論調,可是很少有人去思考,執著可能也會是一種錯。生命太過短暫,有時候必須仔細掂量掂量,什麼是值得自己一生去爭取的,反之就要當機立斷,勇敢地放棄生活中的那些浮華。
放棄也是善待自己,在決定放棄的一刹那,之前所承受的壓力、勞累全部一掃而光,心情無比輕鬆,感覺無比舒服,整個人都放鬆下來,不用再緊繃神經,不用再患得患失,放棄之後的輕鬆與獲得後的滿足一樣,都可以讓人徹底平靜下來。
確實,人生短暫,沒有什麼東西是割舍不下的,如果真的想讓自己活得快樂、輕鬆,就應該學會放棄,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拿得起,放得下。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失落、得意、成功、失敗……其實沒有哪一種選擇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空虛的心靈隻有不斷地尋求填補,懷著更多的欲望,企圖更多地占有,為自己的貪婪找出種種借口,不要以為自己擁有的越多,就會離幸福越近。
許多人不去衡量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也不管自己的消化功能是不是健全,得隴望蜀,即使占有的東西原本沒有什麼大用,也不肯鬆手;即使心靈已經很累,也不願舍棄沉重的負擔。所有的錯誤,也許隻是因為內心的虛榮,而虛榮背後的失望,失望裏的無奈,無奈中的堅守,堅守時的無助,卻總是被刻意忽略,許多人寧肯痛苦一生也不願放棄。所以,聰明女人不僅要學會如何擁有,更要學會如何放棄。
聰明女人不攀比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留有攀比的足跡。當我們上幼兒園時,比哪個小朋友的書包最漂亮;當我們上中學時,比哪位同學的學習最好;當我們上大學時,比哪位同學的戀愛最精彩;當我們工作時,比哪位同事在工作中最出色;當我們選擇自己的伴侶時,比她(或他)是不是最優秀;當我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庭時,比自己是不是過得最好;當我們有了自己的兒女時,比他們是不是最乖……如此眾多的比隻是人們潛意識中的一種攀比。這種攀比不會對人的生活造成任何影響,但它會一直存在於人的意識當中。
攀比是人性中最為普遍的一麵,相對來說,女人表現得要突出一些,這由女人的本性所致。女人的感情相對男人而言要更加細膩,思維也更加周密,但並不代表理性。女人對事物的敏感度非常高,以至於男人總把女人的這種細膩和敏感稱之為“小心眼”。
阿秀在別人眼中是名副其實的“女強人”,做事幹練果斷,為人豪爽直率,團結在她周圍的一些男同事無不稱讚其絕無僅有的幹勁和利落。因而,她也和他們一起稱兄道弟。可是突然有一天,她無意間聽到其中一位同事說:“阿秀什麼都好,就是缺少了些女人味,你看人家……”阿秀的心裏不是滋味。於是在以後的日子裏,她盡量讓自己變得有“女人味”。走路時“婀娜多姿”,說話時“柔聲柔氣”,可是她這樣“裝腔作勢”反而讓人感覺怪怪的,“女人味”變成“怪人味”。
阿秀在聽到同事說她沒有女人味時心裏不舒服,這種潛意識裏的攀比,被阿秀付諸於行動時,就從潛意識發展為顯意識。這種顯意識的攀比往往會成為自信的打擊石。比如當阿秀“裝”出來的“女人味”不被別人接受時,就會給她內心帶來一種不小的衝擊。如果內心的承受力強,衝擊不會侵入影響生活;如果內心承受力弱,衝擊就會乘虛而入,影響個人生活。內心承受力強的人是有自信心的人,而內心承受力弱的人則是有些自卑的人。
攀比有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麵。積極的一方麵可以給人的生活帶來一種向上的動力,以別人為榜樣努力奮鬥,以達到他人那樣的水平;消極的一方麵則會影響個人的生活,給心理造成一種壓力的存在——別人為什麼能成功,而自己為什麼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