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瑾瑜聽到明玉說是家書,便道:“之前我失蹤的事也不知祖母知不知道,這幾年她身子已是被惡疾纏身,若是知道了,想來定是擔心壞了。”
明玉忙將書信打開念了起來,孟瑾瑜失蹤之事趙雲徹並未對外宣揚,是以孟家眾人並不知道,書信中也全然未提此事。隻是信中說道老太太身子並未見好,一直便躺在床榻上,不過皇上體恤孟家,又顧念到孟瑾瑜在外為官,便將沈藍雙接回了孟府,相陪老太太。
明玉讀到這裏,停了下來,看了看孟瑾瑜,說:“原來沈姑娘回孟家了。”她想要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可是卻連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沈藍雙與孟家的淵源京城幾乎無人不知,當初沈藍雙上清寧庵的事也曾引起過一陣波瀾。可事過境遷,現在皇上又突然讓她回孟家,此舉難道真的像信中所說,隻是為了老太太嗎?
孟瑾瑜看明玉呆呆的,便問:“怎麼不讀下去了?”
明玉看著信,繼續往下讀,信裏邊老太太還說,雖然天恩浩蕩,但是沈藍雙畢竟尚未婚嫁,如此住在孟家沒名沒份,實在太虧待人家姑娘了,因此便讓孟夫人認了沈藍雙為幹女兒,既是幹孫女兒照顧祖母,那便是名正言順的,也免了旁人亂嚼舌根。
孟瑾瑜點點頭:“祖母倒是想得周到。一會兒我再給祖母回封信問安。”他看了看明玉,將她拉到自己身邊,握著她的手道:“怎麼讀完這封信,你倒像有心事起來了?”
“沒……沒什麼……”明玉在心裏跟自己說,應該隻是自己想多了,沈藍雙去清寧庵的時候已經同她說過自己的心意,再說孟老太太這封信應該也是讓孟瑾瑜放心的意思吧。
“小玉,你我雖隻有口頭婚約,但你相信我,這一世就算刀劍加身,萬劫不複,孟瑾瑜也定不會負你。”
明玉忙捂住孟瑾瑜的嘴:“誰要你發這樣的毒誓?!就算你真的負了我,我也不要你刀劍加身,萬劫不複。”
她說的是真心話,她喜歡孟瑾瑜,自然希望能同他修成正果,可若世事變幻,最後結局真的非她所想,無法如願的話,她也要孟瑾瑜好好的。
隻要他好好的,比什麼都重要。
西江境內,黃河上遊遭受洪災的地方不在少數,重建家園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孟瑾瑜回到西江之後,最要緊的事便是幫這些百姓重建房屋,讓他們能夠重新擁有自己的家。
臨江鎮是這一次洪水來襲的重災區,孟瑾瑜帶了人到了臨江鎮,隻見這裏的情況雖然比洪水剛過的時候有所改善,但仍是滿目瘡痍。
孟瑾瑜到臨水鎮的黃河邊察看,見這裏堤岸已被衝毀,雖然現在水位退了下去,但若是不修複,將來隻怕還會遭受洪災。
孟瑾瑜將臨江鎮上的男丁進行登記,一家裏若隻有一個男丁的,便幫著家裏建屋,若一家裏有兩個或更多男丁的,則抽出到黃河邊修建堤岸,修建堤岸的男丁每日按工時算錢。
老百姓們對此都表示讚同,畢竟家園重建了,也要洪水不再來侵襲才行。這些工作雖繁瑣,但卻在孟瑾瑜的組織下,有條不紊地展開起來。
建屋子、修堤岸,明玉都幫不上什麼忙,可是做做飯卻還是行的,因此明玉每天一早便起來煮粥蒸饅頭,然後同衙門裏的差役一起將這些食物運到堤岸旁,算是給工人們的餐點。
孟瑾瑜雖為巡撫,倒也不是那些隻會張口下命令,自己卻什麼事兒也不做的人。修建堤岸是防治洪水的重中之重,是以孟瑾瑜也是親力親為,自己同那些男丁一起和泥沙,搭磚石,全然不顧自己巡撫大人的身份。
明玉穿著一身粗布男裝,運著兩大桶粥到了工地上,她遠遠便瞧見了孟瑾瑜挽著袖管和褲腿,正同幾個村裏的青年一起和著泥沙。
明玉見過翩翩君子、溫潤如玉的孟瑾瑜,見過箭術高明,射虎驅狼的孟瑾瑜,可卻從沒見過把自己弄得滿身泥濘卻毫不在意的孟瑾瑜。可是這樣的瑾瑜師傅,卻讓明玉不僅喜歡,更多了幾分敬意來。
“瑾瑜師傅!”明玉遠遠地喚他。孟瑾瑜聽到明玉的聲音,朝她這邊看過來,也朝她揮了揮手,轉而朝正在幹活的眾人道:“大家先歇息歇息,過來吃些東西吧!”
明玉給孟瑾瑜盛了一碗粥,又拿了兩個饅頭送到了他跟前。明玉將食物遞給他,又見他滿頭是汗,便用袖子替他拭了拭汗道:“我還是第一次見你做這樣的粗重活,其實你是巡撫,告訴他們怎麼做就行了,為什麼一定要自己親自動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