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付款期限隻有15天,如果不能按期付款,他的命根子“漢卡”軟件版權,就不再是他的了。史玉柱將會輸得連褲頭兒都剩不下。可到了第12天,他仍然分文未進。那是多麼揪心的12天哪。
第13天,望眼欲望命懸一線的史玉柱,終於收到了3張綠條子,總金額為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元。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元哪,這銘心刻骨的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元,就是這區區的一萬五千八百二十元,救了史玉柱的一條命哪。
盡管史玉柱的這段故事,如今仍在以各種不同的版本,在街頭巷尾酒肆茶樓流傳,但是,如果這段故事如此這般分叉:15天過去,史玉柱沒能收回應付款,這種可能的概率為80~90%,這在缺少信用的中國市場,再正常再平常不過。又該如何那麼,中國還會有這個叫史玉柱的人嗎
兩個月以後,他賺到了10萬元。讓讀故事的人和故事的主人公史玉柱,都長長地出了口氣,把那顆懸著的心,收回了肚子裏。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史玉柱將這10萬元,又盡其所有,全部投向了廣告。
史玉柱在出演史玉柱版的《賭神》。
史玉柱的手氣不錯,他又贏了。4個月後,史玉柱成了百萬富翁。史玉柱得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可當你重讀這部《史玉柱傳奇》的時候,你會不會想,連愛神愛彌爾都是個瞎子,愛彌爾手中的箭,都是射到哪兒是哪兒,何況命運女神風水輪流轉,又怎麼可能天天到史家喜鵲下蛋,回回下到你史玉柱的嘴裏你能不為如此嗜賭的史玉柱,捏一把汗
史玉柱:一個患著嚴重的軟骨病的巨人症患者
100萬成為了史玉柱的一個新的起點,他成功地跨過了創業第一道門檻。之後,從“M—6402”到“M—6405漢卡”,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於其說史玉柱是一個電腦天才,莫如說史玉柱是一個營銷天才。
史玉柱向全國各地的電腦銷售商發出邀請,隻要訂購10塊“巨人漢卡”,就可以免費來珠海,參加巨人公司的銷售訂貨會。
史玉柱此舉像是在公園的魚塘裏,撒了一把麵包屑。於是,引來了一大群金魚爭搶魚食。這麼一把麵包屑,便引得全國各地200多位大中小軟件經銷商,如過江之鯽,紛紛來到珠海。現在看來,也許200多人根本不算什麼,但在1991年,卻是一個很大的動靜。就這樣,史玉柱以不到100萬元的代價,組織起當時在全國最大的連鎖銷售網絡。
1991年,“巨人漢卡”的銷售量一躍成為全國同類產品之首,公司獲純利1000多萬元。在這期間,“巨人”又開發出中文手寫電腦、中文筆記本電腦、“巨人”傳真卡、“巨人”中文電子收款機、“巨人”財務軟件、“巨人”防病毒軟件等產品。
到了1992年,“巨人”已經發展成了一家資本超過1億元、引人矚目的高科技集團公司。
這一年,史玉柱頭上先後罩上了十幾個光環,榮獲了珠海市科技進步特別獎。李鵬、江澤民等中央領導都先後到“巨人”視察。史玉柱的事業至此達到了巔峰。此時他剛剛三十歲。
可這真的是史玉柱之福嗎
看看路邊的樹你就會明白,這真的是史玉柱之禍。生長的速度與生長的質量成反比。
路邊長得越快的樹,是材質最差,最容易被風刮倒的樹。路邊長得最快的樹是鑽天白楊,那是天底下材質最差,最容易被風刮倒刮折的樹。路邊長得最慢的樹,是鬆樹和柏樹,那是天底下材質最好、最堅仞的樹,最不容易被風刮倒刮折的樹。
1993年,“巨人”已經成為國內僅次於“四通”的高科技企業。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揚帆出海的“巨人”集團,遭遇了這樣的一場龍卷風。
1993年,西方16國集團組成的巴黎統籌委員會解散,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售計算機的禁令撤銷,這對於中國的IT業似乎是個天大的喜訊,中國IT業的大門豁然洞開,中國的IT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的機遇,中國IT業迎來了一場如沐甘霖般的黃金雨。中國IT業似乎家家都在發財,家家都忙著數錢,手數不過來了,買台點鈔機數。
可史玉柱迎來的,卻是一場黑壓壓的比雞蛋還大的冰雹,打得史玉柱的莊稼地裏顆粒無收。西方國家向中國出售計算機的禁令撤銷,外國電腦和軟件大舉進軍中國,不僅使“漢卡”的生存空間急劇變小,也打得“巨人”的其它軟件產品同樣一地落紅。
這件事所告訴我們的是,史玉柱的確是個骨子便患著嚴重的軟骨病的巨人症患者。它隻能在關著國門的IT業市場稱王道霸,史玉柱的“巨人”的其它軟件產品,素質低下,先天不足。史玉柱的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
如果史玉柱在這件事上能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也許,他後來不會輸得那麼慘。
史玉柱的“乾坤大挪移”
在中國IT業市場一敗塗地的史玉柱和他的“巨人”集團,急於突出重圍,他的目光盯在了保健品上。
當時,中國的保健品市場處在混混沌沌、泥沙俱下的啟蒙期,暴利如雨,手中資金充裕的史玉柱,提出了“二次創業”的總目標,斥資5億元開發保健品。
史玉柱推出了他的保健品“腦黃金”。史玉柱僅在廣告投放上的費用,就高達1個億。膽子夠大的,他是那種既有賊心又有賊膽的主兒。史玉柱用鋪天蓋地的狂轟濫炸式的廣告戰,讓“腦黃金”在十三億中國人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史玉柱又一次成功了。史玉柱不僅渡過了難關,1個億的廣告投放,為史玉柱帶來了接近10億元的收入。史玉柱又一次化蛹為蝶,許多中國人不知道什麼是“漢卡”,不知道史玉柱與“漢卡”有什麼關係,可中國人幾乎人人皆知史玉柱就是“腦黃金”,“腦黃金”就是史玉柱。
史玉柱不再是中國IT業的巨人,搖身一變,成了中國保健品業的巨人。
史玉柱的成功,並不意味著他己經擺脫了軟骨病的陰翳。
這裏,我們還有一個問題要問:中國IT業的巨人,就這麼搖身一變,就變成了中國保健品業的巨人這樣的“乾坤大挪移”,真的就能如此成功,如此簡單真的就能如孫猴子的七十二變一般,說變就變,連根尾巴都不露出來
史玉柱:“巨人”帝國轟然倒下
財富的急劇膨脹讓史玉柱躊躇滿誌,史玉柱要建立他的帝國。
1994年,“巨人”的產值達到了10億元,而他製定了一個百億計劃:1995年要達到50億,1996年要達到100億。
很快,18層的巨人大廈設計方案出台,雄心勃勃的史玉柱將圖紙一天一改,從18層躥至38層,再從38層躥至50層,再從50層躥至70層。號稱“中國第一高樓”。巨人大廈所需資金超過了10億元。而當時史玉柱的全部家當也不到10億元。請注意,這10億元並非都可以用來流通的現金。
回憶這段慘痛的曆史,史玉柱有一段非常精采的“痛說家史”,一位記者追憶說:
“李鵬總理和他握一次手,他一激動,將巨人大廈提高了20層;李鵬總理再和他握一次手,他依然很激動,將巨人大廈再提高20層;李鵬總理又和他握一次手,巨人大廈最終成了72層。”
萬幸,就握了3次手。
一個企業家,在任何時候,他的頭腦都必須清醒。
1994年初,“巨人”大廈動土,計劃3年完工。該年,史玉柱當選“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為大陸富豪第8位。
史玉柱絕不會想到,樂極生悲,他不該忘記,“福兮禍所依”的古訓,巨人大廈成了他的滑鐵盧。巨人大廈成了他航道上的一座冰山。
1996年,建設中的“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巨人大廈加高到了72層,而地基居然是按照88層打的,預算己追加到了12億元,號稱“中國第一高樓”的“巨人”大廈,隻建至地麵三層,便因資金鏈斷裂而停工。
對於房地產投資一無所知的史玉柱,是給自己建造了一個恐怖的資金黑洞。
在資金上捉襟見肘史玉柱,決定將保健品方麵的全部資金,調往“巨人”大廈救急,保健品業務因資金“抽血”過量,加之管理不善,迅速盛極而衰。
1997年初,巨人大廈未能按期完工。實際上,巨人大廈由於資金告罄,己成了遙遙無期、苦海無邊的爛尾樓,購樓花者天天上門要求退款。債主們封門討債,媒體雪上加霜,“地毯式”報道“巨人”的財務危機。
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一批海內外的著名學者、專家、科學院院士,通過重磅級的國內媒體,紛紛對史玉柱的“腦黃金”發難。十年過去,我們至今對發表在《南方周末》上的整版文章,還記憶猶新。
史玉柱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機。
史玉柱從十多億元的身家變成了欠債兩億多。從億萬“富”豪變成了億萬“負”豪。
對那一段曆史,史玉柱常常反省,他說:
“那時候,頭腦發熱,做過十幾個行業,全失敗了。比如當時做的腦黃金、巨能鈣、治心髒病的藥、我們的老本行軟件、計算機硬件。當時傳銷還不算違法,還成立了一個傳銷部開始研究傳銷。隊伍剛培養好,國家說傳銷違法了,最後那批人就解散了。當時甚至成立了個服裝部門。”
可現在,2006年的史玉柱,就真的成功了嗎
打不死的史玉柱
2000年,史玉柱“從人間蒸發”兩年後,又在媒體露麵。高調複出。據其自稱,他和原班底人馬在上海及江浙創業,試圖東山再起,做的是“腦白金”業務,據說斬獲頗豐。他一再表示:“借老百姓的錢,我一定要還。”
史玉柱的這一句話,感動了中國。
2000年8月26日,銷聲匿跡多年的史玉柱,首次亮相於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對話》欄目。“重出江湖”的史玉柱上來的第一句話就是:一定要償還老百姓的血汗錢。我有個10年計劃。10年之內還清老百姓的錢,一年攢1000萬,至於說能否提前我心裏有底,但提前多長時間我不知道。
2001年2月,史玉柱開始還債。2001年底,史玉柱奇跡般地將所欠的所有債務基本還清。
在中國的商圈中,卷款潛逃,破產逃債的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史玉柱欠下了兩億元的巨債,人們都以為,史玉柱從此泥牛入海了。債主們的錢,打了水漂兒了。多少債主跳了樓上了吊。可史玉柱又重現江湖,並聲稱,絕不賴債。而且在媒體上公布了自己的還債計劃和還債日程。
史玉柱讓多少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淚飛如雨!
2001年1月,時任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策劃總監史玉柱通過珠海士安公司,收購巨人大廈樓花還債。同時,新“巨人”在上海注冊成立。
2001年2月6日,《解放日報》第4版。己經是財大氣粗的史玉柱,破天荒地在上麵打出了這樣的一條個人廣告,他打出了兩個20厘米見方的大字:“感謝”。
史玉柱感慨萬端地在廣告詞中說:十年前,巨人創造過輝煌;四年前,巨人跌入低穀;新世紀,巨人從上海複出;感謝上海優良的投資環境、良好的政策環境;感謝上海人民的厚愛。史玉柱真的重新站起來了。
真是打不死的史玉柱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