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並不意味著2007年的中國,在製裁以技術獨占壟斷來阻隔互聯網的互聯互通上,無法可依。
這個案子的判決,無疑將直接影響國內“即時通訊”的走向。如果“騰訊”勝訴,今後即時通訊工具勢必各自為戰,形成一個個“通訊孤島”;反之,如果“掌中無限”勝訴,今後“即時通訊”就可以獲得一次快速發展。
關於“壟斷”的問題,“掌中無限”認為,根據艾瑞調查報告,騰訊公司在即時通訊市場擁有74.8%的市場占有率,在市場中處於絕對壟斷的市場支配地位。“騰訊”在QQ中使用私有通訊協議,且不對外公布其協議的內容,設置了和其他即時通訊服務商互通的技術障礙,違反了《電信條例》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
“掌中無限”表示,廣大QQ用戶在選擇其他即時通信業務經營者的服務時,麵臨和原來已有的大量QQ好友無法互通的兩難境地,限製了用戶選擇其他經營者的服務。在互聯互通的問題上,大部分即時通訊工具一直在進行“互聯互通”嚐試。
如果我們以此案的第三人地位審視此案,你會支持誰你會站在馬化騰的身邊嗎
而馬化騰的苦腦還不隻是這場官司,還有更大的風險在前邊路口守株待兔地、耐心地等著馬化騰。
IM“全球互通”會不會是馬化騰“騰訊QQ”帝國的《終結者》
2005年10月12日,“微軟”和“雅虎”宣布達成合作協議,“MSN”和“雅虎通”計劃從2006年第二季度起,在全球實現互通。這包括中國市場。
“微軟”和“雅虎”互通之後,將形成全球最大的IM社區,共同占領超過44%的全球市場份額,全球將近一半的IM用戶第一次實現互通,從而改變整個IM市場格局。這將超越並奪走目前“美國在線”的“老大”地位。
“MSN”、“雅虎通”和“美國在線”是全球三大IM工具,合計擁有數億用戶。
很明顯,在美國,“微軟”和“雅虎”互通,是西蜀“東聯孫權,北抗曹操”之戰略行動,是對另一個IM巨頭“美國在線”的AmericanMessenger以及新興的Googletalk的孤立戰。在中國,同樣,“微軟”和“雅虎”互通,結成聯盟,是針對最大IM巨頭“騰訊QQ”的嚴重挑戰。
美國三大IM工具在中國市場的實力,除MSN有所發展外,遠沒有本土IM巨頭“騰訊QQ”強大。
如果以前有人對“騰訊QQ”驚呼,“狼來了!”,不過是殷紂王為搏妲己美人一笑,而點燃的烽火狼煙。那麼這一次,狼真的來了。而且是黑壓壓的一大群餓狼。如此一大群餓狼,連老虎都會望風而逃。
非常有意思的是,MSN中國區總裁羅川稱“我們願意和更多的IM互通”,這其中當然包括“騰訊QQ”、“網易泡泡”等本地IM。
這其實是在招降。
“騰訊QQ”作出的反應是,“我們會積極探索,謹慎考慮”。“騰訊QQ”說,目前在中國實現此類互通有一定的技術、管理難題。而且“MSN”和“雅虎通”互通也不能改變目前中國市場的格局。
這話說的,話裏有骨頭。
馬化騰說:“我覺得很難做到所有的即時通訊工具都互聯互通,因為要整合很多的東西,很難做。盡管互聯互通是一個趨勢,但是很難走下去。這其中涉及很多技術、安全、資費等問題,各家的標準都不一樣,互通後反而會顯得很亂,安全也難以控製。”
馬化騰的話說得很委婉,也很明白,馬化騰不會就範,馬化騰拒絕招降,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憑什麼就該“微軟”一統天下你坐得,我馬化騰就坐不得帝王將相,寧有種乎
馬化騰一邊炮轟“微軟”MSN與WINDOWS捆綁,一邊明確反對即時通訊軟件之間的互聯互通,繼續封閉QQ的API和通訊協議。
對於“騰訊QQ”而言,其大多數的收入,是建立在QQ即時通訊上完成的。“騰訊QQ”是IM市場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意為此做出改變,維護現有市場格局是騰訊的最優選擇。
可馬化騰卻要看清,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現在,誰都擋不住“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勢”。IM的全球互通時代的資源整合已經來臨,任何加大溝通成本的措施、產品都將為市場所淘汰,為用戶無情拋棄。
馬化騰全球IM工具群雄並起,IM工具之間各自割據、各自為戰,用戶隻能同時開通多個IM工具才能進行交叉溝通,不但占據過多的係統資源,使用也非常不便,對於廣大用戶來說是莫大的痛苦。互聯互通必將成為整個IM市場的大勢所趨,就像中國網通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之間的網路通信、短信互通一樣。
因此,“雅虎通”和“MSN”實現互聯互通,對於全球即時通訊產業來說,是一個曆史性的轉折點。
IM市場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即用戶越多人氣便越旺,對新用戶也具備更大的吸引力,規模弱小者則往往會越來越弱。“雅虎通”和“MSN”實現互聯互通,加強了這種強勢。可以預計,會有更多的IM工具之間實現互聯互通。
雅虎通和MSN掀起巨大的波瀾,注定是IM行業的攪局者。“騰訊QQ”已經麵臨一個巨大的選擇,在“大勢所趨”麵前,騰訊還會繼續堅持走“閉關鎖國”之路嗎?小企鵝還能安穩地坐在國內即時通訊市場的老大位置上嗎?
如果選擇互聯,“騰訊”會損失自己的一大批客戶資源,並削弱“老大”地位。如果選擇不互聯,情況將更加糟糕。逆潮流而動的唯一結果,就是騰訊與這個市場的發展方向走得越來越遠,路會越來越窄,“騰訊”帝國的被蠶食、被吞並,都是命中注定的。
於是,這樣一個嚴酷的問題,便不容回避地擺在了馬化騰的麵前:IM“全球互通”會不會是馬化騰“騰訊QQ”帝國的《終結者》
很可能,此題無解。
“泰坦尼克號”還是“哥德堡號”
這場官司有理由讓人們馬化騰“騰訊”發出這樣的疑問:“騰訊”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哥德堡號”
麵對這一疑問的還有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
在情感上,我們希望馬化騰舉劍歡呼,倒在血泊中的是“掌中無限”,可在理智上,我們希望“掌中無限”舉劍歡呼,倒在血泊中的是馬化騰。而且,“掌中無限”獲勝的概率更大。
其實,無論倒下的是馬化騰,還是“掌中無限”,都不是世界的末日。
這就像無論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哥德堡號”,雖然都遭遇了沒頂之災,長眠在海底的無邊無際、似乎永無盡頭的黑暗之中。所不同的是,1745年沉沒在海底的“哥德堡號”,兩百多年後的2006年,重新打造的、更加壯美的“哥德堡號”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偕王後一起,再一次抵達中國,掀起了一場席卷全球的“哥德堡號”熱浪。
這是一次鳳凰涅磐式的重生浴火。
不過,無論是“泰坦尼克號”還是“哥德堡號”,對於馬化騰來說,都是一場滅頂之災。這個過程太痛苦太漫長。即使再次浮出水麵,也沒有馬化騰的什麼事兒了。互聯網可不是那麼喜歡懷舊的主兒。
要知道,老年人生活在過去的輝煌,可年輕人生活在未來的憧憬。
不過對於日正中天的馬化騰來說,他完全有能力駕馭著“QQ騰訊”,避開北冰洋上的冰山,前提是,他的眼睛必須時時刻刻地盯著船上的陀螺儀。畢竟,馬化騰是個屬企鵝的。
(選自《看他們如何倒下》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盡管“腦白金”日正中天,盡管“腦白金”的經營還處在上升期,盡管“腦白金”還會給它的經營者和生產者,每年帶來數億元的豐厚收入,盡管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腦白金”非常明確的“拐點”或“滅點”。可史玉柱自己心中明白如鏡,“腦黃金”留在他記憶中的噩夢,在他的一生中都揮之不去,那是史玉柱的一塊心病哪。
可賣掉了“腦白金”,進入了網絡遊戲業的史玉柱,就真的擺脫了軟骨病和巨人症的雙重折磨,就能驅走軟骨病和巨人症的憧憧鬼影嗎
史玉柱:會不會再一次被“巨人症”擊倒
不要以為身高2.26米以上的人都能成為姚明
世界上身高超過2.26米的人很多,其總數少說也有四位數吧。可全世界隻有一個姚明。身高對於姚明很重要,可姚明不隻擁有身高。身高並非對於誰都是一筆財富,對於更多的人,這樣的身高是一種災難。身高如此驚人的人,十有八九患有“巨人症”。
記住:天才是不能複製的。
姚明就是姚明,全世界隻有一個姚明。
史玉柱身材並不算高,可他卻也會被“巨人症”所苦苦困繞,還曾像恐龍般地轟然倒下。
也許有人會說,史玉柱是隻不死鳥,看上去,史玉柱也真的像是隻不死鳥。可如果下一次的死亡真的降臨在不死鳥的身上,它還能享有複活節嗎
史玉柱:喜鵲下蛋,回回下到你嘴裏
讀一讀史玉柱的發跡史,你會覺得在讀一部《傳奇》。那麼驚心動魄,讓人總是懸著的那顆心,備受煎熬。那麼大喜大悲,死去活來。
史玉柱,1962年生人,屈指算算,今年也不過四十出頭,正值英年。祖藉安徽懷遠人。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
史玉柱大學畢業後,被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1986年,安徽統計局將其送至深圳大學軟件科學管理係讀研究生。
看看史玉柱的發跡史,史玉柱的命運與“漢卡”桌麵排版印刷軟件,緊緊相連。
二十世紀80年代末,計算機一步步滲入中國市場,可全英文的計算機進入中國,怎麼可以沒有“漢卡”這艘輪渡
當時的中國市場上,至少有30家以上的軟件公司在做“漢卡”,其中尤以“聯想”的起家產品“聯想漢卡”最為知名。毫不誇張的說,如今許多成功的老牌IT公司都有過賣“漢卡”的經曆。
當史玉柱一發現“漢卡”的價格與成本間巨大的利潤,(“巨人”漢卡成本150元,價格1500元)史玉柱那鷹隼般的目光,再也離不開“漢卡”。
1989年,史玉柱從深圳大學軟科學管理係研究生畢業後,從安徽統計局辭職。史玉柱帶著他在讀研究生時開發的“M—6401桌麵排版印刷係統”,返回了深圳。
他用手中僅有的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現在看來,這似乎有點滑稽:4000元就能承包下一所大學的深圳電腦部可這的確是那個年代中國的現實。
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除了一張營業執照之外,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的史玉柱,該如何起步該如何向客戶演示、宣傳產品?
那時,深圳一台最便宜的電腦價格要8500元,史玉柱連買一部電腦的錢都拿不出來。匪夷所思的是,史玉柱的第一台電腦居然是以這樣的方式獲得的:史玉柱以加價1000元的代價,向電腦商家獲得推遲付款半個月的“優惠”,賒到了一台電腦。
往下再讀,你會發現,在史玉柱發跡的這條路上,步步都離不開廣告這個加速器。
為了盡快打開“漢卡”軟件的銷路,史玉柱迫切地需要打廣告。可連一台電腦都買不起的史玉柱,哪裏來的錢支付廣告費,更何況那廣告費花的是小錢嗎無法可想的史玉柱還是想出了辦法,他以“漢卡”軟件版權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先做廣告後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