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侃過了,說正事兒。

馬化騰,“QQ之父”,騰訊公司創始人兼CEO。屬像:企鵝。

馬化騰,1971年10月生於廣東潮陽,1993年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供職於潤迅公司做軟件工程師;1998年創辦QQ騰訊。2000年6月,QQ騰訊實現盈利。2004年6月,騰訊(0700.HK)成功在香港上市,共融資14.4億港元。

2005年,馬化騰位列胡潤百富榜第82名,胡潤IT富豪榜第7名。2006年,馬化騰身價在80億元人民幣左右。

這段文字讀起來簡潔節約,像在讀中國短篇百字小說之王《聊齋》,可能獲得這幾百個字的中國人有幾個掰著手指頭數吧。

馬化騰帝國大廈的地基之憂

可細數馬化騰的“QQ騰訊”,輝煌的背後掩蓋著浮華。真讓人擔心,馬化騰的帝國大廈,該不會是建築在一座地下被掏空了的煤炭斷層上麵馬化騰的帝國大廈下麵會不會是一條幹涸了的,改道了的滿是流沙的古河道誰知道哪一天這座摩天大廈的地基會下沉塌陷會兌現“以暴利始者必以暴利亡”的咒讖,以致噩夢成真

不信,你細究“QQ騰訊”的幾根擎天大柱,看看哪根柱子的根基是堅實的,而哪根柱子的根基又是懸空的。

先說作為門戶網站的“QQ騰訊”,它憑什麼跟“新浪”、“搜狐”、“網易”比這時你就會發現,流量的確很重要,可它不是惟一的。

到2006年,作為民間媒介的“新浪”、“搜狐”、“網易”,其主頁麵每天的流量都超過了1億大關,其訪問量己足以與任何官方網站,包括官方網站大聯盟分庭抗禮,它早己在中國的超級媒體之林成了參天大樹,其根也深,其葉也茂,要撼動它,談何易

這一點,馬化騰也心明如鏡。為此,馬化騰沒少花心思,馬化騰也憂心如焚。

隻要聽聽騰訊網副總裁孫忠懷的這段話,你就會明白,筆者所說不妄。

孫忠懷說:“盡管‘新浪’流量第二,不過它才是公認的第一大門戶,廣告商認它。相對於陳彤(新浪的總編輯),我的差距不小。‘新浪’的編輯們七八年積累下來的精耕細作的能力,是現在‘qq.com’亟須提升的。”

能承認並勇於麵對這一現實,孫忠懷能說出這段話是很不容易的。不要以為廣告商們的眼裏隻有數字,他們還看這些數字的質量。一個脫光了衣服在街上裸奔的人,是能得到很高的關注率的,可那樣的關注率一文不值。它與正月十五在街上演出的社火秧歌,不可同日而語。

如果騰訊“qq.com”改變不了這一形勢對比,騰訊“qq.com”的盛極而衰,是一早一晚的事。

不要以為隻有騰訊“qq.com”才對自己的主頁麵地位憂心忡忡。

為此,“網易”的丁磊走馬燈似地先後用了四任總編輯。在丁磊那裏,你可以知道,一個總編輯值多少錢。在丁磊那裏,一個總編輯比白岩鬆還值錢。在丁磊那裏當總編,對新聞的嗅覺得比德國黑背那樣的大狼狗還靈才行。生存的競爭從來沒有如此殘酷。

豈止是“網易”呢,在“新浪”、“搜狐”,又何嚐不是如此

在中國互聯網的門戶網站當總編輯,那才叫總編輯。既體現了總編輯的才幹,又體現了總編輯的物有所值。對於真有才幹的總編輯,對於能讓自己經營的頁麵,既流量如錢塘江的大潮襲來,鋪天蓋地,一浪高過一浪,又不出軌不壞事兒不涉黃的總編輯,中國互聯網的CEO們是肯花大價錢的,那大價錢讓白岩鬆都想挪窩兒。

騰訊“qq.com”主頁麵地位劣勢地位明明白白,這是馬化騰帝國大廈的心腹大患。改變主頁麵地位劣勢地位似乎很難很難,不過也不盡然。如果馬化騰真能下決心,放手一搏,拚死吃河豚,也許幾天,也許幾周,“qq.com”主頁麵便能一飛衝天,中國的媒體並非沒有這樣的先例。

可很難很難。

再說“搜索引擎”,騰訊QQ的“搜索引擎”很一般,或說很平庸。它的“搜索引擎”談不上什麼競爭力。有它沒它一個樣。

時至今日,盡管中國互聯網的各大門戶網站都有搜索引擎在運行,可仍不能動搖“百度”的霸主地位。那麼“百度”真的很強大很完美嗎遠非如此。不過是山中無老虎而己,也許,是因為搜索引擎不賺錢,中國互聯網的各大門戶網站對搜索引擎的開發都那麼漫不經心。

可搜索引擎真的不賺錢嗎

看看美國的“Google”2006年11月在納斯達克的股價直奔500美元,成為納斯達克第一貴族股,你便會知道,說搜索引擎不賺錢,有多麼短視,多麼荒唐。說這話的,不是白內障,便是青光眼。

我們是多麼期盼中國互聯網出現威力更加強大的搜索引擎,它是互聯網大海裏的一張網哪。

盤點2006年的中國互聯網,很多人的心中都在想著同一個問題,這個麵如冠玉、舉止飄忽,來去匆匆的馬化騰,難道真有一統網絡江湖的野心?笑幽幽、情怯怯的“企鵝”,有何魔力成為微軟式的壟斷機器

聽聽這句略帶調侃的讚美語,聽聽這句“微軟式的壟斷機器”,你會不會覺得有些發悚你會不會覺得,馬化騰帝國大廈的地基在格格作響

看一看馬化騰的帝國大廈,似乎很輝煌,很壯觀。可細數數這座帝國大廈有功能的房間,你會發現,它其實就是座小二層的寫字間,對這樣的結果,你該如何評說可如果它真的就是座小二層的寫字間,那倒好了。可問題是,它又是座一百多層的,天天在燒錢的帝國大廈,你又該怎麼辦?

馬化騰又該如何收拾這個局麵?

一場五個人的戰爭

二十一世紀的第五年,中國的互聯網上一場五個人的戰爭,拉開了沉甸甸的金絲絨大幕:《五國演義》。

這五個人是“Tom在線”的王雷雷、“網易”丁磊、“雅虎”的中國總裁周鴻禕、“QQ之父”馬化騰、還有“新浪”的王誌東,這是一場和平時期的戰爭,一場美妙無比的戰爭。

可我們還是不要如此說吧,免得“反戰大同盟”找事兒,打上門來。

我們還是用中國人喜歡的方式說事兒:中國互聯網上的這場五個人的戰爭,看上去更像五人一桌的麻將。不過打得大了點兒。(老天爺,別把“反戰大同盟”哄走了,又把公安局給招來了,一笑)。

坐在這桌麻將桌前的五個人都在想著一件事,一圈下來,是平分秋色,還是贏家通吃第一個被“踢死”的倒黴蛋,又該是誰

五個人,各有各的心計,各有各的目標。

平分秋色的結果基本為零,誰都不想白忙活一場。要是平分秋色,咱們幹嗎來了吃飽撐的可五歸一的“贏家通吃”,此種幾率雖說在理論上存在,可從力量的對比上看,其概率同樣基本為零。

偷偷地來一場蘇秦張儀、合縱連橫,下絆子、使黑腿、出老千,收拾一個是一個太卑鄙,盜亦有道,中國互聯網的大亨們不屑此招兒。再說,憑什麼如此雞鳴狗盜,作梁上君子真的家裏沒有隔夜的米了至於嗎

既然如此,那麼隻剩下了一種可能,重新洗牌,梁山英雄重排座,誰是天罡星,誰是地煞星,那就得看本事了。

對,這才是“光明正大”。

這桌麻將玩兒得真的夠大的。

五個人都想在中國互聯網門戶格局中三分天下居其一,眼睛都在盯著“網易”的丁磊、“新浪”的王誌東和“搜狐”張朝陽的錢包,不盯他盯誰“雅虎”、“QQ”、“Tom在線”都在想著同一件事:怎麼能將流量領先的“新浪”、“搜狐”和“網易”取而代之。

談何容易喲。

“Tom在線”的王雷雷在2002年大舉投入,發狠要進“門戶前三”。被“Tom在線”步步緊逼、劍劍追喉的“網易”,也在對“新浪”、“搜狐”緊追不舍。

2003年末開始,“雅虎”的中國總裁周鴻禕聲稱,要為號稱“全球第一門戶”的“雅虎”,在中國奪回“應有的位置”。“雅虎”己被逼得發出了中華民族最後的吼聲。再不如此,“雅虎”就要變成病貓了。

可即便如此,“雅虎”也沒能挽回它的頹勢。時至今日,三足鼎立也好,四分天下也罷,都沒有“雅虎”的什麼事兒。“雅虎”的中國根,紮得不深。

“騰訊”的馬化騰重重地將qq.com這張牌砸在了桌麵上,馬化騰說:“我們會進入門戶前三,前三中有一家會是“新浪”,另一家我不知道是誰。”這話說得夠“狂”的。別說馬化騰斯文爾雅,該“狂”的時候也得“狂”。不如此,那也不是馬化騰。

可2007年,回過頭來再咀嚼這句話,讓人覺得,這話是該這麼說,沒錯兒,是這斤兩。

而比這還早三年,“聯想”和“AOL”成立合資公司,為把“fm365.com”燒成“中國AOL”,下了1億美金的注。

1億美金哪,誰能賭得這麼大《賭神》周潤發,還是《賭神》劉德華可1億美金在中國互聯網上的這桌麻將上,雖說也還是張大牌,不過也大不到哪兒去,不過是咱家過年的麻將桌上的“小50”。

可問題是,下這麼大的賭注,也沒賭贏。真讓人懷疑,是fm365.com生不逢時,還是“雖有臥龍,惜無天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算不如天算

楊元慶也好,周鴻禕也罷。在中國互聯網,都是響當當的人物。都是中國互聯網天空的巨星。

“Tom在線”雖然是後輩,但2001年才發力,2005年利潤就超過了“新浪”、營業收入超“搜狐”70%。這表明後發製人王雷雷也不是“人”。

在中國互聯網上的《封神榜》上,丁磊更是正神一尊。這個“技術精英”加“天才商人”,掌管的是中國互聯網業利潤最豐的公司。

隻有馬化騰,雲來霧去。在深圳玩深沉。

這桌2005年支起攤子的麻將,一直打到了2006年,雖說誰也沒給踢死,也沒能贏家通吃。

2006年年底,中國互聯網的這桌五人麻將散了,大家各自摸各自的錢包,雖說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可“新浪”、“搜狐”、“網易”三分天下的形勢依舊。強者恒強的形勢沒有大的改變。

中國互聯網五劍客的這桌五人麻將,2007年還會接著打。

這桌麻將不能散,有這桌麻將在,中國互聯網的棋牌室才會笑語朗朗,風起雲湧,英雄輩出,潮起潮落,人來人去。大茶壺裏的三江水來了去,去了來,常來常新。小泥壺裏的龍井茶也才能陳的去,新的來。香氣四溢。

您說,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