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陳天橋會如何回答,我猜想,陳天橋一定會說,也許是,也許不是。

陳天橋說:上市以後,死的定義已經發生了改變。上市以前,你想死就可以死,無非是公司解散,員工走人。可上市以後,你連想死就不是可以自己決定的。陳天橋的原話是:“不死不活比死更痛苦。”

可不是嗎,1999年2月8日,巴金住進醫院,此後再也沒有離開過華東醫院一號樓的301病房。醫院給巴金下了病危通知。為了搶救他,醫生不得不做氣管切開手術,巴金就這樣在近乎殘酷的病痛中,又苦苦地活了6年,直到2005年10月17日。

他連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都沒有。巴金是一隻“不死鳥”嗎

是“拐點”還是“滅點”

對於陳天橋來說,很可能,“盛大網絡”的戰車,己經行進到了曆史的拐點。也許這話對於日正中天的陳天橋來說,有點兒危言聳聽。可對於日正中天的“盛大網絡”來說,它時時都要思索,什麼叫“盛極而衰”,什麼叫“太陽上山又下山”。

如果,“盛大網絡”的戰車能夠順利地翻過這一個又一個的拐點,也許,“盛大網絡”會成為IT業的無堅不摧的鐵騎兵。可如果,“盛大網絡”的戰車不能平安地翻過這一個比一個險惡的拐點,那麼,說不準哪一個“拐點”就會成為“盛大網絡”的“滅點”。

而現在,一個可怕的“滅點”,己如同古埃及神話中獅身人麵的斯芬克斯般地張著血盆大口,在前麵十字路口,守株徒兔地等著陳天橋和他的“盛大網絡”的到來。斯芬克斯為陳天橋準備了一個問題,如果陳天橋答不上來,陳天橋就難保不會成為斯芬克斯的一道甜點。這個問題便是:

全線遊戲“免費”是誰的“興奮劑”

2006年,陳天橋改變網絡遊戲的運營模式,突然宣布全線遊戲“免費”。陳天橋將此比喻為,先將爛泥塘掏幹曝曬,再引入新的活水源頭,謀求長遠發展。說直白些,這叫“竭澤而漁”。可如果不是情勢所迫,誰會這麼幹

這一退,“盛大網絡”遊戲收入大減,經過了3個季度的努力,才逐漸恢複到原有的水平。

究竟出了什麼事,迫使陳天橋出此下策

盡管這兒年中國網絡遊戲市場在高速增長,但這一行業的公司們卻一直在為應當采用什麼樣的營運模式而爭論不休。是繼續采用現有的收費模式,還是轉向免費模式,以吸引更多用戶?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選擇。

目前看來,網絡遊戲運營商通過銷售虛擬物品:音樂和網絡電影,以獲得的營業收入,還無法彌補轉向免費模式所損失的營業收入,因此,這場爭論還沒有結果,爭論將會繼續下去。

過去一段時間,最直觀的是:“盛大”和“網易”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均持續下跌。自2005年11月達到52周最高點以來,“盛大”的股價下跌了26%。與此同時,“網易”股價自2005年3月底以來,下跌了近40%。投資人損失慘重,公眾股股東怨氣衝天,這是一個讓人憂心如焚的跌勢。

2005年底,為了挽救這一頹勢,“盛大”被迫鋌而走險,宣布將開始采用“免費遊戲模式”。但到目前為止,“盛大”的轉型之路並不平坦。

2006年第三季度,“盛大”的淨利潤為1810萬美元,同比下滑了43%。當然,“盛大”的財務報表也有一些利好消息。例如,“盛大”第三季度網絡遊戲營運收入為5170萬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長了9.4%。

這樣看來,“盛大”的淨利潤實際上是虧的,而且虧損嚴重。是“盛大”第三季度網絡遊戲營運收入彌補了淨利潤嚴重虧損。

如果這樣的財務報表真實可信,應當說,“免費”之舉拯救了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陳天橋和他“盛大網絡”。可我們在閱讀這樣的財務報表時,我們的心境如何。我們會不會發出此問:全線遊戲“免費”是誰的“興奮劑”

陳天橋堅稱,盛大網絡遊戲業務的轉型計劃正在順利實施。可我們依舊心存疑慮,果真如此嗎

“網易”、“盛大”誰是天下第一劍

2006年,中國互聯網同業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與國外公司開展合作的同時,“盛大”和“網易”等中國網絡遊戲運營商,也在尋求提升自主開發遊戲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韓國廠商開發的網絡遊戲,在中國市場占據了45%的份額。例如,韓國公司Nexon開發的網絡遊戲《泡泡堂》(CrazyArcadeBnB)目前已經吸引了1.3億名注冊用戶。為了獲得運營授權,中國網絡遊戲運營商必須向韓國公司支付數目驚人的高額的費用。

於是,中國網絡遊戲運營商變成了韓國遊戲公司的打工仔。巨額的營業收入滾滾流入了韓國遊戲公司的口袋。

這兩年,中國的遊戲開發商也在迅速崛起。它們已經推出了多款深受用戶喜愛的遊戲大作。憑借自主開發的熱門網絡遊戲《大話西遊II》和《夢幻西遊》,“網易”已經超越了“盛大”,成為中國第一大網絡遊戲運營商。

到目前為止,《大話西遊II》已經吸引了8300萬名注冊用戶。“網易”將於明年初發布《大話西遊III》,並陸續推出多款新遊戲。丁磊表示,網易計劃未來幾年投入4億美元用於開發新遊戲。

我們不知道在審閱這樣的戰場形勢時,陳天橋的心裏該作何想

最新發布的《2006胡潤IT富豪榜》告訴了我們些什麼

用最新發布的《2006胡潤中國百富榜》來作為本文的結束語,真是再妙不過。用最新發布的《2006胡潤中國百富榜》來作為陳天橋的《生死時速》一問的答案,真是再準確不過。

2006年10月18日,《2006胡潤百富榜》在上海發布,向來以“新貴輩出”為特點的IT業,在本次《中國百富榜》排名中黯然失色,連續兩年在“十強”之列的丁磊、陳天橋均跌出了前十。

這很可能是一個讓人警覺的“拐點”。(或許是滅點)

2004年位列《中國百富榜》第1名的陳天橋,2005年跌到了第3名,2006年居然下跌到了第25名,陳天橋的身家從117億元跌至60億元,幾乎縮水一半。

除陳天橋、丁磊之外,其他不少IT富豪的排名,也同時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前300名富豪,IT業僅占14席,不到5%。

其中,“百度”CEO李彥宏由去年的第18名跌至第73名,“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由去年的第36名跌至第56名,“搜狐”CEO張朝陽跌得更慘,由去年的第86名跌至第185名。

讀一讀這張梁山英雄重排座的《封神榜》,你就會看到中國的IT業是如何地天下大亂,又如何地群雄紛爭。

不要以為2005年中國互聯經濟不景氣,

2006年,《胡潤中國IT富豪榜》上榜門檻從2004年的4億元提高到了7億元,提高的幅度接近75%。2005年50位IT富豪的總財富是982億元,平均財富19.6億元,比去年增長31%。

這樣看來,中國IT富豪榜財富的集中程度2006年在分散,而並非在更大程度地集中。它表明,中國IT業的競爭更加激烈,中國IT業的寡頭經濟的形成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中國IT業的“嬴家通吃”之路尚遠。誰吃誰還很難說。

至於此榜的可靠程度,胡潤的評價是:“由於受國際資本的影響最大,IT富豪的財富是最透明的。”

對於陳天橋身價縮水近半,胡潤評論說,這與“盛大”宣布其網絡遊戲免費後利潤縮減有關。

此外,僑興集團和晨訊科技集團位次快速上升。僑興集團CEO吳瑞林身價從去年的17億元攀升至46億元,排名第4;晨訊科技CEO楊文瑛家族則擁有41億元身價,排名第5。胡潤對此評論說,這顯示了IT業中軟硬件的競爭格局不會再保持前些年的穩定狀態,IT硬件的發展勢頭被看好。

這對於陳天橋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互聯網行業中,廣告、網絡遊戲、搜索、電子商務等盈利模式,已經沒有了昔日壯觀的同時呈現井噴式的增長,開始出現分化跡象。

以即時通訊為主的“騰訊”,2006年上半年淨利潤就達到5.2億元,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新媒體行業的“分眾傳媒”成為美國股市表現最好的中國概念股,目前其市盈率高達84倍,遠高於傳統媒體。但其他互聯網企業增長平緩。

這些都沒有陳天橋的什麼事兒。

陳天橋的《生死時速》越來越快

讀到此處,不知在經營企業上信奉“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裏”的陳天橋,會不會看到“一籃子雞蛋打翻在地”,黃兒也淌,白也流的慘狀

讀了這張梁山英雄重排座的《封神榜》,不知陳天橋是不是會有一種《生死時速》越來越快的緊迫感

我佛慈悲,阿彌陀佛。

(選自《看他們如何倒下》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在情感上,我們希望馬化騰舉劍歡呼,倒在血泊中的是“掌中無限”;可在理智上,我們希望“掌中無限”舉劍歡呼,倒在血泊中的是馬化騰。而且,“掌中無限”獲勝的概率更大。

馬化騰:“泰坦尼克號”還是“哥德堡號”

2006年,中國街頭巷尾酒肆茶樓有個很時尚的流行笑話。

那笑話說,有人到網上征婚,在某大型征婚網站上點擊“電腦速配”,該欄目要求征婚人填寫“擇偶要求”,征婚人所填寫的是:“個子適中,紳士風度,喜白襯衣黑禮服之正裝,氣度高雅,舉止斯文,儀表端莊,喜愛整潔,北方人。”

電腦隨即彈出征婚結果(耗時0.1秒):企鵝。後有還有一問:(您要找的是馬化騰嗎)

一笑.

說到此處,我們該說說被女孩兒們稱作“小馬哥”的大眾情人馬化騰了。

馬化騰其人

看上去還稚氣未脫的,像個才上大三的學生的馬化騰,(也許他的肩上還該背上個雙肩背的書包),你就會明白,中國的互聯網有多麼年輕。互聯網真的是年輕人的事。可如此稚嫩的互聯網,這真是中國互聯網之福嗎

也許你會犯糊塗,他就是身價超過80億元馬化騰沒弄錯吧連將軍肚都沒有,誰信呀。他要去哪兒開會,得把身份證像鑰匙練似地掛在脖子上。不然,門衛準不讓他進去,哪怕他拿著請柬,自稱他就是天底下獨一無二的馬化騰。還氣呼呼地喊:我不是馬化騰,誰是馬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