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使用3G手機的費用很貴嗎?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關係到3G手機能否普及的大問題,事關3G手機的生死存亡。隻有物美價廉的商品,才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獲得首張TD—SCDMA製式3G牌照的中國移動表示,在10城市TD—SCDMA試驗網的基礎上,其已在2008年末,順利完成了TD—SCDMA與2G網的核心網融合的工程。現有的2G客戶可以“不換號、不換卡、不登記”,隻要換一部雙模手機,就可以方便地使用3G服務。

根據該公司的規劃,到2011年,TD—SCDMA網絡將覆蓋全國100%的地市。

實際上,3G的通話資費跟目前的2G資費是一樣的,關鍵在於你使用的數據業務,比如撥打電話、短信的費用是一樣的,但是使用視頻通話,那麼就會產生更多的流量費。上網看電影,線上遊戲什麼的就可能會增加相關的費用。可以肯定的是,進入3G時代後,手機資費會變得越來越有吸引力。

互聯網:從娛樂時代到價值應用時代

2008年1月13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報告披露,截至2008年底,中國網民數達到2.98億,手機網民數達1.137億。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寬帶網民數達到2.7億;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三項指標繼續穩居世界第一。

可以斷定,隨著3G手機的普及,中國手機網民的總數會翻著跟鬥增長。

《互聯網報告》還提出了一個更加引人關注的觀點:“我國互聯網正經曆著由娛樂化應用向價值應用時代的轉變”。

“網絡求職、網絡購物等實用型互聯網應用率大幅增長的同時,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娛樂型應用的使用率則呈現下行趨勢”。

所謂“價值應用”指的就是網絡求職、購物等實用型應用,也就是“能夠創造價值的應用”。在“由娛樂化應用向價值應用時代的轉變”中,互聯網已不僅僅是提供信息,市場鏈條上的交易、支付等環節也正在向網絡轉移。

從“娛樂化應用”到“價值應用”,互聯網已經實實在在地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著服務:從中學生的“網絡課堂”,到大學生求職“網申”,到農民通過互聯網推廣“農家樂”和土特產,到都市白領熱衷的網上“淘寶”,到企業家們召開網絡董事會,互聯網的價值應用正在走近每一個人。我們也將進入互聯網未來學家預言的“數字化生存”時代。

搜索航母“生意搜”拔錨起航

搜索引擎是張打魚的網。不能想像,互聯網沒有搜索引擎。

當電子商務大潮向我們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襲來的時候,當我們麵對信息的汪洋大海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搜索引擎,沒有搜索引擎我們寸步難行。

隨著3G的普遍應用,手機上網將大大速度加快、應用麵也將廣泛,這也意味著,6億手機用戶將成了電子商務的潛在客戶。

“生意搜”應運而生。

“生意搜”是專門為電子商務服務的搜索引擎,是包涵千萬條產品數據庫的,電子商務垂直搜索引擎。

與“百度”、“穀歌”、“、”搜狗”等綜合性大眾搜索不同的是,“生意搜”有特定的服務對象,它專注於為生意人服務。其目的是打造電子商務領域的公共搜索平台。

“電子商務搜索”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實踐過,但都未能如願。“生意搜”作為專業化的搜索引擎,在目前是被稱為實現做商機檢索的最佳方式。

2009年1月9日,互聯網B2B服務提供商——網盛生意寶對外宣布其“3G戰略”:計劃與移動通信運營商進行合作,推出一款新的電子商務搜索——生意搜,幫助中小企業主用手機隨時隨地聯係到生意對象。

而“生意搜”作為電子商務引擎,本身所具有的行業優勢,是其它搜索引擎所無法比擬的,目前已得到近千家行業網站的積極相應。“生意搜”的出現,標誌著電子商務與搜索引擎之間“大融合時代”的到來。

2009年1月9日,生意寶宣布,欲將“生意搜”引擎搬到“3G”手機上,迎來業界與媒體廣泛關注。據悉,生意寶也因此成為我國3G牌照發布以來,我國電子商務乃至互聯網領域第一家發布“3G戰略”的企業。

業內對“生意搜”是如此評價的:“老大哥”網盛“生意寶”的舉措,不僅掀起了行業網站強強聯合的大幕,占據了電子商務搜索引擎與3G移動互聯網的高地,而且填補了電子商務之都,久久尚無獨立開展搜索業務的大型企業的不正常局麵。

中國:電子商務迎來宇宙大爆炸時代

如果以國內3大門戶網站三足鼎立起算,中國互聯網已走過了輝煌的十年。也許,很少人能夠預見到,互聯網會如此氣勢如宏。可中國互聯網的下一個十年,隨著3G時代的到來,更加繁花如錦。

隨著3G時代的到來,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隨之崛起。

試舉一例,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而在大多數的大型書店裏,決定一切的是數目不多的,很可能僅占圖書總量1%的暢銷書。但亞馬遜網絡書店的圖書銷售額中,有1/4來自冷門書籍。

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在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占整個圖書市場的一半。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麵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隨之崛起。

互聯網過去十幾年的曆史,實際上是完成了一次大的技術革命的第一個階段,互聯網變成了新媒體。目前,互聯網在新媒體,這個最容易實現突破的領域裏取得了全麵成功,而且成功還會繼續擴大。

未來十幾年中,互聯網更多地會表現為工具。像電力一樣,誰有能離開電力?離開電力一個小時都是一場災難。可電力並不是一種終端產品,而是一個中間產品。它既不存在於生產的起點,也不存在於生產的終點。

互聯網也會如此。

可能再過10年,也將沒有所謂互聯網運營的概念,但是所有的企業都會離不開互聯網。所以,互聯網的未來一定是電子商務。

阿裏巴巴也是這兩年才火起來的,2005年之前,大家都覺得這不過是杭州的一個小公司而已。因為阿裏巴巴做的電子商務,在過去的10年做的是未來10年的事情,所以現在才會有爆炸式的增長。

幾年前,當馬雲說他要為缺乏信用體係的中國電子商務構建起一套信用體係時,很多人都以為那隻是馬雲那張大嘴的又一次“大忽悠”。不過在現在,支付寶的用戶數突破1億1千萬,日交易量突破5.5億,幾乎成為電子商務中信任和信用的代名詞。

你能不為馬雲的那張大嘴所折服嗎?

國際調研機構IDC的報告顯示,“基於誠信在互聯網交易中的關鍵作用,支付寶趨於完善的信用評價體係,將廣泛應用於以互聯網交易為基礎的現代金融體係。”信用體係作為支付寶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成為一種獨有的優勢。

中國互聯網經過了3年左右的低穀,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重回70%、80%的增長率。這一輪增長又加上了兩個新的重要驅動力,一是寬帶,中國的寬帶安裝率已將近80%,第二是無線互聯網。

中國3G時代正式拉開帷幕,一場移動互聯網戰役似乎一觸即發。在電信運營商力拚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背後,B2B巨頭們也正在暗中觀察,試圖整合營運商渠道以擴大電子商務用戶規模,搭上移動互聯網的“順風車”突圍而出。

網盛生意寶董事長孫德良對此表示:“一兩年前我們就密切關注3G在中國的發展,業界的共識是:‘又一個巨大的商機來臨了’!我相信,3G時代的電子商務搜索必將得到極大地普及,其發展前景將不可估量。”

以往B2B的用戶數是漸進性增長的,但是隨著3G時代的來臨,基於手機強大的上網功能,用戶完全可以通過隨時隨地地用手機上網來發布產品信息,並第一時間獲取商機。可以預見,開展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用戶數,可能會出現幾何基數式的爆發性增長。

2009年中國互聯網牛年賀詞

150億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點,密集和壓迫產生了任何一個天體都難以忍受的溫度和密度,於是,發生了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發生後,物質向外大擴張,誕生了我們今天的宇宙。

在這150億年中,先後誕生了星係團、星係、以及我們所在的銀河係、恒星、太陽係、行星、衛星等。現在我們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天體和宇宙物質,形成了當今的宇宙形態,人類就是在這一宇宙演變中誕生的。

在互聯網上,又將重現這一奇跡。

僅以此文,為2009年的中國互聯網,為牛年的中國互聯網作賀。

(《信息化建設》2009年第3期)

在雪崩一般的中國書店業的倒閉大潮麵前,2012年的中國出版業,必須清醒地麵對:“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的哈姆雷特之問。書店是出版之根。當數字出版在一斧又一斧地砍伐實體書店的時候,我們真不知道,中國出版業的大樹會在什麼時候,轟然倒下。

中國:出版業危局

——中國出版業的諾亞方舟在哪裏?

書店業倒閉大潮席卷中國

2012年,我們滿耳聽到的,都是實體書店的呼救聲。如果您用“書店倒閉”一詞到網上搜索一下,您會找到不下一萬條,來自全國各地的關於“書店倒閉”的新聞。

下來,讓我們來讀一條很有趣的,一個關於實體書店倒閉的消息:

深圳華僑城“30天就倒閉書店”的最後一天,愛好讀書的朋友們聚集在一起,共同見證書店的關門儀式。也許這是頭一家開業就是為了關門的書店,它的名字叫“30天就倒閉書店”。

從10月24日到11月22日,這家書店在深圳華僑城OCT創意園南區苦苦地支撐了30天。最後一天的晚上,40多位愛書人聚集在書店中,共同見證這家可能史上壽命最短書店的關門儀式,儀式結束後,書店發起人堅果兄弟,在走廊大廳循環放映著30天來他所拍的照片,一直到淩晨2點。

堅果兄弟說,開這一家書店,其實是一次行為藝術。也是一場持續30天的文藝節,為的是展示一家書店從開業到倒閉的全過程。30天時間雖短,“但對實體書店來說也許不足為奇。電子閱讀時代,實體書店的倒閉跟街邊奶茶店一樣,消失了,都沒人記得它存在過。”

說得真好,這是一次見證實體書店生與死的“行為藝術”。

據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的調查顯示,過去十年間,有近五成民營書店倒閉,而且這一趨勢還在加劇。不要說民營書店在倒閉,就是新華係的國營書店現在還扛得住嗎?

僅在2007年到2009年,我國民營書店的數量就減少了一萬家。遠的不說,就說最近兩年的民營書店倒閉潮,各地關門歇業的民營書店就不計其數,連“光合作用”、“風入鬆”、“第三極”等知名度很高的民營書店,也都未能在絕境中突圍成功。時至今日,談及實體書店的生存現狀,書商們的眼前一片漆黑。

而我的估計更加悲觀,在未來的一兩年間,90%的實體書店會倒閉,倒閉的速度和規模都在急劇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