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 / 3)

第十二章

2007年3月19日,這一天,中國銀行股在中國股市的神勇表現,中國金融股板塊集體漲幅接近9%,幾近全線漲停,成為那天衝鋒陷陣的尖刀連,成為大盤收複3000點高地,紅旗潰卷西風的第一功臣。這一現實無可置疑地表明,中國股市的投資人是以反常性的重大“利好”,來看待加息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的。

銀行加息:幾家歡樂幾家愁?

加息千呼萬喚始出來

2007年3月18日,人們期待己久的,千呼萬喚不出來的加息,終於成為現實,終於塵埃落定。中國人民銀行終於決定,動用加息利器為增長偏快的中國經濟減速。以使中國經濟在2007年的增速,從10.7%,降低到8%左右。

讓我們再讀一遍發表在3月17日的《人民日報》上的這個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上一次加息,還是發生在2004年10月28日,此後的兩年半間,雖有過不止一次的加息,但都是銀行單方麵地在提高放貸的利息,而老百姓的存款利率一直未動。老百姓對此己頗有微詞,批評多多,此次加息對於提高銀行的誠信度,對於提高政府誠信度,對提高全社會的和諧程度都大有裨益。

加息:一根剌向越吹越大的房價汽球的針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十屆五次人大大會上,國人最關心的十大話題中,位列第一的是房價。

對於中國房地產業來說,加息是根針。是一根剌向越吹越大的房價汽球的針。中國經濟迫切地需要這樣的一根針。

關於這件事,讓我們先來聽一段2007年3月16日,在全國十屆五次人大大會閉幕後,溫家寶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的一段講話: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們知道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連續四年超過了10%,而通脹率低於3%。這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是少見的。有專家認為,2007年將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拐點,您對此怎麼看待?中國經濟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今後還能不能繼續保持高增長、低通脹的發展勢頭呢?

溫家寶:近些年來,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但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必評功擺好。我的腦子裏充滿了憂患。“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中國經濟存在著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結構性問題。所謂不穩定,就是投資增長率過高,信貸投放過多,貨幣流動性過大,外貿和國際收支順差過高。所謂不平衡,就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經濟與社會發展之間不平衡。所謂不協調,就是一二三產業不協調,投資與消費之間不協調,經濟增長過多地依賴於投資和外貿出口。所謂不可持續,就是我們還沒能很好地解決節能降耗問題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麵前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而且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溫家寶總理在這段其語也重其心也長的,充滿了憂患意識的講話中,讓人感到,溫家寶總理在他執掌國家總理的這四年任期中,他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必須說明的是,溫家寶總理在他執政的這四年任期中,中國經濟正處在它蒸蒸日上、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就是那位記者所概括的,“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連續四年超過了10%,而通脹率低於3%。這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是少見的。”這四年,中國經濟處處都在展現著難得一見的盛世風采。

然而,溫家寶總理在他的上任之初與他的離任之前,說話的語速明顯地變慢,這不是因為他的年齡又長了四歲,腦子的反應變慢了,反應的機敏不再那麼靈動,不是。關於這一點,你隻要聽聽他在為增加軍費開支預算17%所作出的說明時,那如數家珍的脫口而出的大串大串的數字,你就會為他倒背如流的記憶吃驚。

明顯地,溫家寶總理變得出語更加謹慎,變得更加老成持重,變得更加深思熟慮。

他的講話,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到,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國土的大國總理,肩上的擔子重哪。

至於說到總理的憂患意識,我想說的是,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身處太平盛世的年代,能保持這樣沉重的憂患意識,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會強大到不可戰勝。

溫家寶總理在這段講話中所說的“所謂不穩定,就是投資增長率過高,信貸投放過多,貨幣流動性過大”顯然所指的是中國房地產業。

2007年,中國老百姓最不滿意的事之一,便是金國每平方米售價直逼3000元的房價。黨心國心民心都在憂房價哪。沒買房的人愁,買不起房,買房的人更愁,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房奴的日子不好過。

那麼,此次加息對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影響有多大?

以總額50萬,期限20年的住房按揭貸款為例,按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算,加息前利率為6.84%,每月需要還款3828.62元;20年總利息支出418868.91元;(幾乎翻了一番。總金額達到918868.91元。)加息後利率提高到7.11%,每月需還款3909.58元,總利息支出為438298.53元。每月多支出80.96元,總計需多支付利息19429.62元。

每月多支出80.96元,總計需多支付利息19429.62元。這是個小數字嗎?

還有,國家稅務總局很可能在近期作出取消利息稅的決定,此舉有助於加強儲蓄的保值功能,其幅度高達20%。而且不排除2007年內,再次加息的可能。這必將降低國民投資房地產的熱情,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不要錯誤地估計了中國樓市的形勢,實際上,中國房地產的三駕馬車中,上海的房價己連續10個月下降,廣州的房價也在不斷下跌,北京己經成為中國房地產暴利孤島。可即便如此,北京樓市仍有多達10萬套的商品房賣不出去。

據2007年3月14日《北京晨報》報道:《北京10萬套商品房尚未售出》,該新聞中說:

“北京市場上的一手住宅商品房,目前至少還有10萬套尚未售出。這是記者昨天從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了解到的信息。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即使沒有新的項目入市,10萬套的存量也足夠維持今年一整年的銷售。

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的數據,截止到昨日8時,本市可售期房有15.5萬套,總建築麵積226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期房約8.25萬套,總建築麵積1208萬平方米。”

千萬別忽略了這條新聞,這條新聞揭露了一個比天還大的秘密,一個北京房地產開發商“打死都不說”的秘密,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比命還重要的秘密。即北京的商品房不是供不應求,而是大大地供過於應求。

讀到此處,讓我們接著再讀一條新聞:

這條新聞仍來自2007年3月14日《北京晨報》:

“記者從一些房地產代理公司和開發商處獲得消息,北京大量在售項目在春節後提高了銷售價,其中上調幅度較大的項目主要為中高檔項目,一般調整幅度在每平米100-500元之間。”

一方麵是大量的商品房空置擱淺,賣不出去,另一方麵是商品房的售價仍在不斷攀升。

這又告訴我們了什麼?

它在告訴我們,北京房地產商們在減兵增灶,虛張聲勢,它告訴我們,北京房地產市場有多麼脆弱,有多麼地不堪一擊。它告訴我們,患有嚴重的巨人症的北京高企的房價,隨時都可能發生雪崩,隨時都可能垮塌。

這最後的一擊終於來了。

對此,任誌強們故作鎮定地說,加息又不是第一次了,利息不斷加,房價不斷漲。

對此,我想講一個《五個燒餅》的經典笑話,那笑話中說,有個傻子吃了一個燒餅,摸摸肚子說,沒吃飽,於是,又吃了第二個燒餅,摸摸肚子說,還沒吃飽。於是,又吃了第三個燒餅,摸摸肚子說,還是沒吃飽。於是,他逢人便講:燒餅是吃不飽肚子的。

不許笑。

樓市滅點己橫空出世,不信,咱們騎驢看唱本。

加息:中國股市牛市真牛

在正常情況下,加息對股市屬於非同尋常的重大“利空”。在正常情況下,每一次加息都會使股市蒙受重大打擊,因為它將毫無疑問地加大買賣股票的成本,它將減緩資金從銀行流向股市的速度。將降低股市盈利預期對銀行資金的相對勢能。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加息都會使股市產生一定高度和一定時間段的下調。

可發生在2007年3月18日的這次加息,情況不同。

首先是此次加息,中國股市早有預期,並且提前作出了強烈到異乎尋常的反應。這事第一次發生在2007年2月27日。

誰都沒想到,2007年2月27日,會成為中國股市近10年來最慘烈的一天。

這一天,喜洋洋、美滋滋的中國股市紅盤開出,並登上了3048點的高位,正在登高望遠,紫氣氤氳的中國股市,美喲。

可誰知沒有多久,紅盤開始翻綠,這也很正常,紅肥綠瘦,紅花綠葉,太正常了。可沒過多久,許多深諳股市交易之道的人便發現,有點兒不對勁。開盤不過一個多小時,股市的交易量便超過了400多億元的天量。

在股市上,什麼都可以作假,惟獨成交量不能作假。如此之大的交易量有兩種可能:大跌或大漲。而從現在的形勢看,大漲的可能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