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匡胤正色拒非詞京娘陰送酬大德(3 / 3)

次日天明,員外夫婦起來,不見女兒出房。員外道:“媽媽,為何女兒這時還不出房?”媽媽道:“想是行路辛苦,此時還在熟睡裏。”員外道:“我實放心不下,你可進去看看。”媽媽當真的推進京娘房內去看,年老之人,不辨東西南北,正望床上去叫,不料頭兒一撞,可可的撞在京娘身上。媽媽初時還隻道掛著什麼,及至仔細一看,見是女兒。隻唬得:魂向天邊飛舞,魄歸雲內逍遙。

當下媽媽叫喊起來,員外聽得,慌忙趕至房中,見了如此光景,與媽媽相對痛哭。免不得買棺成殮,做些僧道功德,水陸道場,懺悔今生,博望來世。這些事情按下不提。

且說趙匡胤因趙員外一言不合,使性出門,一口氣竟走了十餘裏路。看看天色晚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在難為之際,忽然就地裏一陣陰風,覺得淒淒慘慘,冷氣逼人,伸手不見指掌,恁般昏暗。此時心中惶惑,進退兩難,隻見前麵隱隱的有人騎馬,手執紅燈而走,閃閃爍爍,微有亮光。匡胤見了,滿心歡喜,欲要趕上同行。那燈光兒可煞作怪,匡胤緊行,這燈光也是緊行,匡胤慢走,那燈光也便慢走。憑你行走得快,總然趕他不上。心下甚是疑惑,即便開言叫聲:“前麵的朋友,可慢行一步!乞帶同行。”隻見前麵燈光停住,應聲答道:“妾非外人,乃是京娘。因父母不察,有負恩兄,以致恩兄發怒出門,將這一片義心化為烏有。妾心甚不安,隻得痛哭至晚,自縊而死。但蒙恩兄千裏送歸,得表貞白,妾無以為報,故此執燈前來引道,遠送一程,以表寸心。所恨幽明路隔,不敢近前,隻得遠遠相照,望乞恩兄恕罪!”匡胤聽言,不勝駭歎,道:“據賢妹所言,輕生惜義,反是愚兄之故。但賢妹既已身亡,為何還會乘馬?”京娘道:“好叫恩兄得知,此馬自蒙恩兄所賜,乘坐還家。今見恩兄已走,小妹已亡,此馬悲嘶,亦不食而死。”匡胤聽了,甚為感歎。因又說道:“賢妹,你生死一心,足見貞節。又蒙陰靈照護,盛德難忘。愚兄後有寸進,便當建立香祠,旌表節烈。”京娘稱謝不已。

說話之間,將及天明,隻見京娘還在前麵,叫聲:“恩兄,天色將曉,小妹不能遠送了!後會難期,前途保重!”說罷,隱隱痛哭而去。匡胤望不見了燈光,心下十分傷慘。因思苗光義柬帖之詞說:“空送佳人千裏路。”如今果應其言。

正行間,隻見前麵有座小山,山下有一所古廟,樹木蒼蒼,香煙杳絕。匡胤問及土人,土人答道:“客官休問,快快走罷!”匡胤見說話蹊蹺,必要追問其故。土人道:“此廟原係本處的社廟,因為近來出了一個妖怪,每夜出來害人。近村人家盡都怕懼,各自遠移。因此叫客官快行!”匡胤聽了,大笑不止,道:“俺生平遍走天下,總不信邪。既然此地有妖,俺又走得力乏,不免就在此廟安息一日,有何不可?”說罷,走入廟中,坐在板上,打開包裹,吃了些幹糧,放翻身軀,呼呼熟睡。直至天晚,方才醒來,睜眼往外一瞧,隻見日色西沉,鳥雀歸宿。複往廟外四野觀望,並無宿店。隻得重進廟來,又吃了些幹糧,將腰中鸞帶解下,成了神煞棍棒,執在手中,仍複坐下。心中又記著京娘的事情,更加歎息。

將至二更,果見陰風颯颯,冷氣淒淒,匡胤一時驚疑起來,將身立起,定睛一看,那天光微亮,透進殿來。隻見神座下麵,隱隱的盤著一條大蛇,頭如巴鬥,眼似燈光,口噴黑氣,甚覺腥膻。匡胤道:“原來是這個孽障在此害人!待我與這地方除了害罷!”舉起神煞棍棒,望了大蛇,喝聲著,奮力打將過去。有分教:仙棍騰挪,數載妖魔須就死;神威奮武,積年驍惡總成灰。正是:事從閱曆奇方見,人極凶殘命必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