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說得多不如說得巧
1.簡潔的話語動人心
1991年11月,“金雞獎”與“百花獎”這兩個中國電影的最高獎在北京同時揭曉。著名演員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祿》的主角焦裕祿而同獲兩個大獎的“最佳男主角”。李雪健站在台上,發表他的獲獎感言時這樣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話音剛落,全場掌聲雷動。有一位廠長,在上任第一天對員工發表了別出心裁的講話:“我來當廠長,打心眼兒裏高興!但廠長不好當,擔子重啊!從現在起,我給大家交個底兒,我不想幹兩件事就‘撈一把’,非跟大夥兒一塊兒幹出個樣來不可,好比一根繩子上拴著的倆螞蚱,飛不了你們,也跑不了我……”許多人聽後在台下悄悄說道:“這個廠長挺實在……”“廠長是個老實人,跟著這樣的廠長幹,心裏踏實……”故事中的兩個人都僅用了寥寥數語就獲得了人心。李雪健的發言淳樸實在,又非常具有感染力,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廠長的幾句話,平實、通俗,更沒有表麵的客套,讓人聽後覺得含義不平常,更是贏得了員工的信任。生活中,有些人長篇大論甚至慷慨激昂,可就是難以提起聽者的精神;而有些人僅僅寥寥數語,卻擲地有聲,產生魔力。這是為何?很簡單,因為後者能了解人們的內心需要,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著想。因此他們的話總是充滿真誠,也更容易打動人心。有時候不需要你沒完沒了地說個不停,隻需要幾句簡單的話,反而能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
2.一言即可得人心
馬寅初先生是我國著名的學者,他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中文係老師郭良夫結婚,馬寅初先生抽空參加了他的典禮。當賀喜的人群發現馬校長到來時,頓時情緒高漲,並鼓掌歡迎他即席致詞。馬寅初先生並沒打算要講話,但大家如此熱情又不好意思拒絕,於是腦子急速轉動。在喜慶的氛圍裏講什麼好呢?自己擅長做學問,可現在談論這些又不合時宜。忽然他靈機一動,隻說了一句話:“我想請新娘放心,因為根據新郎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剛聽到馬校長這句話時,大家沒反應過來,都覺得莫名其妙。很快,眾人聯想到新郎的大名,方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好丈夫的意思嗎?於是,眾人大笑,並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很多人一邊鼓掌一遍稱馬校長講得好。馬寅初先生借題發揮,用新郎郭良夫的大名適當地聯想,既表達了校長對教師的良好祝願,又風趣地增添了喜慶氣氛,更關鍵的是短短一句話,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在公共場合演講,有的人滔滔不絕,用語言的觸角抓住了每一位聽眾,自然令人欽佩;但是,有的人卻能將自己的意思濃縮成幾句話,猶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聽眾平靜的心湖裏激起層層波浪,同樣值得稱道。一個人口才好,不在於他在別人麵前如何侃侃而談,或同樣一件事經他嘴一說就能天花亂墜,而是他說的每句話是否都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聽眾。如果話語能簡短而更有力,又何必長篇大論呢?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於1903年12月17日第一次駕駛飛機成功,完成了這一曆史創舉後,他們到歐洲旅行。在法國的一次歡迎宴會上,各界名流都來慶祝萊特兄弟的成功,並希望他們能給大家講講話。再三推托後,大萊特走向了講台,而他的演講僅有一句話:“據我所知,鳥類中會說話的隻有鸚鵡,而鸚鵡是飛不高的。”這句精彩的話,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說過:如果一個人說起話來長篇大論,這就說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在說什麼。如果隻是不著重點地廢話連篇,可能根本抵不上一句有根有據的話所能發揮出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我國著名新聞記者、政治家、出版家鄒韜奮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魯迅先生的大會上發表了一句話演講:“今天天色不早,我願用一句話來紀念先生:許多人是不戰而屈,魯迅先生是戰而不屈。”鄒韜奮先生隻用了一句話,就將魯迅的精神說了出來。在當時,他的演講被人們譽為最具特色的演講。即便是現在,人們仍感歎鄒韜奮先生演講的簡練有力。我國有句俗語說得好:蛤蟆從晚叫到天亮,不會引人注意;公雞隻啼一聲,人們就起身幹活。的確,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說話最多的人,話貴在精,多說無益。
3.膽大的回信
著名作家大仲馬曾收到一個青年的信,信中建議兩人共同創作一部小說。已經名揚四海的大仲馬收到這樣一個無畏後輩的大膽要求,顯然覺得這個青年過於狂妄了。於是大仲馬回信道:“先生,您竟然如此大膽.想把一匹高貴的馬和一頭卑賤的驢廣套在—輛馬車上?——大仲馬。”滿懷希望的青年收到這樣一封回信後感到難堪,而且備受打擊,但他沒有灰心。他一遍遍讀著大仲馬的回信,忽然,信中的“大膽”二字啟發了他,他決定再“大膽”一次。於是他又給大仲馬寫了第二封信:“仲馬先生:您怎敢如此大膽,竟敢把我比做馬!”大仲馬看過這封信後笑了,認為這青年人既“大膽”,又很機智,於是他隨即回信道:“請寄文稿來,我的朋友,我很高興接受您的建議。”就這樣,青年人成功了。有時候,足夠的才華還要加上足夠的巧言,才能讓你達成目的。
4.聰明的農夫
沙皇在一次旅行的路上碰到一個貧窮的猶太農夫,當他發現這位農夫的胡子是黑,而頭發卻是白的時,沙皇感到十分好奇。於是沙皇問農夫:“給我解釋這奇妙的現象,為什麼你的頭發是白的,而胡子卻是黑的?”農夫答道:“自從我廢除了戒律之後,胡子就不再長了,所以我的頭發自然就比我的胡子年長很多,自然就先變白了。”沙皇大笑起來:“你真聰明!你發誓,在你沒有見到我一百次以前,絕對不能泄露這個秘密。”待沙皇旅行回來以後,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若有所思地問道:“我有一個困惑已久的問題,看你們誰能回答。”“請說吧,國王陛下!”一個聰明的大臣自告奮勇。“為什麼一個人的頭發比胡子早白了許多年?”沙皇問道。聰明人想了很久,也回答不上來。而所有大臣們也都一樣,因吃驚而沉默,他們都不知道答案。沙皇有些得意,隨即命令道:“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然後帶著你們的答案回來。”大家退下,各自絞盡腦汁地想沙皇的問題。眼看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對於答案一點眉目都沒有,那個聰明的大臣急得團團轉。後來他突然抓住了一條線索——沙皇是剛從外省旅行回來時問他們這個問題的,說不定在旅途中能找到這個答案,於是他決定順著這條線索追尋下去。大臣沿著沙皇走過的路,幸運地碰上了那位貧窮的猶太農夫。看見農夫黑胡子、白頭發,大臣一下子就猜到他一定就是那個答案的源頭!於是大臣問他為何胡子黑而頭發白。“哎呀,我不能告訴你答案!”猶太農夫麵有難色。大臣轉了轉眼珠,哄誘地說道:“放心,如果你告訴我正確答案,我會給你報酬的。”農夫動搖了,心想:我是個窮人,我最需要錢。於是他大膽地提出了要求:“要是你給我一百個銀幣我就告訴你。”大臣毫不猶豫地給了農夫一百個銀幣,然後農夫告訴了他答案。當這個大臣返回宮殿把答案帶給沙皇後,沙皇馬上明白了一定是農夫違背了誓言,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大臣。於是生氣的沙皇派人叫來了那個猶太農夫。“你知道不遵守諾言的懲罰嗎?難道我沒跟你說要嚴守秘密嗎?”沙皇生氣的叫道。猶太人不慌不忙地答道:“的確是這樣!但你允許我可以在見到你一百次後說出來啊!”“真會狡辯!你怎麼敢這麼無恥地說謊!你應該很清楚我隻見過你一麵!”猶太人堅持說:“我說的是事實!”說罷,就把大臣給他的那一百個銀幣展現在沙皇麵前。“你看,每個盧布上都有你的頭像。這裏有一百個盧布,所以,我已經見到你一百次了!難道我把答案給你的大臣錯了嗎?”農夫反問。沙皇一下子明白過來,於是狂喜的叫道:“真是一個聰明的人!你應該得到獎賞,不是懲罰!在我的宮殿裏留下吧,這樣你就能常給我提意見了。”就這樣,這位貧窮的猶太農夫留在了聖?彼得堡沙皇的宮殿裏,他幫沙皇出謀劃策,而且無論沙皇去哪裏,他都伴隨在身邊。擁有智慧是你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5.好吃留給客人去說
東漢初時的名將馮異在建立東漢王朝的戰爭中屢立功勳,然而他在每次戰爭後,總獨自躲在大樹下,而不像其他人那樣,聚在一處爭說自己的功勞,因而他贏得了“大樹將軍”的美稱。梁國的宰相沈約對梁武帝稱讚他說:“此陛下之大樹將軍也!”有功卻不自誇,讓別人說出來效果更好。這就像自己做了一桌子美味的菜肴,自誇顯得“王婆賣瓜”,讓人心生厭煩,隻有客人主動說好吃,你的手藝才是得到認可的。功勞是客觀存在的,別人抹殺不掉,自己的吹噓也終是徒勞。假使一個人常常把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當作一樁了不得的事情,那他無異於是在欺騙自己。因為沒有自知之明,所以這樣的人早晚會走上失敗之路。有本事要讓別人去評價,不必自我吹噓自我炫耀,因為你的成績,你的成功,別人會比你看得更清楚。龔遂是漢宣帝時代一名能力出眾的官吏。當時渤海一帶災害連年,百姓不堪忍受饑餓,紛紛聚眾造反,當地官員鎮壓失敗,無奈束手無策,宣帝隻得派年已七十餘歲的龔遂去任渤海太守。龔遂單車簡從到任,安撫百姓,與民休息,鼓勵農民墾田種桑,經過幾年治理,渤海一帶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溫飽有餘。於是,漢宣帝看他治理得當,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員,便欲召他還朝,他有一個屬吏王先生,請求隨他一同去長安,說:“我對你會有好處的!其他屬吏卻不同意,說:“這個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說大話,還是別帶他去為好!”龔遂說:“他想去就讓他去吧!”結果到了長安後,這位王先生終日還是沉溺在醉生夢死,也不見龔遂。可有一天,當他聽說皇帝要召見龔遂時,便對看門人說:“去將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處來,我有話要對他說!”龔遂也不計較一副醉漢狂徒嘴臉的王先生,於是來了。王先生問道:“天子如果問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當如何回答?”龔遂說:“我就說任用賢材,使人各盡其能,嚴格執法,賞罰分明。”王先生連連擺頭道:“不好!不好!這麼說豈不是自誇其功嗎?請大人這麼回答:這不是小臣的功勞,而是天子的神靈威武所感化!”龔遂接受了他的建議,按他的話回答了漢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興,後又聽說渤海一帶的百姓都誇龔遂是個好官,便將龔遂留在身邊,任以顯要的官職。喜歡自誇的人很容易給人自大、浮華的感覺,哪怕是你有再大的功勞,也不能一味強調自己,因為在誇耀自己的同時,你也在無意間貶低了旁人,沒人喜歡這種愛自我吹噓的人。多讓別人誇獎自己,而不要自己誇獎自己,這樣你的成績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