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上帝賜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1 / 3)

第五章上帝賜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

1.適時“閉上嘴巴”

美國總統林肯和道格拉斯有過一場著名的辯論,這場辯論是為了爭取一個進參議院的名額,他們進行了多次辯論,在接近尾聲之際,所有的跡象都顯示出林肯將敗給道格拉斯。該怎麼做才能扭轉這個局麵呢?林肯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相反,他顯得更加沉著和冷靜了。在林肯最後的一次演說的時候,他說到中間突然閉嘴不說任何話,默默站了一分鍾,隻是看著他麵前那些觀眾。正當大家感到麵麵相覷,不知道他想幹什麼的時候,林肯以他那獨特的單調聲音說道:“朋友們,不管是道格拉斯法官或我自己被選入美國參議院,那是無關緊要的,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我們今天向你們提出的這個重大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遠勝於任何個人的利益和任何人的政治前途。朋友們——”說到這裏,林肯又停了下來,這時聽眾們已經被吸引住了,都屏息以待,惟恐漏掉了一個字。停了一會兒,林肯又繼續說:“即使道格拉斯法官和我自己的那根可憐、脆弱、無用的舌頭已經安息在墳墓中時,這個問題仍將繼續存在……”林肯在這種劣勢的情況下,沒有高調的宣揚自己,而是選擇了低調的沉默,適時的“閉上嘴巴”,勾起了聽眾的好奇心,又防止了對手抓住自己的話柄,最終巧妙地扭轉了敗勢。有時候“閉上嘴巴”與發言具有同樣的表現力。恰當的沉默,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位顧客在一家商店購買了一套禮服,由於掉顏色的問題,要求退貨。售貨員一聽是要退貨,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說不能退貨。顧客很生氣,便和售貨員爭執了起來。商店經理聽到爭吵聲,連忙趕過去。這位商店經理有五年的工作經驗,所以非常懂得顧客心理。經理趕到顧客麵前後,先是微笑和誠懇地靜靜聽完顧客的抱怨和發泄。等顧客說完,又讓售貨員說話。當徹底了解清楚爭吵緣由的來龍去脈後,經理真誠地對顧客說:“真是萬分的抱歉,我不知道這種禮服會掉顏色。現在怎麼處理,本店完全聽從您的意見。”顧客說:“那麼,你知道有什麼法子可以防止禮服掉顏色嗎?”於是經理告訴了顧客一個防掉色的方法。之後經理微笑著說:“能否請您試穿一周,然後再作決定?如果到時候您還不滿意,那麼我們無條件讓您退貨。好嗎?”原本已經被售貨員氣得發瘋的顧客此時已經恢複了平靜,態度溫和地走了。結果,顧客穿了一周後,禮服果然沒有再掉顏色了。事實證明,不是每一個場合都需要好口才,仔細認真地傾聽對方的談話,是尊重對方的表現,無形中,說者的自尊得到了滿足。於是,說者對聽者就會產生一個感情上的飛躍,認為"聽話"者能理解自己,並欣慰於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傾訴的機會。如此,彼此心靈間的交流就使得雙方的感情距離縮短了。

2.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會說的人

一個小國派使者來到中國,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皇帝見了很高興。可是這位使者有意刁難,出了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點小事都不懂吧?如果讓使者彙報回去,那豈不是成了笑柄?正在這時,有一位老大臣說他有辦法。隻見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裏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原一平是一位保險推銷員,他曾有這樣的推銷經曆:他去訪問一位出租車司機,那位司機堅決認為原一平絕對沒有機會去向他推銷人壽保險。當時,這位司機肯會見原一平,是因為原一平家裏有一台放映機。它可以放彩色有聲影片,而這位司機從來沒有見過能放映彩色有聲影片的放映機。見麵後,原一平沒有說過多的話語,而是先放了一部介紹人壽保險的影片,並在結尾處提了一個結束性的問題:它將為你及你的家人帶來些什麼呢?放完影片後,原一平沒有對那位司機說一句話,兩個人都靜悄悄地坐在原地。三分鍾後,那位司機在內心經過一番激烈的掙紮,主動問原一平:“現在還能參加這種保險嗎?”最後,他簽了一份高額的人壽保險契約。原一平這位日本金牌保險推銷大師,沒有用言語,而是用沉默,征服了他的顧客。他當之無愧為日本最有價值的保險推銷員。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不需要高調地吹噓和抬高自己,因為他的成績和成功,別人都看在眼裏。那種需要靠吹噓來抬高自己的人,反而會自降身份。所以有時候沉默一點,低調一點,才能為自己贏來更多的喝彩。

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到

喬·吉拉德被譽為美國汽車推銷之王,但有一次,他卻因為忽視了顧客所說的話,而失去了一筆即將到手的訂單。那次是一位名人來向他買車,於是喬·吉拉德推薦了一款最好的車型給他。那人對車感到非常滿意,隨即掏出了10000美元現鈔,都已經準備交付了。本以為這筆生意肯定沒問題了,可對方卻突然變卦不買了。喬·吉拉德想了一下午都沒想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為什麼到嘴的鴨子會飛走。都晚上11點了,他終於忍不住給那人打了個電話:“您好!我是喬·吉拉德,今天下午你來買車,我曾向您介紹一部新車,您很滿意。眼看您就要買下,卻突然走了,記得嗎?”“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嗎?”對方的聲音有些不滿。“非常抱歉,我知道現在已經是晚上11點鍾了,但是我檢討了一下午,實在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裏了,因此特地打電話向您討教。”“真的嗎?”“肺腑之言。”“很好!你今天用心聽我說話了嗎?”“非常用心。”“不,你今天下午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兒子即將進入密執安大學念醫科,我還提到他的學科成績、運動能力以及他將來的抱負,我以他為榮,但對於這些你卻一點反應也沒有。”喬·吉拉德完全不記得對方曾說過這些話,他回想了一下這位客戶在準備簽字的時候自己在做什麼,啊!當時自己竟然在聽辦公室內的另一位推銷員講笑話。因為當時認為已經談妥了那筆生意,所以再也無心聽對方說什麼,所以對這一切自己根本沒在意。聽了這番話,喬·吉拉德後悔極了,但他也吸取了經驗——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認真傾聽客戶的每一句話。喬的這次失敗原因就在於:他沒有好好的傾聽那人說話,那個人除了買車外,更需要一位很好的聽眾,一個能和他一起讚美他優秀的兒子的人。而喬因為沒聽他說話,錯過了這個話題,也錯失了這次機會,導致這單將要成功的買賣與自己擦肩而過。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哪怕隻是一些小事。而滿足他們這個小小的要求,是你拉近你和他人之間距離最有效的方式。傑爾·厄卡夫是美國自然食品公司的“推銷冠軍”。一次,他向一位女士推銷蘆薈精,待他耐心將蘆薈精的功能、效用告訴顧客後,那位女士表示沒什麼興趣。於是傑爾·厄卡夫馬上不再說關於蘆薈精的事,而是看著陽台上一盆美麗的盆栽,說道:“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真的很難見到。”女主人聽到他對自己盆栽的讚美,來了興致,於是熱情和傑爾·厄卡夫談論起這個盆栽的價格,平時的養護,甚至花草的學問。傑爾·厄卡夫都一一聚精會神地聽著。當說了幾十分鍾後,女主人一邊打開錢包,一邊說:“就算我的先生也不會聽我嘮叨講這麼多,你卻聽得這麼入神,真的很感謝你。”之後,女士爽快地從傑爾·厄卡夫手中接過了蘆薈精。每個人都喜歡聽到自己的聲音,都喜歡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是尊重一個人最基本的表現。

4.不要在別人麵前喋喋不休

請看下麵一段對話場景:推銷員:“科爾先生,我做過仔細的研究,發現貴廠自己維修花費的錢,要比雇傭我們來幹花的錢還多,這樣很不劃算。”科爾:“這個問題我們也有考慮過,我們自己幹確實不太劃算,你們的服務也不錯,可是,畢竟你們缺乏電子方麵的……”推銷員:“噢,對不起,我能插一句嗎?我想補充一點的是,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做完所有事情的。修理汽車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材料,比如……”科爾:“這個道理我明白,但是,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要說的是……”推銷員:“我了解,我了解,我是說,您的下屬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在沒有專用設備的情況下,幹出像我們公司那樣漂亮的活兒來,不是嗎?”科爾:“看來你還是沒有搞懂我的意思,現在我們這裏負責維修的夥計是……”推銷員:“科爾先生,現在等一下,我隻說一句話,如果您認為……”科爾:“我認為,你現在可以走了。”喋喋不休,不給對方任何喘息的機會,隻會讓顧客跑掉!如果是解決問題,也隻會讓情況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