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習優雅得體的談吐
1.說話禮為先
有一次,一位乘客坐飛機時,一位後到的外國乘客要進人他的裏座,這位外國人非常禮貌地說“pardon”(對不起),當他側身進去時,又因通道窄,兩人身體擦了一下,又點頭致意,說“sorry”(抱歉)。這位外國人的友善話語博得了對方的好感。在社交場合,應盡量選擇溫和、親切的語調、語氣,以顯示友善。同樣的話語,如果使用的語調、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同。同樣是一句"對不起",可以表示致歉或友善的情感,也可以表示威脅或諷刺、挖苦。一次,張啟到一家大公司去麵試。在去公司的公交車上,張啟在擁擠的人群中努力保持住平衡。突然,汽車一個急刹,一位穿高跟鞋的中年婦女一腳踩到了張啟,張啟痛得緊皺眉頭。婦女忙對張啟說對不起,張啟強忍住痛,微笑著說:“沒事,沒事。”婦女看著張啟的表情,心想那一腳一定踩得很痛。上車的人群越來越多,那位婦女被擠到緊挨著張啟的一邊。由於她個子比較矮,所以抓吊環顯得十分吃力。張啟發現後,對那位中年婦女說:“你抓我這兒吧!”隨後讓婦女抓自己剛開始所處的比較有利的位置。婦女感謝地點點頭。下車後,張啟一個箭步衝進公司,準備麵試。當輪到他時,他彬彬有禮地進入房間,抬頭一看,其中有一位麵試官竟然就是剛才在車上遇見的那位中年婦女!一周後,麵試結果出來,張啟順利被錄取。一句禮貌的話語,一個禮貌的行為,就可以解決許多矛盾和糾紛,有時甚至可以為自己贏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2.沒有人會拒絕微笑
一個小夥子小心翼翼地走進辦公大樓,敲開一扇辦公室的門。他是一個推銷員,穿梭於各個寫字樓推銷電腦清潔紙巾就是他的工作。“對不起,打擾一下,請問你們是否需要電腦清潔紙巾?如果需要,我們可以給你們優惠。”小夥子用格式化的語言禮貌地問道。由於公司每天基本上都有推銷員上門推銷,所以對這類商販,專心工作的白領們對此已經有些厭煩。“我們不需要你的產品,現在我們正忙著工作,麻煩你不要打擾我們的工作,上班時間也不容許推銷商品。”一位同事滿臉不悅地對那個小夥子說道。小夥子並沒有像其他推銷員那樣沮喪地離開,而是帶著微笑溫和地說:“不買也可以啊,容許我給你試一下產品好嗎?”還沒等白領們同意,他便拿出一包紙巾開始擦拭一台已經積滿汙垢的電腦。他認真地擦拭著,動作十分嫻熟,但白領們卻看也不看他擦過的電腦,仍舊埋頭於自己的工作。見沒人搭理自己,小夥子還是禮貌地說了聲:“對不起,打擾了,再見!”過了大概十幾分鍾,小夥子又敲門進來,他仍舊帶著微笑說道:“你們領導說了,需要這種產品,你們是否也考慮考慮?”一個同事皺著眉頭說道:“領導需要不代表我們也需要,請你還是走吧!”雖然直接被人命令出門,但小夥子還是不氣餒,他努力詳細地介紹他所推銷的產品的性能和好處,看得出他使出了渾身解數推銷。最終,忙於工作的白領們誰也沒有理睬他。也沒有一個人對他的產品動心。最後,小夥子還是微笑著離開了。第二天早上他又來了。還是一如既往的熱情、誠懇、期待,但白領們也還是一樣的冷漠,不但很堅決地拒絕,還說如果他再來打擾工作,就不客氣了。小夥子並沒有被嚇到,即便說出這樣的話他的臉上也始終洋溢著笑容,沒有一點不悅的表情。微笑著進來,微笑著離開。第三天他還是來了,但情況並沒有進展,沒有人願意搭理他。白領們以為吃了幾次閉門羹的他會放棄,而且換做別人也肯定早就不會再來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第四天他又來了。這次白領們實在是經不住他的糾纏,於是有想買的意思,但考慮到單位電腦較多,答應買他300多元的產品,不過前提是他必須拿出正規有效的發票,否則不予購買。雖然他有發票,但財務人員不在,白領們不能確定發票真偽,於是明確告訴他不要了。他點點頭,麵帶微笑,連聲說謝謝,然後告退。第五天他再一次登門,出乎意料的是,他不但帶了價值300元的產品,還帶了稅務部門的發票鑒定證明!白領們為他這種堅持和毅力所折服,於是買下了他的產品。他臨走時,一位白領一改往日的冷淡,熱情地問:“我真的服了你,難道你就沒想到過放棄?有何秘訣?”小夥子又露出同樣的微笑說道:“沒有一塊冰不被陽光融化!沒有人拒絕微笑,就這麼簡單。謝謝,我走了。”再多冷漠的冰霜,最終都會被執著的微笑融化。不論別人對自己有多麼冷漠,都記得要保持微笑。沒有人會拒絕微笑,且這種執著的微笑精神,往往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微笑讓人變得快樂而富有,微笑讓人擁有友誼和幸福。微笑是上帝賜給人類最重要的禮物。輕輕地一個微笑,能讓煩惱煙消雲散;輕輕一個微笑,能使仇人化為朋友;輕輕一個微笑,也許能讓普通朋友變為知己。學會微笑,多微笑吧!用微笑去麵對人生的艱難險阻,讓微笑撒進你我的心田,讓微笑布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3.一句早安的力量
每天早晨,一位猶太傳教士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他總是會熱情地向他們道一聲“早安”。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因為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很不友好。麵對年輕人米勒的冷漠,傳教士的熱情絲毫未減,每天早上他依然會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米勒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了一聲:“早安。”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很長一段時間內,德國納粹大肆屠殺被他們認為是劣質人種的猶太人。這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傳教士下了火車,正隨著隊列前行,看見不遠處有一個手拿指揮棒的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被指向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而那個指揮官竟然是當年那個年輕人米勒。一會兒,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傳教士無望地抬起頭來,眼睛一下子和指揮官的眼睛相遇了。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生的表情看不出有什麼變化,但仍禁不住應答了一句:“早安。”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在這生死關頭,這位年輕的德國納粹軍官將傳教士指向了右邊——生還者。感動人心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雪中送炭的情誼。有的時候,一個熱情的問候,一個甜蜜的微笑,都足以在人的心靈中灑下一片陽光。千萬不要低估了一句話、一個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成為你開啟幸福之門的一把鑰匙,成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盞明燈。在我們的生活中,絕對不要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
4.讓道謝成為一種習慣
楊麗箐和同事一起在教工食堂吃飯,買飯期間,同事要楊麗箐幫著看她們的包,她們去買飯。就在這時,楊麗箐看到一位女服務員滿臉怨氣的在自己旁邊的餐桌上收拾著,當她皺著眉頭過來,準備收拾楊麗箐餐桌上前麵的人留下的餐具。楊麗箐看著她,習慣性地說了一句:“謝謝你!”那位女服務員突然抬頭看了楊麗箐一眼,滿臉笑意地回答道:“不用謝!”很快便將楊麗箐的餐桌收拾得幹幹淨淨,然後就到其他的餐桌去打掃了。再看看她臉上的表情,原來滿臉怨氣的表情被一臉的陽光笑容所替代,楊麗箐的內心不禁暗暗高興起來:其他的顧客可以感受到更多溫馨的服務了。很多時候,我們都忽視了那一份感謝之心,我們對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感到理所當然。比如認為父母撫養我們是他們應盡的義務;比如認為老師向我們傳道、授業、解惑是他們的職責;比如認為飯店裏侍者為我們熱情的服務是他們分內的工作等等。我們正漠然麻木地對待著我們周圍的奉獻者。這是多麼可怕的想法啊!向別人道謝,是對別人多付出勞動的一種肯定;向別人道謝,是對別人所付出勞動的一種鼓勵;向別人道謝,更是對別人所付出勞動的一種最起碼的尊重。簡簡單單的一聲“謝謝”,就足以讓內心充滿暖意,足以代表你的真誠。讓我們時刻懷著感恩的心,學會道謝,並讓道謝成為一種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