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溝通需要一顆體貼別人的心(2 / 3)

6.給別人一個體麵的台階

在英國首相丘吉爾和夫人克萊門蒂娜一同出席的晚宴上,細心的女主人發現了一位著名的外交官偷偷地將一隻小銀盤塞入懷裏。女主人很著急,因為那隻小銀盤是對她來說很重要,她不能失去它,但是她又不知如何去阻止這種行為。忽然,女主人想到求助於丘吉爾夫人,讓她想辦法把銀盤"奪"回來,於是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克萊門蒂娜。克萊門蒂娜略加思索,於是對著丈夫悄悄說了一些什麼。丘吉爾聽後微笑著點點頭,隨即用餐巾作掩護,也"竊取"了一隻同樣的小銀盤。隨後丘吉爾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裏的小銀盤說:"我也拿了一隻同樣的小銀盤,不過我們的衣服已經被弄髒了,所以應該把它放回去。”外交官讚同地點點頭。於是兩人將盤子悄悄放回到桌上,小銀盤終於物歸原主。人難免因一時糊塗做一些不適當的事。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在指出別人錯誤的同時,還要提前給別人墊好一個台階,保留對方的麵子,讓別人體麵地“認錯”。既避免了尷尬,同時也會讓別人對你心生感激和好感。

7.謝謝你的沉默

男孩的同桌是一個性格倔強且有些孤僻的女孩。有一次,男孩將書包甩上肩時動作過大,一不小心把女孩漂亮的文具盒打落在地,女孩撿起塑料文具盒,發現上麵有一道裂痕,她皺著眉望著不知所措的男孩,但終於抿著嘴什麼也沒說。男孩對她的沉默心存感激。幾個月後,女孩住院了,老師對同學們說她得了傳染病,不能來上課。而男孩卻知道真實的情況——女孩得了癌症。因為男孩的爸爸是腫瘤醫院的大夫,還是女孩的主治醫生,是爸爸告訴自己的這個噩耗。事實上,就連女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她的父母隻是告訴她得了肺炎,治好了就能去上學了。父母不想讓女兒一個人孤單地呆在家裏,想讓她在熱鬧的學校中度過最後的時光,於是兩個月後,女孩又重新回到了學校。男孩始終沉默著,沒有對班上任何一個人吐露女孩的真實情況,包括女孩本人。但男孩卻在女孩重返學校後對她極為關照,常常主動和她搭訕,在她臉色格外蒼白時,為她倒來一杯熱水,每天把女孩的桌椅檫得幹幹淨淨。雖然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但男孩沒有做任何解釋,隻是用沉默的方式回應周圍的一切。慢慢的,大家習慣了他對她異乎尋常的關心。直到有一天,女孩體內的癌細胞竟然消失了,她痊愈了,這真是個奇跡。她的父母喜極而泣。這時,女孩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知道了那個男孩與她的主治醫生之間的關係。後來女孩悄悄地給男孩寫了一張紙條,上麵隻有六個字:感謝你的沉默。有時候沉默比言語來得更加讓人珍惜和感動,沉默並不僅僅是無聲的語言,更是心靈的一種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此時,沉默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它蘊涵著有形的關心和照顧,更蘊涵著無形的理解和信任。我們是用心來承諾的,而不是靠嘴巴來承諾的。同學之間的理解和信任不需每天掛在嘴邊,也不需要靠語言來承諾。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體貼入微的問候,還需要心照不宣的關心。

8.幫助不是施舍

為了掙夠下學期的學費,男孩趁著假期跑到一個澡堂去當搓澡工。有一天起床,男孩覺得頭暈暈乎乎的,一摸額頭,特別燙。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學費還沒有攢夠,假期又快結束了,就咬咬牙硬著頭皮去上班了。澡堂子裏十分悶熱,男孩才搓了兩位就覺得渾身都沒了力氣,於是坐在一邊歇著等活兒。過了一會兒,一位老大爺叫搓澡,男孩強打起精神走了過去。大爺見男孩臉色不太好,關切的問:“小夥子,是不是病啦?”男孩為了不被搶走生意,忙說:“不不,我沒有不舒服,挺好的。”男孩開始為老大爺搓背,才搓了幾下,老大爺便回頭對男孩說:“小夥子,你輕點,我一個老頭子受不了重。”男孩聽了心中一喜,自己正發燒,巴不得省點兒力呢!”“這樣可以嗎?”男孩放輕了手。“再輕點,對,還可以再輕點。”到最後,男孩輕得就像是在擦身體,而不是搓身體。男孩堅持給老人搓完了澡,實在堅持不住,就準備換衣服回家。走出大門,又想起自己的搓澡工具忘記了帶,便回澡堂去取。男孩忽然又看見了剛才搓澡的那個老大爺,他彎著身子正讓一個小夥子給他搓澡。隻聽小夥子說:“師傅,你今天怎麼搓兩遍啊?”“嗨,剛才那小夥子八成是病了,臉色不對。他看上去還像個學生,估計也搶不到什麼活兒,掙不了幾個錢。我特意叫他輕點,讓他省省力氣把這搓澡的三塊錢掙到手得啦。因為沒搓幹淨,所以就又叫你挫一遍。”老大爺笑著說。“那你還不如直接給他三塊錢得了,還省事!他不更輕鬆?”小夥子問道。“那這和打發要飯的有什麼區別?你得給人尊重,給人個台階下啊!”老人說。男孩聽到這裏已經默默流下了眼淚,他悄悄地離開了澡堂。一路上,他想著老人的話,他從心底感激這位老大爺,是他給了自己一份充滿尊重的愛,他讓男孩知道幫人首先要尊重人而不是可憐人。幫助別人,不等同於施舍。每一個人,尤其是暫時處於貧困中的人,都有很強的自尊。你要想幫助他,就要先理解他,理解他的真正難處,理解他的複雜心態,理解他希望得到幫助而不是施舍的願望。猶太教裏有一個美好的說法:“一個人隻要拯救了一個靈魂,他就拯救了整個世界。”有時你不僅僅是對別人物質上的救濟,而更重要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安慰。充滿尊重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

9.善意的提醒

一天,一位教授和他的學生一起散步,他們在路上看到了一雙舊鞋子。學生對教授說:“不如我們把鞋子藏起來,看看那個找不到鞋子的人會是什麼表情。”教授看了一眼學生,稍作沉思後回答道:“我年輕的朋友,為什麼我們不換種方式,在鞋子裏放上一枚硬幣,看看拾到鞋子的人會是什麼表情。”學生照做了,於是他們躲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走了過來,他找到了自己的鞋子,非常開心。當他把腳伸進鞋裏時,感覺涼涼的,仔細一看,鞋子裏麵竟然有一枚硬幣。這個人臉上又是驚喜又是驚訝還有一絲疑惑,他望了望四周,找不到一個人。頓時,眼淚從他臉上淌了下來,他激動的仰望天空,大聲表達了感激之情。他說到了家中生病的妻子,沒有飯吃的孩子,感謝這及時的救助將他們一家從死亡中拯救出來。教授這時悄悄望了望學生,隻見學生默默聽著,眼中充滿感動的淚花。教授笑了,他知道他又給自己的學生上了很好的一課。有時並不需要我們聲色俱厲地“要求”別人應該怎樣去做,或許一個善意的、委婉的“提醒”,就能輕鬆解決所有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