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未來的美好:用愛描繪孩子純淨的心靈(1 / 3)

第八章未來的美好:用愛描繪孩子純淨的心靈

引言

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是托起明日之光的希望。未來世界怎樣?

我們可以通過孩子遠視那片天空。是美好,還是渾濁,我們完全可以拿捏得了,以身作則,從點點滴滴規範自己,給孩子樹立一個對人對事都大方得體的好榜樣,用愛與孩子一起描繪未來世界的美好。

1.學會道歉,不要養成找借口的習慣

學習如何道歉,就像是學習一種基本技巧,這種技巧將教導孩子擁有責任心,並幫助他們在人生中建立成功的人際關係。

孩子犯了錯誤總愛找個借口把問題混過去,因為他們怕被父母批評,怕承擔責任。比如孩子打碎了杯子,等家人看到了,問是不是他打碎的,孩子就搖搖頭。長此以往,孩子犯了錯都會找借口搪塞推脫。事實上,做錯事並沒有什麼大不了,讓孩子學會道歉,一句對不起很簡單,隻需要一點點勇氣,一點點真誠,但換來的是信賴和諒解。有人問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麼好處?”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傷害道歉者,也不傷害接受道歉的人。”道歉是一種美德,不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會給自己及對方帶來輕鬆和快樂。

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8枚金牌的美國選手菲爾普斯被曝光吸食大麻,他沒有否認也沒有逃避,而是勇敢的站出來承認並道歉。他在聲明中說:“我做了一件讓大家感到很遺憾的事,這顯示了我很差的判斷力。我23歲了,盡管在遊泳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卻做了一件與年輕人身份不相符的事,辜負了人們對我的期望。為此,我感到抱歉,我向大眾和我的泳迷保證這件事絕對不會再發生。”多數年輕人都會因為一時衝動而犯錯,誠懇地道歉會得到大家的原諒。雖然菲爾普斯吸食大麻是很嚴重的錯誤,但他及時並真誠的道歉得到了大家的原諒,很多人都為這樣一個敢於承認錯誤勇於道歉的年輕人感到高興,因此大部分讚助商沒有撤銷對他的讚助,奧組委聲明沒有必要懷疑他的人品,他仍然是好榜樣,並接受了這個年輕人的道歉。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能承認錯誤,一句對不起讓那些被傷害的人又溫暖起來,壞事情也能向好的一方麵轉化。一句抱歉好像一陣清風吹走陰霾。也許孩子到朋友家玩,無意中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或打碎了別人家漂亮的花瓶,鼓勵孩子說一句對不起,一個稚嫩的道歉化尷尬為笑聲。父母盡量不要代替孩子道歉,不要連對不起也包辦,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學會道歉。

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孩子一不如願全家人都會圍著孩子說對不起,在家驕橫慣了,將來和別人相處時難免有些小摩擦,如果還堅持自我毫不退讓,讓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當然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學習如何道歉,就像是學習一種基本技巧,這種技巧將教導孩子擁有責任心,並幫助他們在人生中建立成功的人際關係。人難免犯錯,但不會道歉將會傷害他人,對人際關係造成永遠無法彌補的損害。如果一個孩子能主動道歉,這是成熟明事理的表現,將來會是一個溫和有教養的人,而敢於首先道歉的人會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葉利欽宣布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時,在電視講話中道歉說:“我為你們那些未能實現的夢想請求原諒,我為未能理解大家的希望而請求原諒,我為我自己未能把國家領進一個富足文明的未來而請求原諒。”道歉就好像有著神奇的魔力,俄羅斯人聽到葉利欽的話後感動得留下眼淚。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時,專程到華沙的遇難猶太人紀念碑前敬獻花圈,麵對冰冷的紀念碑,麵對圍觀的政要和群眾,麵對眾多新聞記者的閃光燈,勃蘭特突然雙膝跪地,對二戰中德國納粹犯下的屠殺數百萬猶太人暴行謝罪。

莎士比亞在他的詩中寫道:“道歉當作止痛藥,治療你的美胸膛。”要讓孩子主動道歉,主動承認錯誤,首先父母要對孩子寬容,當孩子得到寬容後,他也會寬容別人。大多數父母麵對闖了禍的孩子時,心裏很惱火,因為自己又有麻煩了。其實此時孩子心裏也很害怕,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但孩子的心很脆弱,很怕被父母罵。如果這時父母控製不好情緒對孩子破口大罵或嚴厲責罰,那麼下次孩子犯錯就會逃避,會去找借口。我希望家長多給孩子一些諒解,對孩子說“沒關係,下次注意”,給孩子提供一些勇氣。孩子會因為原諒而內心羞愧,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另外,現在很多成年人不知道也不願意向別人道歉,甚至不承認錯誤,所以孩子很難學習如何認錯。更不知道在傷害他人之後矯正錯誤。那些敷衍了事的道歉很沒有誠意,成年人甚至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這些孩子都會看在眼裏。所以,父母與孩子在家中建立一個道歉的氛圍非常重要。芝加哥地區的作家兼心理治療師庫波也認為:

許多成年人認為,成年人不需要向孩子道歉,因為如果向孩子道歉,會有損大人的權威。然而,事實上向孩子道歉,卻能夠增進教導的可信度。

為了給子女提供良好的行為榜樣,父母犯錯後,不僅向子女道歉,也向配偶和其他人道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至關重要,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教導孩子道歉不隻是要教他們說“對不起”而已,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隻要你能夠承擔責任,考慮後果,並且竭力彌補,那將會是一個很有效的道歉,別人會因此感受到你道歉的誠意。

教導孩子道歉是要替他人設想,從別人的觀點、立場看事情。讓孩子學會道歉,他們長大後就會懂得如何適宜地道歉,而不會成為一個高傲自滿,無視他人感受的人。

有些時候孩子會向父母訴苦說自己向別人道歉卻得不到理解,孩子很傷心,因為道歉得不到諒解而受到打擊。

這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並告訴他們,有些人是很難交流的,即使是最真誠的道歉也不會動搖他們,讓孩子了解不是所有人都容易接受道歉,不要因為個別事情而打消孩子的信心。有些時候你必須要不甘心地道歉,這時候建議孩子隻留下一句“我真的很抱歉”就好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麵臨的問題會越來越複雜,特別是在人際交往方麵,有正麵的也有負麵的,家長要及時開導,不要因為個別事情對愛失去希望。當然有些事情是不能原諒的,但並不意味著可以不去道歉,隻是事情無法挽回。世上沒有後悔藥,我們可以盡力去彌補錯誤,這也是真誠道歉的一種形式。

教導孩子在必要的時候道歉,它會成為正常交往的一部分,教導孩子從容道歉,承擔責任,會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道歉是美麗的詞,簡單的“對不起”三個字,消除誤會,挽回損失。讓孩子學會道歉,將來的路會越走越寬敞,生活也會輕鬆快樂。

2.學會原諒,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

讓孩子明白蠻橫不講理和任性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而聰明的做法是,與其斤斤計較、原地踏步不如盡快妥善處理,嚐試解決問題。

一口大鍾,中間有一個繩子綁著一塊棒槌,如果你牽一下繩子,鍾就會被敲響,你握著繩子不住地搖,鍾就不斷地被敲響。但是,當你放手鬆開繩子,會發生什麼?鍾聲會立刻停止嗎?棒槌還會慣性地敲擊,但是聲音會越來越小,最後就會消失。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寬恕那些冒犯你的人,心情雖然會不好,但重要的是做出這個決定,情緒就會慢慢平複。

孩子在與人相處過程中總會遇到矛盾和衝突,不要讓孩子為小事斤斤計較,教導孩子主動原諒別人,從中學會寬容。當孩子被夥伴或他人傷害時,心裏會非常難過或者憤怒,希望通過憎恨、責怪和報複讓自己得到安慰,如果這種行為形成習慣,對孩子的身心會有很大的傷害,甚至會做出極端的事情。當你責怪別人時,是無法得到快樂和安寧的。讓孩子學會原諒,好像那口大鍾一樣,寬恕別人的同時,自己的情緒也會慢慢平複。

教導孩子學會原諒,這是對他的幸福負責。讓孩子了解蠻橫不講理和任性霸道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而聰明的做法是,與其斤斤計較、原地踏步不如盡快妥善處理,嚐試解決問題。

任何人之間都需要原諒,家長和家長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孩子和孩子之間,一個在寬容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才懂得原諒別人。

一個在美國上學的中國女孩,業餘時間在餐廳打工,她的工作是洗酒杯。一次,女孩剛剛洗完一大堆杯子,正在鬆口氣的時候,身子一歪不小心把杯子碰到了,杯子像多米諾骨牌一樣掉到地上碎了。當時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墜入地獄,驚慌失措,害怕極了。這時領班不慌不忙地走過來,摟住她說:“親愛的,你沒事吧。”然後吩咐其他員工:“趕快把玻璃碎片打掃幹淨吧。”連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又一次,女孩給顧客倒葡萄酒,不小心倒在顧客的白裙子上,女孩以為她會大發雷霆,但這位女顧客反而安慰她說:“沒關係,酒漬不難洗。”說完起身輕輕拍了女孩的肩膀,悄悄走去洗手間,沒有張揚和叫囂。女孩為此心裏很感激。

後來女孩回國和父母在餐廳吃飯,服務員不小心把菜汁撒到她父親心愛的皮包上,父親一躍而起,但女孩快速來到服務員身旁溫柔地說:“沒關係。”服務員諾諾地說:“我拿抹布來。”女孩回答回去洗洗就好,你去工作吧。原本緊張的服務員也放鬆了,說了對不起,走開了。

我想每個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像那個女孩一樣,她學到了怎樣理解和原諒別人,這也使她成為一個有氣度有教養的人,並贏得他人的尊重。原諒別人是一種堅強,而不是軟弱。有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在外麵拔尖,生怕孩子吃虧,遇到一點小事父母就唆使孩子和別人計較,這樣做的結果是害了孩子,也沒有讓孩子占到便宜,反而教育出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原諒是以退為進、積極地防禦,它所體現出來的退讓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原諒並不是無奈和迫不得已。

父母麵對孩子一個小小的過失,要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謙語,讓孩子感受到諒解,這就是寬容。

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不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就能很輕易得到幸福。

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洛羅斯三個人用他們美麗的歌聲震動了世界。

1984年,由於政治的原因,多明戈和卡洛羅斯成為敵人。

由於他倆同是世界聞名的歌唱家,受到的邀請也很多,他們都在合同裏聲明:隻有在另一個人不受邀請的情況下,他們才會演出。

1987年,卡洛羅斯遇到了比多明戈更可怕的“敵人”,他被診斷得了血癌!

卡洛羅斯與血癌的鬥爭很痛苦。他嚐試了多種治療,還進行了骨髓移植和換血,為此他必須每個月到美國一次。

在這種情況下,卡洛羅斯無法工作。雖然他有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但高昂的治療和交通費用還是使他的財政出現了危機。

在快要花完積蓄的時候,他在馬德裏發現了一個叫核摩薩的組織。這個組織的唯一目的就是協助血癌患者進行治療。

多虧核摩薩組織的幫助,卡洛羅斯戰勝了疾病,重返歌壇。卡洛羅斯保持並提高了他在歌壇的聲譽,並有意願加入核摩薩組織。

在閱讀這個組織的章程時,卡洛羅斯發現主要捐款人和倡導人是多明戈。後來,他又發現多明戈建立這個組織就是為了幫助他,選擇匿名是為了不讓他感到從“敵人”那裏接受幫助的侮辱。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再次相會的情景:卡洛羅斯在馬德拉的一次演出中,突然中途停演,他非常謙卑地跪倒在地,公開請求多明戈的原諒,並感謝他。多明戈把他攙扶起來,緊緊地擁抱他,他們重新開始偉大的友誼。在一位記者采訪多明戈的時候,他問多明戈為什麼要建立核摩薩組織,在幫助一個“敵人”的同時,也幫助了他唯一的競爭對手。

多明戈的回答非常簡短肯定:“我們損失不起這樣的一個嗓音……”

這是一個關於善良的真實故事,也是寬容的真實寫照。

一個人通過對別人諒解,達到了給予別人愛的目的。

原諒就像太妃糖,裏麵包含的是甜甜的愛和善解人意,使別人快樂,也贏得了別人的寬容和愛。原諒他人是一種重要美德,它和樂觀、上進分不開,不但自己輕鬆自在,別人也能舒服自然。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像陽光一樣明快,如果孩子能把諒解他人滲透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就是營造健康與快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