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輕度不良情緒不必找心理醫生(1 / 3)

第四章 輕度不良情緒不必找心理醫生

據最近的科研發現,惡劣情緒和細菌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而且傳染起來很快,少則幾分鍾就能完成。

美國洛杉磯大學醫學院的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經過長期研究發現,本來心情舒暢、開朗的人,若與一個成天愁眉苦臉、抑鬱難解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情緒沮喪起來。一個人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強,越容易感染上壞情緒,並且這種傳染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不良情緒的傳染,往往幹擾了人的正常思維,引起體內生理機能的變化,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活動失調和免疫功能下降。

問題描述

聖誕節來臨前,父親為了考驗兩個兒子,分別送給他們完全不同的禮物。第二天早上,小兄弟倆起床一看,哥哥的聖誕樹上禮物很多,有氣槍、嶄新的自行車,還有一個足球。哥哥把自己的禮物一件一件地取下來,並不是很高興,反而憂心忡忡的樣子。父親問他:“是禮物不好嗎?”哥哥拿起氣槍說:“看吧,這支氣槍我如果拿出去玩,沒準會把鄰居的窗戶打碎。那樣一定會招來一頓責罵。還有,這輛自行車,我騎出去倒是高興,但說不定會撞到樹上,會把自己碰傷。而這個足球,我總是會把它踢爆的。”父親聽了沒有說話。

而弟弟的聖誕樹上除了一個紙包外,什麼也沒有。他把紙包打開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在屋子裏到處找。父親問他:“為什麼這樣高興?”他說:“我的聖誕禮物是一包馬糞,這說明肯定就有一匹小馬駒就在我們家裏。”最後,他果然在屋後麵找到了一匹小馬駒。父親也跟著他笑起來:“真是一個快樂的聖誕節啊!”

問題分析

從上麵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在學習和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這樣,樂觀情緒總會帶來快樂明亮的結果,而悲觀的心理則會使一切變得灰暗。

什麼是悲觀心理?

一般而言,容易悲觀的人是與世無爭的“好人”。他們表現為心地善良,潔身自好,習慣在處理事務中忍讓、退縮、息事寧人,常常是生活中的弱者,生性怯懦,他們不僅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甚至對別人的過錯也“負責”。

心理學上認為,悲觀情緒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指責、不安全感和對未來恐懼的幾種心理活動的混合物,是人的自覺言行不滿而產生的一種不安情緒。但這種情緒還會影響到組織器官,引起相關的一些心理及生理疾病。如焦慮、神經衰弱、氣喘不接等等。

而極端悲觀的人越是怕出錯,越是將眼睛盯在過錯上。常常會為了一句話後悔半天,對別人並未介意的事也會神經過敏。他們對人際衝突極為恐懼,解決人際衝突的辦法也很奇怪。比如自己的孩子被人家打了,他們還跟著打自己的孩子,因為生怕孩子給自己惹是生非。像這種極端的悲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必須進行適當調適。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得出的結論是竭力反對把實情告訴癌症患者。他認為,在美國630萬死於癌症的病人中,80%的是被嚇死的,其餘才是真正病死的。這個著名的實驗是:讓死囚躺在床上,告之將以放血的方式執行死刑。然後用木片在他的手腕上劃一下,接著把預先準備好的一個水龍頭打開,向床下的一個容器滴水,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結果那個死囚昏了過去。他用事實告訴了世界:精神才是生命的真正脊梁,一旦從精神上摧垮一個人,那麼這個人的生命也就變形了。

人有悲觀心理是正常的事情,但讓悲觀成為習慣卻並不是件好事。如果悲觀太甚,就有麻煩了。有的人長時間感到悲傷、憂鬱,有很淒涼和痛苦的感覺,常常唉聲歎氣、焦慮不安;感到處處不如意,遇到親友、同事不想打招呼,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看見別人高興、嬉笑,自己反覺更加痛苦,而且自卑感相當嚴重;甚至對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有自殺的念頭和行動。這樣的人悲觀心理很嚴重,已經嚴重妨礙了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需要加以克服。

嚴重悲觀者還可能出現一些軀體症狀,比如失眠、頭痛、頭暈、心煩、胸悶、腹瀉或便秘、乏力,性欲下降、月經不調等等。

解決之道

一、與消極麵絕緣

你可能依然記得多少次受到別人的“搶白”或不公正的待遇,你總是對自己說:“我真倒黴,總被人家曲解、欺負。”那麼你當然沒有一刻的輕鬆愉快。如果你把注意力盯在與別人的友善和好的事物上,並常常告訴自己:誤解、敵視畢竟是次要的,與消極悲觀的念頭徹底有個了斷。讓你的心與愉快、向上的事串連起來,由一件想到另一件,你就可以逐步消除自怨自棄或怨天尤人的情緒。

二、莫過於挑剔

很多樂觀的人往往是心胸寬闊的人,而愁容滿麵的人,又總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人。他們看不慣社會上的一切,希望人世間的一切都符合自己的理想模式,這才感到順心。這種挑剔的人常給自己戴上是非分明的“桂冠”。對很多事物少一份挑剔,少一份擔心,你會發現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接受。

三、學會躲避挫折

情緒受挫時,不妨暫時回避一下,轉個彎可能看到的是另一番美麗的景色。或者打破靜態體驗,用動態活動轉換惰性,隻要一曲幽靜的古典音樂,就會將你帶到夢想的世界。如果你能跟隨歡樂的歌曲哼唱起來、手拍起來、腳動起來,表示你的心靈已經與音樂融化在忘我的境界。同樣,看場電影、散散步、和孩子玩玩都能把你帶到另一個情緒世界。

四、能屈能伸

一些身體上有殘疾的人,往往浮躁、悲觀。這些情緒不但無濟於事,還會影響你的生活和身體健康。不如冷靜地承認發生的一切,放棄生活中已成為你負擔的東西,終止不能進行的活動,並重新設計新的生活。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妨試著放下心理的負擔,重新設計美好的幸福生活,或許你能另辟新徑發現生活原本的真諦。

五、不要製造人際隔閡

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或者輕視、怠慢自己,想想不是滋味,於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結果你又多了一個人際屏障。那當然也使你整日誠惶誠恐,不知他人在背後又要搞什麼。正確的方法是:淨化自己的誠意。不回避對方,拿出豁達的氣質,主動表示友好。這樣做,是最利於個人心理情緒健康的方式。

附:測試

你是個悲觀的人嗎?

請以“是”(√)或“否”(×)作答。

1. 如果半夜裏聽到有人敲門,你會認為那是壞消息,或有麻煩發生了嗎?( )

2. 你隨身帶著安全別針或一條繩子,以防萬一衣服或別的東西裂開了嗎?( )

3. 你跟人打過賭嗎?( )

4. 你曾夢想過贏了彩券或繼承一筆大遺產嗎?( )

5. 出門的時候,你經常帶著一把傘嗎?( )

6. 你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來買保險嗎?( )

7. 度假時,你曾經沒預定旅館就出門了嗎?( )

8. 你覺得大部分的人都很誠實嗎?( )

9. 度假時,把家門鑰匙托朋友或鄰居保管,你會將貴重物品事先鎖起來嗎?( )

10. 對於新的計劃,你總是非常熱衷嗎?( )

11. 當朋友表示一定奉還時,你會答應借錢給他嗎?( )

12. 大家計劃去野餐或烤肉時,如果下雨,你仍會照原定計劃準備嗎?( )

13. 在一般情況下,你信任別人嗎?( )

14. 如果有重要的約會,你會提早出門,以防塞車、拋錨或別的狀況發生嗎?( )

15. 如果醫生叫你做一次身體檢查,你會懷疑自己可能有病嗎?( )

16. 每天早晨起床時,你會期待又是美好一天的開始嗎?( )

17. 收到意外的來函或包裹時,你會特別開心嗎?( )

18. 你會隨心所欲地花錢,等花完以後再發愁嗎?( )

19. 上飛機前,你會買旅行保險嗎?( )

20. 你對未來的十二個月充滿希望嗎?( )

評析:

1,2,5,6,9,12,14,15,19選“否”得1分,選“是”得0分;3,4,7,8,10,11,13,16,

17,18,20選“是”得1分,選“否”得0分。

分數為0~7:你是個標準的悲觀主義者,看人生總是看到不好的那一麵。身為悲觀者,唯一的好處是,你從來不往好處想,所以你也就很少失望過。然而,以悲觀的情緒麵對人生,卻有太多的不利。你隨時會擔心失敗,因此寧願不去嚐試新的事物,尤其當遇到困難時,你的悲觀會讓你覺得人生更灰暗、更無法接受。悲觀會使人產生沮喪、困惑、恐懼、氣憤和挫折的心理。解決這種狀況的唯一辦法,是以積極的態度來麵對每一件事或每一個人,即使你偶爾仍會感到失望,但逐漸地,你會對人生增加信心,勝過原來消極態度帶給你的影響。

分數為8~14:你對人生的態度比較正常。不過,你仍然可以再進一步,隻要你學會怎樣以積極和樂觀的態度來應付人生中無法避免的起伏情況。

分數為15~20:你是個標準的樂觀主義者。你看人生總是看到好的那一麵,將失望和困難擺到旁邊去。樂觀,使人更活得有勁,不過,要記住,有時候過分樂觀,也會造成你對事情掉以輕心,結果反而誤事。

問題描述

馬老師從教了十多年,班主任也當了好幾屆,但班級管理太難了,學生的思想工作也是越來越難做。最近馬老師的自我情緒很容易被學生的不良表現所左右。由於他老是用一種挑剔的眼光看學生,總是越看越窩火,對班主任的職務也越當越泄氣。晚上睡覺,時常伴有失眠現象,脾氣也變得越來越急躁。這一天,他們班的一位學生無故缺席,馬老師竟然又急又氣,滿頭是汗。

問題分析

急躁是神經係統興奮和衝動的表現。犯有急躁情緒者,一事當前往往不慎重地付之行動,結果事與願違,接著陷入灰心喪氣之中。另外,由於急於求成,常伴有情緒紊亂,打破了和諧與平靜的心態,給身心健康造成莫大的影響。

急躁情緒與高級神經的活動類型(氣質類型)有關,人的高級神經活動規律是興奮和抑製相互誘導。急脾氣的人大多是興奮和抑製不均衡,興奮型強,而抑製性弱,這樣就容易導致當事人做事衝動性強,犯急躁的毛病。由於高級神經的活動類型是天生的,後天改變起來就比較困難,所以你經過反複努力還是收效不大。但這並不是說急躁就不能改變。隻要我們持之以恒,在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中有意識地改變自己,急躁情緒還是可以緩解的。

解決之道

處方一:加強計劃

辦事之前首先要冷靜地思索一番,大事訂個書麵計劃,小事做到心中有個譜。第一步做啥,第二步幹啥都做個安排,這樣工作起來就不會急三火四毛手毛腳了。慢慢就會養成穩重的習慣。

處方二:自我放鬆法

當急躁情緒已經產生時,及時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鬆,暗示自己“這件事根本就不值得著急”,“著急會把事情辦壞的”等等,使衝動和急躁的心情平靜下來,再從容不迫地進行工作。急躁心情有可能不斷出現,需要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鬆,直到急躁情緒被克服為止。

處方三:加強素質訓練

急躁往往和個性密切聯係在一起,並形成了習慣性。為了克服急躁,可以通過下棋、書畫、做小手工藝品等方法,磨練自己的耐性和柔韌性,久而久之會自然地養成不急躁的好習性。

處方四:做事始終如一

急躁者做事千萬不要虎頭蛇尾,故在行動時,不但要有良好的開頭,還要有滿意的結尾。因此保持善始善終也是克服急躁的重要環節。

處方五:預期時間法

確立合理的﹑適度的預期時間。有的人沒達到預期目標就急躁起來,看看收效不明顯就發急。這些都是預期時間不恰當的緣故。而這些急躁情緒又都會妨礙人們做持續努力,最終會影響目標的實現。那種企圖通過“短促突擊”立見成效,經過一陣子的奮鬥就來一個一鳴驚人的想法,是很不現實的。任何人要想取得突出成就,都需要經過長期努力。例如,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花了40年時間;愛迪生發明電燈,進行了上千次實驗。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合理的時間預期,就可能會一遇困難和挫折就灰心喪氣。因此,合理預期是非常重要的。

控製急躁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有一個過程才能收到效果。因此,控製急躁需要下決心,要有意誌力才行,否則不能取得效果。

附:測試

你有急躁情緒嗎?

1. 我有能力克服各種困難( )

A. 是的(2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0分)

2. 猛獸既使是關在鐵籠裏,我見了也會惴惴不安(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3. 如果我能到一個新環境,我要:( )

A. 把生活安排得和從前不一樣(0分)

B. 不確定(1分)

C. 和從前相仿(2分)

4. 整個一生中,我一直覺得我能達到所預期的目標(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5. 我在小學時敬佩的老師,到現在仍然令我敬佩(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6. 不知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回避或冷淡我(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7. 我雖然善意待人,卻常常得不到好報(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8. 在大街上,我常常避開我所不願意打招呼的人( )

A. 極少如此(2分) B. 偶然如此(1分) C. 有時如此(0分)

9. 當我聚精會神地欣賞音樂時,如果有人在旁邊高談闊論( )

A. 我仍能專心聽音樂(2分)

B. 介於A、C之間(1分)

C. 不能專心並感到惱怒(0分)

10. 我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能清楚地辨別方向(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11. 我熱愛所學專業和所從事的工作( )

A. 是的(0分) B. 不一定(1分) C. 不是的(2分)

12. 生動的夢境,常常幹擾我的睡眠( )

A. 極少如此(2分) B. 偶然如此(1分) C. 有時如此(0分)

13. 季節氣候的變化一般不影響我的情緒( )

A. 是的(2分) B、介於A、C之間(1分) C. 不是的(0分)

評析:

17~26分:你的情緒穩定,性格成熟,能麵對現實。通常能以沉著的態度應付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行動充滿魅力,能振作勇氣,有維護團結的精神,有時也可能由於不能徹底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難題而強自寬解。

13~16分:情緒基本穩定。你的情緒有變化,但不大,能沉著應付現實中出現的一般性的問題。然而在大事麵前,有時會急躁不安,身心疲乏,不免受環境支配。

0~12分:急躁激動。你情緒激動,容易產生煩惱,通常不容易應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阻撓和挫折。容易受環境支配而心神動搖。不能麵對現實,常會急躁不安,身心疲乏,甚至失眠等,要注意控製和調節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

問題描述

梅梅是家中的小女兒,可大家都說她“人小脾氣大”,因為梅梅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隻要稍有不順心的事,她就很難控製自己的情緒,總要拿哪個人或哪件東西來出出氣。她上班遲到受批評,回家後拿媽媽出氣,怪媽媽沒有早一點兒叫她起床;在單位值日時打掃衛生,地掃得不幹淨,她怪掃帚破了不好掃,因此拿掃帚發脾氣;業績不理想時,她生上司的氣,說上司沒能力將她帶好,弄得她得不到滿意的獎金;走路摔跤她還生路的氣,怪路坑坑窪窪不平坦……總而言之,梅梅就是喜歡發脾氣。而且,梅梅發脾氣還有個特點,那就是怪別人不好,怪東西不中用,因而總要罵人、摔東西,把他們當成“出氣筒”。為此,身邊的人給她取了外號──“脾氣大王”。

問題分析

憤怒是個人的欲求和意圖遭到妨礙時產生的一種消極情緒體驗。許多人由於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較差,衝動性較為明顯,因此常常在不該發脾氣的時候發脾氣,因為一點兒小事就會相互打起來,因為別人的某些做法不夠合理而衝他們大喊大叫……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憤怒的原因很多,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憤怒的情緒體驗。憤怒是一種有害的情緒狀態,常常會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人在憤怒時,意誌力會變得薄弱,判斷力、理解力都會降低,理智和自製力也容易喪失,而且,長期、持續的憤怒對個體的健康損害也是極大的。《內經》上說:“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當人憤怒時,交感神經興奮增強,從而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所以,經常發怒的人,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而且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憤怒可使食欲降低,影響消化,經常發怒可使消化係統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憤怒還會影響人體腺體的分泌功能。過度的憤怒甚至還會使人喪失理智,引發犯罪或其他後果,因此控製憤怒的情緒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