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經常進行適量活動是保持血糖正常的有效方式,看電視一至兩小時後最好進行適量活動。
2.麵對電腦過久
據調查,有31%的人經常每天使用電腦超過8小時。過度使用和依賴電腦,除了具有輻射,傷害身體外,還會使眼病、腰頸椎病、精神性疾病在辦公室群體中十分普遍。
3.與家人缺少交流
據調查,有超過41%的辦公室人群很少和家人交流,即使家人主動關心,32%的人也常抱以應付的態度。在缺乏交流、疏導和宣泄的情況下,辦公室人群的精神壓力也與日俱增。
4.三餐飲食無規律
據報道,在日常生活中,有超過1/3的人不能保證按時進食三餐,能夠確保三餐定時定量的人不滿半數。三餐飲食無規律,使人容易患胃、腸道和膽等疾病,時間長了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
5.有病不求醫
有調查資料顯示,將近一半的人在有病時自己買藥解決,有1/3的人則根本不理會任何表麵的“小毛病”。很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一些疾病被藥物表麵緩解作用掩蓋而積累成大病,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損害。
6.極度缺乏體育鍛煉
研究者在932名被調查者中,發現隻有96人每周都固定時間鍛煉,68%的人選擇了“幾乎不鍛煉”。這種生活方式極易造成疲勞、昏眩等現象,引發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
7.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是一種超短命的生活方式,它可以使人容易患上膽結石。而現在,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吃上符合營養要求的早餐已經成為辦公室白領的奢求。在被調查者中,隻有219人是有規律、按照營養要求吃早餐的。不吃早餐或者胡亂塞上幾口成為普遍現象。
8.長時間處在空調環境中
在上班時,超過七成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辦事外,幾乎常年窩在空調房中。“溫室人”的自身肌體調節和抗病能力下降。時間長了,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9.不能保證睡眠時間
調查資料證明,有超過六成的人經常不能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另有7%的人經常失眠。長期睡眠不足易引起肥胖症、癌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等。
10.常坐不動
被調查者中,有542人的工作習慣是一旦坐下來,除非上廁所,就輕易不站起來。久坐,不利於血液循環,會引發很多新陳代謝和心血管疾病;坐姿長久固定,也是頸椎、腰椎發病的重要因素。
11.斜看電腦
美國研究人員新近發現,斜視電視屏幕每分鍾眨眼的次數就會減少一半,而這種情況導致的嚴重後果就是患上幹眼症。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的眼睛斜視越多,他們眨眼的次數越少;而眨眼越少,出現眼幹、眼發熱、眼睛發癢、看東西不清楚的幹眼症狀就越多。即使最輕微的斜視都會減少一半的眨眼率,從每分鍾眨15次眼下降到7.5次。
正常人的眼睛會不斷地分泌淚液,通過眨眼,使淚液均勻地塗在角膜和結膜表麵,形成淚膜,以保持眼球濕潤不幹燥,這是維持眼睛表麵健康的基礎。當人們長時間閱讀或者使用電腦時,減少了正常的眨眼次數,導致幹眼症或者眼睛過度疲勞。
人們斜視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可以改變我們的視力,幫助人們更加清晰地看清模糊的物體。二是可以降低發光物體的亮度。這是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行為,通常在電腦屏幕前的人不會意識到自己在斜視。
專家認為,幹眼症通常是可以治愈的,隻要眼睛適當地向另一方斜視回來即可。但這是一種視力衰弱疾病,病發的時候眼睛容易受到刺激,疼痛難忍。
總之,斜看電腦易患幹眼症。這種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掉。
12.穿尖頭鞋
許多女性喜歡穿尖頭鞋。這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女性健康。因為冬天寒冷,穿鞋頭又尖又窄的鞋子走路,人體重心向前傾,使足部血液循環不暢,久之,足部皮膚會破損或者長水泡,疼痛難忍。因此,為了女性雙足的健康,女性在冬天應該選擇穿寬鬆的鞋子。實在喜歡穿尖頭鞋的女性,可以在辦公室準備一雙平底鞋,回家後及時換上拖鞋。
13.喝奶茶
最新醫學研究證實,喝奶茶不利心髒健康。最新研究提出,奶茶會破壞茶葉中所含有的有益健康的成分。試驗顯示,雖然茶通過增加動脈壁的收縮能力提高了血流速度,但牛奶卻完全阻礙了這一有益健康的效果。有統計數字顯示,大量飲用奶茶超過三個月,血脂肪及膽固醇都會升高。
14.長時間穿防輻射服
近一兩年來,防輻射服似乎成了孕婦的必備裝備。現在到醫院檢查的孕婦中,幾乎都在衣服裏套著防輻射服。但有關專家認為,孕婦對輻射有點緊張過度了,其實長時間穿輻射服有害無益。
專家認為,目前孕婦防輻射服還沒有權威認證,也無國家標準。很多孕婦由於恐懼輻射,無論到哪裏都要穿著防輻射的孕婦裝,有的甚至穿好幾件,不分黑白晝夜都穿。而實際上房間裏的放射性灰塵會對眼睛、麵部、手部長時間輻射,防輻射服根本覆蓋不了這些範圍。有的孕婦喜歡穿防輻射服看電視,看完就睡覺,其實效果還不如看完電視後洗個臉,後者可以更有效地減少放射性灰塵的沾染。
其實,孕婦防輻射服的原理就是把衣料裏織進金屬絲,依靠金屬絲的屏蔽作用防輻射,這就好像將物體扣入一個不鏽鋼碗,不鏽鋼碗將物體完全覆蓋起來,從而達到防輻射效果。這樣一來,一些對身體有益的東西也同時被拒絕了。一些自然界的射線照射,例如陽光中的紅外線等,其實適度的照射對身體有益,可以幫助胎兒健康發育,但是卻被防輻射服“拒之門外”。
研究資料顯示,電磁輻射要達到100毫伏以上才對人們造成危害,電腦、電視、手機的輻射量其實可以忽略不計。專家表示,隻有在電磁發射強度較高場所工作的人員,才需要采取防輻射措施,而很多防輻射廠家聲稱防輻射率達99.9%以上是根本不科學的。因為日常生活中的電磁波輻射方向是雜亂無章的,防輻射的衣領、袖口等都有可能成為電磁波輻射的“入口”。
冬季裏防輻射服更是阻礙陽光與孕婦的接觸,而常曬太陽可以降低孕婦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減少佝僂病兒的發生率,增強孕婦的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同時陽光中的紫外光有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專家建議,隻要防護得當,並不是每個孕婦都要穿戴防輻射服更沒有“多穿即好”的說法,千萬不要成天捂在防輻射服裏。孕婦脫離接觸輻射的工作環境後,最好把防輻射裝脫掉,以便接觸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15.“開夜車”的生活方式
“開夜車”是當今社會上極為流行的一種現象。上至年逾古稀的老人,下至青少年學生,人們往往認為,“開夜車”隻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其實,“開夜車”是一種極其有損於人的身體健康的一種不科學的生活方式。
因為,科學研究證實,一個人如果連續開夜車,而白天又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那麼,以後幾個夜晚的睡眠模式就起了變化;首先是快波睡眠的次數增加和每次的時間延長,使快波睡眠時間占睡眠總時間的比例顯著增加,由原來的18.9%~22%增加到40%以上,又由於快波睡眠與做夢有關,因此有些經常開夜車的人覺得整夜做夢,結果招致全身疲勞,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焦慮不安尤以清晨最為突出。
長期熬夜的另一個害處是,影響青少年的發育。因為在慢波睡眠期間腦下垂體分泌的各種激素量增多,尤其是影響體格成長的生長激素的分泌在慢波睡眠的中睡、深睡期達到高峰。生長激素不但有助於青少年的生長發育,也能夠促使全身細胞(包括腦細胞)清除疲勞。長期熬夜不僅有害於青少年的發育,而且由於身體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引起神經衰弱,影響學習成績。
可見,“開夜車”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是有損於身體健康的。一定要改掉“開夜車”這種生活方式。其實,要想改掉“開夜車”的習慣並不難,最初幾天可能早睡睡不著,而早起又起不來,這不要緊,隻要堅持幾天後,這種不適感就會漸漸消失,逐步就會改掉開夜車這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