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寬闊胸襟,包容萬千(2 / 3)

3.低處修心高處容人

北大人有一個優良傳統:無論學識多高,知識多麼淵博,職位多麼崇高,他們從來不事張揚,不炫耀,始終保持低調的處世態度,“低處修心,高處容人”,他們把自己放到一個很低的位置上,“一心隻求學問,別無驕奢二心”,在研究學問中修養身心,讓自己保持一念向學的心思,安然平和的心情、簡單平靜的心靈、自然從容的心態以及包容和諧的心境。這種怡然自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達觀與坦然,正是低處修心、高處容人的體現。

北大學者們說,天下名山皆被僧人占盡,這是因為僧侶為了一心向佛,他們把自己放到了一個很低的位置,克製了所有的欲望,在遠離塵世幹擾的地方,既要遠離登高望遠的山頂,也要遠離紅塵滾滾的山腳,而要找尋深山山凹裏的一方靜土,與泉水為鄰,與野鶴為友,避開塵世的紛擾,讓心感受到平靜帶來的坦然,讓精神沉浸到自然的清新和恬靜之中,進入莊子所說的“虛靜、恬淡、無為”的上佳境界,達到修養身心、悟透真道、容天包地、超脫紅塵的修心效果,“妄念”就在不知不覺中已蕩然無存了。的確如此,心平靜下來就會放低自己的心態,強烈煌欲望慢慢淡下來,一切都放得下,一切都看得開,一切都可以包容在心胸之中了。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講師曾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道爾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後,過關斬將的應聘到一家擁有數千名員工的大公司當職員,一晚就幹了一年多了,也沒有被提拔和重用,整天做著平平淡淡的工作,他時常為此感到懊惱和無奈,甚至必次蒙生了辭職的念頭。

有一天,道爾象往常一樣加完班後很晚才趕回家裏,他正在準備到地下室去取些吃的東西時,突然停電了。他所在的城區馬上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他想去附近的超市買根蠟燭,可是超市也因停電早早關了門。他想起了白天那些高級技師們嘲諷他哈佛畢業也沒有被提拔的情景,很煩躁:“怎麼一天的不順心事都趕到了一起?”正當他無計可施的時候,他的手無意所觸動了包裏一張當天剛剛收到的音樂賀卡。伴隨著美妙悅耳的樂曲,一道道光亮也開始從紙片間伸展出來。他趕緊打開賀卡,發現賀卡上的燈光並不微弱,足可以看清身邊的東西。他想,為什麼不帶著它去地下室試一試呢?地下室裏更是伸手不見五指,黑的幾乎可以把人吞沒進去。但有了賀卡的光亮,地下室的黑暗被驅散了,借著炫目的光亮,他很輕鬆地找到了他要找的食品。這讓他焦躁的總算平靜了下來。

這件事給了道爾靈感。幾天以後,盡管老板再三地挽留他,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主家大公司,而跳槽到一有隻有幾十人的小公司中。他開始從市場部最底層的一個小職員做起。把他在大公司所積累起來的豐富工作經驗運用到小公司中去,很快就成了小公司裏受老板常識的人物,不久老板就提升他為項目部的主任,後來,又被提拔為項目部經理。然而,他依然沒有久留在這個位置上,又從這家小公司跳槽到另一家更適合他的公司,並漸漸做到經理的位置。

後來,就是這位道爾,成了一家跨國公司的董事長,他在傳記中謙遜地說:“我隻是一顆微弱的火星,如果我還有什麼高明的地方的話,就是我懂得讓自己從低處修練自己,把自己放到一個適當而不是高不可攀的位置,使微弱的光更加明亮一些罷了。”

從低處做起,這是一種不與人爭的包容的處世哲學。身在低處,就會“不畏俘雲遮望眼”,求得身心的寧靜。靜則能思考,靜則能養心,與人相爭的欲望也會淡漠下來,從而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而不再妄想遇上不需付出太多就一步登天的美事。於低處做起,胸懷長遠目標,放下眼前爭名奪利的欲望,心境就寬廣起來,反而給自己找到了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甘肅蘭州有座聞名遐邇的五泉山,山上有一座頗這壯觀的青雲梯牌樓,牌樓上掛著一塊字匾:“高處何如低處好,下來還比上去難”。據說此匾出自蘭州人劉爾忻之手。劉爾忻是光緒年間的一個進士,才華卓著,但他卻無心留戀仕途,而一心苦修學問。並寫出這句頗有哲理的匾額。北大曾經有許多學者特別欣賞他的才氣,據說民國政府曾幾番請他來北大講學,但皆被他拒絕。他說,世人皆追逐名利,無不趨高而行,雖知高處之憂之愁之難之欲罷不能,可種種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以低相就呢?有多少人能不進名利場爭名奪利呢?身居高位免不了龍虎之爭,最為愉悅的生活不是登上了所謂的高位,而是甘居低處包容天地的自得其樂。於是,他潛心向學,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千古名句。

英國詩人蘭德寫下一首這樣的詩:“我和誰也不爭,和誰我也不屑爭,我愛大自然,我更愛藝術,我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漸漸地熄了,我也準備走了。”這首小詩把詩人通達從容、寧靜淡泊的包容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與蘭德有著同樣思想的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王森然深受北大學風影響,特別向往“在野花的瓣上,偷著睡覺”,“隔絕一切的苦惱”的生活,他在經曆了一係列的人生坎坷後,為人處世更加低調和包容,醉心於書畫藝術,作出了《鬆鶴圖》等藝術珍品,成就了一代大師的風範。如果沒有低調和包容的心境,戚戚於對加害人的怨恨和報複之中,就會整日處於心俘氣躁之中,不用說成就藝術家的功名,恐怕也會落得象三國的周郎一樣的結局。

低處修心,高處容人,就不會被功名利祿的得失所困擾,就會多一分淡泊,少一分焦慮;多一分平和,少一分暴躁;多一分包容,少一分苦惱,進而使自己能夠遠離無益的紛爭,潛心投入到事業的追求之中,不顯山、不露水,反而更容易取得高山仰止的成就,幾乎偉大的成功者莫不如此。可見,北大人教給學生低處修心與高處包容的人生哲學,對於成就人生價值是何等重要。

4.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一位哲人這樣說到,一個人的人生成就,不會超越他的心理寬度。也就是說,一個人有多大的胸懷,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北大學者們常對學生說,要想成就一番偉業,就要有豁達大度的心態,針眼一樣大的心,絕對裝不下一根棒錘;水杯一樣大的心,肯定裝不了一條奔騰的大河。隻有擁有比海洋更寬闊胸懷的人,才可以把海洋裝於心中,才能不被翻滾的浪潮打跨,展現王者之風,成就人生偉業。

人生成就越偉大,所要經曆的坎坷就必然越多,就象鳥兒飛的越高,付出的努力就越多,而經曆的風雨的阻隔也一定越大。這就尤其需要擁有寬廣的胸懷。缺少了寬廣的胸懷,就不可能裝下一點點委屈,就不可能承受住一點點打擊,就不可能不在意別人的一點點冷遇。有人敢於舍生忘死,卻承擔不了別人的冷嘲熱諷,整日斤斤計較於別人有意無意的一句傷害之語,或者一個無意間鄙視的眼神,不是與人大打出手,就是冷戰數日,讓心裏承受巨大的壓力,一點也沒有豁達的心胸。這樣的人又怎麼能成就驚天動地的人生偉業呢。

北大講師講解寬容的曆史作用時,提到了兩個影響中國曆史的人物,一個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一個是成就三國鼎立局在的曹操。這兩位傑出人物都是有卓越領導才能的霸主,他們的偉大霸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博大的胸懷。

有一次,楚莊王宴請群臣,讓大家不要拘泥於身份高低,不遵君臣之禮,盡興飲酒作樂。大家玩的都很高興,君臣之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界限。忽然一股狂風吹來,吹滅了所有的油燈,全場一片漆黑。這時,有人乘機占楚莊王愛姬的便宜,愛姬非常機靈,順手扯下了這個人帽子上的纓帶,並對楚莊王說:“請大王點燃燈火,查查誰帽子的纓帶斷了,誰就是占我便宜的人。”剛才歡天喜地的場麵不見了,有人竊竊私心語,以為又要有人要當風流鬼了。可是,楚莊王卻宣布:“請大家在點燃燈火之前都扯下自己帽子的纓帶,否則誰就要受罰。”

當燈火再次點燃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拔去了帽子上的纓帶。愛姬再也無法查出誰占了她的便宜。大家又繼續娛樂起來。

兩年以後,晉軍大舉攻楚,楚莊王陷入困境。這時,一位將軍衝鋒陷陣,勇往直前,帶領軍隊殺退了晉軍,立了大功。楚莊王非常賞識他,讚揚他不愧為楚國大將。這個將領突然跪在地上,淚流滿麵地說:“臣就是兩年前一時糊塗調戲了大王愛姬的人,當時大王寬容臣的過錯,這使臣感激不盡。從那以後,臣就決心拚死也要效忠大王,甘願為大王效命。”

一般而言,哪個男人可以容忍調戲自己女人的人呢?這樣的事就是在普通男人看來,也是大保護國麵子,大丟尊嚴的奇恥大辱,然而,楚莊王卻容忍了下來。因為他知道,他的目標是得到天下,他不能讓為他出生入死的人死於自己的刀下,死於因為好色而冒犯自己的行為上,他的心比天下還大,愛妃受辱的事與天下比起來,可以說就微不足道了。這正是楚莊王成就頂天立地偉業的關鍵之所在。所以,任何一個想成就一番大事的人,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都應該眼光高遠,胸襟博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克己忍讓,寬容待人。學會寬容,意味著你的思想更加理智成熟。寬容,對人對己都可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收獲更多的最佳“精神補品”。

“三國時代風雲人物”、“亂世英雄”的曹操不僅才智過人,更是心胸開闊的典範。

公園200年,曹操的死對頭袁紹派人給曹操送來了討伐檄文。在檄文中,袁紹曆數曹操祖宗三代的“罪惡滔天”的家史,把曹操罵得狗血噴頭。曹操看完檄文後問手下人:“這是誰寫的?”手下人以為曹操一定會大發雷霆,就小心翼翼地說:“聽說袁紹手下的軍師陳琳寫的。”於是曹操讚不絕口:“沒想到袁紹手下還有文采這麼厲害的高手,罵人也罵得讓人舒坦。”官渡之戰後,曹操打敗了袁紹,陳琳也落入曹操之手,以為自己肯定沒命了。然而,曹操不僅沒有殺陳琳,還提拔他做了自己的文書。曹操還與陳琳開玩笑說:“你的文筆確實精彩,可是,你在檄文中罵我自己就行了,為什麼還要罵我先人呢?”後來,深受感動的陳琳成了曹操的得力助手,使曹操頗為受益。還有張繡是曹操的死敵,曾殺死曹操的兒子和侄,兩個人有著血海深仇。但是,曹操考慮到張繡卓越的指揮才能,就寬容了過去的恩恩怨怨,還封張繡為揚威大將軍。他對張繡說:“有小過失,勿記於心。”果然,張繡在後來的戰役中為曹操屢立戰功。

寬容成就事業所不可或缺的一種美德,是做人做事最為難得的一種境界和風度;寬容可以化矛盾為友好,化急躁為平和;寬容是使人走向成熟獲得成功的智慧。它所體現的非凡氣質足以包容和接納天地,可使心靈的豐盈、仁愛更閃光。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是啊,世界上唯有寬容可以消除千年積怨,可以架豐收溝通之橋,可以在冷若冰霜的臉上綻開為笑意盈盈春天,與寬容同行,就能使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提到拓展,使自己的成功之路不斷向遠處延伸。

北大教授說,鬥室可容大智慧,心胸能裝大舞台。北大100多年的偉大成就,幾乎無不是誕生於狹小的陋室鬥屋,這陋室鬥屋裏居住的是包容世界的大氣魄之人。再大的空間也不可能束縛住人的偉大思想和寬廣胸懷。心有多寬,事業就會有多大。我們必須學會寬容,讓寬容與事業同行。這樣才能在無限的寬容中成就偉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