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後,小楊再次麵對心理醫生。“醫生,我這一周一直按照你的要求去聽課,雖然仍然要用眼睛瞪別人,心裏也很緊張,但我不再去克製它,確實覺得好受些。我也問過幾個人,都說沒發現我的眼神有什麼異樣,看來我確實是自己多疑了。”

“不知你今天能不能同我談談你的幼年生活經曆?”

“小時候的事我已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從小父親對我很嚴格,動不動就罵我‘不中用’、‘笨腦殼’,常常因為背書或考試而挨罵或遭責打。所以,我從小就膽子小、怕事,尤其是怕父親。大約8歲多時,一次家裏來了兩個客人,吃飯時說我額頭方的、嘴巴翹翹的,頓時羞得我臉麵緋紅,放下飯碗就離開了桌子。此後,隻要家裏來了客人,我都想辦法躲開,尤其是不敢與人同桌吃飯,怕被人笑話。以後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注意自己的形象,覺得自己確實長相欠佳,感到自卑,性格也越來越內向。初中畢業時,我一心想著要考重點高中,初一初二比較平靜地過了兩年,誰知初三時瞪老師又瞪出了毛病。”

“從你的早年生活經曆中不難看出,經常性地被貶低,以及長相欠佳被人譏笑,使你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形成自卑、內向等不良個性,這是你發病的心理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增強,你的自卑感愈來愈重,也更加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並盡量減少與人的交往而保護自己的自尊。但與人交往又是生活、學習所必需,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你就經常為此感到矛盾和焦慮。上初中後,理想使你專注於讀書而減少了雜念,心理衝突得以暫時緩解。但想考重點中學,又擔心考不上的心理懸念,同樣給你造成了強大的心理壓力。一般來說,這種壓力是促使人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的精神能量,但壓力過大時,也容易由某一生活事件為契機,轉而使這種外向的精神能量指向自己的身體,擾亂自己的心身。所以,你以怨老師、‘瞪’老師為契機,重新把注意力引向了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並用自卑心理來臆測別人的言行,把別人有意無意的言行都同自己聯係起來,認為是不友好的表示,產生了心理學上稱之的‘牽連觀念’。”

“你講的道理我明白了不少,但就是這眼睛為什麼還要去瞪別人?”“瞪別人這種現象,可能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因為它已在你的大腦裏形成了條件反射,但隻要你對此不在乎、不理睬、不對抗,逐漸地就會在你心理上淡化而自生自滅。我以為,要治好你的社交恐怖症,最關鍵的是要克服你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我有兩點建議:一是要從各個方麵找出你的優點、長處來,不再像以前那樣專看自己的不足,例如從長相方麵,你看你的周圍,還有不少人長得不如你,而且做為男子漢,重要的是要有內涵。也就是說,不要總拿自己同比你強的人比,應同各個層次的人,從不同的側麵都去比一比,才有利於平衡你的心理,重建自信;二是要學會我行我素,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不為別人的評價而左右,對別人的評價采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我想隨著你自信心的建立,是不難做到這一點的。”

圍繞著“自卑、牽連觀念與怕見人的關係及心理行為的調適”,心理醫生與小楊進行了反複的討論。3個多月後,小楊終於有了明顯的進步,能自如地與人交往,高高興興地告別了心理醫生。

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讚子一長”。親愛的讀者朋友,從小楊的故事中,不知你能悟到點什麼嗎?

不妨也來個“自我暗示法“

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大幅照片懸掛牆上欣賞,安排學生稱讚彼此優點,並要求他們經常自我暗示:“我感覺不錯。”這是深圳市某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對性格自卑的學生的培訓辦法。這種行為幹預法讓不少離群索居的孤獨小孩重拾自信,發現生活的意義。

在該校一年級讀書的小廖出生於單親家庭,因為從小缺乏父愛,家庭經濟又拮據,導致小廖自卑意識非常強,做什麼事都缺乏信心,擔心做不好,被別人恥笑。因而,她總是封閉自己,在自己的天地裏自受煎熬。心理輔導小組的老師發現了這一情況後,主動找機會與小廖接觸,開始時,小廖很抗拒,但指導老師引導她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優點,並安排幾位同學有意無意地經常跟她說話,並不斷稱讚她的優點。

為了讓小廖學會欣賞自己,心理小組的老師鼓勵她將自己的最滿意的照片懸掛在房間裏,並教會她經常性的自我鼓勵,自我暗示。“沒關係,我能行!”“我更要幹好,感覺不錯。”漸漸地,小廖有了明顯的變化,她上課時對自己有把握的問題能主動舉手發言,並已結識了好幾位朋友,班級和家庭裏都給了她較為寬鬆的氛圍,現在經常有笑容掛在臉上。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獨生子女特定的生活環境,我們在生活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麵都出現了危害健康的新問題,如自尊心低落、精神壓力大及缺乏自信心、毅力和意誌等問題。如果我們善於用“自我暗示法”來自我激勵,自我調節,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問題就會得到解決,我們的心理和人格將會更加健康。

征服你自己

魯迅先生說:“倘要完美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人,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與毛病,甚至冷不防就會出紕漏,犯錯誤,所以我們常常需要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就是直麵自己、解剖自己,就是挑戰自己、磨煉自己。征服自己就是向各種負麵情緒和消極思想抗爭,就是向自身潛在的假醜惡開火。征服自己就如主動拂去琴弦上的塵灰,就如毅然割去肌體上的惡瘤。事實上,我們時常麵臨著征服自己的課題:在麵對困境、一籌莫展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脆弱?在春風得意躊躇滿誌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狂傲?在懷才不遇失意孤獨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消沉?在手握權柄前呼後擁時,我們能否征服潛在的淺薄?在麵對鬧市喧囂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浮躁?在生活安逸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已的懶惰?在種種誘惑麵前,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貪婪?在麵對各種矛盾、糾葛容易感情用事時,我們能否征服自己的衝動……

征服自己是一種自省——自我反省、自我省察,是人生的清涼油。征服自己也是一種自答——自我警惕、自我提醒,是生活的長鳴鍾。征服自己更是一種自糾——自我批評、自我糾正,是生命的解剖刀。

能否征服自己,往往因人而異。自知者有自知之明,他們勇於征服自己;自尊者視尊嚴高於一切,他們敢於征服自己;自愛者懂得自珍自愛,他們勤於征服自己;自信者堅信一切缺點都能克服,他們樂於征服自己;自強者深知戰勝自己比戰勝對手更重要,他們忙於征服自己。而自負者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他們看不到自身的毛病,因此他們覺得不需要征服自己;自卑者妄自菲薄,缺乏完善自我的信心,因此他們不敢征服自已;自欺者自我麻醉,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他們不會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不容易。這是因為它沒有他人的參與:沒有人要求,沒有人監督,沒有人點撥,甚至沒有人喝彩,一切鬥爭和過程都展開在內心和靈魂深處。因而,征服自己需要高度的自覺,需要極大的勇氣,需要堅韌不拔的毅力,需要持之以恒的意誌。征服自己的過程就是珍珠在砂石的磨礪中痛苦孕育的過程,缺乏那麼一種精神,恐怕難以征服自己。

懂得征服自己,是一種清醒,善於征服自己,是一種智慧。征服自己,改造主觀世界,促進了自我修煉和完善,促進了自我提高和升華,使人真正走向成熟,贏得一種內在的力量,從而推動人生走向成功,趨於圓滿。而一個從不主動去征服自己,一味“跟著感覺走”的人,便很難去征服世界,很難奪取人生的輝煌。

看看那些成功者,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既是征服世界的好手,更是征服自己的典範。中國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生坎坷,屢遭磨難,如果不是他勇於征服自己——征服困頓時的脆弱,征服逆厄時的絕望,他又如何能堅持一輩子始終對音樂癡情不改?香港“金利來”老板曾憲粹,艱難創業,幾經挫折,如果不是他敢於征服自己——征服受挫時的悲觀,征服順利時的懈怠,他又如何能使“金利來”品牌經久不衰?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查的人生沒有價值。”我們要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就應當須臾不忘一件事:征服自己。

自尊者自立

1914年冬天,美國加州沃爾遜小鎮來了一群逃難的流亡者。好心的人們給這些流亡者送去飯食,他們個個狼吞虎咽,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來不及說。隻有一個年輕人除外,當鎮長傑克遜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麵前時,這個骨瘦如柴、饑腸轆轆的逃難者問:“吃您這麼多東西,你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幹嗎?”傑克遜說:“不,我沒有什麼活兒需要你來做。”這個年輕人的目光立刻暗淡下來,說:“那我不能沒有經過勞動便平白吃您的東西。”傑克遜想了想說:“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你幫忙。不過,要等你吃過飯,我才給你派活兒。”“不,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傑克遜隻好說道:“小夥子,你願意為我捶背嗎?”於是,這個年輕人迅速彎下腰,十分認真地給傑克遜捶背。

後來,這個年輕人就留下來在傑克遜的莊園裏幹活,並成為一把好手。兩年後,傑克遜又把女兒瑪格珍妮許配給他,且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一無所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果然不出所料,20年後,這個年輕人真的成了億萬富翁,他就是美國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哈默。

我讚賞傑克遜的慧眼。一個人在窮困潦倒、逃難流亡之際,仍堅守著自己的原則,捍衛著個人的尊嚴,還有比這更可貴的嗎?實踐證明,他沒有看錯,給小夥子一個機會,小夥子便回報他一個驚喜。

我更欽佩這個小夥子的誌氣。自尊是人生的底價,自立的基礎,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失守,不能放棄。他尊重自己,所以也得到了別人的尊重;他相信自己,所以最終才超越了自己。

自尊是一種廣告。走到哪兒,就會帶到哪兒。想當初,哈默如果和其他逃難者一樣,見了水就喝,接過飯就吃的話,他能結識傑克遜嗎?能找到這份活兒嗎?更不要說娶人家女兒了。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在推銷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廣告語。

自尊也是一種力量。如今,許多人都苦於碰不到伯樂,找不到機遇,長歎無人識,空有回天力。但他們卻忘了,手中還有自尊這件武器。杭州有個勤工儉學的大學生,到一家麵包房推銷黃油,和老板約定第二天上午10點見麵。第二天,進個大學生準時到達,但等到下午4點,老板才慢慢趕來。大學生厲聲告訴他:“你可以不買我的黃油,但不能傷害我的尊嚴!似這樣言而無信,你一輩子也成不了大老板。”老板驚得滿頭大汗,但很快就豎起了大拇指,不僅自己和這個大學生簽訂了長期合同,而且給他介紹了很多生意夥伴。

自尊更是一種高尚。因為自尊總是建立在平等之上,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就必須首先尊重別人的人格;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勞動,就必須首先尊重別人的勞動。尊重必然換來尊重,尊重也必然帶來溫暖。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

和哈默一樣,世界上的許多成功者,都是從自尊開始。自尊者自成,自尊者自立。如果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也不妨從自尊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