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人性不專,終讓你一事無成(3 / 3)

隨著時間的流逝,教授的名字已經被遺忘了,但是他教的這堂課卻沒有被遺忘。這個故事說明知識是無窮無盡的,人要不斷的學習。人隻有有了很廣的知識麵,才是成功的學者。否則有的人問你學的專業,你如濤濤流水一般說講不停,再問你別的,就一問三不知了,這當然不行。

而且有很廣的知識麵,運用起來也很方便。

比如,清代的曹雪芹,是著名的文學家,但在他所著的《紅樓夢》中,涉及的知識包括醫學、心理學、音樂、詩詞、地理、建築及服飾、園林、藝術、風俗、烹調等諸多方麵,因而人們稱《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列寧的《關於帝國主義的筆記》是在研究了解了380種基本是外文的文章、資料,包括148本書和49種期刊上的232篇文章後所作的筆記。

對交談者來說,知識是多方麵的。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識要求;不同的人,對知識的把握程度也不盡相同。但作為交談者,應當掌握最基本的人際交往知識。

一、掌握交際應酬的起碼知識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活動中的一分子,對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關係必然有牽連。要想使自己的言語達到彼此交流溝通的目的,就必須掌握交際應酬的起碼知識,這樣,才能說出與當時的情境適宜的言辭。如果不懂這些知識,在交際過程中,就會因某一些細微疏忽講錯話而造成不良後果,導致交際失敗。

在日常生活中,諸如稱呼,訪友,求職,待客,赴宴,送禮,贈物,寒暄,探病,致歉,打招呼,打電話,問候,介紹別人,自我介紹,拒絕,祝賀,吊喪等等,所有這些,都各有自已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矩,這些規矩,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或約定俗成,勿需去特別學習,鑽研;隻要不脫離社會生活,即可把握。若想提高說話水平,就必須積極投入社會生活,根據不同的需要,選取擇恰當的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處世言辭。隻要掌握文明,禮貌,得體,合適的原則即可。

二、掌握社會生活中方方麵麵的常識

世事就是世上的事。世事知識指的是:這種知識是一種客觀存在,一般勿需潛心去學;隻是要不脫離社會生活,在實踐中都會逐步體會,感悟得到。人們要想豐富自己的語言修養,實現與人溝通交流的目的,必須具備社會生活中方方麵麵的常識,經驗,風土,人情,習俗和掌故等等,一個人即使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如果不諳世事,也會被看成“書呆子”,說話,辦事的時候容易鬧笑話,受挫折,成為被別人輕視和嘲諷的對象。

世事知識是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但有時對某些世事知識,人們卻沒有實踐的機會或可能,比如你從甲地到乙地,對甲地的事實知識,你可能具備,而對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備了。但你卻不能沒有言辭表達,怎麼力呢?這就得學,得問。孔子有言:“敏而好學,不恥下文。”我國曆來也有“入鄉隨俗”之說,到哪個地方,就要了解哪裏的世事。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交際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顧乙地世事,都會自討苦吃。

清朝洋務大臣李鴻章一次出訪美國,在一家飯店宴請美方人時。開席前,他按中國世事講了一番客氣話:“這裏條件差,沒有什麼可口的東西招待各位,粗茶談飯,謹表寸心。”不想飯店老板火冒三寸,認為李鴻章詆毀了飯店的聲譽,非要其公開賠禮道歉不可。李鴻章的客氣話,在國內是很普通的,但是在美國卻沒有這樣的習俗,老板冒火也在情理之中。

三、廣博文化知識和專業知識

天文,地理,曆史,文學,藝術,哲學,經濟,法律等等方麵的知識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開拓視野,從而使表達者的言辭更具有感染力,說服力,吸引力。這種知識的獲得,要靠孜孜不倦的學習。隻要不斷的學習吸取,言辭的表達才會有不斷的生命力。在際交往中,某方麵的文化知識不足,就不要輕易涉及這方麵的話題,倘若擅自發言,鬧笑話,會影響交際效果。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都有專門的知識,一個人處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工作,應當具備本行業,本專業的知識。

專業知識的獲得,一是靠學習,二是靠實踐。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即使原來專業知識積累的很厚,在新的形勢下,也會產生許多肓點,如果不認真學習,即不利於自己的工作,更不利於本行業的言語交際。

時代在前進,觀念在轉變,知識在更新,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博采眾長,像蜜蜂那樣,從不同的花蕊中吸取各種養料。隻有這樣,以豐富的知識、高深的技藝、超群的本領、出眾的才能,從而跟上時代的節奏。

第五節獻出忠誠,才能贏得信賴

人生在世,有些東西是我們活著所必需的,比如一些本能的渴求。而有些東西的存在就是為了提升我們自己,讓人生過得更有質量。比如我們高貴的精神——博愛、責任、忠誠、信譽等。讓我們成為高貴的人,讓我們不僅活下去而且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忠誠本身就是人的一種高貴內涵。我們需要忠誠來證明自己值得信賴,值得尊敬。

盡管現在有一些人懈怠了自己的責任,無視自己的忠誠,利益成為壓倒一切的需求。但是,如果你能仔細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話,你就會發現,為了利益所放棄的忠誠,這將會成為你人生和事業中永遠都抹不去的汙點,你將背負著這樣一個十字架生活一輩子。

忠誠一方麵是國家、企業等組織對成員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麵,忠誠也成為作為個人受人信任、被人重視、獲得尊重最重要的素質。可以說,忠誠不但是國家企業的要求,也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發展之基。

從關係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職場來說,受雇於企業首先就必須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在企業中被提升、重用的人,能力強、表現好是關鍵,但絕對不要忽略他們對企業忠誠的作用。當然了,這裏的忠誠是有區別的。

忠誠的員工容易獲得信任,不忠誠的人必然是企業最不歡迎的對象。

一次,約翰和戴維負責把一件很貴重的古董送到碼頭,上司反複叮囑他們路上要小心,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他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

於是,約翰憑著自己的力氣大,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戴維說:“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他心裏暗想,如果客戶看到我背著郵件,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會給我加薪呢。他隻顧想,當約翰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一下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古董碎了。

“你怎麼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戴維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遞給你,是你沒接住。”約翰辯解道。

他們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果然,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批評。

“老板,不是我的錯,是約翰不小心弄壞了。”戴維趁著約翰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戴維,我知道了。”

老板把約翰叫到了辦公室。約翰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說:“這件事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另外,戴維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責任我願意承擔。我一定會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

約翰和戴維一直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一天,老板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一直對你倆很器重,想從你們兩個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部經理,沒想到出了這樣一件事,不過也好,這會讓我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我們決定請約翰擔任公司的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戴維,從明天開始你就不用來上班了。”

“老板,為什麼?”戴維問。

“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們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看見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老板最後說。

任何一個老板都清楚,一個能夠勇於承擔責任的員工,對於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問題出現後,推諉責任或者找借口,都不能掩飾一個人責任感的匱乏。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公司和老板負責,對客戶負責,這才是老板最喜歡的員工。也隻有這樣的員工,才能在公司中有所發展。

一個人是否能真正的屬於集體,並不在於形式上是集體中的一員,關鍵的問題是能否承擔起自己在集體中的責任,能否忠誠於自己的集體,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僅僅是“身在曹營心在汗”或者隨時準備另謀高就,那麼你根本就不屬於這個集體,你的“在”也僅僅是形式的,這個集體對你而言,隻是你謀求利益的一個階梯。在一個企業裏,這樣的員工是企業的一個潛在危機,因為他們隨時可能對自己的工作撒手不管,甚至會成為自己對手企業中的一員,來和自己的企業競爭。

“我屬於這個企業,並不僅僅因為我在這裏工作,因為我的內心告訴我,我對企業負有責任,我必須忠誠於我的企業。”在一個企業年終總結大會上,一位獲得嘉獎的優秀員工這樣說。誠然,一個人究竟屬不屬於一個企業,並不僅僅是他是否在企業工作,關鍵看他的心在不在企業,對企業夠不夠忠誠。

一個企業的老板說:“我最不敢用頻頻跳槽的人,一個總想跳槽的人,很難對你的企業有足夠的責任和忠誠。”雖然,頻繁跳槽可能是因為他在不停地尋找自己的位置,但是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職業忠誠,這是忠誠的根本。

一般的企業領導都喜歡聰明靈活的員工,他們認為這樣的員工經常會有一些好的點子。智慧和聰明的員工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的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則是員工的忠誠。因為,智慧並不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忠誠比智慧更有價值。

如果這種智慧是建立在忠誠之上的,那麼這是有用的智慧,可以相信的智慧。反之,如果你很難相信一個人的責任感和忠誠度,這樣的人再有智慧,你還敢用嗎?

缺乏忠誠隻有智慧的人會想出一大堆點子讓自己如何擺脫困境,但有一點你可以相信,那就是沒有一個點子不是為他自己利益所考慮,至於集體,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猶太人是非常智慧的,他們認為:聰明的老虎都知道,與其放一隻狐狸在身邊給自己出謀劃策,倒不如放一隻狗在身邊。因為遇到危難時,第一個棄之而去的肯定是狐狸,能出生入死的肯定是那隻狗。所以在猶太人掌管的企業裏,你會看到員工非常有責任感和忠誠度。

但是,忠誠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單向的付出。員工的忠誠不是愚忠,不是簡單地為企業效命,而是要首先忠誠於自己的職責和事業,把自己的職責、事業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二另一方麵,忠誠固然可貴,但不等於有了忠誠就有了一切,真正的忠誠是有能力的忠誠,是為了自己的忠誠而努力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