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一個人確定的目標要專一,而不能經常變換不定,三心二意。確立目標之前需要作深入細致的思考,要權衡各種利弊,考慮各種內外因素,從眾多可供選擇的目標中確立一個。一個人在某一個時期或一生中一般隻能確立一個主要目標,目標過多會使人無所適從,應接不暇,忙於應付。
有些人做的事情很多,結果沒有一樣做的精。
有一位房產商人,居然記不清自己手頭到底有多少宗交易。他先是做一座建築物的生意,接著增加到兩座,後來信用更大了,終於擴展到別的業務。他回憶說:“刺激得很,我在試驗自己的極限。”
有一天,銀行來了通知,說他擴張過度,冒了太大風險,並停止給他信貸。這位奇才於是失敗了。
起初他怨天尤人,埋怨銀行,埋怨經濟環境,埋怨職員。最後他說:“我明白是我做事太三心二意。”
答案是重定目標,找出他最拿手的生意——發展地產。他熬了好幾年,終於又慢慢振作了起來。如今,他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做事也更有目標性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沒有什麼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經常確立目標,經常變換目標,所謂“常立誌”者就是這樣一種人。
在太多的領域內都付出努力,我們就難免會分散精力,阻礙進步,最終一無所成。18世紀早期就讀於牛津大學的聖?裏奧納多在一次給校友福韋爾?柏克斯頓爵士的信中談到他的學習方法,並解釋自己成功的秘密。他說:“開始學法律時,我決心吸收每一點獲取的知識,並使之同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在一件事沒有充分了解清楚之前,我絕不會開始學習另一件事情。我的許多競爭對手在一天內讀的東西我得花一星期時間才能讀完。而一年後,這些東西,我依然記憶猶新,但是他們,卻早已忘得一幹二淨了。”
那些對奮鬥目標用心不專、左右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遁辭,三心二意,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如果我們把所從事的工作當作不可回避的事情來看待,我們就會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迅速地將它完成。
第三節調動心中熱情,專心注入工作
不少人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突然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機器人,每天重複著單調的動作,處理著枯燥的!事物,每天想的不是怎樣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的業績,而是盼望著能早點下班,期望著上司不要把困難的工作分配給自己。
這樣的人,人生的目標隻是想過一天算一天,他們不斷地抱怨環境、抱怨同事、抱怨工作,在工作中不思進取,在生活中不求上進,不由得不陷入一個職業的困境中。
要想擺脫這種職業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喚起自己的工作熱情。帶著熱忱和信心去工作,全力以赴,不找任何借口。
張雲成,1980年6月生於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風景區青泉村。和他的三哥一樣,雲成從小患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人類五大疑難病症之一的進行性肌肉營養不良病。他堅持寫作,完成《假如我能行走三天》。現居北京,並和其三哥張雲鵬經營“鵬成E購”網絡商店,在網絡上擁有極為火爆的人氣。
“從懂事那天起,我就麵臨著隻能活到28歲的無情命運。10歲,我隻能舉起一個枕頭;12歲,我隻能拄著棍兒走路。14歲,我走不出院子;16歲,完全不能走了,隻能直直地站著。18歲,不能下地;20歲,胳膊舉不過頭頂。如今,我拿不動一杯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是張雲成,用近20萬的自述文字寫成《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記錄了一位肌無力患者二十多年艱難而充滿韌性的生命努力。殘奧會前夕,這本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因為它代表了一個生命不屈的努力。
再有一兩個月,雲成的第二本書就要出來了,書的主題就是為生存而戰,主要記錄了自己和家人來到北京後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和戰爭般的生活。2004年10月份,北京的一家醫院開展一個免費治療一百天的活動,雲成和三哥應邀前往治療,雲成說,活動結束後,自己卻舍不得離開了,因為北京有更多的機會,氣候環境也更適合自己,在這自己才能和夢想更近。
雲成說,自己一生的夙願就是能夠相對地最大限度地獨立,來到北京是自己第一次離開家,剛開始很不習慣,可是生活獨立的感覺卻讓他很快樂。為了生活,他和三哥開始經營網店。
現在,白天他會寫寫博客、回複讀者的留言,和三哥管理網店,很多人看起來非常輕鬆的工作在他們完成起來卻異常艱難,連在鍵盤上打字都要用手指一個鍵一個鍵地敲,他們就是靠這樣的方式和買家溝通。晚上,雲成則全心投入寫作。雲成說,在北京的四年,自己改變了很多,變得現實了,不再理想化,開始接受不完美的東西,也更加寬容,對於周圍的碎語和異樣的眼光,自己都能一笑而過不再計較。2005年的秋天,雲成登上了長城,他說,那一刻,自己變得很渺小,生命和生活都變得很美好。
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結果都是失敗的時候,他就會給自己一個定位:自己沒那個能力,因此,他就會喪失鬥誌、精神崩潰,最終就會放棄所有努力,真的陷入絕望。
一個充滿工作熱情的人,會保持高度的自覺,把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驅使他完成內心渴望達成的目標。熱情是一種強勁的激動情緒,一種對人、事、物和信仰的強烈情感。
沒有什麼比失去熱情更使人覺得垂垂老矣。如果精神狀態不佳,一切都將處於不佳狀態。充滿熱情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心態,容易培養一種積極的正麵情緒。在這種心態下,人們往往充滿樂觀和朝氣,做起事來也更有盡頭。
人生起起落落,事實上,我們無法改變一些事實,但是可以通過熱情的心理作用,讓自己敞開心扉,找到一片綠洲。
一位將軍奉命到沙漠裏參加演習,他的妻子為了陪丈夫就跟著他來到沙漠的陸軍基地,白天丈夫參加演習,就把她一個人留在營地的小鐵皮房子裏。沙漠的白天溫度很高,天氣熱得受不了,即便是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有華氏125度。最讓這位夫人難受的是她沒有任何人可以聊天,因為身邊隻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根本就不會說英語,她本人也不會墨西哥語和印第安語,每天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盼望丈夫早點回來,她非常難過,於是就寫信給父母,說她想要拋開一切回家去。
父親的回信很短,隻有簡單的兩行,可是就是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心中,甚至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那兩行信是這麼寫的:“兩個人從牢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泥土,一個卻看到了星星。”
父親的回信短促而有力,卻讓她心頭一顫,女兒終於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慚愧之至的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於是這位夫人開始努力的和當地人交朋友,而當地人也很熱情和她交流,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漸漸地她開始對當地人的生活表示感興趣,而當地人也很大方地把自己最喜歡但又舍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物品都送給了她。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又學習有關沙漠動物的知識。有時間,她還和當地人一起看沙漠日落,尋找幾萬年前,這沙漠還是海洋時留下來的海螺殼,她的生活開始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人興奮、留連忘返的奇景。她再也不會拋開一切回家去了,她開始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沙漠還是沙漠,土著人還是土著人,那麼是什麼導致主人公的生活發生了180度的轉彎呢?答案就就是她的心態,是她對生活的一種熱情。原來悲觀的她隻看到了隻在這裏看到了泥土,當心情轉為樂觀積極後,她又重新找到了熱情,她看到的就是星星。重燃的生活熱情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情況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以《快樂的城堡》為名。
她從自己造的牢房裏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生活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你的心態。如果你熱情高漲,那麼即使身處沙漠也會與仙人掌交朋友;如果你缺乏熱情,那麼很遺憾,你就丟失了尋找生活樂趣的眼睛。
曆史上任何偉大的成就都可以稱為熱情的勝利。沒有熱情,不可能成就任何偉業,因為無論多麼恐懼、多麼艱難的挑戰,熱情都賦予它新的含義。就讓熱情來幫助你的事業發展,讓熱情打動你的客戶,讓熱情贏得老板對你的賞識吧。
世上任何事物的發展軌跡都是回旋的、曲折的,征途中存有障礙,前進中必有挫折,豈能一蹴而就。成功源於堅持,堅持才有可能成功,但放棄就意味著注定失敗,古話說的好,“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成功的航程裏會遭遇險灘、風浪、暗流、礁岩,可謂危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但無論離大洋彼岸還有多遠,大家請銘記:“堅持到底,方可勝利在望”!
第四節廣泛攝取知識,以便應對多種情況
知識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是說話都能夠很好地以言辭實現人際溝通交流的源泉。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說話的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豐富的知識積累。胸有成竹,欲發則出;積之愈深,言之愈佳。
這是美國東部一所大學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在教學樓的台階上,一群工程學高年級的學生擠做一團,正在討論幾分鍾後就要開始的考試,他們的臉上充滿了自信。這是他們參加畢業典禮和工作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
一些人在談論他們現在已經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則談論他們將會得到的工作。帶著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所獲得的自信,他們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並且能夠征服整個世界。
他們知道,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因為教授說過,他們可以帶他們想帶的任何書或筆記。要求隻有一個,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頭接耳。
他們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隻有五道評論類型的問題時,臉上的笑容更加擴大了。
三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學生們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是一種恐懼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裏拿著試卷,麵對著整個班級。
他俯視著眼前那一張張焦急的麵孔,然後問道:“完成五道題目的有多少人?”
沒有一隻手舉起來。
“完成四道題的有多少?”
仍然沒有人舉手。
“三道題?兩道題?”
學生們開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那一道題呢?當然有人完成一道題的。”
但是整個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試卷,“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他說,“我隻想要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的工程學習,關於這項科目仍然有很多的東西你們還不知道。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普通生活實踐相聯係的。”然後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會通過這個課程,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已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教育仍然還隻是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