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開始推演!(2 / 2)

繼續推行申不害的改革,可見此人絕非昏庸無能之輩,隻是先天條件而言,申不害的改革有很大的局限性,效果遠不如魏、秦等國。

不管是什麼方麵的原因,但是前麵我們就已經分析過了,當前戰國七雄的國力而言,唯有趙國勉強能夠與秦國抗衡,即便是如此,國力等方麵也要遜色秦國一籌。

說句實在話,差不多就是合縱和連橫相互抗衡,也就是燕趙韓魏楚五國加起來和秦國加齊國的實力差不多。而現在,東方的齊國,北方的燕國和南方的出國都不在這裏,那最多就是一對三的局麵。

不管怎麼說說,無疑韓桓惠王有多方麵的顧慮,是以選擇了割地求和,而沒有繼續與秦國交戰。

前麵也說了秦國派軍進攻韓國的緱氏、綸,震懾韓桓惠王;派左庶長王齕領兵進攻上黨,意欲一舉兼並。也就是說,韓國的情況並不好,即便是想要勸他們出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時候,眾人就看到在秦國與韓國的邊境線上,大軍排布,卻是轉換了另一種陣勢,不僅僅是威脅韓國,另一方麵也有限製趙國派人接觸韓國的目的。

而另一方麵,眾人也看到象征趙軍的點點旗幟零零散散的接近韓國,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說到這裏,那就就要另外提一提其他幾國的君主了。

趙孝成王嬴姓,趙氏,名丹。惠文王子。前266年即位。秦軍來攻,拔三城,觸龍說趙太後以長安君為質於齊,齊援趙。韓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歸秦而附趙,趙令廉頗發兵取上黨,駐守長平。秦人施反間計,趙以趙括代廉頗為將。前260年,秦人圍趙括於長平,括被殺,四十餘萬降卒為秦坑殺。次年,秦軍圍邯鄲,前258年,魏公子無忌與楚春申君率兵救趙,秦解圍。公元前251年,燕發兵攻趙,廉頗攻燕軍,誅其相栗腹。

趙孝成王並沒有被記載下什麼事跡,此人能力卻是不好說。不過從長平之戰的幾個事情來看,此人也沒有什麼大本事。

韓國的上黨守將馮亭遣使入趙說:“秦將攻上黨,韓不能守。上黨十七座城邑的居民願入趙不願入秦。”趙王大喜,召集群臣商議。趙豹等認為這是韓國想嫁禍於趙,千萬不可接受上黨;趙王以為發百萬之軍連年而戰尚難得一城,如今十七座城伸手可得,豈能放棄。即派廉頗率軍駐長平並接收上黨。

廉頗根據雙方實力情況,采取堅壁固實策略,不打無希望之戰。秦軍無奈,即用反間計,造謠說,“廉頗年老畏戰,且將降秦。秦軍最怕的是趙括為將。”又用多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讓他進讒。趙孝成王果聽讒言,派趙括為將,前往長平替代廉頗。

一個是接受上黨等城池,另一個就是中了反間計,下麵不用多說什麼了。

還有就是魏王,魏安釐王(?─公元前243年):姬姓,魏氏,名圉。魏國第6代國君。前276年—前243年在位。魏昭王之子。昭王去世後,安釐王即位,為牽製孟嚐君田文,封弟公子無忌為信陵君。前273年,白起進攻魏國,孟嚐君田文舉薦芒卯為主帥,白起在華陽大敗魏軍,芒卯戰敗而逃,田文失勢後,他的許多門客投奔魏無忌門下。

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形勢危急。趙國平原君的妻子是魏無忌的姐姐,平原君請求魏國救援,魏安釐王懼怕秦國,不敢進軍。魏無忌請求如姬從魏安釐王的臥室內竊出晉鄙的兵符,晉鄙見了兵符,表示懷疑,隨行的朱亥用鐵椎殺死晉鄙,強行奪權,以精兵八萬開赴前線,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魏安釐王任命魏無忌為上將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公元前243年魏安釐王與魏無忌同年病死。

無疑,從此人的一些行為舉止來看,他也和燕王有類似之處,對於秦國很是懼怕,想要說服這個與這次事情毫不相幹的人參戰,怕是更加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