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論道!(2 / 2)

名家學派是稷下學宮中一個重要學派,在當時影響很大。

兒說是稷下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兒說善於辯說,以“白馬非馬”之論折服稷下學宮中眾多的著名辯士。

“白馬非馬”論認識到事物的差異與對立性,同時也將這種差異與對立絕對化,沒有認識到事物所包含的共性與個性的對立統一關係,而是抽象地辯說事物的概念名稱。

說起來,對事物的本質的研究,還有是有點哲學的萌芽在其中了。

除此之外,稷下學派中有一個無派之派,這就是雜家學派。它以淳於髡為代表,也是典型的齊本土文化。這一學派體現了晏子的思想特點,而沒有自己獨特、係統的理論體係,沒有明顯的學派特征,“學無所主”,但又兼采各家之長,注重實用。

不過,不管是淳於髡還是晏子,除了學識淵博,能言善辯,博聞強識,兼采各家之長之外,也是融會貫通,用於實際之中,使得他們在外交方麵也是運用自如,乃是傑出的外交家,可以說是稷下學宮之中縱橫家的代表人物。

此外稷下學宮有的學者,對軍事理論有深刻的研究,於是產生了稷下兵家學派。《司馬法》、《子晚子》就是在齊威王的組織領導下,由稷下兵家學派的學者編著而成的。

說起來,大齊在兵家的地位、成就是非常特殊的。

兵家始祖雖然是孫武,但是另一方麵,大齊創始人薑太公在兵家的地位比之餘孫武也是毫不遜色,甚至要略勝一籌。

除此之外,兵書《司馬法》所對應的司馬穰苴也是有名的軍事家,此外還有孫臏等人,大齊兵家力量之強盛,可想而知。

然而,春秋戰國曆史之上的大齊卻是光富國不強兵,不重視兵家。著名的《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是齊國人,在齊國卻得不到重用,最後隻好到吳國去求官。在最強的齊桓公時期,麵對對咄咄逼人的楚國居然不敢一戰!也許這是對的,戰則必敗。齊國最常攻打的國家是魯國,卻一敗再敗。當時還是管仲執政期。齊桓公任鮑叔牙為將,在長勺卻沒打過曹劌。而齊威王打敗魏國就滿足了,可惜了名將孫臏。齊國作為赫赫有名的大國,曆史上著名的戰役除了跟魏國的戰爭和以後的火牛陣外,幾乎乏善可陳。

而在這方麵,現今大齊對於兵家的支持也是不言而喻的,雖然不是直接的戰鬥力,但是戰鬥素養的培養卻是更為關鍵的。

“話說回來,關鍵在於這個外圍學習采用的不知道是什麼模式?”薑軍笑道:“想來真正的稷下先生是不可能隨時在這邊開課的吧?最多就是其學派的稷下學士會在這邊傳授他們的理念!稷下先生出現在這裏想來是非常難得的情況了!”

薑三爺嗬嗬笑道:“的確是如此,每一批學員來的時候,我們會統一進行一次傳道,就是稷下先生出現,講述他們理論的時候,之後外圍基本上他們是不會來的。”

“這麼說來的話,這邊出現的應該就是一些原本稷下學宮之中的稷下學士了?”薑軍笑道:“不會這個外圍太靠外了,就連稷下學士都不會出現,而是再傳弟子吧?”

薑三爺擺擺手,笑道:“這倒不至於!之前不是和你說過,現在每個人都不是唯一的,所以有些精於傳道授業的人,我們就把他們安排在各處學院,至於有些人可能略微不善於傳授,但是和已經入門、深入學習的人教授卻比較容易了,如此層層遞進罷了!”

薑軍點點頭,笑道:“那麼我們準備去各處看看吧,也不知道哪一家最容易分出勝負來著!”

薑三爺嗬嗬笑道:“在這裏,各家都有供人挑戰的地方,儒門六藝、道法神通、縱橫捭闔、沙盤演陣等等,別的不說,我倒是想要看看你小子麾下可有強兵!”

“強兵?”薑軍嗬嗬笑道:“兵馬自是不能和大齊發展多年的大軍相提並論,不過若是沙盤推演,將帥之才,我也是拭目以待啊!”

“也是!”薑三爺讚同道:“你那些人剛剛離開秘境沒多久,剛剛開始接觸外麵的大場麵,這個時候讓他們看到更多,對於他們的眼界、境界都會有很大的幫助,使他們更容易在原有的境界上麵做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