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兄弟(1)(1 / 2)

第37章、兄弟(1)

1260年元月下旬,重慶府“國賓樓”。

這是劉華修建的三層豪華公寓式官驛,剛剛落成,專門用來接待各地前來重慶的官員和宋國、三大汗國的使節。

文天祥正在一間書房內奮筆疾書,這是劉華給他安排的蒙宋聯絡處,共有五間套房。

“陛下聖見,微臣文天祥叩首:近聞酋首蒙哥欲明年開春立國。國名謂天,年號大統……挖金掘銀,火器犀利,發招賢令,恤下體民……見微知著,可見韃子,虎狼之心,微臣身在曹營,夙夜難安……望陛下勵精圖治,臥薪嚐膽……”這是幾個月來,文天祥給宋理宗寫的第十封信了,差不多都泥牛入海,隻收到唯一一封宋理宗的回複“既去之,則安之”,再無後話。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複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文天祥停筆吟詠道。最近和建霖公主一唱一和,作了不少詩,現在詩詞造詣見長,隨口都能來一首。

“大哥,請喝茶,你又在給皇上寫信呢?”二弟文壁給文天祥倒茶。

文壁小文天祥一歲,今年虛歲23。文天祥父親在他考上狀元的第4天過世了,母親次年也撒手而去,留有三個弟弟----文壁、文霆、文璋,其中文霆前年得病夭折了。兩兄弟在文天祥丁憂結束回朝後,一直在老家讀書備考。眼看要過春節了,文壁、文璋商量了一下,就從江西老家趕到重慶府來和長兄團聚。

“哦,是二弟呀,你怎麼不和四弟在房間看書呢?”文天祥喝了一口熱茶,關切地問道。

古人有“長兄為父”的說法,現在三兄弟父母都不在了,文天祥自然而然當起了“父親”的角色。

“大哥,兄弟說句不該說的話,現在朝廷腐敗無能,親小人,遠賢臣。到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就算我和四弟的文彩能達到大哥的水平,那又有何用?”文壁不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所以對國家時事、社會民生還是很關注的。

“二弟不得胡說、妄議朝廷!”文天祥打斷文壁的話。

“大哥,小弟怎麼是胡說呢?當初你在老家丁憂,那年吉州(江西吉安)大旱,官倉貪汙賑災米糧,餓死了十幾萬百姓,你不是都看到了嗎?”文壁紅著臉,頂嘴道。

“是呀,大哥。這次我和二哥來重慶,一路上餓殍遍野,多少人家吃樹皮、草根、觀音土,甚至易子而食(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殺來吃)…真是慘不忍睹!有一次如果不是我和二哥跑得快,都可能被難民捉來吃了。”四弟文璋也從門縫裏鑽進來。

“住嘴,小小年紀懂什麼?我想皇上也有難處,都是被賈似道、丁大全這些奸佞小人蒙蔽了……”文天祥說著、說著,也說不下去了,他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

“大哥,我們都受聖人教誨,本不該說這些詆毀皇上的話,但是事實勝於雄辯,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誰敢說當今皇上是個好皇帝?”文壁繼續說道。

“再說,我打死你這個無君無父的東西……”文天祥舉手欲打。

“大哥,你別生氣,先喝口水消消氣……”16歲的文璋連忙把文天祥拉到旁邊椅子上坐下。

“撲通”文壁給文天祥跪下,聲淚俱下道:“大哥,我知道你從小都愛護我們幾個弟弟。自從父母過世後,你一手拉扯我們,盼望我們金榜題名、出人頭地。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和四弟已經成年了,有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了。我還是想再說一句話,說完你再打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