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印刷

“畢春,現在本汗領地內印刷水平如何?”劉華問道。

“回稟大汗,現在汗國內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俗稱雕版印刷。隻有臨安等大一點的城市,才有印書作坊使用活字印刷,據說還是當初我先祖的字模被記載到沈括先生的《夢溪筆談》後,最近十來年來才被推廣的。”畢春小心翼翼地回答。

“那臨安城的活字也和你拿來的這個一樣嗎?”劉華繼續問。

“稟告大汗,一模一樣。就是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摻和紙灰的鬆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麵,加熱,使蠟稍溶化,以平板壓平字麵,泥字即著在鐵板上,可以象雕板一樣印刷。當初我們幾個兄弟造假幣,專門去印鈔作坊打聽過的……”畢春不小心說起了自家的不光彩的往事,引得其他三兄弟連忙拉他的衣襟。

“那油墨怎樣做的?”劉華問道。

劉華的父母退休前是一家國營印刷廠的工人,父親是機械修理工,母親是印刷女工。他從小經常隨父母到廠裏去,對印刷機、鉛字很熟悉,所以考大學時,受父親影響學了機械。想起小時候自己在旁邊看父親修理印刷機,自己偶爾一搗亂,小手、衣服沾上油墨後,回去很不容易洗掉,所以對油墨的成分挺感興趣。

看到劉華對油墨感興趣,畢春四兄弟對這個不務正業的大汗好感大增,也不怕劉華搶他們飯碗,所以認真詳細地說了一遍:“印刷油墨是由顏料、連結料、填料等成分均勻混合而組成的漿狀膠體。作為一種粘性流體的油墨,由於其品種的不同性能也有所差異,即有稠有稀之分,粘性強弱差異,快幹與慢幹之別等等情況……按基本組成配製的油墨,在某些特性方麵仍不能滿足要求,或者由於條件的變化,而不能滿足印刷使用上的要求時,必須加入少量輔助材料來解決,如:幹燥劑、防幹燥劑、衝淡劑、撤粘劑、增塑劑等等。”

劉華聽得不由得感歎:隔行如隔山,到底是造偽鈔的,自己一個印刷工人的後代也不見得比他們懂得多。

“很好,現在本汗任命你們四兄弟為皇家印刷坊的八品技官,畢春兼任坊主,人手你們自己找。”劉華老懷甚慰,當下任命。

“謝大汗隆恩,大汗萬歲萬歲萬萬歲!”原本畢家四兄弟被劉華前次任命為技術處九品幹事(懂嗎?專門幹事情的。),短短一個月又升了一級,而且還有人使喚了,高興得頭都磕破了。

“好了,頭都破了,趕快擦一擦,別出去讓人看到,誤會是本汗下的毒手。如果本汗的名聲壞了,唯爾等是問!”劉華笑道。